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213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13
高俊杰到朱庄公社后,立刻直奔公社找陆鸿元,说明来意,要陆鸿元安排食宿的地方。陆鸿元听是审查蒋玉敏,是自巳一直尊敬的领导,心里就不是滋味。他一声不吭的看着高俊杰的脸,心想,原来你也是这个德性?早知道你是这种德性,前一阵就不该安排你躲在这里的。
高俊杰看陆鸿元半响没有哼一声,只盯住自已看,有点不耐烦了。他伸手拍了陆鸿元一记肩膀说:“你这个公社社长不会拒绝我们到这里来办蒋玉敏学习班的吧!”
陆鸿元听了这话也把脸沉了沉说:“我总得考虑放在一个安全的地方吧,还要保密,还要安排你们吃喝拉睡,你怎么连让我想一下都不行?我思想一时还跟不上,你这次来角色已转换,重任在身呀,你说吧,你们是安排在公房还是贫下中农那里。我们这里的公房除了公社办公室,就是一所中学和两所小学了,由你们挑!”
高俊杰说:“公房就不要了,就安在贫下中农家吧,政治上要可靠,嘴巴还要紧。”
陆鸿元陪高俊杰走访了二三十户渔民的家,没有一家可以多容一个人进去,只得选了沿湖大队的一幢仓库,有三间房,还比较宽敞。仓库不远住着一户渔民,家里有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做家务,她的儿子媳妇和孙子只是回来吃饭睡觉,大部分时间都在太湖里捕鱼捉虾,可以请老太帮助做些烧饭烧水等日常杂事。高俊杰觉得很满意。
押带蒋玉敏的船到达朱庄时已近黄昏。高俊杰对周康华说,现在暂不要上岸,不然蒋玉敏在这里一出现被人认出来我们就不得安宁了。周康华问这是为什么?高俊杰说:“蒋玉敏不但是太湖镇土生土长的,长期在本地当领导,又善于伪装,普通群众在没有把他的画皮剥去之前,都把他看成是‘菩萨’,遇到什么困难的事总喜欢找他;他也总能帮助你解决问题,使他在群众中赢得了很高的声誉。他又在朱庄搞过土改,这里离开太湖镇又远,群众找他可能少一点,但事关重大,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呀!”
天色已一团漆黑,伸手不见五指,偶而湖面上有稀疏的渔火漂游。高俊杰觉得这时上岸正是时候。
在去大队仓库的路上,高俊杰很关心似的对蒋玉敏说:“老蒋,我们所以把你安排到这里来,主要考虑可以避免外界的干扰,便于你静下心来思考问题,没有别的意思。”
蒋玉敏象是听见又象是没有听见,只转过头向他望了一下说:“老高,我从中午到现在还没有吃饭呢,肚子饿得慌,是不是清你先解决这个问题?”

“哦,我想他们会准备的吧!”
可是并没有人准备今天的伙食。到了大队仓库后,高俊杰临时安排人到大队支书那里借了点米,要了点萝卜干,请隔壁老太煮了一锅粥,大家凑合填饱肚子。周康华说:“这没什么,那年我们拉练时长途奔袭近百里只啃了一个馒头喝了一壶水,大家还是精神抖擞的。现在大家太平日子过惯了,一点点的艰苦也受不住,今天这顿粥就算大家忆苦思甜吧!”
周康华对睡觉的安排也费了一番苦心。蒋玉敏和八个工宣队的人,住宿在西首的房子里,里面铺了一排长长的地铺;蒋玉敏被安排在他们中间睡;靠墙放着一张课桌和几张长凳;桌上方墙上打了一个洞,放着一张有罩子的煤油灯。高俊杰和周康华住在东首的房里,沿两侧墙放了两张木板床,中间有张方桌,桌四周是四条长凳,这是他们两人的卧室工作室兼内部会议室。
吃完粥以后,高俊杰说临时开个会,请周代表讲讲。会议是在西首房子里开的。高俊杰和周康华各坐了一张长凳,其他人就坐在自己的地铺上。
周康华说:“我今天宣布**思想学习班在今晚正式开始。今晚主要讲两点:一是先对蒋玉敏宣布学习班的纪律:第一,必须认真学习,彻底交待自己的问题;第二,学习班的纪律是(1)走出房间必须得到批准;(2)除学习班的人员以外不准与其他人有接触;(3)不准向外传递任何信息;(4)每晚八点由我们提供收音机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联播。”周康华宣布完以后就问蒋玉敏:“你听清楚没有?”
蒋玉敏说:“这好象不需要我听清楚吧,这里的一切不都是在你们的掌控之下吗?”
高俊杰说:“老蒋,这也是为了便于你思考问题的权宜措施么,不要介意。”
蒋玉敏说:“老高,这些话如果由军代表来说,我还真不想介意,他只是奉上级意见办事,他一个年青人,党内的阅历和你不同,你说这话就言不由衷了,这四条所谓纪律意味着什么你是清楚得很的。”
周康华说:“蒋玉敏听你的口气,你还不太愿意服从这四条纪律呢?”
蒋玉敏说:“我只是在回答高俊杰的询问。只要是党的规定,按党的纪律办事,我怎能不服从?”
高俊杰说:“老蒋,我们是按照市革委会领导的意见办的,这点你放心好了。文化大革命中我们许多人都受了审查,我不是也刚从审查中解脱吗!要相信党相信群众,只要把问题说清楚了,就行了。这点我是深有感受的。”(213)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