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黑幕背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4
转眼,办公室已装修完工。
这年头,什么东西都有辐射,连女人的身上都带放射性物质,更何况新楼房。本应该透透气,让那些致癌物质散发掉,但梅林关外的工地已经开工了,正在“三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路,以及平整土地,哪还有歇气的机会。
“吴哥,你这办公室咋这么刺鼻啊?”望月抱着一大堆文件,边走进来边说。门没关,这丫头没有敲门的习惯。
“天那水太多了,还没挥发掉。”
“尚总不在,请你代签个字,要申请临时占用道路施工证。这是第N个证了。”
“怎么你跑这么久还没跑完啊?”
“吴哥啊,关系到这么多单位,需要这么多手续,你又不是不知道。向您老人家汇报一下吧,俺已经跑了31个工作日,找了32位官人,盖了19个公章,宴请了15场,送了3套房的首期款(免首期),这还不包含尚总和你的应酬费呢。”望月无奈地说。
“老百姓都说咱们地产公司黑,整天炒作抬高房价。他们哪知道我们的辛苦啊。”
“人家也是发发牢骚而已,商人以利润为目的,谁不想把利润最大化,这点谁都知道。”望月边说边把一份申请报告递给我签字。
我瞄了一眼,就签了字。我说:“望月,休息一会儿,喝杯茶,再出去办事也不迟。”对望月,我永远有愧疚,而且总感觉不是滋味。
“还是您老人家懂得怜香惜玉啊。呵呵。不过,好像是偶然的哦。”
“咱们深圳分公司刚运作,人力不足,你一人做三个人的工作,确实很辛苦。”
“你知道就行了,记得给俺加工资啊,呵呵。”望月说着,突然话题一转,“对了,吴哥,这次银行调高房贷利率,会不会影响楼市啊?”
“有些人用指挥脑袋,不懂市场却整天指点楼市。上次不是调高一次利率了吗?利率一调,房价反而涨了,他们不下来调查,却认为调得太低。我敢保证,这次调整后,房价仍然会上涨。遭殃的还是穷人。”
“为什么会上涨?”
“原因很多。比如,土地价格上涨,物价上涨,税收提高,公务员的工资上涨,几乎什么都在上涨,作为很保险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房地产能不上涨吗?你以为老百姓是傻瓜呀?”
望月听得很认真,继续问:“听说上面又在研究新政策了,要控制二手房的交易,控制炒房,给买不起房的老百姓一个交代。”
我一听就笑了。我估计很多懂行的人也会笑。我给自己和望月各倒了一杯茶,喝了两口,继续微笑。
望月不解地问:“吴哥,有什么好笑的?”
“如果真的出台这样的政策,十有是作秀给单纯的人看。”
“为什么?你的看法会不会太偏激了?”
“如果说我的观点算偏激,那么,可以这么说,真理往往掌握在偏激的人手中。”我认真地看着她说,绝对不是开玩笑。
“讲讲你的理由。”望月用手托着腮,善良二字写在眼睛里。
“控制二手房交易?怎么控制?无非是提高个人所得税。但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吗?你别巴望各地政府会把土地价格和各种税收调低。”
“即便是提高个税,也完全有可能控制了房价啊。这样炒房没什么利润,谁还炒啊?”
“你这就不懂了。个税提高的部分,必然会转嫁到买方身上,羊毛出在羊身上,到时候,穷者益穷,富者益富。再说,二手房交易被控制一部分了,买方转向一手房,反而促使一手房涨价了,最终受害的还是穷人。”
“有道理哦。那些买不起房的人都在骂我们地产公司是奸商,也不能怪我们啊。”
“好多百姓看问题比较单纯,可以理解。”
“可是,一些媒体也在骂我们地产公司是奸商。”
“地产公司大部分是国有企业,骂来骂去,最终骂谁呢?整个城市处处充满黑色幽默。”
“是啊,谁都认为自己最高尚,什么世道啊。”
“不过,媒体不会骂我们富豪。”
“为什么?”
