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绿化三峡库区 请您有钱出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绿化三峡库区请您有钱出钱
绿化三峡库区请您有钱出钱
三峡绿化带工程募捐活动启动,募捐及鼓励办法出台
市内外自然人、法人或组织均可参与
------------
这是昨日重庆时报头版的一篇报导,其思路与此前阳关的用商业模式开发三峡同出一辙。但阳关认为,尽管思路比之前有所进步,不足之处是:1、开发力度不够;2、宣传力度不够。
1、开发力度的问题阳关的建议提出,三峡的定位应该是建立中国中西部地区的生态肺。三峡电站的建设是国家工程,那么建立三峡生态肺的工程也应该是国家工程,与前者不同的是,采用商业模式,举民族之力,举全民之力来实现,而不是靠国家的投资(它的投资只解决交通、通讯等问题)。这个国家工程,就需要国家出面来号召,其影响力将远远超过重庆一市。
在定位三峡地区是国家中西部生态肺的前提下,它的产业发展应该围绕生态和绿色做文章。比如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业,生态中草药业。阳关提出了建立养老业的设想,当外地响应国家号召,在三峡投资建立生态肺的同时,让他们投资管理的上海林,香港林,台湾林,李嘉诚林,邵逸夫林、江苏林……中,可以建立为他们地区服务的养老院,由该投资方管理,重庆出土地,出人力,找点辛苦钱,却保住了国家的生态肺。
在三峡长江水清的同时,它的周围或者说环境,应该是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成为世界、中国的黄金旅游热线。
2、宣传力度的问题昨天重庆时报见报后,阳关查了该报的网络版,就查不到原文,同时查找了重庆其它报纸,都未见这条消息的报导,这样一件大事,如此悄无声息,尽管打了一个“市内外自然人、或法人均可参与”的提示。也报导了重庆电信集团首批100万元捐款的事例。因为,力度不够,让关心此事的阳关,也仅知道一个表皮。
如果作为国家工程来抓,中央电视台对这件事的宣传和报导义不容辞。阳关的建议中就谈到这点。对于企业家投资三峡建立生态林的回报,就是可以容许他在临江面,打天上长虹林,绿色海尔林的的不违背绿色生态的广告。同时中央台、重庆卫视对生态林工程的经年跟踪报导,也是对企业和企业家善事的回报。
阳关将在后续附贴中,列举此前的建议,因为重庆时报的原文找不到网络版,让靠见报输入汉字困难的阳关感到十分为难。
阳关2005.3.25P1:30
第1条回复:作者:土行孙(2005-03-2513:15:26.0)
问题是钱最后能不能变成绿色的树
第2条回复:作者:一惊二蛰(2005-03-2513:23:04.0)
凭什么让我们给他们钱?脸皮可真厚!
第3条回复:作者:中国山地民族一份子(2005-03-2513:24:27.0)
建议阳关老先生看新华网重庆频道
你所要知道的消息。都有
捐款库区造林可立纪念碑重庆公布受捐账号
http://www.xiaoshuodaquan.com**.com/news/2005-03/24/content_3931907.htm
三峡重庆库区周边绿化带建设工程收到百万捐赠
http://www.xiaoshuodaquan.com**.com/photonews/2005-03/23/content_3929728.htm
第4条回复:作者:一惊二蛰(2005-03-2513:24:27.0)
找国家去要啊!没见房价利率哪个不高啊?那才是有钱的主!!!
