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董卓入京(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些跑题了,扯回来。若是说与董重联宗收编了本家的部众,尚不为人所称道。哪知何进部曲、何苗部曲也尽数为董卓收编,不得不让人佩服这边地粗鄙武人。何进家将吴匡率手下把何苗斩成肉泥,本与何苗部曲结怨甚深,哪知在董卓帐下尽释前嫌,竟成了不打不相识的难兄难弟。如此一来,董卓的实力大增,开始袁绍还有些投鼠忌器,到后来已是心生惧意。每日里只知长吁短叹,狂饮滥醉。
董卓到了洛阳城中,只用了数日时间已然牢牢地把握住了政局,此时朝中大权已全归于掌握之中,隐隐成了三公之首。
过了数日,已是九月,正是秋菊怒放,争奇斗艳之时。这一日董卓听了手下谋士之计,借了请百官到府上赏菊的籍口,请朝中官秩六百石上的文武到自己府上议事。百官哪里敢推辞,待到天还大亮,便早已到了董卓府上。张让府第本在洛阳城中是数一数二的奢华,这日从早晨开始府中仆役便忙的脚不点地,到了百官来的差不多的时候,府中已准备停当。
等到众人进了董卓府后园中看时,只见四下里花团锦簇,曲水流觞。园中丹桂摇曳,金风拂面,满园花香。数不清的菊花竟相绽放,姹紫嫣红。只是园中披甲持戈的军兵密布有些大煞风景。
百官一见之下,知道今日是宴无好宴,心中俱是坠坠不安,更哪得有心思赏菊。
众人正在神不守舍之时,忽闻得那亭中琴音铮然,百官凝神望去,只见亭子里一人,峨冠博带,却是旬日间连升三级的大儒蔡邕。
蔡邕曾因得罪了宦官,被迫流浪江湖十余载,董卓一到洛阳城便请天子赦了他的罪,征召到京城,不到月余时间,便从祭酒的小官升为尚书。引得清流一片艳羡称颂之声。蔡邕不仅为当世大儒,且雅好操琴,琴技为当世顶级人物,相传在流亡江湖时,闻得邻人烧薪之声,从火中抢出一段桐木,制成一琴,名唤“焦尾”琴音清越绝伦。
今日董卓命人相请特意请蔡邕携了此琴助兴,蔡邕为酬答董卓的知遇之恩,欣然从命。
这时蔡邕双手抚琴,霎时琴音如流风细雨在园中飘忽,众人听得如痴如醉,登时忘记了身周的险恶。陈逸更是心下敬慕,仔细品味琴音中的深意。正在沉醉其中之时,忽而琴音嘎然而止,余音袅袅在园中盘旋不逝。
众官从琴声中清醒过来,只见董卓在手下将士簇拥之下,全身甲胄大步走进园来。以三公为首的百官忙起身相迎。董卓边抱拳回礼,边走向场中为他预留的席位。百官见他全身披挂更是心中惶恐。
董卓捧起杯大声道:“仲颖自入洛阳来,尚未得暇与诸位同僚共饮。今日我见园中百菊繁盛,不敢一人专美,故请诸位过府同赏!”言罢举起手中酒一饮而尽。百官见他目光如电扫视过来,都是心下一寒,都陪着把酒干了。
才放下杯,身后的仆役忙又把酒添满。董卓大笑着与众官连饮三杯。见众人一脸怖色望着自己,沉吟着指点园中菊花道:“春夏秋冬,四时各有花开,秋日寒风吹得菊花绽放。天地变化莫测,富贵如牡丹者此时已是残花败枝。只余得这菊花傲霜独立,天道如此,我辈也当顺应天变。天子无德轻佻,不可堪此重任;何太后难辞其咎。且故太后董暴卒,天下汹汹皆言乃是何太后兄妹二人鸩杀。纵非她有意为之,亦有失察之责。已失人妇之礼。按律当一并废去。不知诸位意下何如?”

话音一落,猛见一人纵身从席间跃起,身在空中已拨剑在手,剑势如虹当胸便刺。众人看时,正是史道人暴起发难。众人骇的失箸落地的声音响成一片。
董卓也未曾料得竟有人胆敢于大庭广众间发难,吃惊之余竟未及闪躲,众人惊呼声中,只见那剑正中胸口,有胆小之人掩了二目不敢观看,只以为这一剑便可结果了董卓性命。董卓身后随从纷纷呼喝,却见史道人这志在必得的一击却未伤得董卓一根毫毛。
史道人这一剑蓄足了身上的内力,长剑刺在董卓身上,穿透了披在外面的甲胄。史道人正在惊喜之时,忽觉得手中剑势为一物所阻,剑势劲急,内力催动,那长剑竟断为寸余长的断,坠落在地,手中只握个剑柄怔在地上。
董卓仰天大笑声中,从身后闪出一人正是居然的孪生兄弟居延。只见他手一挥,众人只觉眼前一花,原来他使的是一对流星锤。史道人还在怔忡间,被他一锤正中,身体象风中的枯草直向后跌出。人在空中口中已是鲜血狂喷。
史道人摔在地上,顾不得查看伤势,跃起身拨身向外飞奔。地上的几案被他撞的东倒西歪。居延纵起身要去追时,忽听得金风破空之声峻急,抬眼看时,只见一只羽箭向董卓面门呼啸而至。
居延心念动时,手中的锤向来箭撞去。那箭被锤一击在空中相交划出数点火星,已变了方向,‘噔’的一声恰巧插在袁绍面前几上,袁绍吃了一惊,面色顿时变的苍白如纸。
居延向那来箭方望去,只见隔了二十多丈距离,一人正在挽弓向自己瞄准,见那人身高八尺余,身材伟岸,好一付丈夫气概。怕董卓有失,忙闪身立在董卓面前。
董卓向那边望去见是原并州刺史丁原身后随从。这时丁原气呼呼立起身来,一脚把身前的几踢的酒菜四下飞溅。戟指着董卓骂道:“董卓匹夫,你一介粗鄙武夫竟敢妄言废立之事?当今天子乃是先帝嫡子,向无大失,你莫不是要造反不成?”
话音才落,身后那人又是一箭,这一箭更是凌厉,居延把手中双锤舞的风雨不透,把那一箭磕的不知去向,只觉那来箭力道十足,震的自己臂膀竟是一麻。不禁心下骇异。这时园中军兵忙向丁原围拢来,丁原身旁那人正是吕布,这时把手中弓一抛,拿起立在身边的大戟来,略一挥动,围在身边的一众兵丁早被荡的跌跌撞撞。
吕布护了丁原向外退去,董卓手下慑于吕布虎威竟没有人胆敢去追。
董卓这时面色变的铁青,阴鸷的眼光向座中人望去,众人如芒在背,都低下头去。董卓手按在腰间剑上,狞笑道:“还有哪个有异议?”忽听得有人高声喝道:“此事万不可行,明公欲行伊尹、霍光故事,植意切不可为!”
董卓手按剑柄叱道:“卢将军欲挠我行废立之事,是何道理?”
卢植泰然自若道:“明公乃外郡刺史,初入洛阳,朝中大事似未曾尽知,夫废立之举,事关社稷,植幼习诗书,圣人有云: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还请明公深思。”
董卓听到卢植所述无伊尹之志则篡时,早已怒不可遏,掣剑在手,便要过去斩卢植。身后蔡邕、陈逸、何顒等忙上前阻止。
蔡邕与卢植相交甚厚,扯了董卓胳膊劝道:“卢公乃海内大儒,为世所重。明公切不可初入洛阳便有害贤之名,失了众望,寒了天下人的心!”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