第五十一章 惊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金天宝在每天繁重的劳动中度过了大半月。
到了朝真峰领取下个月粮食的日子。由于朝真峰没有杂役,只好抓弟子的壮丁,由朝真峰弟子出马,充当劳力去运粮。金天宝跟随师兄们出动,去灵霄峰掌宗的库房,领取粮食。去的时候,因为他功力低微,就由功力最高的元封师兄挟带他。
朝真峰弟子一行人由大师兄元封领队,众人施展轻功,在陆地上飞腾飘忽,如腾云驾雾一般快速行进,两旁的景物呼呼地飞快向后掠过。途中停歇了三次后,花了半天的时间抵达灵霄峰。
踏足灵霄峰,元封放下了金天宝。一行人中金天宝除外,只有元封浑身微汗,尚存余力,其他人都是满脸汗水,汗透重衫,大口喘气,显然很是疲累。
从朝真峰到灵霄峰,此去路途遥远,从灵霄峰到朝真峰的空中直线距离达到了一千里,地上蜿蜒曲折的山路更是超过了一千五百里。元封挟带一人,奔行一千五百里,还犹有余力,如此上佳表现,可见元封功力着实不俗,教众师弟们心悦诚服,金天宝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是啊,不要说带人,光光是走一千五百里的路就要累死人了。
回来的路上,每个朝真峰弟子的背上都背着一袋重达百斤的粮食,金天宝也不例外。一行人虽然没有用轻功,但行进的速度还是很快的。金天宝有基础班负重百余斤的登山经验,背负着百斤重量的米袋丝毫不感到是个负担,脚步轻快有力。一路上,他紧跟师兄们的步伐,没有落后一步。
回到朝真峰,玄成真人看到了运粮队中的金天宝,纳闷了:“像他资质这么差的人怎会有这么好的体力,跟得上队伍?”
感觉不对劲的玄成真人向元封询问元霸这一路上的表现。
经玄成真人的这一提醒,元封也感到不对头的地方:元霸师弟自来了我朝真峰,还没正式授功,哪来的这么好体力,为何他没有掉队?
玄成真人交代元封试一试金天宝的功力。
等运粮结束后,元封抽个时间,找金天宝了解情况,得知在基础班时他的浑元桩已达空灵阶段。元封就让金天宝站浑元桩,检查他的体征。
金天宝站浑元桩,元封在他身上拍打,检视。通过功架、神意、内劲的体认,元封确认他确实已经有浑元桩空灵阶段的功力了。
元封报告玄成真人说:金天宝的浑元桩已达空灵阶段。这给了玄成真人一个意外:这个废材竟然有如此扎实的根基?
于是,玄成真人要元封留意关注金天宝,每天向他汇报金天宝的情况。此后,金天宝的情况,事无巨细地源源不断地汇报到玄成真人那里。
几天后,金天宝又给了玄成真人一个惊喜。
当金天宝处于劳动的间隙、休息的时候,发现元方、元可等几位功夫较好的师兄们围成一圈,在一起逐字逐句地研究一篇经文。
他以为好玩,过去凑热闹。
一位师兄吟诵道:“紫阳翁曰:身中一窍,名曰玄牝。此窍非心非肾,非口非鼻,非肝肺脾胃,非脐轮、尾闾,非膀胱、谷道,非两肾中间一点,非脐下一寸三分,非明堂泥丸,非关元气海。能知此窍,则冬至在此矣,药物、火候、脱胎俱在此矣。夫此一窍亦无边傍,更无内外,乃神气之根,虚无之谷。在本身中求之,不可求于他也,所以无体可寻,寻则着相。”
经文诗句说的是玄之又玄,吸引了他。几位师兄看见他在旁边,便想让他走。但他赖着不走。他对这篇经文有了兴趣。在他的央求下,师兄允许他阅览经文。
道德宗的规矩是,师傅教什么,徒弟就学什么,等一层的功夫学完练成,才可进入下一层次的修持。如此层层递进,严禁在功力、境界未到的情况下提前修持高层功夫,就是不允许逾越。
这几位师兄破例给金天宝看经文,已是违规了。这要是被戒律院的执法弟子知道了,光这一下,就够他们喝一壶的,要被关禁闭一个月。
