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长辈的苦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玉凤的爷爷有三兄弟,最初三兄弟都住在玉凤家后面的山上,玉凤的爷爷排行老二。玉凤出世时就只看到了三兄弟中的老幺。玉凤的爷爷和大爷爷都是在三年自然灾害中去世的。听长辈们说,三年自然灾害人们扒光了树皮,挖光了山上的草根,玉凤的爷爷是为了让家里仅有的一点粮食延续子女的生命,自己去吃观音土(一种子黄色的泥土,吃了之后不会消化不能排出只能积留在体内)而被活活地撑死了。爷爷去世时大姑林珍十四岁,大伯林全十岁,林江才七岁。奶奶周华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过着苦日子。
大爷爷家里也是三个子女,一个小女儿林芳和两个儿子林国林明。林芳嫁在本社,有事无事也常回来看看两个哥哥。长子林国娶了本村的胡芳,林明曾经在别人的介绍下认识过几个女孩子,最终因种种原因错过了婚姻这班列车。
幺爷爷比两个兄长日子好一点,因为曾经参加过朝鲜战争,在战场上受过伤,因此政府会给予一点帮助。幺爷爷因为参战也叫出了国,总以为自己见识多,时常对小辈们训这训那,他总以为自己比其他人都强,却发现没有人来乞求他可怜。为解心中的不快,幺爷爷不停地因大事小事与这孤儿寡母一家争吵。因幺爷爷参过军,所以平日没人知道他的名字,都叫他军人。他不吵时小辈们称他一声幺爸,平辈称他军人,他一吵闹让人生气时大家都叫他烂军人。
家里尚不能裹腹怎有余钱送子女去学校,因此林珍从未进过学校。林全读了一年也被迫离开了学校。周华见林江还小,便暗下决定要让林江多读点书。林珍姐弟俩在帮助母亲中一天天长大。林珍嫁到小镇上告别了山村。林珍的出嫁不知道哪点损害了胡芳的利益,反正从此她就不停地帮着军人找茬与周华母子几个吵架。
林珍的出嫁并没有改善家里的条件,为了保护好两个儿子,周华改嫁到另一个林姓兄弟林建家。林建与前妻有一子林云,前妻在生林云时难产抛下父子两人走了。周华和林建重组家庭后,两个人照顾三个孩子,林云和林江都在读书,家庭负担并未减轻。
穷人家的孩子只懂事,这话一点的不假。山里人都认为读书是可以改变命运的。林江读书成绩很好,与干爹家的哥哥黄明是班里稳拿一二名的,只不过兄弟俩有时互相换一下名次。至于林云,成绩也不差,只是和林江比起来,还是差了一点点。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都会心疼自己的孩子,但如果是遇到亲生子女和非亲生子女,血浓于水的事实是不可改变的,作父母的都会在第一时间偏心于自己的亲生子女,如果这个时候家里面临新增成员时更是如此。那时学校教的歌曲以歌颂社会主义和**居多。一天下午放学后回家,林江一边帮父母做事,一边唱歌,当唱到“太阳最红**最亲”时,林建一下子来气了,“你小子还真会唱呀,我辛辛苦苦供你吃供你穿,你却唱**最亲,**亲你就去让他供你读书,不准读了!”就这样,一句歌词做了导火线让林江离开了学校。
自然灾害后,住在山上的人纷纷往山下搬。搬得早的占了山脚下靠溪边的地方,搬得晚的像林家就只能住在半山腰了。林建和军人住在了同一个院子。军人的妻子张秀只生了一个儿子林彬和一个女儿林萍。军人看着林建家一大群孩子,觉得做大集体自己的劳动被这些半大小孩多分了,他视这些半大小孩为累赘,于是不停地吵他们。其实那时的林全林江和林云,年龄并不小了,已经是二十左右的状小伙了。只是军人觉得没有结婚的人都是没有长大的毛孩,是没有用的。
山村方圆都没有水库,只有些从山上而来的小溪沟。政府提出修筑水库,年轻的小伙像林江去了水库工地上,修水库工分要高点,这样就可以多分点粮食。林全身体不好,留在村里养猪同时帮周华做点事。周华虽是一个妇女,但做起事情来许多男子都比不过她,社里的人许多走路都没她快,更别说做事。张秀和周华虽是妯娌,但差距却是明显的。张秀做事的速度比起周华来差距实在太大了,这点也让军人觉得很丢脸,在他看来,张秀简直是丢军人家属的脸,所以他也经常吵张秀。张秀脾气很好,军人吵她从来不还嘴,让军人吵个痛快。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