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开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马五有了懂得酿造技术的师傅,回到桃花岛后就开始安排人手大肆建造酿酒作坊了,现在桃花岛上的人是一天比一天多,根本不会遇到缺少劳力的问题。马五为了方便管理顺便把桃花岛附近几个小岛也占了下来,挑选合适的地方开始调派人手平整土地、开沟挖渠准备今年冬天大规模种植果树;又派出人手在附近的大山里寻找各种野生果树,准备都移植到岛上去;又派闵氏兄弟跟他们老爹讨来一份官方文书,证明这些岛从今往后就是马家的产业了;马五又在九江城的码头附近选了块地方,大兴土木准备经营酒楼。
这一年就在忙忙碌碌之中过去了,到年底的时候,马家的酿酒作坊终于开始大量出产果酒了,码头那座三层高的酒楼也可以开张了,马五打着闵太守的幌子把上上下下的关系都打通了,就准备趁着这机会开始正式营业。
这一年中原也不平静,王薄的长白上起义还没压下去,运河两岸,黄河中下游地区,饥民们就开时大规模暴动了,一时之间大隋朝的擎天大厦已经摇摇欲坠,可是杨广依然我行我素的非要发兵东征高丽。
铁骑会在九江城算是站稳了脚跟,任少名还真是一个闲不住的惹祸精,听说最近又带人南下,好像是要挑战江南武林的旗帜——天刀宋缺。
……
腊月初八,风和日丽。
任谁也料不到马五的酒楼居然要在这一天开张,按这时代的规矩到了年底,各家的买卖都要封帐了,谁也不愿意大过年的时候还出来做生意,所以九江城的码头上停靠的外地商船已经一天比一天少了。
马五建的这座酒楼正处在彭蠡湖和长江的交汇之处,站在三层高的酒楼上凭栏远眺,北面是万里长江,一泻千里;东边是浩瀚的彭蠡湖,波涛万顷。彭蠡湖与长江交汇处,清浊分明,水分两色;回过头来还可远眺匡庐云遮雾障。湖光山色之间让人只觉得天地寥廓,心情舒畅,非要高歌一曲才能尽兴不可。
这一天马五可是把城里的那些有头有脸的富绅名士都请到了,热热闹闹的一百多人把这酒楼的上下三层全占了。
马五正在迎接最后一位到场的客人,也是九江城最有地位的人——九江太守闵文建闵大人,闵大人现在见了马五就乐,马五为了酿酒,又是招揽人手又是霸占荒岛的,全靠着闵大人一句话就解决了,马五可是深知这官商结合的好处,顺便也算是投桃报李,送了闵大人两成酿酒作坊的干股,今天开张的这间酒楼也有闵大人的两成干股,所以今天闵大人才不顾身份的特来捧场。
马五和闵大人正在门口客套之时,码头上又赶过来几匹快马。
只听得马上之人发出一阵银铃般的笑声:“马先生可是不厚道啊,酒楼开张也不知道告诉我们兄妹一声。”
马五听声音觉得耳熟,抬眼观瞧,只见从八匹雄健异常的骏马跳下来八个身手矫健的骑士,有男有女。
马五赶忙对闵大人告罪一声,命人先把闵大人迎上楼去,自己亲自去迎接这刚刚赶到的八个人。马五早已经看清楚,来的不是别人,正是银须宋鲁和宋师道、宋玉致二兄妹带着人赶到了。
马五快步赶上前去对着宋家众人深施一礼:“鲁叔,您老人家怎么还亲自来了,真让小子受宠若惊啊!”
