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 园梦靠双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球迷修球场,而且是修正规的足球场,除了十三中,尚未听到过第二家。
足球场址,选在校旁的一片香蕉林,当我们用自己的双手砍倒香蕉树,将它们运走的时候,既为失去的香蕉林惋惜,也为学校足球的明天感到重任在肩。修球场,采用划片包干,无论高中、初中每班一块,长约七十米,宽约五到十米,其时我正上初二。
课后,全班几十个人,不分男女,一律上阵。
首先平整地基,挖高填低,同学们挖的挖,挑的挑,你追我赶,恰似蚂蚁搬家,场面十分感人。
最艰巨的工作是地基夯实,大面积用石滚子碾,小面积用石夯夯。拉动上千斤的大石滚,有点像今天的拨河,几十个初中生手拉着、肩扛着二、三根粗绳,在号子的统率下,朝着一个方向用力,大石滚艰难地滚动了,在碾平球场地基的同时,将少男少女的足球梦,深深地夯实在地基里。
球场完工,时任北碚区副区长的张博和老校长亲临剪彩,一声哨响,老校长开球,一场别开生面的足球赛宣告了我校无足球场的历史结束。

五十年代,与我校足球队齐名,北碚还有一支名冠渝州,保持百场不败,只失一球,被《红领巾》杂志誉为常胜军的朝阳小学足球队。这也是一支没有固定球场,在街头巷尾靠光脚丫子练出来的足球队伍。
那时朝小毕业升十三中分部,分部又升本部,这种多年一贯制的培养,球员相互切磋,球艺不断提高,配合更加默契,加上来自西师、西农、天府地区少年高手的加盟,造就了一支支高水平的十三中足球队,涌现出像原川队主教练李英璜、西南代表队的严琪、甘大敏等一大批驰骋绿茵场上的足球之星。
数十年过去了,谈及现今的专业球员无不感叹,解放前踢球是大学生,解放初踢球是高中生,现在场上踢球的则是小学生。我想十三中校队兴盛之路和韩国国奥打败中国国奥的事实,不失给我们有益的启迪。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