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再战孙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不知道孙坚想什么办法来分胜负,心中疑惑再看孙坚很是得意,笑着对我说:“以孙某看,不如让风儿贤侄和策儿再斗上一场,以此来分胜负,这样如何?”“好好,这样好。”我还没说话呢,孙策先答应了下来。我也不能驳了孙坚的面子,打一场就打一场吧。
我和孙策两个人各拿了兵器往校场中间一站,摆开架势,如今的孙策已经不再是那个心高气傲的孩子了,冷静,沉着,以及观察对手的眼神,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难怪孙坚会对孙策这么有信心。
不过我也不再是那个什么也不懂的少年,不说别的,单凭我上过战场这点就要比孙策多出极大的优势。战场之上,血肉之中,真正的勇士,都是在死人堆里打过滚的。孙策毕竟还没有体会过那种感觉,心态上就要比我差很多。
两人持戈,当戈第一次相撞的时候我忽然觉得我的对手好像是许褚,不光力量很大,而且掌握了速度,方向,就像是能把我的力量卸去一般。我心中暗暗吃惊,看来许褚把自己的所有看家本事都交给孙策了。现在的孙策,孙坚也未必能打得赢他。
不过我平时也是和许褚、太史慈练武,他们俩个的路数我一清二楚,太史慈的进攻讲的是个猛,不管要在力量上猛,在气势上也要猛,用气势压垮对方,招式中带着那种有去无回的悲壮。而许褚固然勇猛非常,但是勇中带巧,不论是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只要给许褚一点周转的余地都会被他抓住要害而死攻。
眼前这孙策也带了一些许褚的影子,可是他毕竟不是许褚,兵戈相交之中,透露了一丝烦躁。我也不着急,任由孙策进攻,只有在彻底防守住孙策之后才会找机会给孙策来一下,往往弄得孙策狼狈不堪。
转眼间,百招已过,在一次激烈的冲撞之后,我们两人同时退后三步,轻轻喘息。
“几月不见,二弟武功大有精进,为兄心中甚慰。”我在喘息中不完了夸孙策两句,他今天的表现确实值得夸奖。要说起来,我一开始还以为能凭在战场上的经验轻松取胜,不过看来我错的很彻底。
“大哥才是勇冠三军,难怪能够在沙场之上建功立业。”孙策也在喘,心中暗暗赞叹我的勇武不亚于许褚。要说起来也是,如果只有许褚一个人教导我的话我是没办法赶上许褚的,可是除了许褚还有一个太史慈也在一起教导我,所以我的武功进步才会这么快。
“二弟休要奉承,还不快快来分出胜负。”我一笑,提起了戈就冲了过去。孙策眉头一皱,也不答话,提戈与我再战。兵戈再度相交,铁与木头相撞的声音不绝于耳,校场周围的士兵都已经看得有些傻了,不时的发出叫好声。而孙坚他们在那里也是不断的点头称赞,尤其是孙坚,一个是他儿子,一个是他侄子,他当然高兴了。
忽然间,孙策脚下一滑,仿佛就要摔倒。不过他这点小伎俩怎么骗得过我,今天已经有两人吃诈而败,我怎么会不长点记性。身子只是试探性的动了动,孙策果然发动反击,可是我以有心算无备,怎么会让他得逞。挡开他扫来的长戈,紧跟着就是一连串的猛攻,孙策抵挡不住连连后退,我看准时机,长戈一扬,孙策手中戈被我直接挑飞。
比斗结束,两旁的士兵们大声叫好,孙坚他们也是走了过来,孙坚笑着对我说:“风儿贤侄技高一筹,孙某输的心服口服。”废话,就是他自己上也未必能讨得了便宜去,他可不得心服口服。孙策也是拱手一拜:“大哥武功超群,二弟心服。”我则是拍拍孙策肩膀:“几月不见二弟就能有如此手段,他日成就必在大哥之上。”孙策傻呵呵的笑笑,大家伙也都笑了。
斗将结束,孙坚安排我们回去休息,这样一来我就在下邳休息了几日,吩咐许褚和太史慈继续教导孙策武艺,我则去和孙坚手下的四个大将套关系去了。这四人可是孙坚的本钱,要是能把他们挖过来那可就赚死了,不过我也没抱什么希望,毕竟是孙坚的手下,就算是他们有意跟随我也不好意思要,不过为了将来打好关系还是必要的。
几日过去,我去向孙坚请辞,刚进太守府,恰巧看见孙坚手中拿着圣旨正在和一个人亲切的交谈。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轻轻走过去:“文台叔父,敢问这位是?”孙坚刚看到我进来,给我介绍说:“这位是朝廷派来的天使王中郎,王中郎,这是孙某贤侄,齐风。”那王中郎一看我吃了一惊:“这位少年就是那破广宗,擒张宝的齐风齐折冲?”我都这么有名了?朝廷来的天使都听说过我?心中疑惑,但是不能不回话:“在下正是,不过攻破广宗擒拿张宝都是仰仗卢右车骑,在下不过尽微薄之力。”那王中郎见我谦逊有礼,心中也是暗暗称赞。我见没什么问题,转过头去问孙坚:“文台叔父,不知王中郎此来所为何事?”那王中郎抢先回答道:“王某此乃是因为孙将军平定黄巾有功,特来宣读圣旨,孙将军现已是长沙太守,乌程侯。”哦,难怪看孙坚这么高兴。