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雷神与雷震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戏说雷神与雷震子by李靖岩

世界上最古老的尊敬往往起于畏惧。原始的人并不敬老尊贤,也并不匍匐在某人的脚底下山呼鼓舞。那时候大地巍然凝立如现在一样,倘若有社神或者稷神,那地位也只渺然。因为当时的人并不依靠耕种来生存。他们所畏惧的只是他们力量不可抗拒的自然伟力,比如高山长河、天雷地火。或者他们力有未逮的洪荒巨兽。比如饕餮……这些自然的崇拜构成了我们神话中第一批古神的来源。雷动于九天之上,最古老的雷神丰隆就来源于此。
丰隆,雷的轰鸣声。洪兴祖《楚辞补注》引《春秋合诚图》:轩辕主雷雨之神。一曰,雷师,丰隆也。《离骚》:“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王逸《楚辞章句》注:“丰隆,云师,一曰雷神。”《淮南子·天文训》:“季春三月,丰隆乃出,以将其雨”。注云:“丰隆,雷也。”既然能乘云求宓妃之所在,则其应具人形且非十分丑陋。我们因此知道这已经是成型了的雷神。
因为还有不成型的。
《山海经·海内东经》:“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
《山海经·大荒东经》:“夔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日月,其声如雷。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椎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雷既出于天,则天地所生万物之中偶有与其秉气相合的生物,也并不为奇。然而无论龙身人首居于雷泽的雷神,还是独脚能鸣的夔或者以垒名之的雷兽均只居于一方,所以终于还是消灭了。神界还是建立它的格局。这是继开辟诸神以来第一次格局的建立。这其中的雷神就是丰隆。跟东皇太一相比,丰隆地位虽不很低,也不太高。
因为天雷电火极壮观的洪威,雷神在世界各国的神话里普遍吃得开。在希腊统率俄林波斯圣山的神王宙斯武器便是雷电,北欧的大神奥丁也是如此。但丰隆却很可惜只能居于人后。然而即便如此,早期的自然神们如风伯雨师雷神山神海神等等,神格仍然相当完备。那时候并没有一个等级森严的制度统御着他们,这命运要在不久的将来才残酷的为他们所面对。
后来人的力量逐渐变强。出现了三皇五帝以至后羿种种人中的精英,此长彼消,冲突不可避免,于是发动战争。诛灭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杀蚩尤、抚平炎;流共工、放讙兜、迁三苗、殛鲧;三皇五帝因之为中华谱系之祖。据顾颉刚先生的考辩,“皇”这个字在上古不是人用的,只有神才能用。因此三皇虽为人族,其实亦有神灵之血脉。三皇平定人世的战争其实可以看作神战在人类层面上的延续。而神战之发生则还在此之前。
神仙间的战争,为我们所熟知的是封神演义里边记叙的阐截二教封神战争,一役既毕,神之集中居所——天宫中的臣僚执役也就到位的七七八八。但在此之前天宫中的高级领袖,比如昊天上帝和瑶池金母是已然存在了的。而举凡雷火瘟斗等八部神灵则由上而下全部空缺。则上帝和金母是不是丰隆时代的始神界领袖尚未可知,但丰隆这些人则是没有保住的。穆天子传里边说,周穆王谒见西王母,顺道拜祭了丰隆的墓,(穆天子传》:天子升于昆仑,观黄帝之宫,而封丰隆之葬。)可见至少丰隆是死掉了。跟他同时代的大神们,此后便在史册上销声匿迹。虽然未必跟丰隆一样悲惨,想来下场也不会太好。
