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148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48
邦党整风的运动瞬息万变,目的就是一个,要把反党的言行尽快引出洞外,方法是由各地创造,通过畅通的传道渠道,把最有效最快捷的方法传怖各地各个集训班。
张梅林的小聪明小计谋己远远不能跟上形势了。他上午结束时布置的计划,饭后就得更改了。
张梅林的吃饭碗刚放下,梅岭就赶来学校,他没有等张梅林谈什么情况,就通知紧急召开了一系列的会议,宣布从现在开始,为便于个人思考,便于在领导不在场和不面对面提意见,决定暂不举行小组会提意见,改由各人或集体书写大字报张贴在指定地点的方式。大字报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是漫画的,甚至可以如歌曲的。为了保护提意见的人,大字报可具名也可不具名。同时,为了尽快的使各人的意见“言无不尽”,每人每天至少要写十份大字报;同时为了便于统计,大字报的底稿一定要交到集训班秘书组,否则就不统计在个人名下。纸张笔墨会后由总务科的同志发送下去,不够还可以由各组到总务科领取。
这项工作布置得快,行动得也快。梅岭召开的大会才结束,笔墨纸张就发放到位;张帖大字报的专栏,在晚饭前巳布置停当。
梅岭和张梅林在第二天的凌晨详细的去大字报专栏区看了所有大字报,数量十分可观,他们粗略数了一下,一共一千四百多份,每人超过了五份。
梅岭问张梅林:“你看了有什么感觉?”
张梅林脱口就说;“数量不少,超出了我们的预料,但质量还不高。”
梅岭说:“是呀,看来众多的老师还有很大的顾虑,还是在敷衍我们,还有少数的别有用心的人,还在窥测我们,不到一定火侯,他是不会出洞的。你注意到了没有,这么多大字报,归纳起来,一是写得都很短,一般只有一二句话;二是内容十分空洞,言之无物。”
张梅林说,是呀,是呀。
在他们谈话的时候,张梅林突然发现一张漫画,是一个人面象,以中线为分界,左面全涂黑了,右面是白的。头像下写了这样一句话:“这是某些**员的形象,给人看的是清白的,不给人看的是肮脏的。在这张大字报的下角又加贴了四分之一张的大字报,上面写着:我看应该是当面是人背后是鬼。两张大字报均没有具名。他们走到一排大字报的最后,又有一张漫画,是一张长桌,后面站着一个人对着话筒在讲话。台下有众多的人,都站着举起双臂。下面写着一段文字:**是仗着反蒋介石独裁而胜利的,全国胜利后倡导民主集中制。说是民主吧,却只是手段;你说是不民主吧,大家又在鼓掌呢。有人说民主集中制,就是台上人发指示,台下人举手鼓掌通过。

张梅林看到后义愤填膺地说,这那叫帮党整风?简直是污蔑,我一定要查出这是谁写的,把他开除出教师队伍,这种老师教的学生肯定是反动的。
梅岭说:“你怎么能这样说呢?既然是我们党敞开大门整风,肯定意见会良莠不齐的。刚开始你就这种情绪,就一蹦八丈高,会影响运动的深入发展。会影响蛩居在洞中狐狸的。党中央为什么要把许多看似十分反动的言论都敢登在人民日报上,肯定有其深刻含意的。你乱放枪会影响全局,切记戒骄戒躁。”
张梅林说:“我看是不是再动员一次,把那些敢于提意见的人再鼓励鼓励?”
梅岭说:“再动员一次很有必要,主要是讲三条:一是要大家完成每天十张以上大字报的任务,你统计一下,超过的表扬,太少的人选择几个人点下名,以增加压力;二是要告诉大家,有些人是在敷衍,言之无物,言不由哀,对党缺乏感情;三是有些人有些意见不愿写大字报的也可以多种形式,如写书面材料,小字报,当面向领导谈,小组发言等等。但是你要注意,绝对不要去表扬那个人那张大字报。我们还没有把握说清楚今后会怎样去对付这些大字报的内容呢,我们过早的有了态度今后会被动的。”
张梅林按照梅岭的意见,又做了一系列的动员,又把运动向前推了一大步。每天贴出大字报数量都在一千份以上,张梅林和各乡镇的副书记每天接待的人,也日益增多。
张梅林从镇政府借了六名干部,把每天贴出的大字报编起号来,每到晚上就撕下来收藏起来,说是腾出地方让新写的好张贴。实质上张梅林每晚把缴上来的大字报底稿和撕下来的大字报相核对,发现凡是意见尖锐的大字报,大部分是没有送底稿来的。他把这个情况在电话中向梅岭作了回报。梅岭说这是正常的,其它地方也是这情况。梅岭告诫张梅林,只要把大字报收好就行,不要为不送底稿的事去责备什么人。这没有必要,否则会吓退一些人提意见的积极性。
“我知道,我只是在向你回报情况吧!”张梅林说。
“你也是个革命多年的年轻老同志了,我虽然在市里工作,但对这次整风运动到底要达到什么目的,为什么要采取如此规模宏大又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方式,也是不清楚的。在这样的情形下,我们必须要谨慎小心,一切按领导的布置办。别出心裁玩花样,无异是拿政治生命在冒险。你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干部,我说的是肺腑之言。”梅岭语重心长地说。
“我会记住梅部长的话的。”张梅林说。(148)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