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章 九幽三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见众人面面相觑,赵无为重申了一遍:“我要入青城山门下!”
左何诧异的看着赵无为,问道:“你为何非要入我门下?”
赵无为道:“我要学‘九幽三诀’!”
赵无为此话一出,昆仑诸峰首座连同玉松子都是脸色一变。“九幽三诀”是青城山不传秘法,全天下知道这一秘法的人包括在场的十四人,总共不超过二十人。
“九幽三诀”是青城山一个不为人知的极大秘密所在。
青城山原位于都江堰西南,以青翠满目,山形如城而得名,连峰不绝,蔚然深秀,有“青城天下幽”之称。云雾缭绕的山中深藏着8大洞、72小洞,道教称为第五洞天。道教天师张道陵晚年显道于青城山,并在此羽化。此后,青城山成为天师道的祖山,全国各地历代天师均来青城山朝拜祖庭。
至唐末,著名道士杜光庭(字宾至,一说字圣宾,号东瀛子),来到青城山,天师道传统乃与上清道结合。上清道宣称修行得道可升“上清天”,比旧天师道理想的“太清境”更高。自此,青城山势力逐渐壮大,扩及整个中土。青城山所传属于南天师道的正一教派。
青城山有三绝:日出、云海、圣灯。其中圣灯(又称神灯)尤为奇特,每逢雨后天晴的夏日,夜幕降临后,在上清宫附近的圣灯亭内可见山中光亮点点,闪烁飘荡,少时三、五盏,忽生忽灭,多时成百上千,山谷一时灿若星汉。传说是“神仙都会”青城山的神仙朝贺张天师时点亮的灯笼,称为圣灯。
实际上,这些圣灯是一点点鬼火。为了广招门徒,宣扬道教,青城道士将其美化为圣灯。这些鬼火的来因就是青城山的“九幽三诀”。
其时,杜光庭忙于编撰《正统道藏》和探究“洞天福地”,苦于闭门造车,文思枯竭,乃忽生一计,自创“九幽三诀”,神知闻达于九幽。常常在雨后或夜幕降临阴气较重时行此法,招来魂魄,阐发古今幽思,讨论道义,询问诸洞天福地情形。少则三四魂魄,多则上千,魂魄借鬼火开路,是以,青城山上时常星星点点布满鬼火。与其说是“神仙朝贺”,不如说是“猛鬼开会”更贴切些。
后经青城山历代天师整理、改造,“九幽三诀”由原来主要用来下达九幽,慢慢转变成借鬼魂之力修行的一种法门。修习“九幽三诀”不需要练气化神,奇经八脉断与不断也就没什么太大影响。但是修习“九幽三诀”需要炼魂化魄,方能与幽魂交流,这一过程凶险异常,一个不慎,形神俱灭不说,还有可能被猛鬼、恶灵附身,为害一方。出于这个原因,“九幽三诀”被视为青城山禁法,除了掌门外,所有门人不得修习,连左何也是登上掌门之位后才接触到“九幽三诀”。
现在这个十岁左右的小孩子一张嘴就要学青城山禁法,叫众人如何不惊讶?

左何目不转睛的看着赵无为,半晌,忽然笑了,问道:“是鲁传岱那个老鬼要你这么说的吧。”
赵无为愣了一下,点了点头。
来昆仑的路上赵乘风把鲁传岱的意思转述给赵无为,并且教他一定开口要学“九幽三诀”,这样才有可能进的青城山门下。
至于为什么要进青城山门下,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鲁传岱连赵乘风也没有告知,只是说以无为现在的情况只有青城山的“九幽三诀”适合他修习,尽管凶险,但是尚有一线希望成功,总比当一个废人要强。
赵无为见左何笑的舒畅,赶紧打蛇跟棍上,拉住左何。死缠硬磨,央求道:“求求你了,我全身筋脉都断了,只能学这个了,鲁爷爷说你一定会收下我的,是不是?“
左何哈哈大笑两声,说道:“上百年没见了,没想到这个老鬼还没有死,还要来烦我,既然是他让你求我,那我就收你为徒,授你‘九幽三诀’。但是此法凶险异常,你考虑好了吗?”
赵无为又用力的点点头。
左何见状微微颔首,继而,向其他诸峰首座拱手道:“既然如此,我就收下此子,众位意下如何?”
玉松子道:“此子情况特殊,修习‘九幽三诀’或有一线希望,你收了他去吧。”
其余十二峰首座闻听此言,知道收徒无望,遗憾之余,都转而向左何道喜。这些位都是修习了成百上千年的人精,喜怒哀乐不行于色,顿时乾元殿一片恭贺之声,看上去大家都为赵无为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归宿感到欣慰万分,实则很多小算盘正在叮叮当当的敲着。
左何哈哈一笑道:“有何喜可贺,麻烦倒是很有可能。我这带此子回我青城山,三日后,拜师典礼上恭候各位道友大驾。”
说罢,左何拉着赵无为走出乾元殿,来到了传送阵法边。
昆仑派不允许山门内御剑飞行,所以修建了十四个传送阵法分别位于各个主峰上,便于门人往来。
此阵为阳成子参照叶无忧所传玄天古阵三篇所设,阵法四周为八根蟠龙玉柱,中间是一张阴阳八卦图。每个玉柱顶上都有一道灵符,配合中间的八卦,构成传送阵法,十四座主峰上都有一座同样的阵法,相互之间可以随意传送。
二人走进阵法中的那个阴阳八卦上,赵无为注意到阵法内乾位上有一个玉石牌,上面有十四个古篆体所书字样,赵无为认得那是十四座主峰的名字。
只见玉松子在“丈人峰”字样上轻轻点了一下,阵法发送,五彩光芒从脚底迸射而出,一阵晕眩,身体轻飘飘的,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眼前五彩光芒散去,看看四周,景色和刚才大相迥异,片刻间已然到了青城山丈人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