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红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我想象中做为皇上身边的侍女就应该或是手执屏扇或是手提香炉或是手提灯笼——当然这个是晚上的时候,要不也要拈袵站在那里做一尊塑像,当然也有一种是给皇上解忧逗乐子的,地位不属于他的妃嫔但也不全属于下人,也就是说名义上是他身边的宫女,但实际上也陪他睡觉,说白一点就像武则天一样。
后者肯定是我不愿意的,而前者嘛,我倒可以接受。而皇上给我安排的就更为特殊——陪读,读书嘛,总是好的,中国人的观念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奉行者,我也是受这样的思想长大的,虽然不能十成十的接受,但也不会提出任何质疑。
让我这个无论是写还是看都已经习惯横着来的现代人要竖着看书上的字,着实费了一番功夫才办到的,于是我也接受看繁体字——但毕竟不若简体字认得多,我会读会写会认的也多位常用字,而那些生僻字……我也不会。当然还有一点也令我头疼,看书是好事这我承认,十成十的承认,但是也应该看我喜欢看的吧?我又不考学,干吗总看一些枯燥无味的“国志”啊?
看了三天,翻了一套书中一本的十分之一——我是真没办法,生僻字不说了,我还要将纯古文翻译成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头疼啊!于是我小心翼翼的提出要求,能不能请一位老师来讲解,于是在第二天,我被送到一间屋子里,迎接我的是一位五十岁左右的老先生,带我来的三公公介绍说他叫唐骅,我觉得这名字听过,想了整整一天才想起来他就是祝红应该称之为丈夫的父亲。如果我记得不错的话,那一年他的官职应该是兵部尚书,而如今则是参知政事,因为不懂这个官阶还特意问过三公公是做什么的,他解释说是掌副宰,毗大政,参庶务,也没有看见我一脸的不懂——没办法我对古代官阶制度不熟悉,除了知道最高官职宰相以外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不过听得出来,他——升官了。我想如果让他知道我也算是把他儿子推向断头台的人,不知道他还会不会给我讲课。
于是我顺口又问起李忠云,三年前的那个年轻巡抚,其实在去年的春节庆祝上我也看见过他,不过他并没有看见我——也许是看见了不认识,也许是看见了装作没看见,总之结果是我们并没有打招呼,甚至连个照面也没打。那么他知道那个人就是判他儿子死罪的人吗?
得到的答案是半年前因为他管辖的地界出现兵乱,平定之后就被革职查办,听说死于回乡的路上——可算得上是英年早逝。我皱眉,我思索,我无心向学,于是三公公一状告到皇上那里,在皇上有如父亲一般责问我的时候我顺口就问出了心中存在许久的疑惑——我为什么要学这些——真的是学,就像我在校读书一样,就差通过考试获得资格证了。但是他并没有回答我,而是放我离开了,而学我还是照上不误。
于是我又转问三公公,他的嘴闭得像蚌壳一样紧,半点口风也不透露出来,这就引起了我更大的好奇——我一个在明年就要离开的宫女,学这个到底是干什么?难道他要认我当干女儿,然后和番?这个念头一旦出现在我的脑子里就难以撇开了——要真是这样,那我就得想办法自救啊。
当然我猜还有人能给我答案,就是十二,我带着三公公——其实他是皇上派到我面前做卧底的,一天到晚都跟着我,就差连上厕所也跟着进去了。
我乘着夕阳的光芒来到他那座有些破落的院子里,见到他,礼貌性的问候之后就直奔主题,他笑着看着我,那是一种让我背脊发麻的笑,然后神秘兮兮的凑到我耳边说道:“对你以后有好处。”
技多不压身,知识多了也不压身,这我当然知道,但是就是因为不知道这个知识是为什么多的才感觉毛毛的,也无心向学,而他显然是知道,但是却不告诉我,当然我也明白,如果他都不能告诉我,那么这个宫里就没有人敢告诉我了——皇帝下了封口令啊,谁敢不从?
“好好学吧。”
这声音入了我耳,就感觉带有点戏谑的成分——在我能接触的人中谁也不告诉我,那么我能怎么想?随遇而安?那也得看那个“安”会不会与自身产生矛盾啊。
好吧,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上学是吧?可以啊——
“我不想让他教。”
“为什么?”
“因为他不会是一个好老师。”
“为什么?”
“因为他不会以身作则。”
“怎讲?”
“古人云,‘子不教,父之过’,而他儿子杀妻灭子——而那个妻还曾经是他救命恩人的孩子!可他竟然包庇他儿子,任由他儿子道德沦丧。这样的人做我老师……皇上,您就不怕我跟他有样学样?”
“这怎么可能呢?”
“怎么不可能?”
三公公忙把我拉到一边授之以秘的说道:“唐参知政事教子有方,这是太后御赐的。”
我瞪大眼睛看着他,希望他能给我一个解释,三公公也不辜负我的期望说道:“你觉得玉贵人怎么样?”