第5条回复:作者:阳关(2005-03-2513:25:11.0)
更正:三峡绿化带工程募捐活动妄动
应为:三峡绿化带工程募捐活动启动
第6条回复:作者:阳关(2005-03-2513:35:43.0)
谢谢您了。
第4条回复:作者:中国山地民族一份子(2005-03-2513:24:27.0)
建议阳关老先生看新华网重庆频道
昨天和今天我都在网上查这条消息,查了各报(昨天重点查时报、后来又查了晚报、商报),因这条消息出现在:首页>>日常新闻>>时政新闻>>正文所以没有看到。
-----
捐款库区造林可立纪念碑重庆公布受捐账号
www.xiaoshuodaquan.com**.com2005年03月24日08:53:22来源:重庆晨报
欢迎各界为美化新三峡贡献力量
团中央等国家五部委日前在全国发起“美化新三峡,保护母亲河”活动,并向对口支援重庆库区的18个省和8个大城市发出捐赠号召。市委市政府希望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和参与我市库周绿化带建设工程。
三种方式捐赠
昨天,记者从市政府获悉,市绿化委办公室和市移民局公布了库周绿化带建设工程公开接受社会捐赠的账号,并出台具体办法,鼓励社会捐赠行为。
社会力量对库周绿化带建设工程可以采用三种方式进行捐赠。一是直接参与,由市绿化委办公室指定造林地块,由捐赠单位或个人按照工程统一规划,直接负责造林、管护,3年后无偿交付给林地所有权人。其次,捐赠单位和个人可以捐赠资金,由市绿化委办公室统一将资金安排到工程建设有关区县组织造林。第三,也可捐赠与造林绿化相关的物资。
可设立纪念碑
市绿化委办公室还出台了具体鼓励办法。
单位捐赠货币按照一定数额,可以授予纪念证书、设立纪念碑等,捐赠100万元以上的,还可以在工程区选定一区域营造纪念林,树立标识牌。
个人根据捐款额大小,可以授予纪念证书,捐款5—50万元的,可以在工程区选定的区域内营造小型纪念林,捐赠50万元以上的,可以选定一亩地营造小型纪念林。
两个受捐账号
市外捐赠:重庆市移民局,开户行:建行重庆市分行营业部,账号:2261361961。
市内捐赠:重庆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开户行:农行上清寺支行,账号:010201040005128。
2007年完工
副市长余远牧说,所有捐款将全部用于绿化工程建设和在库岸线百米内种植直径3厘米以上的树。过去库区绿化存在“重栽轻管”的现象,此次采用工程建设方式,将统一规划、招标,由相关业主包种包活。到2007年工程完成后,库区沿岸百米的视觉范围内将出现“令人振奋”的绿化林带。(记者陈静实习生向娇)
第7条回复:作者:江正中(2005-03-2513:42:50.0)
三峡工程的论证期是,就有学者提出那将是一个百年遗憾.可仍然上了马.在3个月前,我也曾经在新华网论坛中说过三峡水库将是一个巨大的臭水沟,可被删除.
第8条回复:作者:红炉一点雪(2005-03-2513:50:11.0)
关我们穷人事吗?李P叫嚷上马的项目,要他出钱嘛!当时李P叫嚷的经济效益都哪里去了?
第9条回复:作者:红炉一点雪(2005-03-2513:52:29.0)
腥李的孙子让我们穷苦人替他擦P股?
第10条回复:作者:一惊二蛰(2005-03-2513:56:15.0)
某类祸色真无耻!
第11条回复:作者:沙隆巴撕(2005-03-2514:16:57.0)
笑话!
第12条回复:作者:阳关(2005-03-2615:10:36.0)
第2条回复:作者:一惊二蛰(2005-03-2513:23:04.0)
凭什么让我们给他们钱?脸皮可真厚!
第3条回复:作者:一惊二蛰(2005-03-2513:24:27.0)
找国家去要啊!没见房价利率哪个不高啊?那才是有钱的主!!!
----
为什么不提倡找国家要钱?因为要的是全民族对我们生存环境的观注。
至于凭什么我们要给他们钱?因为你搞错了,建设三峡生态肺是民族的大事,是国家的大事,不简单地是重庆的事,你仔细看看,或者想一想,在中国大地上,还有多少生态的原始林区。
更何况,这种募捐是纯属自愿。
网友第1条回复:作者:土行孙(2005-03-2513:15:26.0)
问题是钱最后能不能变成绿色的树。
到值得关注。
由于昨天阳关的网络突然断线,无法回复上述问题。今日中午修好后,重发。
第13条回复:作者:阳关(2005-03-2615:25:06.0)
用商业筹资模式,开发三峡,建立长江两岸绿色生态区
自诩《重庆·中国西部开发国际研讨会》应征论文
导语:
用民间集资,及出让山林命名权的方式引进资金,在紧靠东中部发达地区的中国大地,沿民族的母亲河长江一线东起奉节,西至市区的铁山坪三至四重山的狭长地带,建立一块大面积的以调节气候,涵养水份为主的绿色森林,该地区的产业应定位于现代化的生态林业,兼有区域性的现代农业,中药材种植业,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的旅游业,养老疗养业,让三峡工程的关键是移民,转换成移民的问题关键是产业定位和致富。
