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判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转眼又过去了半个月,朝廷的判决终于来了。那天,杭州府衙门大牢中所有在押的和杨乃武一案有牵连的犯人,通通被赶到大牢中的操场上跪下。
那大牢中的操场早已被布置的一新。操场的四面八方挂着的五颜六色旗子,在西风中猎猎飘荡并发出“哗哗”的声音。操场的北面搭建了一座高高的台子,台子的顶上雕刻着一条巨大的彩龙,彩龙的身上披着金黄色的绸缎。台子上放着一张用虎皮铺着的太师椅,太师椅的两侧各放着两只大鼓,四个身着红衣的大汉手拿着击鼓棒威风凛凛地站在鼓前。一条红色的地毯从大牢的门口一直铺到台前,将整个操场分割成两半。所有的犯人都带着刑具,在红地毯的两侧排列整齐地跪着。而在他们的身后,却是手拿十八般刑具的狱卒。再后面,才是前来押解犯人的官兵。
当太阳高高挂在天空的时候,一顶红色的八人大轿抬着朝廷的钦差大臣刘大人来到了台前。
那刘大人下了轿子,脚踏着八字官步,在早已在此等待的杭州巡抚张大人等官员的拥戴下,徐徐地来到了为他专门设置的台上。他在那张铺着虎皮的太师椅上坐定后,对那领头的击鼓手点了点头。
那击鼓手立刻击起了响亮的鼓声。良久,只见刘大人一摆手,那鼓声便立刻停了下来。
刘大人站了起来,向四周看了看,这才从身后的官员手中接过了圣旨,用洪亮的声音念道:“奉天承运,皇帝昭曰:朗朗乾坤,青天白日。杨乃武一案,历时数年,终得真像大白。------”
又念道:“前杭州知府陈鲁相验错误,毫无察觉,并不究明确情,率行具详,实玩视人命。……。余杭县知府刘锡彤、宁波府知府边葆诚,嘉兴县知府罗子森,候补知府顾谌恒、龚世潼,承审此案,未能详细讯究,草率定案;候补知县郑锡嗥,经巡抚派令秘查案情,含混禀复,均着照所拟革职……。”
此判决一过,只听到那些跪着的带罪官员个个是泪流满面,三呼万岁,磕头谢恩。
这时候,走上来一批一批的押解官兵。这些官兵个个精神抖擞地手提枪棒,虎狼一般地来到犯人面前。
站在最前面的是押送犯人的官员。只见他们手拿着名册,一个个地点着钦犯的名。点到了一个,便让犯人上前化押。等到犯人点齐了,画押也齐了。于是那押送的官员便命人将押送的犯人上了大枷,锁上了脚铐,然后用绳子将他们一溜地绑着带走了。

就这样,一队队押送犯人的队伍走出了杭州府大牢。这些在杨乃武案子中舞弊的地方官员,充军的充边、服刑的服刑,没有一个能逃出恶运的。
许弹看着刘老太爷、罗老爷身背刑具走了,还看见许多送他银票的官员被押走了。这个时候他已经没有机会接近这些人了,好在他感觉到这些人走的时候都用眼神和自己告别。
他们的眼睛中流露出了感激的目光。特别是那个刘老太爷和罗老爷竟然当着这许多人的面弯着腰向自己作揖,嘴巴颤抖着,眼中流着泪花。
看着这一幕幕的景象,许弹确实被感动了。
此时他恨不得立刻冲了上去,将自己藏在内衣口袋中的那些房契和银票偷偷地塞还给他们,以表示自己的清白。
不过这只是他一刹那的念头。
在一刹那间许弹有了这样的念头,但他一想到自己会有这样的念头,便忍不住浑身发抖。
他的理智告诉自己,象自己这样在衙狱当差这么多年的牢头,别说没有这个胆量,就是借给自己十个胆也不敢这样去做。如果自己真得做了,那等待自己的就是面前这些犯官们的下场。不过自己不是官员,没有护身符。那面临的下场可能比这些带着镣铐的官员还要惨上十倍。因为他心中明白,一旦犯了事,身上就是长出了十张嘴也说不清了。
看着这些人的离去,许弹知道再想将这些房契、银票还给他们是不可能了。
不过他也感慨万分。因为朝廷对杨乃武一案受牵连的官员一点都不手软,也不宽容。一张圣旨就将他们中的大多数发配到荒无人烟的边陲。许弹估计,在这些发配到边陲去的犯官中,真正能走完这万里迢迢之路的可能没有几人,更不要说象刘老爷子、罗老爷这样年岁和身体有病的人。
许弹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惆怅和感慨。他知道朝廷虽然没有直接杀这些人,但却用另一种方法将他们杀了。朝廷对地方**的惩治显然是严厉的,其目的无非是杀鸡给猴看。要通过这个事件来告戒其他的各级地方官员,不要效仿他们,要前车之鉴。只有遵循大清律法,做事谨慎,好好办差,不要舞弊,才能确保头顶上的顶带花翎和身家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