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降伏子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就在江东人才济济的同时,曹操为了安抚孙策,特上表奏请献帝批准任命孙策为讨逆将军,封为吴侯。
而在经过了一年的准备以后,孙策终于决定消灭掉江东最后的割据势力—刘繇及其残余的部队.于是,点齐精兵三万,自认为主帅,领周瑜辅佐孙权坐镇会稽,另以侯麟为军师,带领赵云,典韦,周泰等人为将出征了.
路上,侯麟向孙策献计道:“如今我军势大,大可以分兵两路一路进击陵阳(今安徽青阳县东南),以求消灭祖郎,另一路进击勇里(今安徽泾县西北),以图擒获太史慈,然后两军合击豫章”。孙策想了一下点头同意.于是,下令以赵云为主帅,典韦,周泰为将领兵一万进击陵阳祖郎,而孙策则亲率两万精兵进击勇里.
先说太史慈此时占据泾县,自称丹阳太守,手下现有精兵二千余人.这一日,得到斥候来报说孙策起大军两万前来泾县,不由得苦笑起来,心想孙策还真是看得起他,不过他也没打算束手就擒,思来想去之下,决定派人去豫章告急,自己暂且留守与此,希望可以等来援兵.而此时的孙策大营中孙策与侯麟正在商议如何才能活捉太史慈的计策。侯麟下令三面围攻泾县县城,只留下东门没有攻打;然后在离城二十五里的地方,派遣程普,韩当,黄盖三路,各领两千精兵埋伏起来,只等到太史慈走到那里,一定是人困马乏,到时候伏兵一出,太史慈必然被擒。原来侯麟打听到太史慈所招的军士大部分都是山野村民,不懂得纪律,而且这些传说中的精兵们也没有经过什么训练,所以就设下了这个计策。
这时候,太史慈站在泾县的城头之上巡视防务,不由得感到内心中苦闷不堪,因为泾县县城的城墙已经是多年没有得到过修正,既矮又破,实在是不堪防守。
当天晚上,孙策先命令陈武穿着短衣,手里持刀,让其爬上城墙去放火,没想到过程竟然出奇的顺利,原来,太史慈的手下毕竟没有怎么经过训练,再加上白天劳累一天,到了夜晚几乎全都找地方睡觉去了,几乎没有人留下来进行防御。而在陈武顺利的将火点燃之后,孙策立刻就下令全军攻城,顿时杀声震天,太史慈士兵无不飞散逃离,唯恐落在后面,不一会的时间孙策的部队就占领了三面城墙.而事情的顺利也让侯麟愤恨不已,早知道太史慈的手下如此不禁打,那里还用费这么大的周折,真是没事找事.而此时,正在县衙的太史慈在第一时间看见城头上竟然有火被点燃后,便知道今天已经是大势已去,泾县已经是不可能被守住了,于是骑上马匹,径直奔向了东门,准备逃走.过了大约半刻钟,孙策也率领部队来到了县衙,在看到空空如也的县衙后,也是愤怒不已,因为他可是好不容易才说动侯麟让其待自己进行指挥,自己才能跑过来准备再与太史慈大战一场的,结果太史慈竟然跑了。再说太史慈趁乱杀出了东门,奔逃了大约三十里,正是人困马乏的时候,突然路边的芦苇之中,喊杀声响起。太史慈知道自己中了埋伏急切的就要掉转马头而走,这时,突然从两边各伸出了一个绊马索,一下子就将太史慈的马给绊翻了,众士卒一拥而上,就这样生擒了太史慈,不过他们事前得到过命令,再抓到太史慈后要第一时间内将太史慈压回孙策军大寨,于是,众士卒马上准备了一下,就将太史慈给压回了营寨。这时候正在对太史慈没有一点武将道德,临阵脱逃而愤恨不已的孙策知道已经将太史慈给活捉的消息之后,脸上瞬间没有了众多不快,而变的非常高兴,让他旁边的侯麟偷笑不止,孙策知道自己今日失态了,也没有说什么,便亲自出营走到那正压着太史慈的士卒面前,让其自己去领封赏,而孙策自己则亲自给太史慈松绑,并且还将自己锦袍衣给太史慈批上,并且将他请入了营寨中,对太史慈说:“我知道子义是真丈夫。现在刘繇无能蠢辈,不能任用你为大将,所以才会破败到现在的境地。”而侯麟再听了孙策的话后,再为孙策口才有所进步高兴的同时,也想到,刚才还说别人是小人呢,现在转眼间就变成了大丈夫,这人的心思还真是不好猜呀.但是太史慈却不会这样想,他想了想自己在刘繇那受的闷气,再加上现在孙策不因为他是俘虏而对他有偏见,甚至还待他甚厚,于是当场便决定向孙策请降。

孙策看见太史慈已经投降,便笑着拉着太史慈的手说道:“当日神亭相战之时候,如果子义将我活捉,是不是还要加害于我呢?”太史慈笑了笑说道:“这个我也不知道。”孙策听后
大笑,便邀请太史慈入帐,并且还邀他坐上坐,而且还设宴款待与他。太史慈感恩之下说道:“现在我以前的士卒离心。我想去收拾余众,以用来帮助明公。不知道你能相信我不?”孙策在得到侯麟发来得眼神后,站起来说道:“这也是我所希望的。今天我就与你定下约定:明日日中的时候,策在这里等候你回来。”太史慈答应后便骑马离去。程普等人大惑不解,但是在看到孙策和侯麟都自信满满的样子,也就都忍住了没有发问.不过侯麟看见诸位将领脸上的不解之意后,笑着说道:“诸位不必如此,想那太史子义是信义之士,肯定不会背弃自己的诺言的。”众人听了,除了孙策微微点头表示同意以外,其他人脸上还是露出不相信的神态。次日,众将领在营门外立了一竿,用来测量太阳的影子。恰好在日中的时候,太史慈领着一千多众到了营寨。孙策大喜,而众人也都非常佩服孙策和侯麟的识人的本事。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