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文道棋学(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清末之时我们只是在国力、政治、经济上落后,而现在是我们中国人在整个观念和文化上的缺失,是我们内在精神的缺乏,这种情况比以往更加的严重陈云璁
“每个人都沉浸在纸醉金迷之中,山不迷人人自迷,不是他们不敢承认,根本就是他们不想承认,不想失去现在拥有的那奢靡的生活。”——陈云璁
“一篇优秀的文章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文以载道’,就是反映现实生活,不看你的文采只看你的文笔。用你的心去感受世间的一切,亲身去参与、去体会,并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这里面所蕴含的道理,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内容才充实、才有阅读的价值。”——文轩阁老人
“无论什么样的小说,一个作者要想写出一本好书就应该写他的心,他的整本书就代表他整个人,评价他的书就是在评价他这个人。”——文轩阁老人
“一个长久居住在农村的人就如一只坐井观天的青蛙,不知道天有多广,地有多宽,这种情况正如一个长久居住在城市初次到农村的人一样;那些农村的人他们不懂大城市的城市文化,也正如城市的人去了农村不懂农村文化。”——作者语
陈云璁又想起了自己同学对日本人的蔑视,不由得心中更是担心。我们为什么看不起日本,那是因为我们的老祖宗。我们的老祖宗为我们创下了五千多年的历史,为我们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让我们被列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这是他们给我们后人的荣耀。然而我们却总是将它拿来炫耀而不知保护,以至于在我们手中丢失的东西越来越多,让我们拿来“炫耀”的东西越来越少。
时过境迁,当我们还在拿着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东西炫耀之时,那些历史曾被我们远远甩在后面的国家早已将我们追上并超过,我们就这么在不知不觉中落伍了。清末之时我们只是在国力、政治、经济上落后,而现在是我们中国人在整个观念和文化上的缺失,是我们内在的精神的缺乏,这种情况比以往更加的严重。
陈云璁仰天长叹,这就是我们所面临的现实,但又有谁会承认呢?每个人都沉浸在纸醉金迷之中,山不迷人人自迷,不是他们不敢承认,根本就是他们不想承认,不想失去现在拥有的那奢靡的生活。
“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我真的是独醒吗?还是我也与众人无异?”陈云璁一时迷茫起来,不知该何去何从。
老人见陈云璁低头沉思,好一会儿才道:“好了,不提这些了,再说说你的这篇古文吧!都说古文是文言文,但严格意义上这个说法是不对的。古文最早起源于先秦时期,后来韩愈等人发起古文运动,那时的古文是相对兴盛于南北朝时的骈文而言的。而文言文是一种书面语言,它只是一种语言形式,跟我们平常用的白话文相对,所以只能说古文是用文言文写的。一篇优秀的文章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文以载道’,就是反映现实生活,不看你的文采只看你的文笔。用你的心去感受世间的一切,亲身去参与、去体会,并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这里面所蕴含的道理,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内容才充实、才有阅读的价值。”
“我知道你们现在很不喜欢这样的文章,看看现在的那些小说就知道了。我大致也看了一下,现在的小说大致分娱乐性、性、教育性三种。而你们看的那些什么都市啊、玄幻啊那都是娱乐性的,娱乐性的小说多是以赚钱为目的的;性的小说多是那些传统作家写的,他们或对自己的一些经历有感而发,或是批判,或是讽刺;那些教育性的小说多为反映现实生活的,像《奋斗》、《蜗居》等,还有那些借古讽今、借物说人的。但是无论什么样的小说,一个作者要想写出一本好书就应该写他的心,他的整本书就代表他整个人,评价他的书就是在评价他这个人。唉!只不过我说归说,现在的人大多都是见钱眼开、思想的主儿,写的那些小说……”老人说到这里,又是叹气又是摇头,他虽然没说下去,但陈云璁显然知道他要说什么。
“你的这篇文章就很不错,首先内容深刻,很有内涵,从文中就能看出你的心在想什么;其二就是文笔好,引经据典显现了你渊博的学识;其三文采好。总的来说看你这篇文章至少有讲师初级的水平,如果我所料不错的话你的水平应该在讲师中级。”老人看着、评价着,还不时的点出里面的优点缺点。
陈云璁虚心受教,但听着他说什么大学级、讲师级,一直是云里雾里,不知他什么意思,忙问道:“老人家,这大学级、讲师级是什么意思啊?”
老人停止了说话,瞪着大眼看着他,很是惊奇的问:“这你不知道?”
陈云璁很是诚恳的点了点,那样子不容让人质疑他确实不知。
“这不是你们学生自己搞的什么水平等级吗?”老人惊讶道,但看他还是一副无知的样子,便朝阮天浩挥了挥手道:“你跟他解释一下吧,老头子我说了半天了,累了。”说罢,又坐在了竹椅上。
阮天浩见陈云璁连这个都不知道,不由心中发笑:穷小子就是穷小子,只不过是学习好,会写文言文,但学习再怎么好也掩盖不了你那穷小子的身份,掩盖不了那胸中的贫瘠和脑中的无知。他转头道:“这是文轩阁刚建成之后,我们以前的那些师兄师姐为了衡量各自在琴、棋、书、画、金石篆刻、鉴赏及古文等方面的水平,使所有人都有一个能确定自己位置的标准而划分的等级。当时共划分了七个等级,即:小学级、初中级、高中级、大学级、讲师级、教授级、大师级。”

陈云璁头一次知道在蜃海市学生界还有这么一回事儿,这也真能搞的,不过这倒也方便知道自己的水准。听罢他皱了皱眉道:“如果这样的话,那还不都说自己是大师级的?既然划分了就应该有一个评价的标准,这不能随随便便自封吧?”