拜祭丰隆的周穆王是封神战争主角一方周文王、武王的后裔。这个战争因为封神演义的缘故而为大家熟知了。然而,根据种种蛛丝马迹推断,封神战争应当不过是神战的一个延续和总结而已。早在封神战争以前,由古神们构建的体系已经被推翻了,这些古神——尽管我们推想他们必有相当强劲的法力——也即被消灭。天上出现了以昊天上帝为首的新体系,然而只是初建。封神战争的意义就在于通过阐截二教将其修补完整。
说到这里,不妨岔开去闲话几句封神战争。因为我们知道战争的两方阐截二教的教主都是万劫不坏的修为,颖悟圆觉,并不容易象市井游侠那样动辄大打出手。昊天上帝的天宫是阐教的代理。而阐教拥有两个教主级人物:老子和元始天尊,而截教只有一个通天教主,势力不平衡。因此当阐教提出封神榜时截教起初势必只能配合之。封神榜上三百六十五员正神,签榜时未必皆有名姓,但截教教下弟子数量既远多于阐教,上榜人数也必远多。拿截教的砖头垫阐教的墙角,通天教主即便豁达,也不会过于开心。为维护教派计,三大教主签榜时可能会有一个基本的谈判。通天被迫做出一些牺牲,然后达成共识。所以通天一开始对于参与封神战争的截教晚辈并不回护,也曾说:“姜子牙,他有打神鞭,只管打。”之类的话。后来瞿然省悟,不惜和老子与元始闹翻,也正是因为阐教的扩张已超出当年的共识,再一味退让则有弟子星散教统倾颓之虞。通天这个牺牲的底线,是截教第三代的弟子,商朝的太师闻仲。
因为闻仲这个人虽然与姜尚均为帝师,而且论班辈还比姜尚低一辈,其实非同小可。闻仲的师父金灵圣母是通天四大弟子中的第二位,后来被阐教中的燃灯、文殊、普贤、慈航四人合力围攻而死。若论个人修为,只怕要在阐教所谓玉虚十二仙之上,后来封为斗母正神,执掌普天星辰。闻仲受了金灵圣母的栽培,而入红尘为是时最庞大王朝商朝的股肱,其意也深。因为姜尚去执掌周朝的相位,实在不过是玉虚宫挑动商周战争以及封神战争的代理。闻仲入商时,周尚衰微,天下没有比商朝更大的王朝,是以闻仲入商也不可能是有所攻取。仙家子弟,自亦不致流连红尘。加以闻仲虽然是截教中的三代弟子,交游却遍三洲十岛,连赵公明和云霄三仙这样截教二代中的佼佼弟子也与其平辈论交兄弟相称。则对闻仲自也不能视做普通三代弟子。闻仲绝龙岭归天,是时已无趁手法宝,而围杀他的仍包括广成子、赤精子、云中子甚至燃灯道人这样的阐教有数人物,这待遇又岂是寻常三代弟子可及?
那么闻仲一身为何能有如此干系?因为截教本质洪大,颇接纳九州之内异类修行者,即核心弟子中也有龟灵圣母这样原形非人的修士。这也是所以截教数量远多于阐教的原因。但正因教派洪大,源流驳杂,教统的传承才尤其显得重要。闻仲这个三代弟子矫然出群,实际是截教中的一个后备接班人。阐教之中只有杨戬差相仿佛,而运筹制御仍不及闻仲。阐教既要借封神战争一箭双雕,既充实天庭体系,又削弱截教势力,自然会从通天——金灵——闻仲这个传承下手。诛杀闻仲,于阐教是大谋划,而于截教是大牺牲。通天力既已屈,不得不忍痛做出让步,但其让步也必有一范围。闻仲其宜哉!
这个闻仲,死后被封的神位是: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
他就是丰隆以后第二位雷神!

结论虽已有,而我们还必须明确一个问题。阐截二教既共出鸿均一脉,彼此便有参差,又何必同室操戈到这种你死我活的地步?阐教拥有两大教主级人物,实力自比截教为胜,又为什么非要另立一个天庭拥护一个昊天上帝?以至于日后玉皇大帝的尊号压倒一切神仙而为至尊。当天庭初立时,八部正神皆空,满天星斗虚在,这天帝茕茕孑立,是时号令未必能出天庭,立他有什么用?
