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邀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汉灵帝的圣旨一下,也有曾说道在寿筵比武之前,不准在洛阳动武,如此,洛阳自然就安静下来了。杨风也就又优哉游哉的在洛阳游玩着。
但是还是有人不让他轻松。卫家在洛阳举行文会,送来请帖邀请杨风参加。看那请帖上有一些被邀请之人,郑玄、蔡邕、王允、卢植等大儒,又有袁绍、曹操等世家子弟,还有才女蔡琰……
看着这一众名单,杨风一脸苦笑。这个时代的文会多是为了文人或世家之人聚会、娱乐。谈论的一般都是诗文、经典,让他这个寒门武将前去,这不是明显的让他难堪吗?
贾诩、徐庶等人也都皱着眉头。这卫家是河北大族,以商业起家,后经数代经营成为士族世家,与袁氏和曹氏以及王允等关系密切。年轻子弟卫仲道又是有名的才子。
杨风当然不用顾忌什么,但是现在他可是北海太守,街道这份请柬还真不能不去。
杨风也不是怕出丑,诗词歌赋他是不擅长,经史子集他也没阅读,但他备本来就是寒门之人,不会又能怎样。反正他也不需要证明什么,或者要刻意结交他们那些人。
“主公,……,这……”徐庶等人的担心,却又不知怎么说。对于此杨风笑一笑,然后说道:
“你们就不用担心了,这件事我自会应付好。到时元直、子龙跟我去就好了。”
河北卫家现在不光是具有很大的财力,是大汉四大商家之一;而且在士林中也有着很高的地位,故而这次文会来的文人确实很多。
而此次文会还有两大亮点,首先就是郑玄、卢植等大儒的参加,当然他们是坐在上面的,其次就是即是才女,又是美女的蔡琰的到来。无论哪一点都会引起无数人的追逐。
杨风三人却是找了下手偏一点的地方做着,边饮酒,变看着众人表演。
最上排是郑玄、卢植等人的一个小圈交流,接下来是袁绍、曹操、袁术、卫仲道、公孙瓒、孙坚等名门世家子弟,再下首却是随便做着的各个文人,几人一伙的谈论着。董卓却是没来。
文会---文会,当然要有主题了。作为主办人的卫家由卫仲道来主持,首先是几位大儒对经、典的最新诠释,这时是郑玄等每人在上面讲,下面的人都静静的听着。
看着众人兴奋的表情,就是徐庶和赵云两人也满脸激动,难道这几人就让人这么崇拜?杨风一脸的郁闷,对于那什么之乎者也却是一句也没听明白,就向原来中学上古文课一样----犯困。
好不容易熬过了老夫子的讲学,话题又转到了不断寇边的外族身上,这时公孙瓒却是成了抨击的对象。
幽州牧刘虞在士林之中的声望是非常高的,他也的确是以为仁人君子,很适合做学问,但是他现在是幽州牧,而且是边郡的州牧。
在对待外族的问题上,刘虞的手段是怀柔、教化。这一点是几乎所有士族之人都是这么认为的。
面对这一争论公孙瓒开始还能争辩两句,到后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公孙瓒却是没有一点反驳的机会,就是郑玄等人都点头赞同,不管处于什么原因,袁绍等人也都附和着。
得到众人的认同,作为主角的卫仲道就越说越顺口,越说越大声:“我等天朝上国,礼仪之邦,对待那些外族、未开化之人应该给予帮助,用圣人的言论去感化他们,用天朝的胸怀去容纳他们。像公孙将军这样去打杀他们是不对的啊。”
“他们不是缺少粮食吗?我大汉不是多的是吗,给他们一些不久好了吗;他们不是想要金帛吗,我大汉如此富裕,给他们一些不久好了吗;他们不是喜欢抢劫吗,我等大汉之人礼让一下,不久好了吗,何必像将军这样打打杀杀,难道我堂堂大汉,还养活不了那几个蛮夷之人?”
