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话 水镜老人的演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猪狗乎人类!就公子刚才所说的奴隶社会,市井之民与犬羊何异?而大多数市民都甘心成为犬羊,实在是由于天地大义未行于世,平庸之民未得开化的缘故啊!市民不开化,生产力上不去;开化的市民多了,奴隶主又作不长久。人啊!似乎生来就要有层次之分,就像草原上的马匹,有的生长壮硕,有的生成嬴弱,有些人一生下来就能了解天地的大义,然而大多数人却只能生得愚钝木讷。但是,这一切却是可以通过学习而改变的,有时候一些先进的理论,偏偏是那些生性愚钝的人经过学习开化以后超脱成高层次智慧而领悟出来。
“学习可以使木讷的人开化。一个国家里,开化的人很少,木讷的人很多,这个时候奴隶制度就建立起来了,并且得以正常运作;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化在这个国家里上上下下一点一滴地渗透,慢慢的开化的人多了一些,木讷的人少了一些,于是奴隶制度被推翻,封建制度得以建立并运作起来。这不是因为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制度才发生改变,而实在是由于开化的国民多了,然后生产力才得以提高,社会制度才得以发生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讲,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制度的改变应该可以说是同时发生的,因为事件的发生是一个过程,同时开始并不一定要同时结束,所以从表面上看,似乎社会生产力先提高,社会制度后改变。进行一个简单的猜想就能证明这个道理:假设现在有一个奴隶国和一个封建国同时存在,而两个国家的生产技术和生产体系是不一样的,另外奴隶国开化人数为甲,木讷人数为乙;封建国开化人数为乙,木讷人数为甲。现在我们将两个国家的人民对调,而国王及生产资料原封不动,那么我们将会发现,奴隶国将发生一场革命甚至兵变,革命过后社会制度与生产资料都随之改变;而封建国这边,由于能生产和应用新型生产资料的开化人数和能适应新型社会管理制度的开化人数比原先大为减少,所以很自然而然地这些国民将用回奴隶制时期的生产资料,并且供奉封建国王为奴隶主。显然这里的开化所指不仅仅包括人文开化,也包括科学技术开化,虽然据公子所说,两个领域文人相轻的情况时有发生,但是不可否认这人文和科学是相互促成,相得益彰的。
“如是推之,当封建王国里的开化人数又多了许多,木讷人数少了许多,这种形势下国家的社会制度将再次发生改变,变成所谓的资本主义。这个时候社会制度已经接近天地的大义了,毕竟如公子所说,这种社会制度下的国民,即使出身贫贱,都能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荣登一国之主的阶梯。事实上在上古之前世界上本没有国,只有一群身份地位完全平等的人,但是相处久了,他们彼此发现大家身份平等也是一件麻烦的事儿。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这群人遇到了一个问题,他们收集了一堆木材和茅草,这些材料是用来盖房子的,但是由于每个人的智力和学识不同,他们产生了意见分歧,有些人主张盖茅屋给人住,有些人主张盖马厩来养马。于是他们就分道扬镳,想盖茅屋的人去盖茅屋,想盖马厩的人去盖马厩,但是很快他们又遇到新的问题,他们发现现有的材料刚好只够盖一间茅屋或者只够盖一间马厩,而且需要将现存的所有人力加起来,才足以盖好一间茅屋或者一间马厩。于是他们不得已又回头聚在一起,想讨论出一个共同的方案,大伙儿一起向一个方向使劲儿,把这个工程做起来。然而,这次讨论似乎不是很顺利,大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据理力争,不让分毫。有些人说得急了,还动手打起架来,有几个人被打伤了,平白损失了几个青壮年劳力。讨论持续了几天几夜,没有一点儿进展。后来,他们做出了一个影响人类千秋万代的决定,他们全都同意共同推举出一位首领,然后由这位首领拿主意,并且所有族人都必须服从这位首领的最终决定,否则将其逐出族群。当然,这位首领的推举原则,必然是最有智慧,最有学识,最有眼光,他做出的一定要是最能让族民幸福的一个决定。于是通过投票,这群人选出了一位首领,那位首领决定先盖茅屋让人住。于是这个工程才得以顺利完成,并且族民住进茅屋里,得到了快乐和幸福,都觉得这位首领没有选错,自然而然这以后的所有大事,就都是由这位首领进行决策的。