这个问题,还要从雷神闻仲初下山为商王之师说起。
闻仲在商朝,顺风顺水,三代股肱大臣,他能力超然,威望更远在朝堂上与之同班辈的任何臣僚之上。可以说他是一手执掌殷商大权的人。这些年里,国事之成废去就,即使出乎王命,闻仲也有能力左右之。这就使闻仲以及闻仲背后的截教间接掌控了一个天下最庞大的王朝。这个王朝有许多人,这许多人有一种力量。
这个力量就是信仰。
信仰的力量起先并不为人所重视,因为当时人的数量太少。虽有信仰,仍远不能与天地造化之力相抗。但当初盘古开天辟地,分割阴阳,此后一切仙神妖魔法力尽从此生,仙神妖魔或者天赋卓然,得到的法力比较多。但人既为万物之灵长,法天象地,即使根本不修炼任何法术,体内仍有微弱的阴阳之力。这力量起始并不足道,但倘若通过一个适当的崇拜使很多人发生信仰,就会汇聚起来形成一股巨力而为人或仙或神或不知甚么所用。因为信仰的力量既已发生,即使信仰物本身是虚无的,仍然好比掷钱于地,会有贪小便宜的跑来拾走。而仍然有力量的生成。所以蒲松龄在《聊斋》的一则《齐天大圣》里说:“昔士人过寺,画琵琶于壁而去;比返,则其灵大著,香火相属焉。天下事固不必实有其人,人灵之则既灵焉矣。何以故?人心所聚,而物或托焉耳。”实在道破了问题的本质。

这时候闻仲既已尊为王师,位望无极。以他的位置和作用,实质上是通天的截教掌握了一个吸收崇拜力量的源泉。元始、老子、通天都是先天禀赋很强的存在,即使通天得到整个商朝的信仰,其势也未可以一抗二。然而此兆一开,若是积年累月下去,结果便不可知。所以必须及时扼杀。闻仲上了封神榜,而终于死掉,变成雷神。他所出身的截教也经受了外界狂风暴雨的打击,四大弟子,全部消没。只剩通天一个,倒了旗枪,再不能为患。此后世间虽有位极人臣而弃登仙路者,却再没有以仙人之身直接介入人间王事者。就是姜尚携灭商封神之功,也只能归老齐国。因为通天虽败,监视之能总是有的。仙界不再直接干预人间的成败,然而信仰的力量既已被发现,又不能轻易舍弃,继之用来吸收人间信仰之力的机构,就是天庭。天宫简直是各种易于为人所信仰的神灵的大杂烩。从天帝到月老,应有尽有,花样百出。然而大半均是只余其名。原本的那些古神,比如丰隆,已经被消灭,职责由闻仲接替。比如月老——最初的月老是女娲,而此时的月老,已势必不是女娲。
闻仲虽然失去了截教接班人的地位,但毕竟是卓绝不凡,接任的雷神之位也是天宫颇重要的位置。雷府高踞于九天之上,里边除了雷神闻仲本人之外,还有一些他的部属和旧友,现在司职雷公、电母和雷将。——雷于八卦为震,震为长子,故称雷公——比方邓辛张陶之属,这些人起先未必是个个长的歪瓜劣枣。然而正如夹在一群丑八怪中盈盈回眸的秋香格外动人一样,一群长的跟人差不多的雷公和一个长的很奇怪的雷公在一起,总是后者招惹更多的眼球。这个可怜的雷公就是辛天君。他有很多个名字,在封神演义里叫辛环,在三教搜神大全里叫辛兴。长一双肉翅,鸟嘴,两腮塌陷,手持锤钻。腰间有八面连鼓,击之发雷。这个形象后来演化成雷公标准形象“状若力士,裸胸袒腹,背插两翅,额具三目,脸赤如猴,下颌长而锐,足如鹰,而爪更厉,左手执楔,右手持槌,作欲击状。自顶至傍,环悬连鼓五个,左足盘蹑一鼓。”西游记里说猴子“雷公嘴”,便是指辛雷公而言。
雷神的职能,在丰隆时代不过是司雷电。而在闻仲时代,则除司雷电之外更加以重任。一是监察,二是战斗。雷神而司战斗之职,兼为雷将。自是因为雷电颇有威力之故。但监察这个职能则为前所未有。西游记里,孙行者高呼:“老邓!仔细替我看那贪赃坏法之官,忤逆不孝之子,多打死几个示众!”民间也说那坏人“怎么不叫雷打死……”,王充《论衡·雷虚篇》:“世俗以为击折树木、坏败房屋者,天取龙;其犯杀人也,谓之阴过。饮食人以不洁净,天怒,击而杀之。隆隆之声,天怒之音,若人之呴吁矣。”则雷神确有惩奸除恶之能无疑。这个职能之设立,一是为补偿闻仲,二者也恐怕是下界黎民多有此呼吁。人心所聚,而为其设。