“玉贵人?”不是我不记得,而是记忆深刻,虽然我没有跟她搭上半句话,但想忘也忘不了,因为在我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还以为是见到了鬼,实在是因为她太像那为已经彻底做古的梅妃了。我还记得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她挺着大肚子,当时我有多惊讶可想而知了,就差没有上前戳她两下,以辩真伪。

“他是玉贵人的父亲,听说她的兄弟因为父亲在朝为官,不想沾父亲的光形成党派,因此才没有入朝为官,因此太后还御赐他教子有方。
我惊讶——我想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三次如此惊讶——第一次穿越时空,第二次看见鬼,而这就是第三次。
“那是什么时候的事?”
“四年前。”
我不再说话,我想我是聪明人,但李忠云也不是笨蛋,他肯定没有参上来,再说了,参了上来也未必能让当今天子看见,看见了也未必信,因此——
“你说的是真的?”皇帝问。
我能怎么回答——记错了?开玩笑?这都不是我想要给的,而且就算皇帝相信我,难道他还能让太后收回成命?“还是你自己想吧。”我,抬脚就走,连告退的话也不说了,气呼呼的就走了,我想我的胆子无疑是大的,这个举动可是对他的不敬!
我一个人气呼呼的出来了,越想越想不过,不能让皇帝处置他,那样不相当于在打皇太后的脸吗?如果换做是我,我也不会那么做的,所以对他是可以原谅的。但是——
“没事赐什么赐啊!”
想不过也气不过,我决定自己动手!
我说过我不笨,因此我肯定不能让自己出面,别人出面又靠不住或者容易连累他人,因此——在三天后我特意支开三公公,然后将某样东西放在了他教学的书下。然后我等着他进来,等着他拿起书,等着他发现那样东西,然后——
我看见他在我面前口吐白沫的昏了过去——
“做贼心虚。”
听说他醒了之后口中就不断的念叨着鬼,念叨着对不起,听说还砍伤了府里的三名丫环,疯疯癫癫的,一个月之后听说他在家中去世了。
而我,笑了。
※※※※※※
夹在书里的,其实就是一张素描画像,画的当然是祝红。其实我还是由衷感谢爷爷当年让我学了这么一手,作为业余爱好,不然今天我岂能如此轻易的就将其逼疯呢?
然后在御花园中我看见了穿着素净衣服的玉贵人,看到她就不由得想到了梅妃,然后就想到了她对我的不老实,想到了那名装疯的三皇子,不由的感觉这个宫里就是一个无底的黑潭,一旦搅进去了,就算拔出来也是黑的。
这让我也产生了尽快离开的想法。
不过说到离开,十二已经离开了,但是到现在事情都还没有被捅出来,我知道这是他太不受人注重的结果,这让我有些难过,但又有些庆幸——因为他不受注重,离开的时间越久,被发现之后就越安全。不过呢,对于我来说,只要他离开这个皇宫势力,早发现与晚发现他都是安全的,唯一不安全的就是我……冒了那么一点危险。
坐在御花园高高的凉亭里,看着手中的《史记》,其实我对这本书是倾慕已久——梁启超曾评论此书为“千古之绝作”,而一代文学大师鲁迅先生也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可见去成就价值了——但上学期间看的也只是课本上的偶尔一两篇文章,本想好好看完的,但因工程巨大,十分耗时,因此就一拖再拖,直到后来上了班,就更没有时间看了。所以这次有机会与其让我看那些“国志”还不如看《史记》呢,这本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但我想当我真的看完之后应该很有成就感,今天看的是《史记.周本纪》,然后我看到了褒姒——
然后我记起了有人曾说过——夏亡于褒姒,商亡于妲姬,汉衰于张飞燕,唐衰于杨玉环,宋败于李师师,明绝于陈圆圆,清毁于那拉氏。可见在古人的眼里,女人就是祸水啊——不究其自身原因,所有的都推于女人身上——不过一个女人要真得到如此的宠爱……还真不错呢。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美得无处藏
人在身旁如沐春光宁死也无憾
国色天香任由纠缠哪怕人生短
你请我愿你来我往何等有幸配成双
啊~~让我拱手河山讨你欢
万众齐声高歌千古传
你看远山含笑水长流
生生世世海枯石烂
啊~~今朝有你今朝醉
爱不释手你的美呀
莫等闲白了发才后悔
啊~~今朝有你今朝醉
爱不释手你的美呀
让我抱得美人归
让我抱得美人归
(爱不释手/词曲:小虫唱:李丽芬)
可是这个时候我竟然想到了刘淑敏想到了九王爷,最近宫里一直没有听闻九王爷的消息,也不知他过得怎么样,我觉得我应该为他做点什么。抱着书想了想,然后扔下书,就朝自己的屋子跑去——至于书,有人会替我收的。
我想我能替他做的就只有替他画一幅她的画像了,于是我在屋里关了两天,终于大功告成,然后拿着画像我又不知道该怎样送出去,托人送?怎么可能,我画的可是四皇妃,给的可是九王爷。那么就只好我亲自送了,可是我能离开宫吗?就算我离开,那身后也有人跟着吧?明目张胆的交给他?呵呵~~~又不是不要命了。
不过我去看九王爷,怎么说也不合理吧?我将飘落在我衣领里的落叶拈了出来——
“有了!我怎么把这么重要的事给忘了呢?!”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