“呵呵,贤侄你这一年多来的变化可不小啊!老夫这次带着这么多人不请而至,希望你这个大老板不要见怪哦!”宋鲁说笑道。一年不见宋鲁还是那副豪爽的样子没什么变化,对马五依然是那么热情。
“鲁叔您这是说的哪里话来,要是没有宋家当日援手之恩,哪有我马五的今日风光,当日小子不得已耍了个小把戏,还望鲁叔不要怪罪才是。”马五赶忙陪笑道。
“嘻嘻,马先生那天可是让我们长见识了,从来没想到世上还有你这样的雅贼。”宋玉致笑嘻嘻的说道。
宋玉致可是有点大变样了,要不是今日和宋鲁他们一起过来,马五还真不敢相认。只见宋玉致个子长了一大截,都快赶上马五了,相貌也不再是当初那副顽皮的娃娃脸了,脸型有些瘦长,光洁的额头,皮肤洁白如雪,如春山般的秀眉下是一双深邃而透着神秘光彩的大眼睛,如雕塑精品般细致而挺直的鼻梁,带有充份的自信,弧度优美柔嫩的唇型让人看了就想咬上一口,尖而圆润有个性的下巴,只是颧骨稍稍有些突出,配上那副刚健婀娜的身姿,有点后世那种英姿飒爽的女军人的感觉。
马五笑眯眯的打量宋玉致几眼道:“小致的变化可真大呀,怪不得人们常说女大十八变呢,这要是单独走在街上见了面我还真不敢认。”
宋师道也打趣道:“马先生的变化也不小嘛,当日的穷家子,今日的大老板,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古人诚不欺我。”宋师道也没有没多大的变化,只是显得越发的精神干练了。
马五笑道:“行啦,咱们就别在这互相吹捧了,师道兄,我可是诚心拿你们当朋友,你们就别一口一句先生了,怎么说我也比你们大着几岁,看得起我马五就叫我一声马哥、五哥都行。”
“好,马兄,那我就不客气了。”
“好好,快里面请,看看我这新开的浔阳楼怎么样,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可要多提意见啊!”
宋鲁上前走了几步抬头观瞧,只见三层高的酒楼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很符合大隋的时代气息,大门上方高悬一块深色横匾,上题“浔阳楼”三个斗大的金字,旁边还题有一列小字“九江闵文建书”;门两边还有副对子,上联是:渔舟晚唱,响穷彭蠡之滨;下联是: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确实与这浔阳楼周围的景色十分的贴切。
宋鲁微笑着点了点头,对马五说道:“看这副对联必是出自你手吧?上次回家之后,大兄对你可是十分的好奇啊,有空可以去寒家看看。”
马五一副小生怕怕的样子:“不是吧?我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穷书生啊,阀主他老人家怎么会对我感兴趣?哎,不会也把我的名字刻在那个威名赫赫的磨刀石上了吧?”
诙谐的回答引得众人一阵大笑,宋玉致笑道:“爹只是对你这个人感兴趣嘛,听说了你的故事,连称奇才,我爹可不是随便夸人的哦,要是再早几年遇上你,说不定还会收你为徒呢!”
马五心中纳闷,这收徒弟还和年纪有什么关系吗?当下也没有多做考虑,和宋家众人一路说说笑笑的就上了三楼。
这浔阳楼一楼是大厅,左右两边转圈摆着一共二十多张桌子,大厅正中空出一块空地,搭了一个三尺高的台子,台子上摆着一张半人多高的方桌,附近也没有椅子,不知是做什么用的;当中一个天井直通三楼顶棚,二楼三楼都是雅间,现在大家都挑着帘子可以扒着栏杆直接看到楼下的大厅。
三楼上坐的都是九江城的头面人物,平时没少和宋家的头面人物打交道,这时见宋鲁带着两个宋家的后辈上了三楼,纷纷过来打招呼。
马五四下看看,请的人也已经到齐了,时辰也差不多了,便走到大厅当中的台子上,先让乐师来了段颇有后世风格的打击乐。见众人都纷纷静下来往这里好奇的张望,马五上前一步,扬声说道:“今日我马五开店,众位乡亲父老能够屈尊而至,马五感激不尽,先在这里谢谢大家了!”说罢抱拳当胸行了个四方礼,然后接着道:“众所周知,我马五只是一介流民而已,当初落魄至此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后来多经贵人相助才能有马五今日。俗话说的好‘受人点水恩,须当涌泉报’,我心中常想报答一二,可是总是没有机会,宋前辈富甲一方,我这点儿产业在人家眼中只是九牛一毛,我拿不出手啊;东林寺的不嗔大师人家是世外高人,施恩不图报;太守闵大人为官清廉,爱民如子,更是不会接受我的报答了。想了很久不得要领,近日上街办事,发现隆冬将至,街上的流民却越聚越多,每日总有十几、二十个冻毙街头,心中很是不忍。所以我决定既然那些曾经与我有恩惠之人高风亮节不求回报,那我就把他们对我的恩惠继续施舍下去,以此来回报各位对马五的一片厚爱。我宣布:从今日起,一月之内,我浔阳楼一切赢利所得,抛去必要的开支之外全部用来购买米粮,每日早晚开粥场各一次,专门救济各地来九江的难民。在此我希望大家今后能多多来我浔阳楼捧场,我马五代九江府的流民谢谢大家了!”