这是一篇丹经《玄关一窍篇》。元方、元可等这几位师兄有入室弟子的水准。他们对次座玄成真人给予的这篇丹经琢磨不透,不解玄关一窍之秘,处于迷茫中,不知如何打开玄关一窍,这影响到他们练功的进步。
入室弟子,就是能够完成筑基、小乘阶段的十三步功夫的修炼的,算是道德宗合格的门人。可别小看了他们,在江湖上他们可算是一流高手了。
衣钵弟子:练成从小乘阶段进阶到中乘阶段的五步功夫、达到玄关洞开,从后天境界进入先天境界,方是衣钵弟子。衣钵弟子有望炼成金丹,可以传授道德宗的全法全诀,承当延续宗门的重要使命。
目前朝真峰一脉门下数十名弟子中,有五六名是入室弟子的水平,其中就元封一个拔尖,为衣钵弟子,其余的弟子不成器,连基本的十三步功都还没修完,还不是合格的道德宗门人。其他八脉的弟子的情况比朝真峰好,因为弟子人数是朝真峰的几倍,所以入室弟子与衣钵弟子的数量就比朝真峰的多得多。
《玄关一窍篇》一文用词精练,寓意深奥,描绘了玄关洞开、招摄先天一气、产金丹真种的美妙景象。
玄关一窍是仙道修行的一个大难点,关键点,后天进入先天的枢纽,不打开玄关一窍,是无法吸摄先天一气,无法从后天进入先天境地的。大德高真纯阳祖云:“玄牝,玄牝,真玄牝,不在心兮不在肾,穷取生身受气初,莫怪天机都泄尽。”紫阳祖更言:“修炼金丹,全在玄牝千四百字,玄牝一窍,则金丹大道尽矣,所谓知一而万事毕者也。”正因为如此,天机不可泄露,历代的高真大德对玄关的解释,或含糊隐晦,或语焉不详,秘而不宣,或种种异名如天地根、玄牝门、生杀舍、阴阳窍、生死关、混沌**、龙虎坛、龟蛇窍、恍惚乡、杳冥地、出纳户、戊己门等,不一而足,或说得玄之又玄,让人云山雾罩,不明所以,无从捉摸,总之莫衷一是,不予直接点破。
比如,玄关一窍的位置在哪里,经中说:“此窍非心非肾,非口非鼻,非肝肺脾胃,非脐轮、尾闾,非膀胱、谷道,非两肾中间一点,非脐下一寸三分,非明堂泥丸,非关元气海。能知此窍,则冬至在此矣,药物、火候、脱胎俱在此矣。夫此一窍亦无边傍,更无内外,乃神气之根,虚无之谷。在本身中求之,不可求于他也,所以无体可寻,寻则着相。”将玄关一窍说得玄之又玄,教元方、元可等几位弟子何处找寻玄关一窍?

又比如,如何开启玄关一窍,经中不提一字。让元方、元可等人无径可寻,无法可修。
金天宝通读了经文,为经文中蕴涵的意境所震撼,深深地沉醉于经中描绘的玄关洞开、产真种的美妙景象,仿佛这奇妙的景象就发生在自已身上。
元方、元可等人看见他在发呆,拍了他肩头一下,把他从那个美妙的意境中震出来。
他在旁边听了一会师兄们的讨论,又去看经文。元方、元可他们殚精竭虑寻找玄关一窍,却始终不得其法。他边看经书,边回味着刚才的美妙意境。看到“摒弃妄念万缘,虚极静笃而神气相抱,恬淡虚无而无思虑,气亦平和而归根。忽至而内感外应,遂感而通,天合人发……”突然灵感闪现,他心道:原来如此。
元方、元可等正苦恼发愁之时,他忽然对元方、元可等几位师兄说:“这玄关一窍其实不难找,经文中都告诉我们怎么找了。”
元方、元可等人惊讶地抬起头,满脸的不相信,听他接下去说:“此窍非心非肾,非口非鼻,非肝肺脾胃,非脐轮、尾闾,非膀胱、谷道,非两肾中间一点,非脐下一寸三分,非明堂泥丸,非关元气海。能知此窍,则冬至在此矣,药物、火候、脱胎俱在此矣。夫此一窍亦无边傍,更无内外,乃神气之根,虚无之谷。在本身中求之,不可求于他也,所以无体可寻,寻则着相。”
他解释说:“玄关一窍,在本身中求之,不可求于他也,所以无体可寻,寻则着相。既然它没有形体、没有位置,在体内找、体外寻,都找不到,那就不要找了。经文中明明白白地告诉了我们,玄关一窍乃神气之根,虚无之谷。”
他的话让元方、元可等人信服了。元方、元可等人问他:“那如何修炼玄关一窍?”
