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八卦排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嵩山少室,千年古刹少林。在西三十六峰的簇拥下,庄严幽深。
钟声徐送,在云烟静处,一个须眉如银的老僧,右手拈着白子,眉头微锁,对着一个棋盘举棋不定。
棋盘上,以中央天元为心,作八角形状,白子为阳,黑子为阴,布起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的阵势。中间阴阳鱼也都点上眼睛,看来这八卦图已经完整。
既然完整,老僧却仍举着一棋,似乎想在某处点下,却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因而进入了忘我境界。
不知何时,知客僧引了一个道士进了院子。刚想禀报时,那道士将手一摆,示意不必。知客僧竟然敬重有加地退到背后。
道士二十几岁,若非有点失调,看起来会更年轻、更清俊。最奇特的是,他穿着一套月白色道袍,若不细心,还以为是某家公子。就只背后一个普通的包袱,较为抢眼。
带起淡淡的笑意,道士如常走近老僧,却不闻半点脚步声。盯着棋盘看了好一会后,突然伸指点在天元上,道:“这是无极。”
随即食指按住天元不动,拇指、中指叩向阴阳鱼的眼睛,将黑白二子拖到天元上下贴住,三指不放,道:“这是太极。”
食指一松一缩,只按住黑白二子,道:“这是阴阳两仪。”紧接着提手分别指向白子、天元、黑子,道:“天人地三才。”又从盒中分别拈起黑白各二子,依白、黑、白、黑以天元为中心放成四方形,道:“太阳、少阴、少阳、太阴四象。”
缓了一缓,左手执袖口,右手指向四象及天元,道:“金木水火土五行。”然后再一次指向四象和原来阴阳二子,道:“四象及阳明、厥阴为东南西北上下**。”又指向天元,“兼之则为七星。”随即环了八卦图外围一圈,“八卦。”又指向天元,“兼之就是九宫。”
老僧静静地听着,目不转睛地盯着棋盘上的变化,似在为抓住点什么而纠缠。过了半晌,长长吁了口气,感慨道:“不想八卦图变化如此之多!”
“晚辈见过大师!”道士施礼。
老僧这才抬起头来,讶异道:“小施主……哦,老僧糊涂,该称真人了。据说你那云衣观近日落成。”转而含笑,“我那方丈师侄尚未归来,你这做主人的倒跑来见老僧。老僧如何敢当啊。”
原来这道士正是洛云。数日前他在仙女峰上醒来,见到左手“十方世界”,右手“灵返心境”,不知什么意思。想了一会,便匆匆回到云衣观中,取出《天书》,与问心剑一同包好,快马加鞭赶来少林寺见这位八十多岁的高僧了易大师。
竟将近千宾客置之不理!
洛云有点惭愧,连忙道:“晚辈修为尚浅,真人是万万称不得。大师若不见外,不如唤晚辈作小道友吧。”

了易面含祥和,先示意知客僧退下,这才道:“你匆忙赶来,莫非有什么要事用得着老僧?来,先请坐下,慢慢说。”
洛云称谢坐定,一时不知如何启齿,转眼一见棋盘,道:“大师怎会摆起八卦图来?”
了易大师爽朗一笑,道:“见笑于方家,见笑于方家。老僧近来参悟经书,自觉没有长进,便想从这道家看看,能否有所增益,无奈资质有限,已经知足了。”
洛云道:“佛道一家,大师不执着门户,已是难得。晚辈正有些解不通的事,想请教大师。”
了易温言道:“非老僧谦逊,小道友悟性奇高,连你都解不通的事,或许只能求教于令尊或张三丰真人。但你一场来到,不妨说说,老僧当竭尽所能,希望能给你一点启示。”
洛云忙道:“大师言重!张真人云游天下,家父泛舟东海,片刻间无处可寻,只好来打扰大师清修。”顿了顿,“晚辈想请教的是,这八卦图推演到九宫而止,那什么是‘十方’,十方世界又是什么地方?”
饶是了易大师早有心理准备,还是发出闷声,沉吟了会,道:“老僧无能,不能为小道友解惑。不过佛家有‘十方三世’的说法。《楞严经》卷四载曰:‘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十方世界,大概指的就是这个。但究竟在哪里,是什么样子,恕老僧修为有限,不得而知。”
洛云星眉微蹙,若有所失道:“若以八方及上下为十方,还要算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十方世界,岂不是有三十个之多?但既然如此之众,我竟连一个都闻所未闻,何况是见?”
了易安慰道:“小道友不必沮丧,道家得道时有兵解之说,佛家证果有涅槃之说。大概是因这身形骸所累。我想你悟性不比令尊差,只要潜心修行,必然能够解开这个问题。”
洛云面带焦虑,“其实……”话到嘴边,却又吞了下去。
了易本以为他只是好奇心重,看这般神色,温言道:“莫非小道友想进入那十方世界?”
洛云叹道:“确有不得不去的理由,奈何不知道法门。”
了易见说,又沉吟起来,似在犹豫些什么。
洛云过意不去,于是如实相告道:“不瞒大师,其实,晚辈……晚辈是想去寻一个人。”
了易双目一震,若有所悟,微笑颔首道:“痴也是缘,应天顺命,不破不立。小道友不需迷惘,去做就是。”
不想这般高僧也支持,洛云心中顿时拨开缠绕的迷雾,稽首道:“谢大师指点!”
了易苦笑道:“指点谈不上,老僧还是没能帮上小道友。”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