“你说的不错,自己说的当然不算,不然的话那还不乱套了。要想知道自己的水平,得需有人鉴定、评判,就跟鉴定一件文物的价值一样。到目前为止,最有说服力、评定最为公正的地方只有两个,一个是文轩阁,一个是宏丰华沅楼。其中文轩阁是贵族之地,而华沅楼则是平民之地,如果非要各用一个成语来形容的话,文轩阁就是阳春白雪,而华沅楼则是下里巴人。”阮天浩说了一通,陈云璁还是有点不大明白,这“阳春白雪”、“下里巴人”能用来形容这个吗?
阮天浩见陈云璁还是一副白痴的样子,蔑视了他一番,继续道:“意思就是说来文轩阁的都是有真材实料的人,都是有超绝本事的人;而去华沅楼的人则是五花八门,从小学级到大师级的都有,甚至什么都不懂的人那里也有。这也是文轩阁冷清的原因。文轩阁是专门搞艺术的地方,以提高我们的技艺为目的的;而华沅楼则是利益为上,以赚钱为目的的。这也是文轩阁很受人尊重的原因。”
这回陈云璁算是明白怎么回事儿了,貌似文轩阁是只有很牛的人物才来的,而华沅楼则是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的地方。只不过文轩阁在这些人的眼中很是神圣,是他们的圣地,所以那些没达到大学级水准的人是很少来的,省得给文轩阁丢了脸。而要做到这些靠的就是那些人的自觉,这也是蜃海市文化氛围、艺术氛围浓厚的原因之一。
陈云璁估摸着自己在这儿已经花了不少的时间了,忙对老者道:“老先生我现在可以上去了吧?”
“可以,可以。”老者正喝着茶,听陈云璁这么一问忙咽下去答了一句。他见陈云璁听完自己的回答就向楼梯走去,忙止住他道:“先别慌,这么忙干啥?年轻人就是心急,办事没耐性。拿着这个,不然上面那几个老家伙为难你可别怪我,他们的脾气可没老人家我的好,他们暴的很。到时候他们为难你,可别怪我没提醒你。”说完,那老人丢个陈云璁一枚铜质徽章。
陈云璁翻转着看了看,只见那枚徽章上印着一幢二层的很是古朴的阁楼,稍一想他便知道了那正是文轩阁,只不过上面只印了两层,而没印第三层,那楼下面还印了“文轩阁”三个字;而徽章的反面则是胸针,便于佩戴在胸前。整个徽章很是精致美观,更重要的是它所带表的意义非凡。
老人见陈云璁脸上无喜无忧,很是欣慰的点点头,然后严肃道:“既然你有了这枚徽章,那就要对得起它。凡佩带文轩徽章的人就是文轩阁的学生,他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自己的品德修养,端正自己为人处事的态度。这枚徽章就代表着你的人品,代表着你的素质涵养,无论你走到哪里、做什么事都必须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这枚徽章,不要以为没有人在旁边看着就可为所欲为。要知道‘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无论谁做过的事,早晚有一天会大白于天下。”
陈云璁见老人说得甚是认真,欣然领教,低下头聆听着他的教诲。在文轩阁史上,凡有文轩徽章的人无一不是才德兼备之人,他们受人尊重,在那些搞艺术的人的眼中有着特殊的地位。甚至在蜃海市一些普通民众的眼中也是那种很有本事的人物,这也是蜃海市学生界艺术氛围极其浓厚的原因之一。
“如果我所料不错的话,你应该是第一次来文轩阁吧?”老人问。
陈云璁点了点头。
“嗯,第一次来就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冲破第一关,你是自我到这里以来见过的第三个有如此本领的人。”老人道。
“那前两个是谁?”陈云璁听他这么一说也不进来了兴趣,忙问道。
阮文浩又是像看陌生人似的看了他一眼,问:“这个你也不知道?”
直到此时,陈云璁才彻底的发现原来自己确是“胸中贫瘠”的很,几乎他们说的一些连三岁小孩儿都知道的事情,而自己却是一点儿都不知。这是不是就是一个农村的孩子进入大城市之后的那种“无知”的表现呢?难道自己以前完全不在乎别人的看法的思想是错的?这是不是就是所谓的农村的人进大城市就是刘姥姥进大观园?他们不知道大城市的规矩,不知道大城市发生的事,不知道大城市的方方面面。
一个长久居住在农村的人就如一直坐井观天的青蛙,不知道天有多广,地有多宽,这种情况正如一个长久居住在城市初次到农村的人一样;那些农村的人他们不懂大城市的城市文化,也正如城市的人去了农村不懂农村文化。
陈云璁沉思良久,心中叹道:自己要学的还有很多啊!于是他又一次问道:“她们是谁?”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