“尚总给好多媒体投了广告费,他们想吹还来不及呢。”
“哦。这是肯定的。”
“说句不好听点,给了钱,我们叫他们放个屁,他们马上放出连环屁。”我从桌子上拿出一堆报纸,扔给望月看,“你看,这么多报纸,还有很多电视台,把尚总吹得像李嘉诚。”
望月接过报纸,看着那些文章题目,突然笑了。什么《而今迈步从头越》、《南国一只拓荒牛》,什么《船到桥头自然直》、《王候将相岂有种呼?》……
个个把尚总吹得就差喊“爹亲娘亲不如尚总亲”了。照这种势头吹下去,再给一些广告费,恐怕有人要把尚总写成比尔•盖茨了。

“尚总什么时候成了博士了?”望月指着一张报纸说,“你看,这里介绍尚总是博士。”
“哈哈。这你应该知道的,”我摇着头说,“只要你掏出广告费,你还可以写成北大博士后,好多神经质的人都吹自己是心理学博士,街头游医个个自吹是教授呢。”
“想想也是。看了好多医疗广告,个个傻不啦叽的,都说自己是学科带头人、博士、教授。”望月其实早就知道了这些,只是随便没话找话聊。
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望月在地产公司混几年了,竟然还租房住,而且越租越买不起房,实在该换个思维了。我不自觉地看着她,欲说还休。
望月问:“吴哥,想说啥呢?”
“我们是做房地产的,你自己都没买房,有点说不过去啊。我看你应该想办法买一套了,买的时候我帮你参考。”
“进入地产公司还没多久呀,况且有免费的房住,何必买房呢。卖衣服的人不一定要穿自己店里的衣服啊。”
“我突然觉得这世界很奇怪,律师、记者或心理医生经常帮别人维权或心理分析,但谁来维护他们的权利?谁来帮他们心理分析?当律师的利益受到律协侵犯,当心理医生自己也患心理疾病,当记者的权益受到自己单位侵犯,我想,很多人还是感到无可奈何。同样,搞房地产的人自己没房,也是个黑色幽默啊。”
“呵呵,没关系啊。迟早会有的。”望月突然转换话题说,“对了,吴哥,两次宏观调控,是真的想让房价下降吗?”
“谁会这么傻让房价真的下降?你是要等到降价的时候买房吧?很多人跟你一样的心理。”
“很多穷人都喊着房价即将大幅度下降啊。你看,网上叫声一片。”
“那只是一相情愿。”
“短期内应该会跌价吧?”
“短期内价格会比较稳定,不涨也不跌,但长远看,房价必涨。”
“那也不一定吧,香港在亚洲金融风暴的时候,房价一跌就是连续6年,到现在也没反弹到原来的最高价位。”
“那是特殊情况,深圳不一样。大陆其他城市也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
“首先,特区内已没有土地储备,就这么多房子,人却越来越多,按照供求关系推论,房价怎么会跌呢?另外,房价持续高涨,最大的受益者并非开发商和炒房人。”
“但外面都说是开发商是最大收益者。”
“那是扯淡。”
“嗯。”
“各地政府是最大的商人,商人以利润为目的,政府以最大利益为目的。”
“呵呵。有意思。”
“我们不妨来算一笔账。假如你买一套120平方米的新房,每平方米7000元,表面上的总房价是84万元,但你还得额外付出3%的税,即25200元,此外,你还得付出燃气初装费、数字电视开通费、电话初装费、合同印花税、房产证费、管理费,以及为买房所花的车费和电话费,等等。这些费用共约3万元。如果加上装修费约10万元,一套房在入住前就得花去15万元。这还不包含你所损耗的时间和精力。”
我接着说:“所以,一套房转手高卖15万元,只能收回成本,羊毛出在羊身上。而不管你怎么炒,都不可能一本万利,因为你卖房超出原价的部分,必须交20%的个人所得税,也就是说,你把84万元的房子卖出去,即便不装修,也得卖89万元才够本,但你还必须交纳1万元的个人所得税,事实上还亏了1万元。真正挣钱的人是谁,可想而知了。这就是为什么房价越抑制越涨的主要原因。”
我问望月:“谁会怕钱太多而去抑制房价呢?恐怕只有脑子进水的人才会吧?”
望月也感叹道:“每一个行业破坏市场的游戏规则,都不是天生就注定的,与其生存的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与其骂这个行业黑,不如骂这种商业游戏规则有病。”
我说:“是啊。有一种叫食人鲳的鱼,之所以能横行鱼世界,是因为有适合其生存的环境,如果你把它养在小玻璃缸里,只给予饲料,它不死也得蜕化。环境造就了生物界的生存规则。”
房价如此残酷。比房价更残酷的是都市环境。比都市环境更残酷的是人性。
正说着,电话响了。这响声,节奏快而刺耳,如警报。望月起身告辞。她穿着白蓝相间的运动鞋、浅蓝色牛仔裤、休闲衣,一身利索。她今天要外出办批文。
(待续)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