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马老板和陈老板(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来小孙老板的生意做得不错啊!”在问了孙杨的贵姓和来处之后,陈文彪笑着示好。
孙杨知道这次进货多,这位中年老板有点瞧上自己了,笑着说:“陈老板,我有个建议,不知道你感不感兴趣?”
“什么建议,说来听听。”陈文彪果然对孙杨有了兴趣。
孙杨看他的态度,感觉他是真有兴趣,就把自己之前的一个想法说了出来:“我想做你的千妍品牌在西北的总代理。”
“总代理?”陈文彪显然并不了解代理销售制度,有点概念模糊,“是不是代销呢?”
孙杨知道真正的代理销售他肯定是接受不了的,再说自己也没有保证金可以付给他,只好退一步,委婉的给他解释:“真正的代理销售的确和代销有点像,但是我的意思并不是要代销千妍的服装,不付款拿货你也肯定不给我。我还是从你这里现款拿货,只是希望你把西北的经销权给我一家,不要再给别人,我要独家销售。”
“独家销售?”
“是的,也就是说,以后在西北,你只给我一家发货。”
陈文彪犹豫了:“西北五省,只给你一家发货?”
“对,西北的市场我来代你做。”
“你是河西省是吧?”陈文彪盘算着,“你们河西省就不用说了,陕西省我有经销商,卖得还可以,量也不小,不可能断了他们的货给你一家。”
孙杨只好退而求其次,并加以利诱:“那也可以暂时不包括陕西省,我可以保证一年的进货额不少于五万。”他给陈文彪介绍了自己做美娜丝袜河西省总经销商的情况,实际上除了陕西省,西北其他省再没有孙杨之外的大经销商,市场一直是由孙杨在做。孙杨最后说,“我们可以定这么一条,就是如果明年我的进货额超过十万,你就把陕西省的独家经销权也给我。”
这个建议显然是很有诱惑力的,因为另外两个西北的进过千妍服装的零售户今年的进货额都没有超过两万。陈文彪没有再犹豫就答应了下来:“你的条件不错,我看我不能不答应。”
两个人又商议了进货方法:除了孙杨来广州之外,另外也可以由孙杨从邮局或银行汇款订货,陈文彪直接通过铁路托运发货到黄州。如果是推荐新产品,陈文彪可以先发货,孙杨在收到货之后再付款。最后还谈到了退货的方式方法。
谈完后陈文彪笑着要请孙杨吃饭:“小孙很厉害,这么小年纪,和我女儿差不多,就这么能干。”
孙杨很惊奇地问道:“看起来年纪并不大呀,您的女儿已经有我这么大?”
陈文彪很得意地夸道:“没看出来吧?我女儿刚刚考上了上海复旦大学。我四十三岁,算起来你叫我叔叔都不为过呢,呵呵。”

饶是孙杨一贯并不自卑,但还是给他嘴里的复旦大学给震了一下,看来,这个陈文彪还真不是个广州的土包子呢!孙杨好奇地问:“陈老板……陈叔,你做这一行有多少年啦?”
陈文彪呵呵笑着说:“不算晚,我是个老右派,文革结束后也再没有回单位上班,刚开始是摆个小摊,后来和香港的亲戚有了联系,就开了这一家千妍制衣厂,算起来入这行也该有四五年了,是这个广州高地街上最早的一批。”
听说他当过右派,孙杨有点肃然起敬的感觉:“难怪陈叔做得这么好。”
陈文彪说:“你也不错,再过几年,你的生意会做过我。”
两个人相互恭维着,都笑了起来。
由于时间紧,事情多,孙杨还要在高第街再转转,同时又要陪周全海去办他的事情,就婉言谢绝了陈文彪要请吃饭的客套。这次来找陈文彪,除了进货,就是打算跟他谈广州直接发货的问题,每次都要直接亲自来广州,麻烦不说,还真没有那个时间。“千妍”制衣这方面的事情一搞定,他俩就开始马不停蹄地进行下一步。
周全海的货,还是找了上次的申士明。这次没有拿录像机,而是拿了一百多盘的录像带,准备回去后在放像赚钱之余,再倒一倒录像带赚钱。周全海已经不再满足于一个月上千的录像厅收入,打算再试试别的来钱方法。他倒是想过再买一台录像机,自己翻录一些带子转手倒卖,只是暂时手头紧,再加上现在还是不太熟悉倒卖录像带的行市,所以暂时没有行动,想先试着从广州进一点买买看,别的,等过完年之后再说。
这一次广州之行,比上一次少用了两天,再给店里又进了些其他衣服,还给黄姐她们带了些小玩意之后,孙杨和周全海就踏上了归途。
新年左右,便进入了中国的传统生意旺季,从新年开始,冬装的销售就可能慢慢的下降,年货的销售会逐渐的上升。孙杨不能不考虑,一过春节,棉衣销量便会江河日下,甚至完全滞销,所以从12月下旬开始,棉衣的生产就要按计划来,手头的货只要足够腊月批发就行,更准确的说,到了腊月下半月,基本上就不再有什么棉衣的批发生意,只剩下零售了。孙杨决定从元旦一过,就开始逐渐减少棉衣的生产,转而生产夹克外套等春装。
元旦这天是假日,孙杨正和陈蕙在店里接待一个从平西县来的老客户,就见江晴穿一件米黄色的棉衣,围着一条火红的长围巾羞羞答答地走了进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