长江三峡大坝的建立,掀开了三峡开发的**,移民资金的投入,使长江三峡两岸出现了许多面目一新的小城镇,一些以建筑材料为主的小工业,集镇商业随之蓬勃兴起,由于定位不准,开发力度不够,整个三峡地区的开发,只能说比过去有进步,但与沿海城市及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即使从脱贫的要求来看,任务亦十分艰巨。
作者认为,从万州的巫山,经涪陵到长寿,上溯至朝天门下面的铁山坪,沿长江两岸,三至四重山的广大地区,除人口密集的城镇外,应规划退耕还林,建立以人工森林为主的绿色生态区,发展现代化的林业,农业,药材种植和旅游疗养业。
由于长江是民族的母亲河,规划中的绿色森林带,恰似镶嵌在中华大地上的一颗明珠,共和国躯体上的绿色生态肺。正因为如此,其开发应该动员全民族的力量,采取以出让山林命名权的方式,吸引资金,社会出钱,重庆出土地,出人力,在社会的监督下组织实施,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在改变河山的同时,使生态区的环境,经济出现质的进步,带动整个重庆经济的整体起飞。

一、三峡长江绿色生态区的定位
翻开中国版图,源自青藏高原的黄河,长江两条大河,流域所经之处,已经找不出成片的尚未开发的原始森林,黄河断流,是源于涵养水份的森林消失,而长江也因同一原因,夏天遭受洪灾的肆虐,冬天也面临江水枯竭的威胁。因此,为了民族的兴盛,恢复植被,营建森林刻不容缓。
现实是,重庆以下长江两岸,肥田沃土,没有植被恢复的空间;重庆以上,因不是旅游的黄金通道,缺少吸引资金投入的条件;而长江源头,条件恶劣地广人稀,难度较大;但就重庆而言,三峡地区,万县、涪陵直到重庆多是经济落后,人烟较少的山区,又是三峡旅游的黄金通道,由于长江在中华民族心中和世界人民心中的特殊地位,为以商业模式筹资开发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开发三峡,建立绿色生态区,重庆天时地利人和,得天独厚。问题在于中央和重庆能否下这个决心,拿出重庆近三分之一的面积,统一规划,退耕还林,营造华夏的第一块绿色生态肺。
二、开发三峡长江绿色生态区的资金筹措
引资的基本方式是出让山林命名权。
这里既有炎黄子孙的民族情结,同时也是一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数年前淅江省人民捐资在涪陵修建淅江林(力度和宣传不够),同样如果东部发达地区都来认领命名开发上海林,香港林,澳门林,福建林……,那么,对于缺少森林的上海,香港,澳门而言,在祖国的心脏长江三峡有一块属于自己地区的森林,对于政府和市民加强与西部的沟通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知名企业和企业家以及热心公益事业的慈善家的命名开发,投资者的回报是投身公益事业的知名度提高。他们可以在沿江作有限的公益广告,如绿色世界海尔林,人间长虹林等等。此外中央电视台和重庆卫视的逐年跟踪的专题报导也是投资者回报的一种方式。
至于国家的投资,主要用于基本建设,比如交通,通讯等。
三、三峡长江绿色生态区的规划和实施
规划区内80%至90%为人造森林,其间包括各种辅助设施比如灌溉,蓄水池,电站,通讯,林间道路,急救,防火,林区防护等等。
在总体规划的原则下,各林区可以有自己的特色,比如香港林,每年植树时节,香港政府或民间组织可以组织市民去三峡旅游,同时自愿去香港林植树,在香港林有一定基础后,可在风景宜人的林区规划建设由香港政府出资,为香港老人服务的养老院。
让香港林成为香港同胞经常串门的老家和后院。
再如,李嘉诚先生若投资建长江黄埔林,如再搞一个专为长江学者服务的学者山庄,让长江学者一边休假,一边研究,把生态区搞成科技园也完全可能。
生态开发区按商业方式操作,其开发公司聘请知名学者主持,也可以聘请海外学者进行规划和指导(美国西部田纳西州的开发,领衔者为华裔学者),政府只提供土地,协调,监督,检验是否达到生态,环保要求。
公司雇佣的工人和管理人员,可以是农民,可以是下岗及待就业人员,大学生,研究生,专家,学者。规划中应包括上述人员的工资支出。国家可以协调,有意识的迁移边远山区开发难度大的农民,向生态开发区移民,还原来的土地为原始状态(实行封山育林)。
为保障投资者投资的有效使用,投资者有投资规划的知情权,经费使用的监督权,生态保护失控的索赔权;接受、经营、管理、实施的相关公司则按规划,使用相应资金,达到规划的生态开发要求,并承担责任。
由于资金落实后的管理,经营落实,所谓的退耕还林,绿化三峡,建设生态环境才能落到实处,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包括开发过程),世界关注的以绿色人造森林景点为主,显示人类改造自然力量的三峡生态区--“共和国的肺”,其旅游必将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三峡长江绿色生态区对重庆经济的促进作用
