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曼荼罗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洞口入口部分垂直向下,我在里面作了大约几秒钟的自由落体运动,下坠的速度已经很快了,照这样掉下去肯定得拍了大饼。所幸洞壁方向逐渐从垂直转为水平,在同洞壁的摩擦作用下我的速度逐渐缓慢下来。最后我从已经水平的洞口里半滚半爬出来的时候,身上只是有些轻微的擦伤,所幸也没有摔断骨头。
从这漆黑狭小的狗洞里钻出来,一眼就看到王凯歌、龙老头、旺美三人呆呆地立在原地,张着嘴发愣,而一旁阿驼坐在地上满脸也是一副茫然的样子看着头顶。
我一抬头,只见头顶繁星闪烁,光彩各异。刚才一番惊心动魄,陡然看到这满天的星光,胸中郁塞之情为之一快。
仔细一端祥,原来我们所处的是巨大的一个圆台型地下空间。在高数十米的穹顶上按照三垣四象二十八宿的方位镶嵌着大小色彩各异的明珠宝玉,借助珠玉所发散的宝气珠光,在这地底营造出一条具体而微的星汉银河,着实令人震撼。
就在这片星光下,矗立着一座宏伟的城池。城分为内外两层,外城为正方形,高度约十米,城墙通体为白色。在外城内又有一座比外城高出一倍的黑色内城,如同罗马斗兽场一样呈正圆形。
在头顶星光的映照下,这座不知历经了多少岁月的地下古城通体发出淡淡的蓝色光芒,无声地矗立在我们面前。那一刻,仿佛时间从不曾流逝,古城保持着它建成第一天的姿态,沉默雄厚得仿佛一位沉睡地下千年的巨人。
就在这一瞬间,我心中有着一种极奇特的感觉,是一种对于未知古老神秘的崇敬与畏惧相交杂的心情,很难用文字描述。不仅是我,在场的所有人在这一刹那都沉默了,相信每个人看到这座宏伟的古城,都会在心灵深处产生强烈的冲击。
王凯歌终于缓过气来,伸出一只手指着古城,用一种快要憋死的颤抖声音说:“这——这简直是东方的亚特兰蒂斯啊!!”
我觉得这种情况下,身为领导必须活跃一下气氛了。于是对王凯歌说:“王专家,你看这地方怎么有个地下斗兽场啊?看来年代也不短了,弄不好罗马塌了半边的那个就是马可波罗到这里来参观之后,回去偷搞的豆腐渣工程。你知道意大利人很喜欢抄袭中国,水平有限又总是搞个半吊子,像什么意大利面啊、比萨饼啊,都是抄我们中国的。”
王凯歌一有机会和我斗嘴便立刻恢复正常:“好歹你也算是受过高等教育,有点历史常识好不好?罗马斗兽场建于公元前1世纪,马可波罗是13世纪来的中国,前后差了1400多年呢——嗯,再说这里是缅甸啊,也不能算是我们中国的。”
我强辞道:“你怎么不懂九州混元海内一统的道理?这地方本来就是我们先人的,当年乾隆爷还派那个尔康征过缅甸,顺便找找小燕子呢。再说就算那个马可波罗来晚了,说不定是他们家祖先什么马克香蕉、马克芭拉之类的仰慕我大汉风采,漂洋过海颠颠跑来抄袭呢?”我脑子闪过《东成西就》里梁朝伟的经典台词“香蕉你个芭拉”,嘴里就胡扯着应付王凯子。
王凯歌被我一席话气得直翻白眼,这时旁边的老卫突然插嘴道:“老唐,你这次就说得不对了。”
难得我和凯子斗嘴老卫愿意插进来,听他继续道:“电视上演的,尔康征缅甸被抓住了当女婿,是小燕子他们过来救尔康,而你说成了尔康找小燕子,这不就错了么?”
