凑三千字之追忆保钓英雄陈毓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96年9月下旬,钓鱼岛再次成为全球华人关注的焦点,世界上哪里有华人,那里就能听到华人抗议日本窃取中国钓鱼岛的呼声。
第三次保钓运动的导火线仍然是日本右翼团体到钓鱼岛修建灯塔,日本海上保安厅派舰只护航,并一再驱赶中国船只,日本外相池田行彦在香港宣称钓鱼岛是日本领土,日驻港总领事说钓鱼岛问题只是小事一件,则明显是在火上浇油,令火势一发不可收拾。
港事顾问、"全球华人保钓大联盟"召集人陈毓祥9月22日率领香港保钓志士,乘坐"保钓号"船从香港誓师出发前往钓鱼岛,斗志昂扬高唱《钓鱼岛战歌》:滚滚狂涛,东海之遥,屹立着一群美丽的小岛。
钓鱼岛英勇地俯视着太平洋,
钓鱼岛,捍卫着我们富饶的海疆。
风在吼,海在啸,中国神圣领土,
钓鱼宝岛象征着我们英勇不怕强暴。
钓鱼岛你带给渔民多少欢笑,
钓鱼岛,蕴存着我们无价的宝藏。
怒吼吧,钓鱼岛。
我们寸土必争,誓死抵抗,我们藐视那东洋强盗。
陈毓祥一行9月25日11时50分驶入钓鱼岛15海里水域时,立即被日本7艘作战舰只如临大敌般从三方包抄过来,团团包围,另有飞机在空中严密监视。日本的军舰、飞机为何来得这么快?
原来,日本当局早已做好了调动日本海空军对付中国保钓志士的军事部署。据日本报章报道说,最近香港"保钓号"前往钓鱼岛进行抗议活动时,日本航空自卫队由日本本土派遣预先警报机前往那里基地担任警戒监视任务。
日本《东京新闻》报道,在"保钓号"于本月二十二日由香港出航前往钓鱼岛时,航空自卫队即由青森县三泽基地派遣该基地所属航空队的六架E二C预先警报机前往那里担任警戒任务。
E二C早期警报机的主要任务是监视来自低空的飞机。
报道引述航空自卫队参谋长村木鸿二的话指出,航空自卫队的任务是警戒、监视日本周边地区,现正加强这方面的任务,目前尚未发现其他国家的飞机有特别的动向。
日本海上自卫队目前维持平时一般任务,侦察机由空中进行监视活动。报道引述日本统合幕僚会议议长(相当于军方参谋总长)杉山蕃的话指出,目前是海上保安厅负责处理钓鱼岛问题的阶段,日本自卫队正冷静地注视事态的发展。
陈毓祥没想到日本当局对他们这艘设备陈旧而又没有任何武器的"保钓号"货船会如此紧张,他们不被日本海空军舰机的气势汹汹所吓倒,高唱《(新)保卫钓鱼岛》战歌与日方的军舰、飞机周旋:(新)保卫钓鱼岛团结起来,行动起来。
起来,起来,中华儿女站出来,保卫领土钓鱼岛。
抗战胜利已三代,百年国耻犹存在。
不认罪赖血债,小鬼子有后台。
军国阴魂又重来,占我领土钓鱼岛。
保卫领土钓鱼鸟。团结起来,行动起来。
起来,起来,中华儿女站出来,
保卫领土钓鱼岛。团结起来,行动起来。
起来,起来,中华儿女太愤慨,保卫领土钓鱼岛。
莫道峡分两岸,不论海内和海外。
求大同存小异,同仇敌忾莫等待。
不分左右和党派。
9月26日零时20分,"保钓号"驶入钓鱼岛12海里水域,准备设法靠近钓鱼岛。日舰发现了他们的企图,多次开动无线通讯器警告中国人不要靠近钓鱼岛。
陈毓祥一行保钓志士最重要的原动力是保卫祖国领土的一腔热诚。他们以残旧的货轮,成功地突破了日本舰机的海空封锁,26日2时30分驶至钓鱼岛1.5海里处,准备实施陈毓祥的"保钓三步曲"。
陈毓祥经常挂在口边的保钓三步曲,目标一是深入钓鱼岛十二海里宣示中国主权:二是抢滩登陆钓鱼岛;三是在岛上插上中国国旗。"保钓号"上的突击队员,有来自不同阶层,各行各业,各有所长。不过,彼此在行动上,也有不同见解,要求同存异谈何容易。在突击队成员中,有几人便特别受吵架,经常争得面红耳赤。船长魏立志和陈毓祥要领导这支突击队,一点也不容易。难怪记者经常看见魏船长拿着瓶酒在灌,有时候更没有胃口吃饭。
这时,日本舰只和直升机紧紧尾随"保钓号",用探射灯照射"保钓号"。由于风浪大,陈毓祥和船长决定"保钓号"驶离钓鱼岛海域。
