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忆年十五心尚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十八。忆年十五心尚孩
杜甫有一首回忆童年生活的诗:
忆年十五心尚孩,
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
一日上树能千回。
这位中国文坛上光焰万丈的大诗人,年轻的时候原来也很淘气。十五岁了还像个牛犊子似的乱跑,还喜欢上树打枣摘梨。“一日上树能千回”,虽有些夸张,但想必也是爬上爬下玩个不停,很不斯文。按现在的观点,这样的孩子,能有出息?
我家还没有孙子辈的孩子。有时到一些朋友家做客,看到朋友家的小孩子便很喜欢。可不论那孩子是一两岁还是四五岁,他们的父母及爷爷奶奶都毫不例外地抱怨孩子贪玩,坐不住,不爱学习;人家的孩子都怎样怎样了,将来上了学可怎么办……
一到这个话题,我就不知说什么好。敷衍地说两句“小孩子淘气,都这样。”就不能多说了,多说有故意引导别人家孩子入歧途的危险。
我小时和奶奶一起,奶奶对我也管,但不逼着我学什么;所以后来我对自己的女儿基本上也是顺其自然。她没上重点中学,也没上重点大学,我和孩子心里都很坦然。现在她的工作和生活都很不错,如果用某些不恰当的“指标”来比,比班上某些学习比她好、上了重点大学的同学并不差,我对她将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我觉得一切培养中,健全精神,健全人格的培养是第一位的。把孩子从小训练成小大人,压抑儿童的天性,会造成许多不可挽回的损失。许多有成就的人,就是能够终生保持孩子般童心的人。

当然,杜甫也是“读书破万卷”,才“下笔如有神”的。书固然要读,那是什么人读和怎样读的问题。绝不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就必然有神。
现在有一句非常误导人的话:“不要让你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本来是商家为了让你掏钱的一种煽动,结果成了许多家长的一块心病。而且“起跑线”越来越往后移,从五六岁到一两岁,再到肚子里(胎教)。各种胎教产品(音像制品)也应运而生。国外也有胎教,但人家不过是为了生一个健康而美丽的孩子;我们则是从胎儿开始,为未来能上“重点学校”而起跑;这大概是中国特有的,有趣却难以让人发笑的现象。
我曾与一个在加拿大留学,暑期回国探亲的初中生聊过,她说他们班上就十几个学生,老师不怎么讲课,很多时间让他们在图书馆和实验室自学,然后同学们讨论,老师辅导。一学期有将近一半的时间是玩,到森林里宿营,漂流,攀岩…。我问,你们老师也不怕学生出事?她说那些老师都特会玩,教他们玩,也没出过事。
你看,连他们的老师都是“心尚孩”的玩家。
我真羡慕这些孩子,更羡慕那些童心未泯的老师们。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