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哲学与驴、盐、○和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哲学家的思维已经触及到终极哲学,如同一个基督教徒的思维已经触及到上帝的脚趾头一样,他们都在努力探索生命的终级意义。
于是,哲学家不辞劳苦地牵着两头驴出发了。
一头驴背上托着50公斤重的书籍,象征50亿地球人的集体智慧结晶;一头驴背上托着50公斤食物,那是哲学家探索真理之旅生活必需物品。
哲学家的思维明显要比神学家的思维要理智得多,他们一般不会盲目崇拜。因为绝大多数哲学家都在为人类的命运操心,他们比正常人痛苦得无法形容,他们内心深处只知道探索真理和痛惜人类短暂的生命并积极为人类的灵魂寻找真正的归宿。
哲学家走过一片片沙漠、沼泽、草原,翻过一座座白雪皑皑的高山,钻过一丛丛参天大树遮蔽的密林,淌过一条条不知名的河流,漂过一汪汪的海洋,穿过一道道的山谷,攀越一个个悬崖……
走啊,走;找啊,找;想啊,想……
哲学家牵着两头驴不知道过了多少年月日,不知道经历过多少坷坎和磨难,他只知道真理在前面召唤着自己。哲学家和两头驴执着地行进在地球上,披星戴月、顶日踏土,度过无数个春夏秋冬、风雷雨雪的日子,不知疲倦、视死如归地上下求索;而神学家们只需要对着镜子祈祷一番,用思维的触角摸一下神的脚趾头就慌忙缩回去,以免引起神的不悦和暴怒!
有一天,哲学家和两头驴来到一条小河前,他们停了下来,太累了,已经汗流浃背了。哲学家躺在小河岸边的草地上疲惫地睡着了,两头驴则迫不急待地吃着岸边的嫩草。
当它们同时发现了一块茂盛的青嫩可口的不知名草丛时,两头患难与共的驴子友情开始出现裂痕并迅速像东非大裂谷一样加剧。它们强烈地想独自占有这块一米方圆、长满可口食物的青草地,为此两头驴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争执了很久,分不出什么结果。
后来,一头驴说:“咱俩以主人对自己的重视程度大小来确定对这片草地的享有权,怎么样?”
另一头驴说:“主人好像从来没有表现过好恶情绪来呀?那就以此为标准吧。”
背上托着书籍的驴说:“一路上,主人的眼睛从来都没有离开过前方的路和我。尤其是狂风暴雨来临时,他拼命地拉着我跑而不是你。”
背上托着食物的驴说:“主人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我,他既使不拉着我跑,我也会跟着他跑。”
于是,背上托着书籍的驴说:“重视和不重视的区别就在这一点。对某种事物重视的外在表现就是双手拉着自己重视的事物,关键时候会紧紧地搂在怀里;而对某种事物不重视的外在表现就是双手揣在怀里也不会伸手,关键时候会冷冷地抛弃。”
背上托着食物的驴哑口无言了,因为它受人类智慧熏陶的机会太少了——文盲似的畜牲,是斗不过有智慧的博学之驴的。
于是,背上托着食物的驴就闷闷不乐地离开了那片已经归属博学之驴的青草地,它吃着枯黄的败草充饥。
由于艰难用力的咀嚼使它本已汗流浃背的身体汗如雨下,因此,它决定到小河里洗个澡。当它沐浴到河水里时,身上的重量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它快乐地长叹了一口气:“这比吃草还舒服哟。”
但背上托着书籍的驴却以不无鄙薄的口气说:“不受重视的蠢货都是这么舒服地过日子的!”
