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愿求君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在满座哗然的时候,忽然有人报,“黄先生到。”宋扬心道,黄承彦你终于来了,司马徽起身亲迎,当黄承彦走进大厅时候,和宋扬对视一眼,两人不由都是一愣,原来居然是当日在襄阳城中的算命先生,真没想到他就是黄承彦。
司马徽帮黄承彦介绍宋扬,当听到宋扬的身份时,黄承彦也不由一愣,没想到此人居然就是近些年声名大噪的柴桑太守宋扬,几年前此人还是个小小的太守,但几年过来,现在已经成为了一方强大的诸侯,而且观此人作风,绝对有争雄天下之心。
宋扬看到黄承彦,庞德公,司马徽三人已经到齐,自己当然要开始取得他们的支持,但要想取得他们的支持何其难也,自己恐怕要费神了。
黄承彦问道:“早听说侯爷文采很高,不知道今日可否一观侯爷高论。”
宋扬笑道:“高论谈不上,不知道各位可读过论语?”
此话一出,大家又一片哗然,崔州平说道:“这论语怎可能有人没看过啊?侯爷是否太无聊了。”
“崔兄莫急,听我说完,这论语纵然读了千遍,不明夫子微言大义,也是枉然。” 石广元说道:“甚么微言大义,倒要请教。”
宋扬冷笑道:“阁下可知孔门弟子,共有几人?”石广元笑道:“这有何难?孔门弟子三千,达者七十二人。”
宋扬又问道:“七十二人中有老有少,你可知其中冠者几人,少年几人?”石广元愕然道:“‘论语’中未曾说起,经传中亦无记载。”
宋扬道:“我说很多人不明经书上的微言大义,岂难道说错了?论语有云: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五六得三十,成年的是三十人,六七四十二,少年是四十二人。两者相加,不多不少是七十二人。”
众人听宋扬这般牵强附会的胡解经书,不禁哑然失笑,可是心中也暗服他的聪明机智,笑道:“侯爷果然满腹诗书,佩服佩服。”
只听见司马徽问道:“不知道侯爷找士元可是为了让他出仕于你?”宋扬笑道:“那是当然,水镜先生不是也说,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吗?对此二人,我可是势在必得。”
庞德公问道:“若他二人不肯投你,你要如何?”
宋扬一听,哈哈大笑,瞬间,身上涌出凌厉的杀气,整个杀气冲向众人,黄承彦笑道:“自古明君都是以仁义治国,侯爷如此做法恐怕会失去民心的。”
宋扬笑道:“要想平定这乱世,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只能使用武力统一,我愿意背负一切的骂名,只要太平盛世的到来。”
司马徽笑道:“我们又怎么知道侯爷是真的为百姓着想呢?”
“自我起兵到现在,可曾做过一件对不起天下百姓之事?”
众人一片沉默,黄承彦说道:“侯爷起兵至今,确实没做过什么对不起百姓之事,不知道侯爷认为天下形势如何?”
宋扬想了想道,“北方公孙瓒和袁绍必有一人可以统一北方,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无论北方对手是谁,必定一统北方,到时候我要占江东,荆州,吞并益州,与其南北对立,力夺天下。”
庞德公笑道:“现在江东,荆州,益州都还不是侯爷的地盘,侯爷想的真远啊?”
“哈哈,那是,所以我这次来荊襄就是拜访众位贤士,以帮助我快点结束这乱世。”说完,宋扬朝众人一拜。
司马徽笑道:“侯爷不必如此,我等都是山野之人,哪能助你平定这乱世,侯爷还是另找贤才吧。”
一听此言,宋扬不由失望,这几个老家伙真是不知道好歹,不过宋扬却发现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脸色又变,看来这三人自己还可以加把劲。
宋扬继续说道:“天下振荡,哪有世外桃园,难道诸位真愿意从此孤老山林,那一身的本事启步浪费,不过人各有志,既然诸位如此,我也不强迫,不过在下希望诸位好好的想想, 柴桑的大门永远为各位打开,宋某就此别过,告辞。”
说完,宋扬转身就走,只留下众人一片沉思。
刚走出水镜山庄不多久,就听见有人叫道,“少艾公,留步!”宋扬回头一看只见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三人出来,崔州平说道:“侯爷之心令人佩服,我们三人愿助侯爷成就大事。”
只见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三人一拜,“拜见主公!”
