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重庆:黄桷树,市树?苦命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重庆:黄桷树,市树?苦命树!
从1986年,黄桷树被正式命名为重庆市市树已经18年了。
记得推选市树时,全市人民还作实忙乎了一场。最终众望所归,全市人民和政府选择了在山城重庆随处可见,生命力顽强,且给重庆的下力人、老百姓,遮阳避暑的黄桷树。
黄桷树,能在千万种树木中脱颖而出,当选市树实属不易。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不挑肥拣瘦,在山崖、石谷子上,也能茁壮成长的黄桷树,给我们的前人留下的难忘印象,延续至今。重庆市北碚区文星场的上场口,牛角庙山门前处,只要人类需要,黄桷树皆挺身而出,造福一方。至于南岸区的黄桷垭、九龙坡区的黄桷坪,黄桷渡,古道,古渡,无不挥洒黄桷树的热肠。
到了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重庆市的行道树,大多选择了给重庆人留下难忘记忆的黄桷树。其中的原因是,它并不娇贵,枝插、速生。
君不见,昔日的重庆人民大礼堂,黄桷树绿荫如盖!阳光透过密不透风的树叶,在知了的伴奏下,象柔弱的姑娘,只露出羞怯的俏脸。
君不见,昔日从江北区嘉陵江桥头,一直到观音桥,一边两排,数百株黄桷树,似长廊,让行人在绿荫中徜徉,即使酷暑难耐,也是轻风阵阵,凉意袭人。
君能见,渝中区沧白路段,人行道宽不过三米,有的(比如市文化局门口)也就1.5米,粗壮的黄桷树,枝干也伸过了街中心,好一个,重庆城少有的绿荫道。尽管它的树径,远不及重庆人民大礼堂,也远不及江北区嘉陵江桥到观音桥的大树,但它毕竟没有遭受噩运,幸运地保存了下来,硕果难存!硕果仅存!!(现重庆市渝中区旅游景点红崖洞处。到此一游的外地客,可一睹风采。笔者08.12.13注)
无论是渝中区的沧白路段,或是重庆市人民大礼堂,或是江北区那些曾经拥有,现今消失的黄桷树,都是前届政府和上个世纪的老人们,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
尽管有那么多遗憾,也有那么多伤感,但我们没有理由,不向我们的前任政府领导,和此前的人们致敬!他们曾经给我们留下了美丽的蓝天,美好的黄桷树。所以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推选市树时,何以重庆人会义无反顾地选择这貌不惊人,也不起眼的黄桷树。
现在还有人移栽,小的黄桷树么?
少见!
尽管它是市树,应该受到人们的膜拜和尊重。代之而取的是柳树(也贱,但树冠不大),热带的棕榈树(同样,树冠不大)。这些不可能给老百姓带来绿荫的树,对人的生存环境,比如二氧化碳与氧气交换,贡献不大的树,只适合闲人休闲养性的树,因为能中官们的法眼,也许百姓不明究里,能在价格上**一把花招,堂而皇之,登堂入室。散布重庆的街头,立交,点缀的还有需要浇水养护的所谓草坪。
难见栽小黄桷树,那么此前的黄桷树呢?不值钱啥!砍和挖。
中秋节前(9月23日),打的路过渝中区上清寺到两路口路段,紧邻市总工会、重庆电台一侧,长逾百米的人行道上,昔日栽下的黄桷树,已能遮阳的行道树,可能不方便才开始的市政施工,在万众的睽目之下,树上的枝干被一群,没有绿化意识的农工,砍得面目全非,支离破碎。一项久远的造富子孙的市政绿化建设,就因为后续的另一项市政建设,就这样惨遭屠戮!市政当局,不惜用人民的钱,干着遭踏人民利益的事。哪怕砍下枝干的是市树!
要知道,这是一条重庆市政府着力打造的迎宾大道,即使主干还在,它还能在明年亚太市长峰会前,长出整齐树冠,新发的树叶,能遮住这场屠戮留下的痕迹吗?
同样的罪过,发生在机场高速公路。据重庆市电视台报导,也是因市政建设的一项管道施工,由重庆市政府花巨资打造的机场高速迎宾道,美丽的花坛、绿树,刚修好。管道施工开张,条石,弃土,一股恼儿,往花坛里抛,好象这绿树,花坛不值钱,不是钱,要埋就埋,要砍就砍。媒体的报导,使这种罪恶有所收敛。收敛不等于不破坏,因为市政部门有的是钱!政府为了打造,也舍得花钱,哪怕是让一群败家子,花冤枉钱(如果是水务集团施工,就是一个股份制企业占国家的便宜,你能分得清么?)!