哲学家的思维在休息时仍然忙碌着,他做了一个梦,梦到前面的路上有一块大石头,上面写着“终极哲学”四个大字。
至于,终极哲学的精义是什么,他还没来得及往下“梦”,就被两头驴得胜般的叫声惊醒了。
哲学家很懊恼地瞪了一眼两头驴,随即决定加快前进的步伐。他牵着背上托着书籍的驴淌过小河,另一头驴忠实地跟着过了河。
哲学家双足刚踏上对面的河岸就迈开大步向前奔走起来,他撒开双手不管两头驴了。
两头驴只好自己向着主人前进的方向小跑起来,但是主人急切地想去印证梦到的哲学之石,已经远远地抛开了他忠爱的两头驴。

背上托着食物的驴跑得越来越快,把背上托着书籍的驴远远地抛在脑后。
哲学家急走了一整天,“废休忘食”地赶路。就在夕阳悬挂在哲学家背后的西天边际时,哲学家发现了梦中见到的那块东方“终极哲学”之石。
当他肃立在石头前时,他只看到这个小拇指状、2米左右高、直径0.5米的米黄色“终极哲学”之石,上刻着:“终极哲学的精义——驴子和盐。”
夕阳把温柔的光芒丝丝缕缕地披在“终极哲学”之石上,折射出辉煌壮观、无比丰富的美丽色彩,“终极哲学”之石简直就是钻石的品质。
哲学家百思不得其解!
背上托着食物的驴这时候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跑到哲学家的身边,而另一头博学的驴正在路上蹒跚着艰难的步伐行进呢。
哲学家陷入了深思……
但他的肠子发出了饥饿的“咕噜咕噜”声,哲学家如饿初醒般接受了肠胃的请求。
当他打开驴背上的食物袋时,突然发现所有的盐不见了(被蠢驴洗澡时融化到小河里了)!就在此时,博学之驴终于赶到了。哲学家急忙翻看驴背上的书袋,所有的哲学著作都安然无羔地紧闭双眼睡在里面。
两头驴的目光相互交流了一下后,同时盯着“终极哲学”之石看起来。它们都认识自己,也知道自己叫“驴”,也明白“盐”是什么东西。
它们默默地看了三分钟,然后以脖子交叉脖子的方式蹭在一起并欢叫起来,——友谊之驴的叫声是非常美妙的!
——因为它们是自己的主人兼哲学家梦寐以求的“终极哲学”。
哲学家回忆起这两头驴的来历:背上托着书籍的驴是头公驴——哲学家行走在沙漠地带时,以55美元从当地居民手中买的,它最擅长走直线,因为沙漠地带最可怕的就是走曲线或走圆形路线,致使人在沙漠里兜圈子而迷失方向;背上托着食物的驴是头温顺的母驴——哲学家行走在平原地带时,以45美元从当地居民手中买的,它最擅长走曲线或走圆形路线,因为平原地带最可怕的就是驴不会走曲线或走圆形路线,致使穷人们无法让它们拉着石磨加工面粉而忍饥挨饿。公驴代表“1”,母驴代表“O”,同时又分别代表它们的生殖器。哲学家的思维还没有上升到理解这一点的层次,但他听到了,——两头驴在欢叫!
哲学家回头一看,惊呆了!
两头驴正在快乐地**!
黑黑粗粗硬硬的“1”在黑黑圆圆滑滑的“○”里进进入入——两头驴一边玩着这个几乎所有动物都喜欢玩的活塞游戏,一边还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辛苦!
它们在旅程中一直都没有做原始的**动作,尽管它们发情了无数次,但它们更善于理解主人的愿望——哲学家不希望自己带着一头小驴崽上路。而今,到达了终点,它们要如愿以偿地**并开始孕育新生命。
哲学家站在正忙着**的蠢驴和博学之驴旁边,突然大彻大悟了!
哲学家明白了,——唯物论和唯心论都存在乱扯蛋问题。自己有蛋的喜欢去扯别人的蛋,而不了解自己的蛋;自己没蛋的喜欢去崇拜有蛋的并伸出乞求的双手去扯蛋,而不知道蛋会送上门来。唯物与唯心的关系如同男人与女人的关系,本是同母生,相残何太急!要比就比谁更能够尽善尽美,更能培育出新生命、新哲学。
哲学家终于如释重负地依偎着这块石头闭上了高度疲倦的双眼,但再也没有醒过来,累死了——为了给人类寻找灵魂的归宿。痛苦的哲学家——把全人类放在心中,又把人所共有的心提升到大脑中忘我思索哲学的这个人停止思想了。
哲学家已经死了!他的名字叫哲学,没有人知道他究竟是谁,来自哪里。总之,他是一个人,一个痛苦的哲学家。
人人拥有快乐自由的心灵之家,都知道人类有一个共同的家——大家。
“哲学”是人类的奴仆,是主人们身边的忠心耿耿的驴,而不是代表正义的神剑。
这就是终极哲学之精义——驴与盐或55与45或O与1。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