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知县(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许弹忙挥着手说道:“都请坐下,让我慢慢想想。”说到这里,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寻思了片刻才说道:“我记得在大牢的最里边的牢房中,关着一个脸型瘦长,长着山羊胡子,年纪约五十左右的人。不知是不是刘老太爷?”
刘大公子点着头说道:“从许大人所说的模样和年纪来看,那人确是家父了。”
许弹皱了皱眉头,叹了一口气。说道:“如果这人就是刘老太爷,那确实是病重了。”
崔管家忙问道:“许大人也看出我家老爷病重了,但不知他的病有何症状?”
许弹说道:“据我的观察,刘老太爷的性格和别人相差甚远。他一进大牢就不声不响,平时很难说上一句话。他不说话,我也就没注意到他。不过偶然我也看他一眼,见他的精神确实差。于是我就向前和他说说话,可是他却懒得回话,所以以后就很少和他交流。却不知他是生病了,可能确实病得不轻。”
听许弹如此说,那崔管家和刘家大小公子早已是长袖捂脸,“呜呜”地鸣着,泪如雨下。
过了一会儿,崔管家从衣袖中抽出块毛巾擦了擦眼睛。说道:“还好,前几天,我家老爷总算找了个人给家中传来口信。老爷托人从牢中**话,说他的病已经重了,任何的药方都没有用。看来要不了多久,他就要去西方极乐世界。老爷吩咐两位公子一定要好生照顾夫人,做一个孝子。又放出话来让夫人不要为他难过,说自己是应得的报应。叮嘱刘家子孙一定要看守好祖业,遵循刘家的家规,熟读四书五经,参加科举考试。并说如果子孙后代都能熟读四书五经并参加科举考试,他相信浩荡皇恩不久一定能沐浴刘家,而刘家的子孙后代也一定能光大门楣等等。”
许弹听着这段话,不住地点着头。
说到这里,崔管家又用毛巾抹了抹眼泪,长叹了一口气。然后说道:“刘老太爷的传话一到,许家的大院立刻就象炸了锅似的。好在夫人临危不乱,吩咐小人立刻带着两位公子连夜赶往杭州,设法为老爷治病。这不,马车走了一天一夜才到达杭州府大牢。我们托人到牢内打听,才知道老爷的病确实重了。眼看老爷的这一关要过不去,所以小人和两位公子才冒死前来求许大人。请大人允许小人请一位大夫进大牢为老爷治病,救他的命。”
这段时间,许弹对刘老太爷这样的官是见得多了。他知道这些官员平时坐镇一方,作威作福,不可一世。所以对这样的官吏,他从来就没有好感。但眼见这些大老爷们被关在牢中,实际的情形也确实可怜。更何况皇上和朝廷的宣判还没下来,铁案也还没定。如果这个时候他们中的任何人病死了,杭州府衙门一旦追究下来,自己肯定脱不了干系。

想到这里,他忙从身上掏出了一块腰牌递给崔管家。说道:“天一亮,你们就去请个好大夫给刘老爷治病。大夫请好后,就拿着这个腰牌进大牢,守门狱卒不会阻拦你们。”
崔管家双手接过腰牌,含着泪水用颤抖的声音说道:“多谢大人,多谢大人。”忙和两位公子跪下磕头。
许弹将他们扶起来坐下后,又说道:“崔管家和两位公子放心,请大夫治病的事情我会尽全力帮助你们。如果杭州府衙门怪罪下来,责任由我承担,绝不会牵连到你们。夜深了,你们也好早点回客栈休息了。”
崔管家点着头,说道:“许大人的大恩,我们刘家会世代牢记的。夜的确深了,就不打扰许大人休息了。”说着便领着两位公子向屋外走去。
许弹将他们送到门口,那崔管家突然将一个小小的布袋子塞到了许弹的手中。口中说道:“许大人,是点小小意思,实在不成敬意,还请大人笑纳。”
许弹知道是什么东西,忙将布袋递了回去。口中说道:“崔管家,一点小事情,何必如此客气。”
崔管家却说道:“这是两位公子的一点心意,一定收下,一定收下。大人如若真得不收,那就是看不起我们刘家了。”
许弹笑了起来。说道:“若在平时,我是高攀不上刘老爷的。如何能看不起刘家呢?”
崔管家说道:“许大人如此慷慨救刘老太爷的命,这可是帮了天大的忙啊。大人如果不收下这点小意思,我们会不安心的”。
许弹摇着头说道:“崔管家和两位公子放心,这个忙我是一定帮了。但是你们送得东西还请拿回去吧,如果留在我这里,我可就不安心了。“
崔管家在许弹的耳边轻声说道:“大人请放心。这事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说到这里,他将布袋子硬塞进许弹的衣袖中,带着两位公子和几名下人快步走出了许家大门。一转眼,几个人影便消失在黑暗中。
许弹从衣袖中摸出那个布袋子,忙追了出去。待他追出大门一看,哪里还有人影。于是,他长叹了口气,暗暗地摇了摇头,关好了院子的大门。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