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中秋赏月(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华金亭举办的一年一度的中秋赏月,是上海滩有数的盛事之一,只要参加了一次,无疑就等于得到了一张进入上流社会的通行证,所以,每到中秋前夕,不少有点身份的人,都会心欠欠地盼着。得到请柬的欣喜异常,没收到请柬的沮丧懊恼。由此可见,华金亭的中秋赏月在上海滩的份量之重。
十年前,华金亭按照儿时的梦想,在豪宅内建起了有人工湖的后花园,并如愿以偿把古镇米家的太湖石的十二生肖造型搬来上海,为了炫耀,就以赏月名义在中秋节邀请了一些场面上的朋友,实际上是来赏石。以他的情趣修养,还没有赏月的闲情逸致,即使对太湖石的欣赏,也因为是儿时的渴望终于成了现实,真正令他陶醉的,是太湖石所隐含的他的成功。
那年的参加者,有市长和市府各部门要员、商界富豪、文化演艺界名人美女。那时华金亭还刚当上商会长不久,恶迹还不显,还没与市府发生过冲突,又在上海滩广交朋友,有着乐善好施的美名,再参加上许多人早就慕名太湖石天然的十二生肖造型,所以基本上得到邀请者都应邀而到。
没想到那年的赏月收到了意外效果。明月、湖水、假山、凉亭加上围在湖边的太湖石十二生肖的造型,构成了一种朦胧飘渺的美,令参加者赞不绝口,流连忘返。从此华府有了上海滩第一豪宅之名,而且是不可复制的豪宅,因为太湖石天然的十二生肖造型,是米家多少代人花尽心血才收集齐的,也可说是绝品。参加赏月的当年的那位市长意犹未尽地说了句,如此美景应该成为一年一度的贯例。到第二年,能参加华金亭的中秋赏,就已经成了上海滩上流社会的一种身份象征。上海已经换了三任市长,而华金亭一直稳坐商会长,还在他的暗中策动下,逼使一位市长辞职下台,华金亭的权势力达到了顶峰,尽管叶宗元自己受到邀请找借口不参加,也必定会派人代表。
叶宗元颁布禁烟令,除了极少数知情者和极少数有识之士能看出其中玄妙,一般人都不清楚实际上是针对华金亭的,加上华金亭代表商会表示过支持,姜青松的警察局又至今没碰过九龙帮,即使是上流社会的许多人,也没察觉到叶宗元在与华金亭暗斗。米佳妮的纪实报道,虽然在社会引起了震动,但因她用的是春秋笔法,隐晦暗示,产生的效果以猜测为主。
每年华金亭只会发出四十份请柬,真正来参加的,通常在三十五人左右,其中叶宗元、姜青松,他明知道他们不会来,仍然会发去请柬,表达一种姿态。参加的人中,有十五六人基本是固定的,属于他的核心圈的人,每年都参加;另二十余人则每年都有更换,用这种方式营造出一种气氛,加大了他的中秋赏月的份量。虽只有三十五六个贵客,但加上特邀的上流社会的各种交际花和艺人,加起来至少近百人,但在他喏大的后花园,仍不显眼。曾有人劝他多发请柬,按照他后花园的实际容量,进去两百人,也不会显多。但他坚持不扩大,八年来,一直坚持只发四十份请柬。
今年华金亭破了例,发出了五十份请柬,但何三被擒后,他立刻又补发出一百份,政府各部门要员、商界精英、文化名流,他能想到的,都发出了请柬,再加上最后补发的庄致远和白天云的两份,共发出了一百五十二份。如果都到场,加上特邀的美女艺人和服务人员,至少会有近三百人,真可以说得上是一次盛会。上海滩各界这么多头面人物聚在一起中秋赏月,展示的是他华金亭的号召力。
他这样做一个目的,就是要向叶宗元暗施压力,要告诉叶宗元,真要想动我华金亭,就得准备承受一场风暴的后果,希望叶宗元头脑清醒,还是尽力维持现在的微妙平衡为好。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真正高手。同时又是一个试金石晴雨表,看看有多少人会拒绝参加。拒绝参加者,八成已经看出叶宗元在与他暗斗并已作出了选择,他好因此心中有数。至于来参加者中是否有见风使舵者,并不重要,只要来参加,就自然起到了为他造势的作用。
因此,他把九龙帮的师爷麻廷贵召来协助管家在门口负责来宾登记。出身于盛产师爷的绍兴的麻廷贵,瘦长单薄,尖脸小眼,有心机,特别细致,他原本想留在身边替他管账,但胡九龙太粗,他放不下心,才把麻廷贵派了过去。
应邀来参加的人,远超出了华金亭预计,连《上海日报》主编多次在报上发表文章骂过他,甚至在去年还专门写文章讽刺过他的中秋赏月的著名报人陈白轩也来了。在过去几年,他没邀请过陈白轩,这次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心里已认定他绝不会来。得知陈白轩来了,他心里对文化人更加瞧不起,认为他们就象狗,狂吠的目的是为了一根肉骨头。