26日6时整,陈毓祥率领众志士由钓鱼岛以北27海里处做第二次闯钓鱼岛试验,日舰也掉头追赶。经两个半小时搏斗,"保钓号"再次驶入钓鱼岛12海里范围,日本人更为紧张,调动15艘舰艇将"保钓号"团团包围,其中4艘贴近"保钓号",并派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在"保钓号"上空低飞盘旋,向中国人施加最大压力。
陈毓祥看海浪太高,与船长商定取消原定的"保钓号"抢滩行动。他们在甲板上高举五星红旗,斗志昂扬地与日本人周旋,双方形成对峙状态。陈毓祥通过扩音机宣称钓鱼岛是中国领土,日本人不得染指;日本人也通过扩音机应战,双方展开激烈的主权宣传战。
9时25分,陈毓祥等5名壮士由"保钓号"跳下大海,以示可在中国主权领海内活动,但因海浪太大,很快发现有人遇溺,船上成员赶快抛下救生圈,从巨浪中救人。
经15分钟抢救,5个突击队员很快被救上"保钓号",却发现陈毓祥昏迷中口吐白沫,方裕源情况稍好,其他3人安然无恙,随即发出求救信号。
新华社接到求救信号后,立即用自己的良好设备向有关方面发出求救要求,日方即派直升机把方裕源送往附近的石垣医院救治,日本医生协助抢救陈毓祥,到9月27日23时30分,宣布陈毓祥为国捐躯。
保钓成员们失声痛哭,以三首挽词表达对陈毓祥的哀悼之情:"保钓号"成员的三首挽词第一首一哭毓祥再哭毓祥毓祥毓祥今已矣却留重任难承受生为保钓死为保钓保钓旨何在取回主权方甘心第二首七一保钓未成九六保钓未竟如今遽牺牲堪恨大鹏从天落社会活动有功保钓运动有功毕生何奋勇好教后世继君来第三首决心为保钓视死如归真英雄儿女本色奋勇卫领土以身殉国我中华民族增光A日本责任不可推卸在陈毓祥身殉钓鱼岛后,中国与日本就钓鱼岛的交涉,升到另一个更高的层次。中国外交部在陈毓祥遇难后翌日,向日本驻中国大使提出严正交涉。外交部发言人沈国放说,保钓号船上人员的伤亡,日本方面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说,中方希望日本拆除钓鱼岛上的灯塔。

沈国放说,陈毓祥遇难,事件的起因是在日本方面,所以,日本政府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说,由于有人死伤,是一件严重的事件。
陈毓祥其人其事
香港报纸广泛报道陈毓祥的生平事迹。
陈毓祥,1950年生于广东汕头市,潮阳人士。已婚,育有一子一女。
陈毓祥小学就读于北角堡垒山官立小学,因成绩突出考取英皇书院,1975年获香港大学社会科学荣誉学士,1980年获中文大学分院哲学硕士学位,后又获英国多个文凭。
70年代初开始,陈毓祥先后做过电台时事评论员及中学教师,先后做过节目主持人、编导、监制、电视部副总监,后又做过快报执行董事,1992年成立顾问公司并任唯美物业代理公司总经理。
陈毓祥热心社会活动并积极参与。1985年,他当选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从而开始了他的社会活动生涯,十多年来,他曾参与、倡导过多项活动,包括推广礼貌、港人建港、公民教育、青年协会等。
陈毓祥不仅积极参与香港事务、社会活动,为香港平稳过渡积极贡献力量,而且热情参与向香港推介内地情况的活动,表现了爱国爱港的精神。为此,他获委内地多个省市的有关团体的职务,并获选深圳市政协委员,1995年荣获新华社香港分社委任香港地区事务顾问。
陈毓祥早在70年代便积极参加保钓运动,1971年更任香港学联保钓运动中学生组组长,积极参加当年保钓大行动。
陈毓祥去世前为"全球华人保钓大联盟"召集人。
A投身保钓26年身先士卒
钓鱼岛可说是陈毓祥心头的一条刺!26年前,陈毓祥由一个黄海毛小子大学生投身保钓,到今天再以45岁的"老保钓"身份身先士卒,最后更为钓鱼岛牺牲。难怪较早时他回顾相隔四分之一世纪的两番保钓运动情况时,也只能叹一句:造物弄人!