我心下明白老卫和我们胡扯也是为了放松一下紧张的心情,便点头赞道:“老卫同志最近进步很大嘛,除了致力于销售春药造福子孙的百年大业外,居然还有空看《还珠格格》,而且都追看到第三部了,不错不错。”
老卫估计也没听懂我是夸他还是贬他,随便笑了笑。
我们嘴里一边胡扯,一边渐渐走近古城。走近来看,整座古城显得愈发宏伟,正方型的外城的边长在一公里以上,通体用巨大白色大理石砖筑成。正对着我们是座高度超过三米的白石城门,门框周边装饰着大块的忍冬草图案,而两扇巨大的石门则一开一合。
王凯歌突然用手一拍脑袋,道:“明白了,这原来是曼荼罗坛城。”
我说:“什么嘟噜城?你再说一遍。”
王凯歌同志对于我历史宗教知识的匮乏表示深切的遗憾后,开始了其惯有的教科书说教。
所谓曼荼罗,汉语翻译为坛场,以其形状圆满,轮围具足,被认为具有聚集的内涵,也被藏密宗认为是一切圣贤与功德的聚集之处。因此在藏密中,供奉曼荼罗是积福与修炼智慧的一**门,很多信徒相信曼荼罗是宇宙的微缩与象征,通过供奉曼荼罗可以来供养整个宇宙,具有极大的功德。曼荼罗坛城有很多形式,大小不一,以其材料不同可以分为沙城、土城和石城,其形状通常为外方内圆。我们眼下所见的,正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曼荼罗城。
我说,你说了半天,听起来都很有道理。能不能麻烦您老指点一下,这个城里有什么东西,是吉是凶?
王专家嘬嘬牙花子表示,他已经把书上写得都告诉大家了,这个曼荼罗城在藏传佛教地区广为流行,按照各种教派,城中可以供奉着各路佛祖菩萨大罗金仙,甚而至于各种悔过自新投靠佛门的妖魔鬼怪。一般来说曼荼罗城的中心点是最神圣的供奉位,所以我们只要进去看看,自然就知道了。但是就他所知,曼荼罗城都是八方吉祥之地,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
听他这么说,我心里多少有了点儿底,于是右臂一挥作豪迈状说:“有道是,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得摘下来尝尝!又有道是,不入虎**焉得虎子,还有道是Greatmindsthinkalike,英雄所见略同,所以我们很应该进去看个究竟。”
说到这里回头看看我们这支六人队伍,心里颇有些打鼓。这里除了老卫行伍出身,也就算我是能打的。王凯子是个文人,卖卖嘴出个主意还行,真有了意外也是仰仗不上。剩下三人中旺美纯粹是拉夫强拉来的,龙老头和阿驼则是老的老傻的傻,有个三长两短还要我们分心。

我原来的打算是分成两队,我和老卫先进去探路,其他人在外面接应,但是又考虑到龙老头还有历史问题没有交代清楚。这老家伙老谋深算的很,虽然现在看着还老实,难保他不乱说乱动,外面单靠着王凯歌弹压不住他。
王凯子到底和我从小长大的,一看我的神色就料到我有意把他丢下,于是表示作为一名专家,他代表着整条考古战线工作者从老到幼,坚决要求参加首次勘探“东方亚特兰蒂斯”的队伍。龙老头虽然一把年纪了,也跟着念叨“廉颇老矣”,表示一定要进去看个究竟。我本来把龙老头放在外面也不放心,索性带着他以便监管。
这样愿意留在城外的就只剩下阿驼和旺美,这两个人留下来反倒更要让人担心,所以大家一商量,决定还是全体老少爷们一起进城。
穿过白石门,便是内外城之间所谓的瓮城。这里有一条青石铺成的甬道,沿着甬道走了五十米左右,便来到圆形的内城墙壁外。内城的石墙通体由黑色玄武岩砖砌成,高有二十多米,正面上有一道方型石门,门上也刻着大量忍冬草的浮雕花纹。
我们刚刚走近石门,突然背后一声巨响,我们身后原本半开的外城石门竟自行关闭了。
众人回头一见,心中都是一惊。旺美哭丧着脸表示他家上有八十老母下有吃奶的孩童,都是靠着他一人养家糊口,鉴于现在处境险恶,门又莫名其妙关了,他建议不妨我们先退将出去再作计较。
老卫转过头,恶声道:“我们又不打算走回头路,门关了有什么关系?你要真想回去只管自己走好了!”