“在这位首领的带领下,族民过得越来越幸福快乐,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有一天由于一件小事,这位首领被同族的另一个族民给一刀杀掉了。人们狠狠地惩罚了那个行凶的族民,深深悼念了那个曾经带领大家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的首领。然后在又一次遇到重大决策之前,大家又共同推举了另外一个公认的有智慧的首领,同样他也带领族民追求了很多幸福,但是忽然有一天,因为一点儿小事,这位首领又被另一个族民轻率而又粗鲁地干掉了。然后人们严惩了凶手,厚葬了首领,然后又共同推举了新一任领导人。这时,亲眼目睹了之前两次悲剧的元老们为了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就征求了族民的同意,在首领的身边配置了几名护卫人员以保证首领的人身安全。并且为了让首领能够省下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想点子为族民谋福利,元老们建议首领就不用再干农活了,首领的日常所需由族里每个人分出一点儿来给他,从那以后首领的个人待遇就与普通族民截然不同了。后来,整个族群越发展越庞大,推举首领的会议,就不是每个族民都能参加的了。但是大多数族民还是相信,由少部分人推举出来的那个首领一定可以像一开始的那几个圣人一样,带领所有族民朝着正确的方向追寻幸福。
“但是,并非每个当上首领的都是真正的圣人啊!即使首领本质不贪,他身边应该也不能避免存在奸人吧!夏王朝开始以后的前几代,或许王的儿子们都是通过把握了父王所给的一次次机会建立了显赫的功绩而毫无异议当上新一任首领的,但是再后来呢?从夏王朝建立到现在的两千三百年里,有哪几个君王真正具备了带领国民追寻幸福的能力?四海之内的人民,是否已经忘记了上古举贤称帝的真正意义?在自己的头上供奉一位皇帝,不是让他恣意而为,作威作福食玉食,而是要他鞠躬尽瘁,筚路蓝缕为自己谋福利啊!木讷的人们,难道真的已经习惯了那种宗室相继的爵位传承制度?难道真的甘心忍受屈辱与贫困,难道真的以为为虎作伥,欺压、甚至屠杀同僚是忠于社稷,顺从天意吗?呜呼!天道大义的沦丧,居然不堪到如此地步!”水镜悲天悯人,椎心泣血,悲痛之极。朱羽瞠目结舌,压根儿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哪里是古汉人,压根儿是资深历史学教授!

“当然,天道还是存在着的,”水镜稳定了情绪,接着说,“历史也证明了,如果一个王姓果真不能够带领国民追求幸福,那么就会由民间兴起一支义师,代表人民的意愿,推翻腐臭的王朝并取而代之,开始新王朝的延续。但是随着开化人群的日益庞大,人们返璞归真,开始有意识地致力于找回曾经失去四千多年的天地的原始大义,在这种大趋势下,末代任何封建王朝的君主要想力挽狂澜,持续自己宗族的统治地位,复辟自己一国之主的权力,那绝对是痴心妄想!他不知道在天地的大义里,人与人是生来平等的,开化的国民多了,他不可能再将开化的人变回木讷!就像铁一炼成钢,就再也变不回青铁的本色。呜呼,这就是所谓‘历史的车轮’吧!……朱公子,我这样说对不?……
“如是推之,应该可以管窥未来的终极形态,或者说终极社会制度。如公子所说地球是圆的,地球的各块大陆上同时存在多个国家,彼此之间时而战乱,时而太平。然而老夫以为,在遥远的未来,或者说是十分十分遥远的未来,随着人文和科学的发展及推广,将极有可能实现全球大融合,地球上的国籍界限将十分模糊,而战争更是不可想象,不能被容忍的。公子所提及的联合国理事会或许已经初步具备这种全球大融合的管理与组织机构的雏形了。难道,全人类的安定团结这不就是始于上古的天地原始的大义吗?
