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回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哼,如此粗俗、浅显言语也敢在此卖弄?杨太守果然是农夫出身啊!”卫仲道等人如何听不出着两首诗虽然浅显之语,但是表达的情感却是深刻的,也是难得的好诗句。
只是首先杨风刚刚让他在众多名人面前出丑,还有一点就是众人吟诗都是风花雪月,美景良辰,歌功颂德等情景,而杨风之诗却是讲百姓生活,而且有讽刺世家之意。
只是这两点卫仲道就有足够的理由尽力的抨击杨风之诗。而且卫仲道是天下有名的才子,这次文会本应该他是主角的,一方面提升自己在士林的名声,一方面在蔡琰面前好好表现一下,好抱得美人归。
所以怎么能容忍杨风一再出风头。
“本太守就是农夫出身,这有什么好羞耻啊。农夫能种植粮食,至少能养活自己吧。总比卫公子这样的纨绔子弟、社会蛀虫要好吧?”杨风微笑着说道。
“你……咳…咳…咳…”
“杨太守此言差矣,卫公子乃是天下有名的才子,学的是圣人之道,懂的是治国之理,怎会是纨绔子弟。想是太守久居北海贫瘠之地,孤陋寡闻了。”蔡琰说实话是一个纯粹的文人思想,而且是一个女文人。
他不喜战争,所以也就不喜将军,始终认为他们都是粗俗之人;在诗词歌赋方面他的确有蛮大的成就,但是文人世家出生的他,拥有的还是那种一直传承的士族思想。对苦难的百姓有同情,但同时又高高在上。
卫仲道的才情蔡琰的确很欣赏,是他眼中一个难得的值得交往之人,所以难免就不想看他出丑。
杨风刚才两首诗,蔡琰自然也可以看出其中的些许不凡,但是对武人和寒门之人的一贯态度,并没有什么欣赏。虽然他对寒门之人没有什么歧视,但是他接触的都还是风花雪月。
“哦,这位想必是蔡琰蔡大家了,却是久仰大名。对于卫大公子的名声本太守还是听说过的。只是我的确想不出他有什么能力。”
“一不会耕田种粮,二不制箭做弓,三不会经商获钱,四不会上阵杀敌。只会吟些风花雪月,做些歌功颂德,这岂会不是纨绔?只会向人索取,不会为大家服务,这怎会不是蛀虫?”
“我等圣人子弟,世家之人,怎可去做那贫贱之事。圣人之道、治国之道爱是我们士族之人应该学习的啊!岂有此理!”
“哈哈,吟诗作对能治国?歌功颂德是圣道?哎!那我们还不如开个比诗大会,谁做的诗好就为三公,谁颂的功大就为将军,岂不是更容易?还在这里妄谈什么治国之道。”

“卫大公子是大才啊!不过我想就是阿猫、阿狗出身在河北卫家也能成为大才啊!”
“哦,对了!说道猫和狗我到想起来了,他们也是过的像卫大公子这样衣食无忧的生活。哎!只是人家还知道为主人看家护院呢。啧啧,不知道我们卫大才子做过些什么啊………”
这时杨风长身而起,伸个懒腰,说道:“酒足饭饱啊,这文会吃的可真好啊!元直,我们也该走了…哈哈,痛快啊”
众人都吃惊的看着杨风,不想走了几步,杨风又转了回来,走到桌前,仿佛自言自语的说道:“既然吃了东西,总该留下些什么吧!不能白吃啊!”
“来人,笔墨伺候!”自有赵云、徐庶两人准备。
杨风提笔就写,他的毛笔字虽然不怎么样,但是前世酷爱书法,还是下了些功夫,所以还看的过去。
写完之后,杨风把笔一扔,也不告辞转头就走。
有好事者马上前去桌前年了出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抵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时临近夜晚,这首词却也是合景,又有一首: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却是杨风剽窃大词人苏轼和大诗人杜甫之作。
两首诗词一念完,众人又是目瞪口呆。虽然觉得格式有些怪异,但是在场之人无一不是文学名士,诗歌造诣可想而知,自然都知道这两首诗歌的精妙。
卫仲道是脸色铁青,蔡琰也是满脸尴尬,曹操微微一笑,袁绍等人大吃一惊………..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