天上一日,人间一年。人间一日,又可为鬼界百日。虽然折算未必准确,但大致算来,天上比人间过的慢,而地府比人间过的快,这却差相仿佛。这固然是因为人觉得天上是美好的,而鬼界是恐怖的,但从另一个角度想,则鬼界过的快,制度更替也快。此由阎王的变迁即可洞见一二。天上过的既慢,制度更替也慢。所以想来现来的雷神应该还是闻仲大人。关于雷神,如此而已……

下边我们把视线移开,说说雷震子。这个人出自且仅见于封神演义,而且即便在封神演义里也是极少的既无来历也不知去处的人。神秘的一塌糊涂。
首先我们知道他是将星降世。但是当时八部正神尚未到位,连武曲星都还空着,则这个将星的说法也蹊跷。其次他伴雷声而生。再此倘若是夔龙或者雷兽也就罢了,他又偏偏是人。天地化生,固然并不希奇。然而未经孕育直接化生**的实在罕见。就是同门中的哪吒,那样的来历,也不过是先借精血成形,后以莲花化身而已。太乙真人并非凡庸之辈,却还没能耐给哪吒凭空做个肉身。若说雷震子借精血化生,则其父母何在?不见父母,却见云中子。云中子也是埋伏好的,一待文王见到雷震子马上跳出来。同样的经历,哪吒一出生太乙也马上出现,但灵珠子本来就是他送去的,丝毫不足为奇,云中子却不能直接弄出个婴儿雷震子。——太乙既不能,这门功夫只怕是教主级人物才成。若是教主级人物亲自的安排,则雷震子的来历必是非同小可。因为堪为教主级人物关注的,总共不过寥寥数人。而其中又与雷有着千丝万缕关联的,更是呼之欲出。加之他身份尊贵,为文王百子。从另一个角度也证明其来历的不凡。封神里的雷震子很可能跟原始雷神丰隆有关系。原始神之覆灭,虽系外力,亦有内因。盖其时内部颇有不和,祝融和共工两个就打到惊天动地。世界各国神话雷神多是至尊神,而中国独非。作为雷神的丰隆跟主神东皇太一究竟什么关系,至今已不可知。然而这种角色照例是越久翻案文章越多,所以丰隆竟可借故友之力以一种特别的形式重历人间,也是可能之事。
然而即使雷震子跟丰隆有关系,但其再出世时,天下大势已定。通天或者可能打一打,但雷神已预定为闻仲却已不可改变。而且日后的雷府也不再是单人匹马而进化成以雷神为首的雷部的集合。所以丰隆或者可为雷震子,但断不能成胡汉三。于是雷震子就成了这样一个来既不明去也无踪的人。这个文王的第一百子,以贵族的身份和气质参与了仙界最后一场大战,打败了新的雷公辛环聊以抒愤,而后再度消失。就势力的平衡而言,天宫之中是也不能再有他一个高位,他可能隐遁进某座高山,坐在山之巅处悠然看白云流过。往日种种,不再记取。
这就是仙人的归路。
闻仲曾经梦想过这种行云流水的生活,可惜失败了,还是被押上神坛。就神与仙的概念而论,封神战争之后的神界无论从级别或是战力而言都稍逊于仙界。古神界则要强一些。然而前后两个神界却均以神名之,即使古神们也终究不是仙。这其间的差距就在于:神终究是信仰的承载,而仙是山之人。
我的朋友陶正直数载磨剑,大作付梓在即,在此衷心祝贺。他的《雷震子》是一部神话,他书里的雷震这个形象也不是封神里雷震子的简单再现,而是夹杂了陶正直独特的理解、领悟和阐述,而以清奇俊逸的笔法细细写来,天地即在此中生长。不泥古而不流俗,有境界亦有格局。独立于近年来的仙侠之中,灿然有此异彩!这是我们所庆幸和衷心满足的。
这书自然也有一种“信仰”的力量在里边。然而并不是刻板的教化或无边的煽动。这是诚如作者文中“含德之厚,比之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奈何遭人世,即开其兑,济其事,终不合道也!此或为赤子之劫。”那句话里所跳脱出的赤子情怀。天人之道,虽然正奇变化不可胜数,而其交融正自此始。作者的画卷还将更展下去,终于现其全部瑰丽。这正是神话的意义。巴尔扎克说:小说是民族的秘史。
而神话是小说的秘史。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