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人才济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终于侯麟在成功的收服了山越,不仅给江东带来了人口和精锐的士兵,还顺带化解掉了一次针对与孙策军的阴谋之后,回到了会稽郡.
但是侯麟却不敢有丝毫的松懈,他通过这次山越事件发现孙策军已经被有些人给盯上了,而且侯麟猜测那个幕后指使的人极有可能就是曹操,如果不加紧防备的话,侯麟想了想曹操的历史功绩以及他手下的众文武,不禁感觉到自己的脖子凉飕飕的.所以他在回城以后,连家都没有回,而是直接奔向了会稽郡的府衙,也就是议事大厅,因为他现在极为想把自己掌握到的情况告诉孙策与周瑜,并与二人好好商议一下,今后孙策军的动向.而他之所以直接去府衙也是因为在这个时候,周瑜最有可能呆的地方就是那里.
一走进府衙大门,侯麟就惊奇的发现周瑜正坐在议事厅中与一个面貌忠厚老实的青衣书生在谈笑风生.这时,周瑜也看见了侯麟,忙站起身来,对着侯麟说道:“呦,这不是我们那个传说中在百万军中谈笑风生,孤身一人说服山越一族投降的大英雄侯麟,侯子瞻吗?怎么今天就回来了呀,难道是山越的美女不够体贴,把我们的大英雄给赶下床了吗?”侯麟一听便知道自己在山越酒会上,被山越那些热情的美女给吓的趴地上这件事已经被周瑜知道了,也就不在掩饰什么了,开口说道:“哪里哪里,我只是因为那些美女太过热情,不好意思自己在那独自享乐,便想找我那好友兼结拜兄弟周公瑾与我一起前去享用,谁知那小子竟然不在家中,所以麟就只有来到这里碰碰运气了”.
“好小子,算你还有点良心,记得哥哥我,不过瑜命薄,无福享受,那样的好事还是你自己去享受吧,不过看你现在这样子,估计你还没有回家吧,唉,为兄不好意思的告诉你,你的英雄事迹现在估计已经传遍了整个江东了,你回家后就自求多福吧.”周瑜一脸等着看好戏的神态注视着侯麟.不过难得的是,侯麟这次并没有反击,而是在那里思索着回家后怎么向二乔交代,乔烟还好说,乔瑛那里还真是让他有点头疼.
周瑜看着正在苦恼的侯麟,心里感到十分的高兴,不过他又看了看那个书生,对着侯麟说道:“算了,我可爱的小弟,这里可不是你思考家务事的地方,来,我给你介绍一个人,你当初可是给了他很高的评价的呀,来,你猜猜他是谁?”
侯麟看了看那个书生,恍然大悟道:“你就是临淮鲁肃?”
那个书生点了点头,侯麟看着自己面前的这个书生,他知道鲁肃是三国时期东吴著名、政治家和外交家。并且开始回忆鲁肃的生平,鲁肃不但治军有方,名闻遐迩,而且虑深思远,见解超人。《三国演义》将其塑造成一个忠厚老实之人,忽略了他的才能,这是错的。鲁肃出生时其父就去世了,和祖母共同生活。鲁肃家中异常富有,但由于祖辈无人出仕为官,鲁肃的家庭虽然资财丰足,但是他却并不属于士族阶层,只是那种在地方上有些势力的豪族。而且鲁肃体魁貌奇,少年的时候就胸有壮志,并且喜欢出奇计,而且还喜欢击剑骑射。鲁肃性格喜欢施舍别人。由于他的家道殷富,他就经常招聚少年,在一起讲兵习武。晴天的时候,他就带着众人前往南山(今江苏盱眙山的古称)射箭打猎,阴天下雨的时候,他就和那些少年在一起讲习兵法,以此来练习自己的武艺。而在东汉末年,宦官专权,横征暴敛,豪族大地主疯狂兼并土地,农民大量逃亡,成为流民的情况下。在这民不聊生的情况下,中平元年,爆发了黄巾起义,东汉王朝受到毁灭性的打击。而就在东汉王朝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封建割据势力不断扩大,群雄四起,天下大乱。此时的鲁肃却不仅不治家事,相反大量施舍钱财,出卖土地,以周济困穷,结交贤者。为此,深受乡民拥戴.不过侯麟在和周瑜,鲁肃二人的交谈中,还知道了鲁肃的好友刘子扬,曾写信给鲁肃,信中说:“如今天下的豪杰并起,吾子姿才,尤宜今日。急还迎老母,无事滞于东城。近郑宝者,今在巢湖,拥众万余,处地肥饶,庐江间人多依就之,况吾徒乎?观其形势,又可博集,时不可失,足下速之”。鲁肃已经同意了刘子扬的意见,待鲁肃安葬完其死去的祖母后,返回曲阿,当即整顿行装,欲投奔郑宝。正巧周瑜在没找到鲁肃的情况下,只好先把鲁肃的母亲接到了吴郡,鲁肃得知后竟然跑去见了周瑜,并且把刘子扬的建议和自己的打算都对他说了。周瑜当然不会让鲁肃再从自己的面前留走,就极力的劝鲁肃留下来,他对鲁肃说:“昔日马援答光武云‘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今主人亲贤贵士,纳奇录异,且吾闻先哲秘论,承运代刘氏者,必兴于东南,推步事势,当其历数,终构帝基,以协天符,是烈士攀龙附凤驰骛之秋。吾方达此,足下不须以子扬之言介意也”。鲁肃听从了周瑜的建议。周瑜马上带着鲁肃去见了孙策,孙策曾经听周瑜和侯麟大力推荐过鲁肃,于是立即约见鲁肃,并且在与鲁肃的交谈中,感到非常高兴。孙策对鲁肃说:“今汉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承父业,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顾,何以佐之?”鲁肃答:“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孙策听到鲁肃的话后,感觉他说的和当初侯麟给自己分析的近乎一样,便又说:“今尽力—方,冀以辅汉耳,此言非所及也”。

在得知了鲁肃竟然是经过这样一段经过后,才加盟了孙策军,侯麟不禁又唏嘘不已,感叹上天对自己,对孙策的垂青.不过侯麟还是把自己的发现说出来与两人讨论了一番,最终三人也没有找到什么好的办法,只能决定静观其变.
不几日,鲁肃又推荐了一人去见孙策:这个人博学多才,事母至孝;覆姓诸葛,名瑾,字子瑜,是琅琊南阳人,也就是诸葛亮的哥哥,不过让侯麟遗憾的是诸葛亮并没有和诸葛瑾在一起。但是,侯麟还是劝说孙策拜诸葛瑾为上宾。
并且,就在这一段时间内,召贤馆内也得到了不少的人才,其中有会稽的阚泽,字德润;彭城的严畯,字曼才;沛县的薛综,字敬文;汝阳程秉,字德枢;吴郡朱桓,字休穆;陆绩,字公纪;吴人张温,字惠恕;乌伤的骆统,字公绪;乌程的吾粲,字孔休:这些人都是当时的名士,不过都来到了江东,孙策在周瑜和侯麟的提醒下对他们敬礼甚厚。并且孙策军中还得到了良将数人:有未来设计杀死关羽的汝南吕蒙,字子明;在彝陵大败刘备,火烧连营八百里的吴郡陆逊,宇伯言;以及琅琊徐盛,字文向;东郡潘璋,字文珪;庐江丁奉,字承渊。由此江东孙策的手下可以称的上是人才济济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