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青莲峪师徒谈心 凝碧崖得见白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章青莲峪师徒谈心凝碧崖得见白眉
这一日,张尘正在打坐,脑海之中忽然响起了一个非常苍老但又十分祥和的声音:“莫要说,莫要叫,你的来历我知道。”
张尘心中一凛,猛地睁开眼睛,也以心语回答:“佛祖座下四十七,圆融无碍未为奇。”
那个声音继续道:“贫僧碍于昔日誓言,此时不便现身相见。你的来历及你想要做的事,贫僧与师兄都知道了。”
张尘闻听此言,心中更是忐忑,问道:“哦?不知大智禅师知道了些什么?小僧是什么来历,又想做成哪些事?”
大智禅师答道:“贫僧以转轮归藏之法,得知你乃藏密白教甘波巴上师的转世,此番出世乃是为大兴佛教而来。贫僧与师兄商议,认为密宗亦是我佛门一脉,大乘小乘不应有别。贫僧欲顺应天意,收你为记名弟子,待贫僧开关之时,再重新相见。”
张尘听大智禅师如此一说,心中悬着的心放了下来,笑道:“师傅主意已定,徒弟岂能不从,师傅可知道,徒弟已经顶着师傅的名号骗了不少人了。”
大智禅师笑道:“阿弥陀佛,徒弟此言差矣,你做的事怎能叫骗?你只不过是把事实的真相提前说出来罢了。既然为师收你为徒是真,那之前你所说的就不叫骗,如果为师没有收你为徒,你先前说的并未成立,如此,那才叫骗。好了,为师不与你打机锋了,言归正传,数百年后,乃是天地间一大浩劫。所有修真者不论修为高低,全在大劫地考验之内。”
张尘问道:“师傅,为什么会有大劫产生?能不能避免呢?”
大智禅师道:“昔日盘古开天地时,清气上升化为天,乃属阳,浊气下降化为地,乃属阴。阴阳平衡乃生五行金、木、水、火、土,定五方东、西、南、北、中,五行互生互克,维持天地间灵气的平衡与循环。后来,世俗之人大肆破坏环境,砍伐树木,破坏植被,导致木灵气受损;开垦土地,滥用地力,导致土灵气受损;炸山开矿,冶炼金属,导致金灵气受损……,五行平衡一被打破,天地阴阳二气也就失衡,如此一来,修行者所需的灵气就会匮乏,自秦汉以降,修行之人,日渐增多,也多有飞升者,虽有大智之人感觉到灵气的不足,也以为是自然的损耗,日后自会补足。所以随着世俗凡人的生存繁衍,环境被破坏的更厉害,而修行之人的日益增多,灵气的消耗速度超过了灵气产生的速度,灵气也愈显不足。数百年后,灵气被消耗完之后,大劫就会产生,到时候圣人之下,世俗凡人之上,都在大劫的考验之内。通过考验的,飞升天界,通不过考验的,灰飞烟灭。如今,我佛门为了日后在大劫来临之前,能有一线生机,如今也该争上一争了。”
张尘问道:“师傅能感应到末世大劫的威力吗?大劫过后,会是什么样子?”
大智禅师叹了口气道:“唉,大劫来临之时,仅存一点的天地灵气会被全部吞噬,所有不能飞升天界的修士都被天劫轰击地魂飞魄散,所有的飞剑、法宝尽毁于大劫之中。大劫过后,天地五行,阴阳循环被打破,世俗界再也产生不了灵气了,自然也就不会再有修真之人了。只余下一些占卜、堪舆、降头、蛊术等旁门小道流传于世。”
张尘知道大智禅师说的是真的,因为他就来自于后世,在后世里,果真没有一个真正的修行之人,就连一个略通法术的人都没有,到是出现了不少如“XX功”一般,自称佛祖转世的骗子。
张尘问道:“师傅,那该如何避免末世大劫的来临呢?”
大智禅师道:“竟说一些孩子话,末世大劫乃天道的安排,人力岂能抗拒?我等只能施展浑身解数,在顺应天机运行的同时,趋吉避凶,尽力延迟大劫的来临罢了。为师不久就要开关,为佛门至宝‘七宝金幢’寻找主人,待此事一了,为师就会飞升极乐。以后的事,就要靠你们这些年轻人了。”
张尘道:“师傅,如今徒弟法术浅薄,实力低微,如果师傅不传授一些保命手段的话,到时候徒弟在天地大劫来临之前就先挂了,可没办法替师傅完成昌大佛门的心愿啊。”

大智禅师又传音道:“哈,哈,哈,你个小鬼头,要人事要到师傅头上来了。也罢,谁让佛门气数的兴衰全系于你一身呢。为师如今正在闭关,也没什么法宝送你,你不是得到一本《现在贤劫经》吗?为师助你学成这本佛经上记载的法术,再助你修成几尊佛陀的法身,到时候召请佛陀降世,可开辟一方世界,如遇急难,可躲入其中避难,除了大罗金仙以上的修为,谁也不能破开你开辟的空间。宝贝徒弟,这个你可满意了吗?”