“恭喜叔父高升。”我拱手一拜,“正在此大喜之日,风儿有一个不情之请。”孙坚不知何事:“风儿贤侄但说无妨。”“风儿是来辞行的,还望文台叔父能够答应。”孙坚一皱眉头:“不多待几日了吗?过几日孙某也要去长沙了,一起出发不是更好?”那王中郎倒是说话了:“孙长沙,有道是男儿有志在四方,既然齐折冲有意要走,还是不要强留吧。”我看了那王中郎一眼,心中对他的印象改善了几分。孙坚一听那王中郎这么说,也就答应了。孙策跟我一起从里边走了出来,关切的问:“大哥如今又要行走,不知此去何处?”我想了想:“我先去舒县找三弟,若是三弟无事则去吴郡继续学业。”孙策依依不舍道:“大哥此去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见面,还需珍重。”我笑了笑:“你我兄弟情深,还怕没有再见之日?”忽然想起来一个问题,问孙策:“二弟,你可知道那王中郎是什么来历?”孙策挠挠头:“我只知道那王中郎姓王……”“废话!”“大哥,我还没说完,那王中郎姓王名允字子师,别的我也不知道了。”王允吗?好像听说过,可是记得不是太清楚,恐怕也是个能人吧。

懒得再去想这个王允什么的,告别了孙策,回到住处叫上太史慈四人,准备好行装就出发前往舒县。
舒县在庐江郡中,离这里说远不远,说近不近。大概和从下邳到吴郡差不多的路程,而且吴郡和舒县相距不远。
我们一行五人决定过寿春、合肥去舒县,这样不但行程较短而且比较安全。行不多日便来到了寿春。
寿春城依旧繁华,仿佛完全没有受到黄巾之乱的影响一般。进了寿春城门,找了个驿站。吩咐太史慈和臧霸去市集准备些路上要用的东西,自己带着许褚出门去闲逛。高顺则是自己在驿站看书,我前几天把《六韬》的抄本给了高顺,至于他能领悟多少就要看他自己的命了。
大街上,随便找了个酒肆歇息。忽然看见一个大汉正快步走着,我看了一眼许褚,许褚点点头,他也看得出来这个大汉恐怕是个练过的。
暗中吩咐许褚去把那个大汉叫过来,只见许褚走过去,也不知道他跟那个大汉说了些什么,一抓大汉的肩膀,强迫着就把大汉带了过来。我心里有了底,至少在武功上他不是顶尖的高手。
许褚把那人按在我对面坐下,然后坐到我旁边。我看人来了,也不着急,拿起来一粒花生,慢慢的放在嘴里嚼着。
大汉心里发怵,就凭刚才许褚那力道他就知道自己绝对不是许褚的对手,他平日里自负勇力过人,这次正是要去投军的。奈何碰上了这么一个怪物,让他的自信心大受打击。
我吃完花生,顺手把酒杯中的酒喝干,自打回到下邳之后我也开始喝些酒了,毕竟这南方是鱼米之乡,酒也是以黄酒居多,并不像北方那烈酒一般呛人。
“你叫什么名字?”我慢悠悠的问那大汉。“某名叫纪灵,字伏义。”没什么印象,顺口答:“嗯……”又吃了一粒花生,问道:“这样急匆匆是干嘛去啊?”那纪灵看了一眼许褚,看到许褚对他怒目圆瞪,心中害怕:“纪某这是要投军去。”“投军?这大乱已定还投军干嘛?”“公子有所不知,黄巾乱党虽已平息,但余孽还在,寿春太守袁公路欲起义兵以剿黄巾余孽。”我呵呵一笑,这袁公路我还是有些印象的,袁术,伪帝,拿了块玉玺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这纪灵倒也是个人才,还是不要放走了为好。心中主意下定,问那纪灵:“你可认得我是何人?”纪灵心想,我哪知道你是哪冒出来的:“纪某不知公子为何人。”我掏出折冲校尉的虎符:“你可认得这是何物?”“虎符?”纪灵大吃一惊,看着我的眼神变了又变。我则是欣赏这他的表情,原来让人崇拜的感觉这么爽。
“我乃是折冲校尉齐风,今日路过此地恰巧遇上了壮士故叫来一叙,得罪之处还望壮士不要见怪。”纪灵的眼睛都直了:“不怪不怪,将军恕草民眼拙,触犯将军之处还请多多包涵。”这个纪灵倒是会说话,我又问他:“既然壮士已经知道我为何人,愿不愿就跟我走?我虽然不敢保壮士有多少荣华富贵,但总比在那军中当个杂役小兵强。”纪灵一听就知道自己交了好运了,要知道汉代的校尉是常设的将军,虽然不比中郎将和大将尊贵,但是比较稳定,能让一个校尉赏识,至少是衣食无忧了。
“只要将军不弃,纪某愿效犬马之劳!”我摆摆手:“你先坐下,说说你会什么?”纪灵答道:“纪某有膀子好力气,也曾读过些书,知道如何统兵。”好家伙,读过几本书就知道如何统兵,我可不敢把自己的兵交给他带。不过多个人就多份力,反正现在也没什么事情可做,多招点将领也不错。
把纪灵安排回驿站,准备让臧霸和高顺教教这个家伙到底该怎么带兵。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我现在已经有五个武将了,可是却没有一个能替我出谋划策的人。周瑜绝对是个谋划的好手,不过他现在还太年轻,如果把他弄来的话和揠苗助长没什么区别,而且周瑜最终肯定要跟随孙策的。我的谋士,到底在哪呢?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