这年头还从来没有人用过这招,这叫什么?这就叫宣传、造势、炒作。看着楼上楼下那些惊喜不一的表情,马五心中明白这浔阳楼的名声已经传出去了。
闵大人更是兴奋,这九江城的治安最近一天不如一天了,以前还有两大帮派联手镇压,这些饥民们不敢在城里闹事。可现在就铁骑会一家独霸九江,但任少名却不安心在九江城呆着,带着精锐人手南下抢地盘去了,这九江城里没有大头压阵,小卒子们也不敢管事,抢劫、盗窃、哄抢时有发生,城里的富绅商人们几乎是天天上门求告。可他也没有办法啊,吃不饱肚子,饥民们当然要生事了。这眼看着就压不住了,马五这招一出,可算是为闵大人解决了一个大麻烦。这不把个堂堂的九江太守乐的嘴都合不上了,一个劲儿的夸马五为‘义商’、‘商家楷模’。
宋鲁也没想的马五居然来了这么一手,宋鲁也是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半辈子的老油条了,这种招数宋鲁自问宋家是无人想的出来,心下也是非常佩服马五的手段,这不但打出了浔阳楼的招牌,又落了个好名声,商家最在意的就是良好的声誉,有良好的声誉别人才会跟你打交道、做生意,否则一切免谈。
待客人们吃的差不多了,有个身穿青色长袍大褂的半大孩子走上了高台,众人正在疑惑之时,就见这个孩子走到桌子后,面朝大家立定。
“啪”的一声,惊堂木一拍,这个少年扬声说道:“今日浔阳楼开张,各位父老乡亲叔叔大爷们不惧严寒特地来此捧场,我马家上下都是十分的感激。我那些兄长、嫂嫂们为了报答在场的各位,各施绝技,竭尽所能做出了眼前这些佳肴美食,各位倒是评评我浔阳楼的饭菜好是不好?”
“不错,这些烤鸭的味道太好了,我从未吃过如此香美的烤鸭!”
“这些菜肴真是闻所未闻啊!”
“这浔阳楼的果酒可真是一绝,在别的地方可是尝不到啊!”
……
见众人乱纷纷的开始评价浔阳楼的美食,这个孩子微微一笑露出一口整齐的白牙,显得那么阳光灿烂,拱手向四方作揖道:“谢谢!谢谢!多谢各位!看到各位吃的如此开心,我也跟着高兴。可是刚才我在后边见我五哥了,他正蹲墙角那儿发愁呢,我一看就纳闷了,今儿大喜的日子五哥怎么还发愁呢?”
众人一听,也是纳闷啊,马五这浔阳楼的大老板有什么可发愁呢,今天里热热闹闹的他酒楼的牌子也闯出去了,好名声他也落了,还有什么可愁的?该不会是刚才把话说大了,现在开始心疼那些粮食了吧?于是纷纷静下心来听着个十分讨人喜爱的小大人继续说。
这个少年别人不认识,宋玉致看了一会儿就认出来了,奇道:“这不是那个和马五在一起的孩子吗?好像叫十三,就是他把盐水洒在自己的衣服上带走的。他这又是要做什么?”
宋鲁和宋师道也是一头雾水,不明白马五叫这孩子出来干什么。
只见下面的马十三又接着说道:“我赶紧的走过去问问,我说,五哥你这是怎么了?大家今天都这么高兴,怎么你一人跑这发愁来了?我五哥看看我,叹了口气,唉,一言难尽啊!是这么这么回事。
我一听也跟着愁上了,五哥说的在理啊!今儿这么冷的天,各位叔伯大老远的从城里跑来我浔阳楼吃顿饭,我浔阳楼一点儿节目都没有准备实在是说不过去了。可是这春在楼的姑娘们我们又请不过来,您说这可怎么办?
