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闪电——中国巡航导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国常规导弹在以黎冲突中大出风头,引发美欧对中国导弹研发实力的猜测。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曾经透露,中国曾经向乌克兰购买了六枚远程巡航导弹,用于学习和提高中国导弹没计水平。其实,中国巡航导弹的科研实力已经大大超出西方想象。
中国远程巡航导弹研开始於1970年代末,1992年开始试行装备以X-600技术验弹为原型,经过重大改进的‘红鸟1号‘巡航导弹。
HN1即‘红鸟一装备型‘:分为A型和B型,其中B型为空射型,94年装备。HN1长6米,重1.2吨,射程650公里,可装核战斗部,速度0.75马赫。采用惯性制导+GPS修正+电子地图(1994型)+电视修正或微光电视制导(1994夜间型)。H-6D可挂载两枚做战术巡航。
HN2即‘红鸟二增程型‘:1995年装备军队,射程增至1800公里。该弹长8米,重1.4吨,采用与HN1相同的制导方式,2002年以后精度达3米,速度0.9马赫。有HN2A和HN2B和HN2C型,分别对应陆、空和潜射型(HN2C航程缩短为1400公里)。
HN3即‘红鸟三装备型‘:射程3000公里,速度0.9马赫,重1.4吨,2002年以后精度达到2M+/-30%。有陆、空、潜三种型号,1998年部队验证并少量装备。
最新的HN2000型末段超音速隐形巡航导弹,射程增到8000公里,2005年已经技术固定。作战辅助系统:陆基型采用红岩军卡底盘、倾斜闭合发射方仓,95年开始采用弹射垂直发射系统,可同时发射四枚不同任务导弹饱合攻击。此垂发系统已在039A上成功应用,并将移植到091、093核攻击潜艇上。
‘红鸟‘是中国最先进的全天候、亚音速、多用途巡航导弹,有很强的低空突防能力。据称,其命中精度可达到在1000公里以内误差不超过5米。
中国远程巡航导弹强军上阵跟中国自行研发成功‘卫星电子地图‘有直接关。这其实就是美国巡航导弹的数字地图(DSHAC),需大量卫星摄影图像供飞行时作比较。2003年中国通过发射‘尖兵19‘返回式侦察卫星来获取精确的全地形照片。

虽然中国的高精度军事侦察卫星的相机解析度已达0.6米,与美国Kh-12侦察卫星的0.15米还有差距,不过这已不影响中国远程巡航导弹按照预定的时间服役。
‘红鸟‘系列导弹的假想敌是台湾和太平洋美军,所以不会采用水面无法工作的中段等高线地形匹配系统(TERCOH),也不会采纳GPS卫星导航。中国虽有‘北一代‘定位导航卫星,但仅适用於战略弹道导弹。‘红鸟‘巡航导弹若要达到‘战斧‘的高命中率,就须跨越式发展。
於是,中国导弹设计师被迫早美国开发同类先进的制导技术。在成功解决DSHAC之後,确定以中国最成熟的光电末制导技术作终端导引。
中国‘红鸟‘系列巡航导弹根据作战任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导航技术。如:‘红鸟‘一装备型94式采用电视末制导头,而94式夜间型采用了二代微光电视导引头.作为主要在役型号和基型产品的‘红鸟‘二型也采用这种技术。至于‘红鸟‘二三装备型的‘东海10号‘虽然增加了GLONASS卫星定位接收机,但肯定只作为中断辅助修正误差之用,真正末制导仍会用光电技术。
‘红鸟‘空对地型航导弹是集俄国kh-55、美国‘战斧‘和以色列导弹之大成,其中‘战斧‘的技术是中国在美军中东几次战役攻击未爆中秘密取得。但中国的空射型巡航导弹,其精髓不会脱离俄制kh-55a/b型导弹,而这种导弹采地形匹配制导技术发射,射程达三千公里,圆概率误差约一百五十米,和美国的‘战斧‘相差无几。
‘红鸟‘被发射之前,有关地面目标的经纬度参数被编入弹载的计算机系统,包括导弹飞行初始中途和最终阶段的数据.如果如果再配合隐形技术,埋入式进气道,新式算法软件.基于图像矩特征的神经网络目标识别技术等中国已有多年的技术储备,最迟到2010年,‘红鸟‘必将脱胎换骨.由于未见‘战斧‘有升级改良方案,届时‘红鸟‘反超前者的机会十分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