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也会靠关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诸葛亮在人们的心中简直像神仙一样,无所不能,用兵如神。人们都认为诸葛亮一直过的都是隐居生活,是刘备的“三顾茅庐”才请得这位军事奇才出山相助自己打天下。事实并非如此,出山前的诸葛亮也是一个有志青年,而且他还会靠关系。
建安二年(197年),诸葛玄病逝。诸葛亮和弟妹失去了生活依靠,便移居隆中(今襄阳县之西二十里),靠耕田种地维持生计。
诸葛亮在隆中居住了10年,这期间,他并没有过真正“隐居”的生活。他是一个很有政治理想的青年,常把自己和春秋战国时期的管仲、乐毅相比,他立志要兼有将相的才能,干出一番事业来。
当时,荆州地区战乱较少,从中原地区到荆州避乱的人很多,其中一些年轻的知识分子,如徐庶、石广元和汝南的孟公威等人,都成了诸葛亮的好朋友。他们常常一起谈古论今,讨论天下大事。诸葛亮还注意同荆州地主集团中有影响的人物交往,向他们请教。庞德公就很器重他,称他为“卧龙”。庞德公的儿子还娶了诸葛亮的姐姐作妻子。庞德公有个侄儿庞统,也是一个很有才干与抱负的青年。诸葛亮与他经常交往,很快成为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庞统被庞德公称为“凤雏”。不久,“卧龙”与“凤雏”被人们视为襄阳的两个奇才。由此可见,诸葛亮也是非常注重人际关系的,也懂得找靠山。
其实,说到诸葛亮有意同有影响的人物交往,还得从另外一些事情说起。
诸葛亮自小家境贫寒,出身卑微,幼年丧父,少年时代便过着流离转徙的生活,吃尽军阀混战的苦头,深受强宗豪族的压迫。后来跟着在南昌做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生活。14岁时,叔父因官被削而投靠了刘表;17岁那年,叔父死了,他从此没了依靠,就在襄阳城西20里的隆中定居。他虽然住在乡下,但他不想无声无息地隐居一辈子,他时刻关心着国家的盛衰,有着为国家尽忠的抱负,怀着如此壮志雄心,他立志要登上政治舞台而建功立业。只是苦于没有门路。
这种政治上的考虑无疑会影响到诸葛亮的婚姻大事,甚至还牵涉到了家人的婚事。
诸葛亮的居住地荆州,这一带有许多头面人物,首推荆州刺史刘表,接下来就是蔡姓和蒯姓两大豪族。当年刘表单枪匹马来荆州赴任,全靠这两家出面为他摆平各种关系。《后汉书·刘表传》载:“初平元年,诏书以表为荆州刺史,……乃单马入宜城,请南郡人蒯越,襄阳人蔡瑁共谋划。”再往下,就数到名士庞德公,司马镜和黄承彦了。
先来看一下这些人的关系。

根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说诸葛亮是山东琅琊人,其父诸葛珪曾经是太山郡丞。父亲死后,叔父诸葛玄被袁术委任为豫章太守,因此携诸葛亮兄弟来到豫章。但这个太守职位是袁术封的,并未经过组织部,所以当汉朝中央政府派朱皓来接管,此时已走投无路的诸葛玄来到荆州,投靠老朋友刘表。到荆州后,诸葛亮先是被安置到刘表在襄阳城南举办的学业堂学习,叔父诸葛玄逝世后,他才搬到隆中“躬耕陇亩”。
在《三国志》中,其实遗漏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同诸葛玄一起到荆州的,除了诸葛亮诸葛均兄弟,还有诸葛亮的两个姐姐。诸葛亮的大姐,嫁到了蒯家。习凿齿《襄阳耆旧记》载:“蒯钦从祖祺妇,诸葛孔明之大姐也。”意思就是,蒯钦的叔祖父蒯祺的老婆,是诸葛亮的大姐。至于他的小姐姐,《三国志》里交待得很清楚,嫁给了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
诸葛亮的两位姐姐,分别嫁入豪门大户与名士之家。让我们再来看看诸葛亮的夫人黄月英的背景。
在《襄阳耆旧记》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记载:“蔡讽姊适太尉张温,长女为黄承彦妻,小女为刘景升后妇,瑁之姐也。”
它是说,蔡讽的姐姐嫁给了太尉张温,长女嫁给了黄承彦,小女儿做了刘表的后老婆,而蔡瑁跟这两姐妹是姐弟关系。
我们能够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刘表和黄承彦是一担挑,是连襟;而蔡瑁又是这两人的小舅子。这样一来,刘表就成了黄月英的姨父,蔡瑁就成了黄月英的舅舅。倘若诸葛亮娶黄月英为妻,这两个人自然也就成了他的姨父和舅舅。
而后来,诸葛亮真的娶了丑女黄月英为妻。
窈窕淑女,君子好求,诸葛亮可是一个堂堂的正人君子,为何不怕众人耻笑,而娶丑女黄氏呢?换作别人也许他会犹豫,但是黄氏之女却是与众不同的,他是娶定了,一是因为黄承彦在当地有相当声望,二是因为黄妻蔡氏和刘表的后妻是姐妹关系,做了黄家的女婿,就攀上了刘表这门皇亲,此后就能将自己今后的事业一展鸿图。
由诸葛亮娶丑女为妻这件事可以看出,诸葛亮在处世时,也并非注重的都是才华,他知晓适当时利用一些关系更好办事。看来,所谓的“君子”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也要靠一定的关系,要为自己找到一棵大树,大树底下好乘凉吗?适当的用一些“手段”也无防。
本书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