“当然,为了实现这个未来,我们所说的开化就不能只是聪明那么简单。自古以来聪明人似乎总能找到途径让自己过得舒服,而抚慰聪明人群压榨木讷人群,似乎又都是历代王朝管理社会的潜规则。一般木讷的国民,只有在饥寒交迫的状况下才会造反作乱;而深度木讷的国民,即使饿死冻死,如若没有相对聪明人群的引导,他们也是断然不懂得反抗的。而当一个国家里的聪明人太多,原有的社会制度已经不足以让所有的聪明人都过得舒服,那么这个国家就已经处在变革的临界状态了。或许,这就是老子主张要教民以愚钝的原因所在吧。然而木讷愚钝并不能使全人类生活得更好,所以它违背了天地的大义,故孔子有云‘无知是罪’。若说一个人生下来就背负着原罪,那一定就是无知了。显然,通过谦虚求学可以让一个人变得聪明。小聪明以利身,大聪明以利人,这点孔子是提到过的,而墨子更是坚决地把它付诸实践。人文的开化,继修身之后,最高境界是兼爱;而科学的开化,继学习之后,最高境界是创造。教育乃国之根本,是一个国家最紧要的事务,如老夫之前所述,一个国家的强弱最根本还是取决于国民开化人群的多少,开化程度的高低。而在一个国家的国民普遍开化之前,就确实需要一个深度开化,具备高智慧的国民领袖来组织工作,将教育作为一项所谓的‘基本国策’坚决贯彻到底,将人文和科学不遗余力地教授给广大国民,而且应该提供给任何年龄段的国民以学习机会。就公子所说,你们那个世界里国家首脑的选拔擢之于民,这种社会制度就已经接近成熟了,已经基本通晓天地的大义了。要知道,能在浩若烟缈的人群里脱颖而出并获得广大国民的认可与拥护,那是需要多么巨大的毅力与努力啊!经过荆棘仕途跌宕起伏的磨练,这位领导人必定获得一种胸怀,即如果牺牲他一人的生命能够换来全数国民永远的幸福富庶安康,远离战乱,世世恒昌,那么他一定会当仁不让,义无反顾。这是思想上了一定层次的人所具备的胸襟,是人文的极致,是一种高度开化,是人文教育的最终目的。然而世事远没有那么简单,所有的关于民族复兴的工作,需要领导人夜以继日辛勤劳作,一点一滴地躬身亲为。
“这点提醒了我,事实上在实现全球大融合之前,各国家与民族之间将可能持续相当长一段独立甚至敌对的时期,他们需要在混乱中进行学习,进行人文与科学的开化。所以在这段时间里,为了保证国民生命财产安全并民族意识形态与特色文化的延续,一个国家就不能停止与放松军备扩充,这是有前车之鉴的。据公子所说,一千六百年以后大清占有了全球三分之一的财富和三分之一的人口,但是那个乾隆皇帝藐视科学,不屑扩充英制的新式火枪和军炮,却热衷于花费巨量人财物质扩建圆明园。结果圆明园是修得很漂亮,然而武器落后了英法联军近百年,到头来连自己的园子都让人一把火给烧干净了。
“武器是用来屠杀与破坏的,然而占有武器却是为了守护自己的国家免受屠杀与破坏……有些人含辛茹苦创造出来的东西,另一些人却可以毫不留情,甚至殚精竭虑地想要毁掉它,世界上还存在什么生物比得上人类如此变态呢?……这都是因为开化未普,天地大义还没有让所有人尽知的缘故啊!故教师者,任重而道远;而教师的选拔,应当慎重;教师人群,应该会是一个国家里最优秀的群体啊!所以老夫听公子你说起自己老师的所作所为,我想他多少应该有他自己的道理吧,毕竟他也是为科学做了贡献的。既然事已至此,公子还是想开点儿好,或许你可以在这里找回自己生存的意义,你说呢?”羽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他不明白一个学者的即兴演讲如何可以这般艺术,在滔滔不绝地讲透了天地的大义以后还能再不动声色,随其自然地绕回来劝慰自己,这般功力,只怕自己再努力十年,也是不及的。
六人围桌聊了许久,不觉日渐西沉。幕后用过晚膳,李老安排众人入客房休息,而羽仍回茅屋。躺在砗磲七宝床上,羽莫名其妙闪过一个念头:监狱里的帅哥,只不过曾经做过错事,即放下屠刀,亦可成佛。未来之事,尚不可知,坐牢不是命数的终结,自暴自弃才是最可怕的……
(不好意思,让大大们看了一章的说教)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