我对老卫威慑旺美的伎俩已是司空见惯。但是老卫说得也不错,当下只有先进去看了再说,于是带头走进了石墙上的方门之中。石墙足足有四五米厚,从墙内看到建筑所用的黑色玄武岩砖都在半米见方,难以想像当年仅仅建造这堵石墙就是多么浩大的工程。
我们一行人等穿过石墙后,眼前出现的是和刚才几乎一模一样的圆形黑玄武岩石墙,只是比刚才那堵直径略小,两堵墙之间形成了一道能容两人并肩而行的通道。
我们商量了一下,看看形势估计这座石墙上一定也有方门,只是根据风水上的藏风聚气之说,这座门同外墙的方门不在一条直线上,我们只要沿着顺时针方向找过去,应该能找到。
沿着石墙外延大约走了三十多米,果然在前方出现了一座方门。王凯歌十分高兴,大约他很不愿错失“某某遗迹首位发现者”的头衔,嘴里嚷着:“同志们,给考古专家让一让路”,兴冲冲地从我和老卫身边挤过,第一个冲到方门前,急急忙忙就向门里面闯。
我和老卫对视一眼,彼此心中暗笑,但也随他去了。
这时,忽听得门里面传来一声惊恐的尖叫,正是王凯歌的声音。
我和老卫齐叫不好,但也不敢莽撞。老卫抄起AK47,我也打开左轮枪的保险,刚凑到方门口,王凯歌从门内慌慌张张地跑出来,只见他脑门子上都是汗,哈立波特似的招牌小脸唰白,用手指着方门内说:“里面有人!”
我一听有人,顾不上安慰王凯子,立刻和老卫双双用枪口指着方门。我冲里面喊:“里面的朋友,请出来见个面吧。”
喊了两边,听听里面没有动静,又用英文喊了一边,洞里还是没有动静。老卫皱皱眉,问我:“缅语会说么?”
我摇摇头,但又不甘心被问倒,于是道:“缅语虽然不会,但是越南语倒是会两句,估计和缅语差不多吧。”于是又扯着脖子对里面喊:“诺布空叶,宗对宽宏毒兵!”这两句是我当年看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电影里学来的,大概意思是:缴枪不杀,我们优待俘虏!
听听里面还是没有动静,我和老卫交换一下眼神,慢慢凑到门口,用射灯向里面一扫,只见方门内果然站着一个人,此人身穿土黄色军装,头戴圆边战斗帽,右手支着一条99式步枪。我凭着从小在电影电视上积累的丰富经验一眼就认出来了,这是一名二战时期的日军士兵,也就是俗称的小鬼子。
眼下这名小鬼子早已死去不知多少年了,整具尸体僵立着靠在方门内的石壁上,皮肤干瘪呈现酱紫色。令人奇怪的是,这名士兵临死前的动作和神情都十分自然,仿佛是在无知觉间被夺取了生命。
我和老卫对视一眼,均觉得非常奇怪。这时候王凯歌也凑了过来,见是一个死鬼子,颇有点为自己刚才的惊惶失措而尴尬,自我解嘲道:“原来是个小鬼子,我还当是——”说到此,自己却也不知道该说是什么比较妥帖些,话就接不下去了。
我正要打趣他,这时候龙老头也过来了。见了这鬼子的尸体,皱眉道:“这是日寇印支派遣军的军服,莫非鬼子也到这里来寻找天机?”
旺美插嘴道:“一定是这样子啦,这简直就是在一块铁的板上钉个钉子嘛。各位大佬,我看既然已经有别人已经捷足那个先登啦,我们也不用再进去狗尾续貂啦,还是尽早回去的好。”
我也不理旺美,对龙老头说:“鬼子是不是来找您老的那个‘天机’的还不好说,不过既然上面的铁箱是鬼子最早发现的,他们能找到这里也属于正常。还是那句话,进去看看,什么都清楚了。”
当下率领众人从方门穿过,到了这边一看,心叫他母亲的,原来面前又是一道与刚才一模一样的黑石圆墙。既来之则安之,按照老办法顺时针方向寻找入口,果然走了三十米左右,眼前出现了一个和刚才一样的方门。这次王凯歌吸取了教训不敢造次,有意的放慢步子,让我和老卫走在最前面。
我也不敢托大,到了门口先用射灯向里面一照。
真是不看则已,一看被惊得血液凝固手足冰冷,如同书里说的:分开八瓣顶阳骨,泼下一桶雪水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