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105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05
李广和的看法也许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土改工作队员的看法,也许还是社会一部分上层人士在党内的代言人。由于这种声音比较普遍和比较强大,引起了高层的关注,从而也避免了对李广和点名单独批判,而是采用了集训全体土改队员的办法,以讨论、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讨论的题目只有一个:“江南真的无封建吗?”讨论的目的,就是要统一到这样的认识上来:“江南有封建”,“江南的封建还很严重”。因此,不能“和平”土改,要在激烈的阶级斗争中完成土改,必须把地主阶级的威风斗倒斗臭,对地主份子富农份子必须实行人民民主专政。也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土地改革,使无地少地的贫雇农分到应分的地,更重要的还必须提高阶级斗争觉悟,拥护新政权,永远跟着**走。
李广和在小组会上开始发言时,就受到了张梅林等的严厉责骂,说他是地主阶级的孝子贤孙,是剥削阶级在党内的代言人。
李广和反驳说,谩骂代替不了辩论。由于你们不允许有地主的代言人,所以任凭你们任意罗织罪名,把谎言当子弹发射。这种针尖对麦芒式的争论,使得这个小组成了一千多名集训队员关注的焦点。集训班的简报上每天刊登了他们争论的消息和争论双方的观点,集训班的领导也亲临小组听他们唇枪舌战,然后找李广和个别谈话。
领导说,听了你的发言,才明白你对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有深刻的理解,你错误的焦点是把资产阶级革命的一套照搬硬套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中来了。中国**的革命成功,是农村包围城市,你知道农民为什么能跟**闹革命吗?就是发动贫雇农起来控诉地主的罪恶,以此来提高阶级觉悟,可以说,这是革命胜利的法宝,也是建设新中国的法宝,如果和地主讲平等讲天赋人权,革命不会成功,建设也不会顺利。这是些大是大非的问题你懂吗?
李广和坦率的承认,他对这个问题的确没有想过,也弄不太清楚。但他说,在国统区的那些地下**人,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向蒋政权争民主争自由反独裁反内战,也作出了很多牺牲,这也是革命胜利的重要原因啊,现在要我们急转弯,放弃民主放弃自由而且还要去做独裁,你们觉得能做到吗?
李广和的这一席话,把这个领导听得气咻咻的一时说不出话来,稍一喘口气后就对他说:“像你这种想法而且又坚持不改,恐怕很难再留在土改队了,你是临海高校派来锻炼的,你既然不愿意改变自己不适宜搞土改的思想观念,而且还是一个乡土改的领导,理所当然的不能再担当下去了。退回临海去是我们唯一的抉择。做这个抉择我们也觉得很为难,但这是你自己造成的,如果你现在能承认错误,我们还可以再考虑这个抉择。”
李广和有点茫然了。他不能理解在同一个组织里的同志,竟不能容纳不同的意见,而且这个不同意见,是在“平均地权”这么个根本问题上是一致的前提下,只是怎么样来平均地权的方法上有不同的意见,也不能被容忍,要“驱逐出境”,这点他是根本就没有想到。他呐呐地说,我记得领导不是说在人民内部是允许不同意见存在的吗?怎么也不能允许了呢?

这位领导说:“讨论和执行是两码事。讨论时可以各杼已见,目的是通过讨论把思想统一到上级的政策上来,实行的时候就统一了。”“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你现在是从思想和行动上都和领导唱着对台戏,这能叫不同意见吗?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你是这样理解在人民内部允许存在不同意见,我还能说什么呢,对这个问题的前提我们就存在不同意见。我们就不要把这种无意义的谈话继续下去吧!至于做怎么样的决定,这是你们的事。”李广和说着并没有再听这位领导说什么,就站起来走掉了。他从内心深处根本不在乎这里把他退回去。开始来的时候他就不太愿意,他是抱着一种猎奇和无可奈何的心情来的,还有一丁点的热情,在现实中这一丁点的热情也丧失颓尽了。他现在是拿着一天二斤半的大米、三角钱的伙食费和每个月五元钱的“黄烟钱”,才受着这份闲气呢?我回学校去,是摆脱这种烦恼和不讲理的环境的唯一出路。
李广和从那位领导谈话出来以后,就回宿舍整理一下行装,准备赶当天的火车回临海去。但他觉得需要向蒋玉敏说一声,就跑去对他很愤懑地说,我不需要他们把我赶走,我自己回去。特来向你告别。
蒋玉敏很激动地对他说:“李广和同志,我很严肃的对你说,你躲藏惯了的象牙塔,已不复存在了。即使目前还存在的话,也会很快消失的。代替它的将是战场,一个歼敌的战场,从农村到城市处处是这种战场,因此我劝你,应该留下来,不要走,参加这场战斗,就是站在一旁观察,也能看到它的结果么,谁对谁错,不就一目了然么。你不要以为回到学校,大家会鼓掌欢迎你。这是不可能的。等待你的将会是你更受不了的局面。”
李广和说:“蒋书记,谢谢你这么直率的告诫。我会记住你的告诫的。但是我还是想回学校。我觉得学校即使是战场,也是我还算熟悉的战场。在这里,我简直弄不明白这些人的头脑里还有没有民主这个词,或者叫有没有给别人以民主的理念。他们不准人为,不准人说,恐怕还企图不准人想呢。我不能争还不能躲吗?我不能在这里任凭他们刀戳枪刺啊!”
蒋玉敏本想再劝劝他不要这么冲动和不考虑后果,听了他这一番话后,觉得自巳无话可说了,默默地看了他一眼后,还是忍不住说,你还很年青又有文化,人生的路刚开始,迈出的每一步,都要仔细考虑清楚了。在这个动荡的年代,每走错一步路,都会后悔莫及的呀!
李广和很感慨地说,谢谢你的金玉良言,我会记住你的,说罢就踏上了回归之路。(105)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