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节:隋唐风云Ⅰ蜉蝣(2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节:隋唐风云Ⅰ蜉蝣(24)
正当箫兰花痴大发对着李世民流口水时,段志玄已经自我介绍完毕,一把抓起箫兰向他赔礼道歉。老实说,箫兰对于刚才把刀架在李世民的脖子上还是很得意的,毕竟没有多少人有这种机会,所以相比而言段志玄的赔礼道歉就比箫兰显得诚恳很多。幸好对方不是很介意,在我们两个没有欠身下去前,李世民已经双手一搀将我们扶住:"刚才我也有不对的地方,绑了你们的兄弟,还请多多见谅!"
曾经有人对箫兰说过,一个人对你的态度可以从他握手的力度中看出,这里没有握手的习惯,那么彼此搀扶时的力度也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真心吧。李世民扶着箫兰胳膊的手温热而且有劲,真心交好的内容表露无疑,态度好得让箫兰忍不住鄙薄自己刚才道歉时的敷衍。于是箫兰正了正精神重新施礼:"刚才是我们失礼了,不过还是要请教二公子,不知伯父如今在何处?为何会劳驾二公子您前来接我们呢?"
李世民意味深长的看了箫兰一眼:"虽然消息大概过两天就会传开,但还是我亲自说比较好,当今朝廷奸邪当道,搞得世上民不聊生,怨声载道。父亲大人已经举起义旗,希望能够去长安说服我皇,还大家一个清平世界。"
段志玄在一旁点了点头,箫兰在心里翻了个白眼,起义就起义呗,还弄得那么冠冕堂皇。"那么父亲大人的意思呢?"
"段伯父在我父亲身边辅佐,没有办法前来,所以特别嘱咐我来迎接你们。"李世民回答的笑容可掬,不知怎的,箫兰心里总觉得有点怪。
段志玄似乎没有感受到不对劲,还沉浸在快要见到父母的快乐之中,加上李世民谈吐大方,态度从容,一扫之前对裴行俨的愧疚之心,整个人欢喜的似乎要跳起来,十七、八岁孩子的心性完全展现出来。他笑嘻嘻的对我挤了挤眼:"小岚,我们马上就可以见到父母大人了!"
箫兰张嘴正要说些赞同的话,李世民却突然插了进来:"抱歉!我也希望能达成你们的愿望,只是事态紧急,我希望你们能够跟我去西河,我大哥已经在那里等咱们了!"

什么?箫兰和段志玄一起瞪圆了眼睛看向他:"为什么我们要去西河?"
第十四章
西河,地处太原的西南部,是进出太原的交通要道。李渊被贬到太原后,朝廷就派了重兵来守卫西河,名义上是帮助李渊防守长城,其实也是一种监视。太原起义后,西河就成了义军最大的障碍,西河若是久攻不破,夹在隋军和突厥之间的大唐王朝就只能被扼杀在摇篮里了。萧兰扔了手里的书,盯着不远处辉煌的大帐篷叹了口气,那里面有最伟大的君主李世民,还有着今后将在后世流芳的文臣武将,我一个小小的校尉有什么好担心的?这里关于地理的书籍少得可怜,翻来翻去,她唯一的收获就是这里的名酒是杏花村。当然,她若是想喝到,只能在破城之后。
段志玄见萧兰放了手中的书,凑上来开始讲他今天在战场上的感受。当然只是他观战的感受--见过李世民后,他们两个已经从一千五百人的"大哥"转成唐军的低级校尉。听说带一千人到三千人去投奔的人都有校尉这个官衔可以炫耀,所以段志玄是正校尉,萧兰则成了他的副官。这么一算,李世民手下兵丁两万,校尉也算是多如牛毛了。认识到这一点之后,萧兰通常都在人少的时候出去溜达,免得走路随便撞个人就是校尉,惹来不必要的麻烦。不过段志玄跟她不同,战争的锣鼓一敲响,人就跑的没了影,鸣金收兵回来之后总会给萧兰演示战场上两军大将你来我往的情景,而且还不只一次,萧兰偶尔也会插两句跟他讨论一下。因此即使没有亲眼看到战况,萧兰也能基本明白目前战争的进展。
"小岚!"段志玄的脸突然在她眼前放大,吓得萧兰倒抽了一口冷气,"你到底有没有听我说话?"
"我听到了,不就是对方的先锋官赵广达又赢了吗?"萧兰伸手弹了弹他的脑门,"你现在变声呢?突然把声音提得这么高,听起来比鬼叫还可怕。不如你明天去会会那个赵广达好了,保证一嗓子吓死他,也算是奇功一件!"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