他对几位师兄说:“这其实不难,经文中早就指出了玄关一窍的修法。‘摒弃妄念万缘,虚极静笃而神气相抱,恬淡虚无而无思虑,气亦平和而归根。忽至而内感外应,遂感而通,天合人发……’你们只有等,致虚极,守静笃,火候一足,玄关一窍自然开启。”
几位师兄对金天宝千恩万谢,很感谢他给他们解惑,帮助他们解决了修炼中的难题,为他们指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元封听见喧闹,过来一看,明白了,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元封不禁对金天宝另眼相看。元封的记忆犹新,没错,当初元封也是在深入静定中突然间就玄关洞开。
元封赶紧把这个情况向玄成真人报告。
元封来到正殿,拱手稽礼,向端坐在太师椅、闭目养神的玄成真人轻声恭敬道:“师叔,弟子有事情禀报。”
玄成真人没睁开眼,轻柔地道:“是元封啊!说吧。”
元封理了理头绪,用激动的声音道:“师叔,今日弟子发现我们朝真峰新弟子元霸奇怪得很。元方、元可等几位师弟钻研我派丹经《玄关一窍篇》时,元霸他,他竟然了悟玄关一窍之秘。弟子惊奇之极,想当初,弟子花了好几个月才领悟玄关一窍奥义……”
玄成真人双眼微闭,静静听着元封的讲述,越听越惊讶。元封话音未落,玄成真人忽然双眼一睁,精芒闪射,在元封脸上聚焦,将信将疑地问道:“是真的?”元封点点头。
“啊…”玄成真人失去了镇定,嘴都合不上了,满脸的不可置信。
玄成真人清除元封的为人,知道他现在虽然意志消沉,但兢兢业业于朝真峰一脉的事务上,凡事素来认真谨慎,不会撒谎的。他肯定的事,那不会有假。
玄成真人心里充满了疑惑:“资质平庸之极、没有修过正式授功的元霸居然能领悟玄关一窍之秘,大出意料之外。他是如何做到的?玄关一窍乃仙道至秘,当年,自已突破玄关一窍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而现在元霸一次就能领悟玄关一窍之秘,这份智慧岂不高得吓人?”
想了片刻,玄成真人对元封道:“你去将元霸带来我看看。”
通过这篇《玄关一窍篇》,金天宝领悟了玄关一窍。他找了块安静的地方,想再次回味玄关一窍洞开的景象。
但这次他怎么也体会不到刚才的境地。
之后,他才明白,悟到不等于证到,必须要有相应的基础才行,否则,就像镜花水月,是虚幻的,一碰就没,也像没有基础的空中楼阁,一触即轰然倒塌。渐修顿悟,渐修具备基础,机缘到了,豁然开朗,一朝顿悟。悟到了不等于证到了,以他现在的基础,要玄关洞开,无异是痴人说梦。即使知道了玄关一窍也没用,在现在的他身上不可能打开玄关一窍。
元封找到金天宝,急急忙忙地把他拉到玄成真人那里。
正殿里,金天宝看到玄成真人,心下一紧,脚步一跨上前去行礼拜道:“见过师叔。”玄成真人道:“你不必拘束,起来吧。”金天宝起身道:“谢谢师叔。”
金天宝站在玄成真人的面前,有些拘谨,又有些胆怯,还有些害羞,低下了头。玄成真人凝神注视着他,两道精芒须臾不离他的身体。
玄成真人观察金天宝片刻,向金天宝点了点头,和蔼地微笑道:“你靠近前,给我好好看看。”
玄成真人伸手搭在金天宝的手腕,运出一缕真气注入金天宝的体内,寸步难行,换一边手,还是寸步难行。
经过真气测试,金天宝体内经脉淤塞,顶上又没有灵气,确属极品平庸的资质。
玄成真人心下恃道;“确实是平庸的根基,经脉淤塞,没有丝毫出奇之处啊。怎会有那么好的悟性?”玄成真人不敢相信真的就是眼前这个顶上没有一点灵光的平庸的孩子能领悟出玄关一窍的秘奥。但又想到元封素来认真严谨,断然不会弄错的。
思虑片刻,玄成真人心道:“待我考考他,不就什么都清楚了。”
玄成真人亲切地问金天宝:与元方、元可等几位师兄如何讨论玄关一窍的。金天宝清晰地回答了关于玄关一窍的问题。
玄成真人不可思议地看着金天宝,想不通顶上毫无灵光的他怎么会有这么好的悟性,不可思议!说不信吧,可事实摆在眼前,不由你不信。信吧,又想这怎么可能呢!
打发走金天宝,玄成真人心里犯开嘀咕:想不通像他这样的资质怎能有那么好的悟性、能练到浑元桩空灵阶段?若是授功给他,说不定,他是一个奇迹。
此后几天,玄成真人拿正眼关注他,逐渐转变对他的看法。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