宋扬不由大喜,虽然没得到诸葛亮和庞统,三个老家伙也没帮自己,但有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三人投效,自己这趟还是收获蛮大的。赶忙扶起三人说道:“我素闻三位之才不下于元直,今得诸公,我心悦然。”
回到客栈,宋扬本来希望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三人和自己在襄阳在待些日子,可是三人却要自己回柴桑,宋扬没办法,写了封信给郭嘉,相信以郭嘉的能力应该知道他们各擅长什么。
三人先走后,宋扬想起一人,那就是黄承彦的女儿黄月英,黄月英可是三国有名的大才女呀,不过她的“才”和蔡琰的又稍有不同,蔡琰是在诗词歌赋上超人一等,主要体现在文采上;而黄月英的才干主要体现在她的发明创作和运筹帷幄上,而且她在书画园艺等技艺上也造诣不凡。可以说,诸葛亮的成功,有一半靠的是这位黄月英。

民间传说,诸葛亮六出祁山时发明的“木牛流马”和“连弩”,其实都是黄月英发明的,而在诸葛亮五月渡沪,深入南中,七擒孟获,为避瘴气而发明的“诸葛行军散”和“卧龙丹”也是这位杰出女子发明的。
宋扬想想有点心动,这么一位杰出女子,如果谁能娶了她,都是一大助力呀。自己是不是应该抢在诸葛亮之前,和她定下婚约呢!不过,这个黄月英的容貌似乎很不好,民间传说,她张的身体壮硕,黄头发,黑皮肤,皮肤上还起一些鸡皮疙瘩。心中不由有点犹疑,虽然说人最重要的是内涵,但如果娶来做妻子的话,那最好还是内涵和外在都好的为好。但也有一说指黄月英本人极美,因此遭到乡里其他年轻女性的嫉妒而诋毁她的容貌。
看来还是先去拜访一下吧,想到这,宋扬乃带着悦目以及典韦朝黄承彦的家中而去,记得那天在水镜山庄时候,黄承彦对自己态度还算可以,不久来到黄家,黄承彦知道宋扬亲来,乃亲自出迎。
“哈,侯爷你还是不死心啊,又来找黄某了。”宋扬进屋后,和黄承彦扯了会,看眼前黄承彦君朗面容,觉得他的女儿怎么也不应该长的太丑呀。遂决定先探探口风再说。
“听说黄公有一女,名黄月英,从小就颇为灵慧,不知对否?”
“呃!黄某却有一小女,年方十七岁,名为月英。虽有点小聪明,但长的黄头黑肤,面貌一般!”黄承彦在说起自己的女儿时,自豪中又带了一丝遗憾。对宋扬为何问起自己女儿,却并没在意。
面貌只是一般吗!宋扬想到,如果只有皮肤黑点也没关系,反正自己知道很多现代的美容方法,如果用珍珠粉,花个几年时间,就能把她的黑肤变白;至于黄头发吗,在现代,不还有很多人特意把自己的黑发染成黄的吗,如果自己真的看不顺眼,大不了想办法找到染料,再把她的黄头发染黑就行了。
心中计议已定,宋扬对着黄承彦又作了一揖,道: “闻君之女贤,愿求君女为妇!”
“呃!”黄承彦和悦目都有点惊讶,宋扬这样的举动真是有点太仓促了。两人本来就还不怎么熟悉的,怎么突然就决定求亲了。虽然刚才黄承彦说自己的女儿容貌一般,但是为人父母的,肯定是不会过多赞美自己子女的。特别是还说有点小聪明,那应该就不是简单的聪慧了。悦目以为黄承彦肯定不会答应的,这会宋扬要吃憋了。
那知黄承彦一惊之后大喜,竟然连忙扶住宋扬,高兴道:“小女貌虽丑陋,然才堪相配,亦能持家,可为君妇!”
此话一出让悦目听了大跌眼镜。
宋扬看他答应的这么高兴,心中反而有点犹疑了,难道黄月英真的长得很丑,以至于听到有人愿意娶她,黄承彦就高兴得不得了了。
“呵呵!宋某已经娶妻三人了,所以恐怕要委屈黄小姐了!”
宋扬心中担心黄月英长得太丑,只得提出这么个说法,虽说是妻,但先入门为大,蔡琰年长,自然是以她为大了。如果黄承彦不答应,那自己就乘势提出算了,如果答应了,那就算自己倒霉,以后得多找蔡琰她们要安慰了,反正出尔反尔的事情自己是不能做的。
悦目当然知道宋扬刚才话中的意思,本以为黄承彦这回肯定是要拒绝了,毕竟让一个名士的女儿去做小,好像还没听说过。只是让她再次大跌眼镜的是,黄承彦只是稍稍一愣,就爽快的答道:“早就听说侯爷三位夫人的名声,别说是和她们同为妻了,就算是为妾,那也是小女高攀了!”
悦目见黄承彦这个样子,稍微觉得有点不耻,难道他的女儿就真的长得很丑吗!同时也对宋扬有点惋惜,觉得他这回肯定是失算了。
宋扬却掩饰住心中的疑问,也满脸喜悦的说道:“那小婿在这里拜见岳父大人。”这时候轮到黄承彦愣住了,心道,这小子果然不简单,我故意这样市侩,你居然还愿娶我女儿,真不知道是福是祸。
就在两人各怀心事时,旁边有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看着大厅内发生的事情,心中若有所思,这男人真是自己的真命天子,他好像不介意外界传闻中自己的长相,但他会不会是为了和荆襄的名士打好关系,才要娶我的,可又不象,真看不懂此人。
黄承彦一看宋扬都这样表示了,只好说道:“不知道侯爷什么时候迎娶月英?”
宋扬想了想,说道:“岳父大人士荆襄名士,这礼数不可少,等我回到柴桑后,准备好一切,就来迎娶黄小姐,不知道可否?”
“好,你也毕竟是一方诸侯,礼数确实不可少,就按照你所说吧。”两人又聊了会,宋扬乃起身告辞。
宋扬走后,只见从大厅内走出来一个带面纱的女子,对着黄承彦说道:“爹,你真的舍得英儿吗?”黄承彦笑道:“你一直躲在后面,以你的性格若是反对,必然跳出来,可你什么也没说,为父只能认为你认可此人了。”
“爹,你别胡说了,我不理你了。”“哈哈哈,英儿也会害羞。”他真的会来娶我吗?带着这个疑问,黄月英看着天空,这就是命运吗?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