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节 绕不开的邓忠事件(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绕不开的邓忠事件(4)
邓忠事件及稍后的生药厂事件,涉及命案,牵涉到战斗团的两位负责人。一是数学系66级3班的佘崇文,二是中文系67级的宋仕碧。
如果要在川师让两位当事人谈问题的真相,事实上不可能,最终当局选择的方案是去北京开办的学习班,这一去学习班,他们就再没有回到学校。估计在我们离开学校后,开什么批斗会,他们才有可能看上母校一眼。
临毕业时的各种学习班,让我们见识到邓忠事件和生药厂事件的真相。这个时候,红卫兵成都部队已经是人家砧子上的肉,任砍任剁了。
我班与邓忠事件有关的同学,有那么几个,其中最知情的应该是时任后勤副团长的周继珠。过关似的学习班只需要你指认佘崇文是坏头头就行,并不需要了解事情的真象。
而周继珠就只认这个理,事实就是事实,真象就是真象,她就转不过弯,始终不说坏头头指使这句话。
即使在毕业分配的紧要关头,学习班毕不到业的后患可想而知。
她是这样讲的:邓忠事件,事发突然,毫无准备的战斗团的领导一时都蒙了。介于从重庆溃败来成都的反到底在川师已经形成合围之势,大兵压境,形势非常严峻。
怎么办?战斗团的一群年轻人,召开了紧急会议。在那个说不清道不明的时候(对于连钢钎都不会使用的川师同学而言),一个意外的死人,就可以导致一场对川师的血洗(因此前有132厂开枪事件作证)。为了保护川师的数千师生,一群年青人就他们那个年龄,不可能遇到的突然事件,绞尽脑汁。

能够统一的意见是,要保密,不让这个事情声张,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传出去的可能性才能降到最低。
尸体怎么办?这是紧接着的下一个问题。
众说纷纭。有人说,将尸体分尸后,打成包裹邮寄;有的说,将尸体分尸后,骑车丢在各处;但都有疏漏的地方,一暴露后果不堪设想。
最后意见统一,毁尸灭迹。这一点难不到一个堂堂的大学校。
执行方案的是佘崇文,和他们班的另一位同学,尸解后,用王水处理,最终在邓忠的残骸处,仅存一颗假牙。而毁尸的化学缸就在我们后来值守的天文台内的一个小屋。
在同学的心目中,佘崇文敢说、敢为,赢得了大家的信任,不是这场说不清,道不明的所谓文化大革命,他与宋仕碧都是根红苗正,有能力,有魄力的教师,国家的脊梁。
佘崇文始终不认罪,宋仕碧认罪较好。最终宋仕碧被处决,佘崇文经历不少劫难后,终于重生与他昔日的同学结成百年之好,听说在成都经营五金店,靠他的能力和智慧成了晓有名气的个体户。
可惜的是宋仕碧,含辛茹苦培养他的父母,落得白发人送黑发人,晚年的凄苦无以言表。
2005-4-25P1:45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