个多月前,媒体曾报导,观音桥人行天桥处的四颗黄桷树(行道树)被连根挖起,新闻披露,是为了让后面的麻将机销售店铺,更亮堂。据说此前还有一些穿制服的人,在现场指手划脚。区绿化部门说要严肃处理┉┉。放出这话后,便没有了下文。
由于经常路过的原因,这四棵树曾记入笔者的江北区商圈行道树调查报告。
时间更早,这几株树被缠上了草绳,象似要移栽。让我惊异的,这道路才扩展不久,丝毫没有改造的迹象。看着绑上草绳的树,活过了一天又一天,终于有人下手了,原因挡住了后面售麻将机的商铺!!
9月24日,我看到了被伐、被肢解的四棵倒在行道上的黄桷树(被搁置了近一月),树径都在三十公分以上。被肢解的齐腰截断,从残存的根系看,这四株树,也应该是从它处移栽。因为没有主根的根部,尤如人的断肢,齐刷刷,光秃秃,只有须根,没有象样的主根。
这就是重庆的市树,给老百姓带来福祉,不图回报的苦命树,被移栽此处,才让须根长出,能供应枝叶的需要,长叶发枝,就惨遭如此毒手,如果它能言语,它一定会大声控诉和声讨,这些不肖的人类子孙。
可惜,痛苦的它不会言语,只好听任这些天天叫“生态重庆”的市政委的官们,无情下手。
又过了一天,9月26日,人们路过此处时,其中的两棵包括那株齐腰斩断的黄桷树,已被运走。
余下的两棵原封不动,回栽至原处。
此处恢复了平静,好象此前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售麻将机的店铺亮堂了,因为原来的树,只剩下光杆杆,要恢复原有的枝叶茂密,还要经历凤凰涅磐,超脱回生。
商铺的生意,就只需要数年,因为这麻将桌的销售,不可能十年、百年兴盛?
而这不能言语的树呢?尽管人们给与了黄桷树市树的无尚光荣。尽管这市树难得过上一天舒心的日子,被绿化的官们移栽了一次又一次(充数),生命力顽强的它,依然无怨无悔,无私地向人类贡献它的余生。哪怕官员们只用它作面子!
难怪,连市长也不得不感叹:重庆主城区难觅大树!!
重庆的黄桷树,市树?苦命的树!何时你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
阳关2004年10月8日P0:50
第2条回复:作者:阳关(2004-10-0818:31:14.0)
重庆:市长说主城区难觅大树(略)
第2条回复:作者:重庆棒棒(2004-10-0818:43:33.0)
对,城设发展不能少了绿。
不知这些砍树的办手续没有?
现在砍树手续多
若以后大家看到有人胡乱砍树请拨打,重庆晚报新闻热线电话:966988,重庆晨报热线电话:966966
第4条回复:作者:重庆棒棒(2004-10-0818:51:38.0)
阳关学长
你好,你不久前发的贴,棒棒看见了,若重庆友下次聚会,我们一起去看看老街,吃豆花,喝茶,聊天,看夜景。
无它意,只想见见学长,你和我们好好聊聊,听听你讲重庆的老故事,听你讲兼善的故事。
至于你的学弟,近一段时间的表现,我想你也从贴中看到了。兼善出来的,本还在,根还在,一辈子丢不了。
望学长理解,棒棒不会给重庆抹黑,但对重庆不足,绝不退避。
我深深地看着重庆。
第5条回复:作者:天空之城.