叶宗元和姜青松不来,是预料中的事,华金亭并不意外,但副市长汪少甫代表叶宗元来了,他确实意外之极。往年叶宗元派来的代表,不过是个小秘书,而这次让汪少甫来,可见叶宗元也对这次的中秋赏月十分重视。汪少甫曾当过被他赶下台的前任市长的秘书,可以说是同他直接翻过脸的,因为这个原因,他这几年都没给汪少甫送过请柬。汪少甫现在如同叶宗元的影子,他到场,也就相当于叶宗元到场了。不管他出于什么目的,表面上也是他华金亭的面子,必定会使他在其他参加者的心里加重份量。华金亭的心情自然大好。

来参加的人中,汪少甫职位最高,华金亭自然得陪在身边。
“华老对全市经济建设劳苦功高,又一贯支持市府工作,叶市长本该亲来,但因身体欠佳,怕夜里风寒,特吩咐我向华老说声抱歉。”汪少甫脸上挂着笑意对华金亭说,谁也看不出他曾经与华金亭翻过脸。
“叶市长为市政操劳成疾,老朽深感敬意。但叶市长有汪市长这样才俊辅佐,是我们商界之幸,市民之幸。”华金亭慈眉善目笑道。
派汪少甫代表自己参加,是叶宗元为了配合姜青松在中秋后查封鸦片馆行动的举措,鸦片馆没有一家在名义上是华金亭的产业,让他打掉牙也只能和血往肚里吞。
华金亭、刘文昌和朱宝堂陪着汪少甫穿过湖上曲桥,来到湖心假山,进了凉亭。
湖心假山的凉亭,是赏月聚会的中心,只有最顶尖的头面人物,也就最多五六个人,才能直接进凉亭,其余人全散在人工湖的四周,最多站在湖面曲桥。这已经是不成文的规矩,凡是参加者都有自知之明,没有华金亭的邀请,没人敢擅自越过曲桥靠近湖心假山。
凉亭里,一古装女子端坐着,面前摆放着一具古琴,琴前檀香冒着袅袅青烟,因此亭内弥漫着混着桂花和檀香的馥郁幽婉和温醇。古装女子汪少甫认识,是活跃上流社会的交际花松下代子,因身穿古装,在月光下显得冰清玉洁。她仅瞟了汪少甫一眼,就目不歪视,全神贯注着古琴,仿佛身心已经化入了琴中。
汪少甫心中一荡,那段与她交往的往事又浮上了心头,此时的汪少甫,已对松下代子的真面目早胸中有数,虽仍感到她的美色充满着无比的诱惑,但心境已经平静,并把眼往天庭的明月望去,让心境更加清爽。
当松下代子的琴声一响,后花园所有的灯光同时熄灭,只剩下天空那轮清爽的明月和凉亭四周密挂着的大红灯笼,伴着琴声,松下代子珠圆玉润又略带几分感伤的声音呤唱出苏东坡的千百绝唱。确实营造出了一种如梦如幻如临仙境的美妙氛围。
当松下代子唱到“我欲乘风归云,又恐琼楼玉阁高处不胜寒”时,汪少甫对华金亭说:“能象华老这样享受人生,就是天堂仙境,恐怕也没人愿意去。”接着又似乎突然想起:“哦,华老,我差点忘了,叶市长让我向你通报一下,中秋过后,警局将采取行动查封鸦片馆。政府的禁烟令颁布后,得到华老和社会的大力支持,在打击和查处鸦片走私上,取得了阶段性效果,已到了取缔鸦片馆的时候了。叶市长希望也能得到深明大义的华会长得大力支持,帮助说服经营鸦片馆的商家不要有什么情绪。”
“承蒙叶市长看得起,老朽一定尽力而为。查禁烟毒,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华金亭的心里仿佛突然塞进了一只苍蝇,恶心憎恨到了极点,但仍然装腔作势道。他感到了松下代子飞过来的眼光,同时感到琴声和呤唱声都似乎停顿了一下。他理解松下代子的感受,也深感自己不但看低了姜青松,更低估了叶宗元,他一直把叶宗元当着成不了大事的白面书生。叶宗元这一招,表面上是在捧他,逼他表态,实际上暗含着警告,要他珍惜现有的地位。他终于明白叶宗元派汪少甫来参加的意图了。幸亏他早已得知,并推拟定好以不变应万变的对策,否则,猝不及防,会把今晚美好的气氛全都毁掉。叶宗元查封鸦片馆,占在理上,必定得到全社会的支持,该输的时候,即使输一招,也无妨。
“华会长的一贯态度,政府的决定,商会都全力支持。”朱宝堂插话道。
“我们商会永远是市政府的坚强后盾。”刘文昌也说。
“有商会的鼎力支持,叶市长就放心。”汪少甫乐哈哈地说。
中秋赏月到场时间定在晚上八点,八点一过,华府大门就紧闭,即使有请柬也再也进不来,而且还会因此走霉运,经商的,财路不畅,当官的,仕途受阻,因为守时也是权威的一种体现,华金亭很懂得维护权威的技巧。接到请柬已是莫大荣幸,没人想因此反而得罪华金亭,所以都会提出来前赶到。
今晚的所有应邀者,都在八点赶到了华府,惟独庄致远和白天云姗姗来迟。
这也是庄致远有意行为。他已经连续两年的中秋夜专门来华府前察看,早已察知到这种现象,同时也听商会其他会员说起一个晚到场会员的遭遇。那个已挤身商界一流人物的会员,因为得到邀请而晚到,后来几年,生意连连受挫,一亏再亏,最后财力到了连会员的资格也不够而从会员中除名。
他们的俩份请柬是补送的,庄致远的在前,白天云的在后。庄致远清楚,给他发请柬的原因,一是他在码头的表现,二是九龙帮来找事的人被他教训,他华金亭心目中的份量并没有多量。但白天云不同,他在华金亭心中的份量就重多了。他一被任命为警局长助理,华金亭就送去了请柬,而且,白天云又按照他的设计表露了与姜青松的差异,华金亭一定早已得知。他们看看,当他们晚到后,华金亭会不会再让他们进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