张尘立刻眉开眼笑地说道:“满意,满意,怪不得人人都愿拜入某个门派内修行,有个好师傅就是比自己孤家寡人的苦修强多了。”刚说罢,一股精纯的佛元伴随着海量的佛门修行法诀从天而降,冲入张尘的神识意海之中,全被舍利子给吸收了。
大智禅师奇道:“哦?你还得到并且炼化了一枚高僧留下的舍利子,太好了,你收吧,能收多少收多少。对了,乖徒儿,如果有机会,就把《时轮三劫经》找全,也许那里边有你想要的答案呢。”约莫过了有一柱香的时间,那道金光才渐渐地弱了下来。张尘睁开眼睛,感觉全身上下充满了澎湃磅礴的力量,只要自己愿意,仿佛就连天也能捣个窟窿。
本来三个徒弟都在各自地修炼,忽然看到天降异象,全都围了过来,见张尘睁开了眼睛,叽叽喳喳地问个不停。张尘笑道:“好了,好了,为师没事,刚才是你们的师祖千里传音与为师商量点事情。如今已经没事了,你们去收拾一下,我们去峨嵋山凝碧崖看望一下白眉神僧,他也是佛门的一位奇僧,正好此地离峨嵋不远,我们正好去探望。”如今自己已经是货真价实的青莲峪大智禅师的传人,也是有组织的人了,就算是长眉真人来了都不怕(典型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脸^_^)。
张尘师徒四人离开了青莲峪,这次不施佛法,不架遁光,依靠两条腿徒步从大雪山向四川峨嵋山走去。路上张尘找了一户人家,脱去藏式僧袍,换上了中原常见的灰色粗布僧袍。当时吴承恩写的《西游记》已经问世一百多年了,在民间广为流传。沿途的民众百姓见张尘一行师徒四人,其中还有一猴样的行者,皆以“唐僧师徒”誉之。每到一地,必引人围观。张尘见状,索性放慢行程,一边向沿途的百姓宣讲佛法,一边行医施药,有个头疼脑热,三两下就解决了。如果真是有什么疑难杂症,则行法祈祷召请“药师琉璃光王如来”暗中附身,如此一来,无论多棘手的病症,都手到擒来。就这样,一边赶路,一边治病救人,在西南川滇一带,张尘的声望越来越高,名声越来越大,人人皆以“圣僧”呼之。有钱的人家请来丹青妙手,画影图形,挂在家中上香祭拜;穷苦人家也摆上长生牌位,供奉家中,“无尘圣僧”之名,逾叫逾响,有时连当地官府都殷勤招待,不敢怠慢。而且川滇一带汉藏杂居,有不少藏民受了张尘的恩惠,皆以“金珠古鲁贝”呼之,意思就是“救苦救难的高僧”。
但张尘深知树大招风之理,沿途不多作停留,住宿也借住当地的寺院,就这样,一连走了三个多月,终于赶到了四川成都府峨嵋县青龙镇外的峨嵋山脚下。张尘知道凝碧崖是峨嵋后山的一处奇景,便向附近的住家百姓询问去凝碧崖的道路,当地百姓都以深山多虎豹妖魔,劝张尘勿去。张尘知道知道那都是隐居峨嵋的高人设下的障眼法,坚持要去,有几人拧不过他,就赌气告诉了张尘去峨嵋后山凝碧崖的路径。张尘走后,一群人对着张尘的背影幸灾乐祸,打赌张尘此次进山何时一命呜呼。
张尘带着三个徒弟,沿着当地百姓指给的路径,走了许久,隐隐听到水流地声音,转过一道山岗,已看到一个所在,端的是仙灵窟宅,洞天福地。只见四面俱是灵秀峰峦,天半一道飞瀑,降下来汇成一道清溪。前面山阿碧岑之旁,有一棵大楠树,高只数丈,树身却粗有一丈五六尺,横枝低极,绿荫如盖,遮蔽了三四亩方圆地面;树后山崖上面,藤萝披拂,许多不知名的奇花生长在上面。绿苔痕中,隐隐现出“凝碧”两个方丈大字。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