至于你的学弟,…
---------------------
同感
第6条回复:作者:我在重庆,我爱重庆(2004-10-0818:58:33.0)
楼主,现在小的黄桷树,都不值钱了
像你说的北碚那几株黄桷树,在世面上的价格可以上百万
就如西师改造买的几株一般的大树,据说每株都花了10多万
西部最大的花卉种植园区——现在的重庆花卉种植园区——北碚静观镇,有多种植园都在收集、种植黄桷树,有兴趣可以去了解一下
第7条回复:作者:自己123456
黄桷树虽命苦但根深,我想她是不会完结的,这个月我就要到静观去,好好看一下,特别是车家岩上的黄桷树还是那样挺拔、坚强。
第8条回复:作者:爱美的人(2004-10-0819:29:40.0)
城市一边在疯狂的进行着大树进城,一边却在大量砍掉大树,就像我们的文化与建筑一样,一边在努力的脱离过去,以为远离就是实现了现代化,却忘记了我们城市的生存之本。
只能说一句,我们的城市,应该缓行,急进不行。
第9条回复:作者:天上太阳,重庆月亮(2004-10-0819:31:54.0)
阳关老爷子关心重庆益于言表,难能可贵。但好象重庆城市绿化率达到30%左右,具体多少不清楚,但如果需要我可以明天问园林局同学。在大城市已经比较高了。
第10条回复:作者:我在重庆,我爱重庆(2004-10-0819:41:53.0)
作者:自己123456(2004-10-0819:26:53.0)
黄桷树虽命苦但根深,…
______________
另外告诉你一个不幸的消息:由于现在老黄桷树很难找到,所以,现在搞城建用的老黄桷树,很多都是从乡下、深山里面挖出来的,这是我一个做花卉生意的朋友告诉我的
合川一深山有株黄桷树,村里3万块就卖给做花卉生意的人了,结果这个老板用了10几万才把这个株黄桷树从悬崖上弄到北碚,简直。。。。。
第12条回复:作者:自己123456
黄桷垭呢?以前我上山的时候很多哦,都是百年老树。
第13条回复:作者:爱美的人
百年以上的大树,其实都是在园林局挂号了的,但为何不们看着他们一颗颗的消失?为何我们的城市道路改造中,不重新利用原来的旧树,而是花大价钱用什么棕榈树?为何不选取用本土的棕树?哪可是重庆漫山都有的特产呀,还是哪句,本土的,才是最有特色的,也许现在看起来有点难看,但我们只要把局部做精做细,其实植物树种哪样不完美?
第16条回复:作者:恍而惚兮
黄桷树就是这个吧
代表的是生命的顽强
图:
第19条回复:作者:我在重庆,我爱重庆
黄桷树的生命力,韧性,苍劲的确是令人佩服
第23条回复:作者:恍而惚兮
此帖有一定意义,对那些砍了又买的公仆
一应查他们的户头
二应问他们的责任
第24条回复:作者:阳关
第9条回复:作者:天上太阳,重庆月亮
阳关老爷子关心重庆益于言表,…
---
仅以旧文的一段摘录回答网友。
植树造“零”与生态三峡
-纪念又一个植树节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称:一边是植树造林数字年年攀升,另一边却是林地面积不见增长,对于这种植‘数’造‘零’的怪现象,人大代表痛斥为“误国害民”……。
来自武陵贫困山区九届全国人大代表钱书远说:“数字年年报,年年种树不见林,树都种在报表上去了,种到领导的功劳簿上去了,就是没有种到荒山上。”
重庆大学教授陈万志教授痛斥说:“我计算过,要是把每年公布的植树造林总数累加起来,都可以把全中国绿化好几遍了。这些虚假数字层层上报后,有可能对国家的决策产生误导,最后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人力,生态还是不见好转。”
陈出示了一份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土部门的遥感数据,资料显示,西部某市的林地总面积1999年比1997年减少了0.34公顷,而有关政府部门的数据却是林地面积增长了1000多公顷(摘自重庆晚报2002年3月9日3版)。
……。
阳关02-03-09p11:20
第25条回复:作者:新小子
“从1986年,黄桷树被正式命名为重庆市市树已经8年了。”
不知道是我看错了,还是你写错了,1986年到现在,应该是18年吧!!
第26条回复:作者:水旱从人,不知饥谨!(2004-10-0820:26:16.0)
虽然我是成都人,但我对老重庆的黄桷树印象很深刻。城市化进程中没有科学发展观的事情太多了,南京和成都等城市砍的老树子太可惜了。可笑的是,成渝现在很多大树是从深山里挖出来的。
第28条回复:作者:歌乐山麓
黄桷树不但代表顽强的精神,树形颜色也都很配山城的风貌。
第29条回复:作者:阳关
第25条回复:作者:新小子(2004-10-0820:21:19.0)
“从1986年,黄桷树被正式命名为重庆市市树已经8年了。”
不知道是我看错了,还是你写错了,1986年到现在,应该是18年吧!!
-------
谢谢网友的提醒,1986年到现在,应该是18年!!是我粗算时出错,也写错了。
第33条回复:作者:卑微的神灵
我小时候家里院子就有一颗黄桷树,好大呀,基本覆盖了大半个院子!听爷爷说,从他小时候起就在那了!
这棵树陪伴了我的童年,对它很有感情。
我觉得黄桷树真的好有生命力,任它自生自灭,如今依然枝繁叶茂
我记得小时候经常在电视台听到一首歌:黄桷树,山茶花,美丽山城我的家...(好像是这样,过了十几年,印象虽深,但细节记不清楚了)想想现在黄桷树和山茶花的境遇,大不相同,不仅有些感慨...