三峡生态区的开发,涉及重庆市三分之一的土地和几百万人的就业。这几百万人中,可以是现在流落街头的棒棒军,也可以是外出卖苦力的打工仔,还可以是各种专业的大学生,专家,教授。其对重庆经济的影响,是任何一个支柱产业或数个支柱产业所不及的。
通过数十年的努力,一个体现人类改造自然力量的,以人造森林以主的景观再现三峡,这时的山峡旅游不再是趟在老祖宗身上的张飞庙,白帝城,而是带着我们今人创造的奇迹,这时的三峡旅游,疗养作为不冒烟的新兴产业,必将成为重庆经济的新的支柱。
阳关二000年三月一日晚初稿,三月十六日定稿
参考文献:
1、重庆农业产业发展前瞻一九九八年二月三日给蒲市长的信
2、长江绿化的思考一九九九年初给万州区辜文兴书记的信
3、重庆经济发展大手笔用商业筹资模式,开发三峡,绿化长江两岸
二000年二月二十六日给报导清华大学魏杰教授和晚报何国利记者的信
4、贺书记,我有话对您说
退耕还林,建设现代化的绿色长江生态区是重庆富民的头等大事
二000年三月一日给贺国强书记的信(经市委传达室交)
本文不知该交给谁,欲寄研讨会主办单位中国社科院和经济日报社,但地址、邮编不详,曾寄给重庆经济报,西农张家骅教授,送现代工人报。准备寄重庆市政府,重庆晚报,清华大学魏杰教授等。
专家的话:
1、西农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张家骅教授称:把543万亩坡耕地退耕还草,其难度不亚于移民百万。重庆晚报2000年4月14日2版
2、种树要见林,利益给农民,西北大学生态经济中心主任陈汤臣教授,副主任刘绍友教授称,领导只要植树的数字而并不追究你所种树木的死活,于是农民只管进度,不管质量;只管种,不管护;种的多,活的少。
重庆晚报2000年4月25日10版
3、退耕还林农民收入值多少?退耕还林一亩,每年可获原粮补助300斤(稻谷70%,小麦和玉米30%),补助20元,暂定五年。种苗费50元。折合人民币180元/年。相当于城市一个人月的救济金。(由笔者折算)
资料取自重庆晚报2000年4月25日头版
第14条回复:作者:sunwind(2005-03-2615:57:37.0)
呸,我才不捐呢
第15条回复:作者:哈酷的大汉(2005-03-2616:00:42.0)
没门,据我所知,三峡的**非常厉害!!!
第16条回复:作者:directsd(2005-03-2616:02:37.0)
俺交的税费呢?
……***
从地球诞生之时始,万物主就创造了植物和动物。
植物吸进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转换成氧气;而动物恰恰相反,消耗氧气转换成二氧化碳。两者和睦相处,达到和谐的平衡。
由于人类的贪婪,肆无忌惮掠夺森林资源,绿色植被急骤减少,达到惊人的地步!!
笔者举例的四川省万源县,昔日红四方面军打游击的地方,山高林密,便于红军隐藏;现在则是一眼望穿十里开外。
民国时期四川成都平原,楠木树平常得很;现在除武候祠公园拥有成林的楠木外,都江堰市离堆公园少数楠木,当成宝贝一样追棒。
四川简阳何先生对我讲:上个世纪五八年四川简阳还有不少红(豆)木,伐下来做车轱辘……红豆木已经绝迹,只有从缅甸等国进口。
再就中国大陆的原始森林,原四川川西森工局,早已不见踪影……
大陆最大的原始森林,大兴安岭林区,据当年沈阳教书打成右派,发配大兴安岭林区伐木的董老师告诉我,原来小火车的终点站是原始森林,一天变一个样,转瞬变成光秃秃……
若要问中国大陆缺什么?我毫不迟疑的回答:缺氧,缺绿色生态肺!
建立三峡绿色生态肺是我的毕生信念。
恳请中央决策者把三峡定位好,像抓四川汶川灾后重建一样,抓好三峡绿色生态肺规划和建设。
2009.03.30P1:45
***
……三峡的定位应该是建立中国中西部地区的绿色生态肺。这个国家工程,就需要国家出面来号召,来规划,来实施……
……三峡生态区的开发,涉及重庆市三分之一的土地和几百万人的就业。
……规划区内80%至90%为人造森林,其间包括各种辅助设施比如灌溉,蓄水池,电站,通讯,林间道路,急救,防火,林区防护等等。
……在定位三峡地区是国家中西部生态肺的前提下,它的产业发展应该围绕生态和绿色做文章。比如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业,生态中草药业。阳关提出了建立养老业的设想,当外地响应国家号召,在三峡投资建立生态肺的同时,让他们投资管理的上海林,香港林,台湾林,李嘉诚林,邵逸夫林、江苏林……中,可以建立为他们地区服务的养老院,由该投资方管理,重庆出土地,出人力,找点辛苦钱,却保住了国家的生态肺。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