A浑号"保钓仔"
若以学业成绩论人,陈毓祥可说从来都是人上人。8岁时随父亲来港后,陈入读北角堡垒山官立小学,升中试全港考第45名,以小学会考精英身分派进英皇书院就读,并获政府5年免费奖学金,7年考入香港大学,他的保钓与学生运动亦同告展开。
"保钓仔"、"长毛飞"是当时保钓学生的诨号,但陈毓祥才不理,他1971年上街参加保钓游行,被警察打得头破血流。
1972年,美国将钓鱼岛错还给日本,他又与三千名香港学生上街示威,这次没有警棍了,陈毓祥带领群众放声高唱保钓歌。
除了保钓,陈毓祥也是学生运动的中坚人物。1973年选上香港大学学生会会长、1974年至1975年连任两届学联会长,为此停学两年,并制订"放眼世界、认识祖国、关心社会、争取同学权益"的学运路线。
在他当亚洲学生协会副秘书长期间,陈更曾因协助菲律宾的学生反抗马可科斯统治,偷运药物补给他们而险被菲律宾军方逮捕。
一位学运人士忆述,70年代陈毓祥是学界领袖,受到港英政府打击。1973年,前警司葛柏畏罪潜逃,学界在摩士公园举行集会,要求港府引渡葛柏返港受审。港府后来根据大专学界领袖名单,指控陈毓祥,不过,陈当日并没有带头搞该集会。
对陈毓祥说,最难忘和满意的学运事件反而是1975年发生的"崇真中学校长开除教师事件"。回顾70年代的学运,陈认为那时的学运虽有盲从、过"左"及教条的毛病,但仍不应否定同学们的真诚。
虽然全情投入学运与保钓,却未有阻碍陈毓祥学术上的长进。除了同期完成社会科学学士及教育文凭课程,并曾留任港大当任教,1978至1990年间,他先后获授传播、政治及管理学文凭。最后他选定了传媒一途,正式投入社会。
佳艺电视台是他踏足传媒的第一步,而1981年后的十年,他都献身港台,担任时事节目的评论及主持。亦在此际,他揭开了人生另一页:结婚生子,并欲弃麦克风从政。
1991年,立法局首次引入地区直选,陈毓祥的参政路也以此为起点。然而,他刚起步便因其政治操守而受挫,导致他三次参加议会选举皆败北。
陈毓祥1991年辞去香港电台的工作,参加立法局"港岛西"直选,六人角逐两个议席,结果,他得其次于港同盟(民主党前身)的杨森及黄海震遐,第一次落眩该竞选期间,持身分证明书(C.I)的陈毓祥声言留港建港,不要居英权。
落选后,他为表决心留港建港,成立"建港社",但这组织多年来并不活跃。
1995年,他再接再励,参选市政局(中区)直选及立法局新功能组别选举,又再次成为民主党候选人的手下败将。
他并未因此放弃其参政意欲,他获中方委任为区事顾问后,与另外一些区顾问成立"台湾研究会",先后访问北京和台湾,在两岸建立关系。他参加这次保钓行动前,报名循劳工、基层界别参加推选委员会选举,不料选举未开始他便去世。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