“他们都是未开化的啊,我们要多给他们传授圣人经典,然他们知道礼义廉耻,我们应该给他们一些土地,大汉如此之大,也不在乎那么一点,有了足够的地方,他们自然就不用劫掠了………”
看着频频点头符合的众人,公孙瓒听得满脸通红,口才不是很好的他就是找不到语言反驳。

这时在下面听着的杨风再也忍不住了,大叫一声:“你放屁!”全场之人顿时愣了下来,想到了边塞百姓的苦难,想到了边军战士的血泪……
“你是何人,竟敢在此捣乱?”所有人的眼光到看向杨风。这是就有人一边介绍杨风的身份。
“原来是杨北海啊,你已寒门之人,知道什么是圣人教化,邀请你来是看的起你,你竟然在此捣起乱了。你刚才说什么?……”
杨风脸色铁青,懒洋洋的答道:“我说你放屁,难道你没听见吗?”
“你…你…,杨风,你今天不说清楚,休想离开此地…,你…咳咳咳…”
“敢问一下卫大才子,那粮草如何而来?”
“自然是百姓上缴的了。”
“那百姓又如何而来?”
“自然是他们种的了。”
“那金币如何而来?”
“百姓上缴而来。”
“那大汉土地如何而来?”
“自然是先辈征战而来,杨风,你不要在问这些无聊的问题……”
杨风突然厉声道:“那你还说要把百姓辛苦种来的粮食、得来的金帛,先辈征战得来的土地都送给外人!!你知道百姓种植粮食的痛苦吗?你知道百姓获得金帛的辛劳吗?你知道边郡百姓的困难吗?你又知道那塞外战士的血泪吗?”
“你越是给他们粮食,他们就越发展;你越是给他们金帛,他们就越富有;你越是给他们土地,他们就越强盛;如此大汉在一点点消弱,而他们的**却是越来越大,当他们强盛到一定点的时候,大汉的灾难就来临了。”
“哦,我倒是忘了,我们的卫大少爷却是卫家的大公子啊,从小都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那里知道我们平民百姓的痛苦啊!不过也只有这样才能去研究什么圣人之道、什么仁义道德。”
“一个人在世界上首先想到是生存,不能够活下去,那里还有什么仁义道德。胡人讲的是实力,崇拜的是力量。不过也说不定,当他们去卫家抢劫的时候,我们卫大公子给那些人讲讲圣人之道,他们就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从此不再抢劫了。”
“哎呀,既然卫公子会如此之道,如今盗寇横生,我等倒可奏请陛下,卫大公子有教化贼寇之能,陛下无忧矣。那卫公子可是功德无量啊,离圣人不远矣。”说完杨风哈哈大笑。
公孙瓒此时脸色却是明显好转,看向杨风的眼色带有感激之情,袁绍等人却都是看好戏的表情,郑玄、蔡邕、蔡琰等人都是眉头微皱。
“你….你….,我不与你这寒门粗人一般见识。哼!我等却是要说那诗词歌赋……”
卫仲道无语以对,脸色难堪,一边有人提醒,就连忙开始转换话题。此言一出,蔡琰一边马上应承,毕竟女子对诗歌更是喜爱一些,不喜欢先前的话题。如此自然大部分人都附和。
话题的转换就这样进行了,杨风本想离席就走,但是却被袁绍等人挽留。自然不好强行离去。
杨风那时代之人对于古典诗歌基本都是不通,何况不喜学习的杨风。旁边之人让他也来上一首,总是含糊着推脱。
不想却是被卫仲道看到,这次本来就是想让公孙瓒、杨风等人出城,不想刚才让杨风问的哑口无言,如何咽的下这口气,逮住机会,怎会不报复一下。
“刚才听闻杨太守高论,确是妙论。那么太守大人诗歌也定是不凡喽?我等却是恭候大人好诗了。”
“这回倒是让卫大公子见笑了,我不曾钻研过作诗!”杨风微笑着回道。
“啊!原来太守大人竟然不会作诗,哦,忘了大人是出生寒门,平头百姓那里能看到书啊,这诗歌都没学到,真是可惜啊……”卫仲道大声说道,想让所有人投听见似的。
“哈哈哈,作诗这种浅显的文字游戏,那里用得到钻研学习,我这里倒是有几首诗要卫大才子品品。”
“锄禾日当午,汗滴和夏土。谁吃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春种一粒黍,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尤饿死。”
“卫公子此诗如何?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