我见五哥发愁,我心里也不好受,上面那些兄长们都为了浔阳楼忙上忙下的,我是一丁点儿忙帮不上,我也着急啊,怎么说咱也是马家的爷们啊,古有大贤融五岁会让梨,香九龄能温席,今日我马十三也要效仿先贤为父兄解忧,十三我没什么大本事,但从小生就一副铁嘴钢牙。
哎,您还别不信,今日我就给大家讲段故事,这故事就发生在咱九江府,当年这还叫柴桑郡的时候,有个叫孙权的……”
十三摇头晃脑的就讲起了赤壁之战,这时代的娱乐节目种类十分的稀少,男人们有了闲钱除了去青楼找个姑娘,就只能去赌场解解焖子。马五就给十三找了这个活儿,经过马五的润色,添加不少的演义成分,十三在这浔阳楼上就说起了后世的评书。这一下子就抓住了大家的猎奇心里,虽然故事里面和史书上所载略微有些不符,但是经十三这个孩子这么一讲却显得那么生动、那么的吸引人。在场的无论是九江太守还是米店老板,一个个聚精会神的伸着脖子听着十三讲评书。
马五这时来到宋家众人所在的雅间,就见宋鲁爷仨正听的津津有味呢。
马五呵呵一乐,“鲁叔,怎么样,这节目还说的过去吧?”
宋鲁赞道:“这又是你出的主意吧,借古喻今,很好。这种形式简单易学,早晚传遍大江南北。”
宋师道也跟着赞道:“马兄,当日在船上我就料定你早晚必会有番作为,没想到短短一年间你就闯下这么大一番基业,我敢说这大江以南,以你这浔阳楼为最。无论是这地理位值还是这酒楼里的佳肴美食,都当的一个‘绝’字;尤其是这十三讲的段子,必是马兄润色过的吧?师道佩服之至啊!”
马五赶忙连称不敢,众人又互相客气一番。
宋鲁问道:“贤侄啊,你今后有什么打算没有?有没有想过四处走走,把你这酒楼开遍大江南北啊?”
马五抓了抓脑袋苦笑道:“鲁叔你太高看我了,我哪有那么大本事,最近我正在挑选人手打算去趟关外看看。经过我朝两代经营西域,丝绸之路重开,我觉得那里机会不少。要是有幸能打通一条商路,今后小子可少不了让鲁叔照顾了。”
宋玉致听着就直皱眉:“马兄,中原这么大你为什么会想到往外面跑啊?”
宋师道也劝道:“是啊,马兄你要是想做生意,有用到我的地方尽管说话,这么大的天下到处都是机会,何苦要去那西北荒蛮之地,受那风沙之苦,西域胡人民风彪悍、性情粗野,去了那里随时会有性命之忧啊!”
马五心中对这二人十分的感激,自己当时耍手段骗了他们,哪想到人家居然丝毫不计前嫌,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对自己这份关心,看得出来完是全发自内心的。马五上辈子在生意场中打滚十几年,见惯了各色人等,谁是真心谁是假意,一眼就分出来了。
马五当下感激道:“多谢二位的好意,多谢鲁叔一直以来对晚辈的关照,马五心领了。我现在也是没有办法啊,不瞒您说,现在我在彭蠡湖占了几个岛子,岛上的流民马上就上五千了,手下的人是越来越多,光靠以前那样耍些小聪明是不行了,必须要给大家找份活路。可是不论是江南还是中原,都没有我们这些流民的立足之地,您说我们还能干什么?咱现在就剩这贱命一条了,去关外闯一闯,也许真能让咱爷们闯出来一片天地也说不定。危险是大,但机会也不小,大不了人死鸟朝天,不死万万年!”
======================================================================
今天更新了也有一万字吧,各位要是觉得还行就请多收藏、多推荐,谢谢大家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