第34条回复:作者:重庆棒棒

公务员一定要对得起数年的加薪,一定要记住是人民的公仆。因为这里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第36条回复:作者:美丽箭
我想黄槲树的命运不会差的了,毕竟还有人花几十万买回市区去栽植。将来的重庆还会是黄槲树的天下了,好!
我是——江苏淮安的,我所在的这个城市本来也有市树的,不清楚是啥时间评的,是雪松。以前在市区的一个主要干道旁边有植,也长成了大株,可是也有它的缺点——横向枝干展开面积大且低矮,确实影响交通,这条主干道扩建时移走了,于是以后市区便几乎看不到雪松的影子了。是的,我也搞不懂为什么当初要评定雪松为市树呢,无论是数量上,还是它和我们的城市有什么不解的渊源的关系?都难说成它作为市树的理由,为什么不能像别的,如你们重庆等大多数城市那样在评定市树时把最能代表本市精神,本市的地方树种列为对象呢?我们也是有地方树种的!!可是我们就这样地不慎定名了。雪松在这里名存实亡矣,可笑死了!
对于悬铃木的我持不同的看法。我们这里,包括中国很多的城市都有种植,虽然它外型有值得称道的地方,但是它有一个最主要致命的缺点,就是它的种球飘散的问题,一年中这样的情形会发生三四次之多,让人苦不堪言!另外还有,它的根系不发达,极易在大风中倒伏,枝干病虫害多容易折断伤人。媒体上也时有批评,现在不少的城市逐渐减少种植数量,而引进了更优良的树种了。我感到高兴。
第37条回复:作者:又见棕榈又见棕榈
在四川的各大乡镇的场前场后,都往往有很粗壮古老的这种树。
--…
第38条回复:作者:渝长高速
9条回复:作者:天上太阳,重庆月亮
阳关老爷子关心重庆益于言表,…
-------------------------
重庆的绿多是山体自然的绿,很有特色也很美,但街道绿化是不行,规划不好,有点乱,感觉城市管理者水平有待加强!
第39条回复:作者:巴渝公社
人挪活,
树挪死!
那苦命的老黄桷树!
充分体现了当今社会的现实:
乐观而浮躁
第40条回复:作者:阳关
要想知道,从江北区嘉陵江桥头,经华新街,到观音桥的的数百株黄桷树,应该多大。告诉你,还有一株,就是观音桥建新南路口,金夫人所在的黄金海岸,转弯去原五路电车站处的人行道处。树径应该在40公分以上。昔日,华新街市人才交流中心处的黄桷树,树大、根深、叶茂,下面的花坛、草坪是用不着浇水养护的,因为太阳不可能直射。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三钢举行的全国跳水比赛,我曾到此,这些碗口粗的树,我是看到它一天天长大。
现在要看原生的,有几十株或上百株黄桷树的地方,就请到江北区委,那可是树高二、三十米,没有任何损伤和破坏的黄桷树,在那儿,深呼吸几口,让人心醉。很多附近的居民,都爱到此享受,黄桷树带给人的清闲、宁静、舒适(有人说,这块土地要卖给开发商,搞什么别墅区,不知是真是假,果如此咱百姓还能进来么?)(可惜!这块市区少有绿地包括其中再用五十年不坏的办公楼,被其时的地方政府江北区委、区府践踏了,它用土地置换的方式,把这块土地卖给开发商开发房地产,转瞬有以低价占用数百亩耕地、1000亩以上林地重新建起堂皇的办公楼、宿舍。笔者08.12.13注)
第41条回复:作者:天天都跑成渝路
喜欢黄角树,很漂亮。希望重庆再多种些
第42条回复:作者:napoli1980
南坪电子研究所附近的人行道是两排黄角树(这在重庆的街道上还是比较少见),都比较大,夏天到了遮阴效果非常好
第43条回复:作者:爱美的人
想想有时候,我们真正在做的是假古董,失去的是真的古董,大树进城后,农村还有大树吗?
第44条回复:作者:站在墙头等红杏
小时候最喜欢爬到黄角树上去玩,那时候,小城里到处是黄角树
第45条回复:作者:阳关
不是国策,胜似国策
-祸起大树进城(略)
第46条回复:作者:阳关
大树进城-一场未了的浩劫(略)
第45、46、47条回复:作者:阳关
不是国策,胜似国策
-祸起大树进城(略)
大树进城-一场未了的浩劫(略)
呵护!只需三十年(略)
第48条回复:作者:爱美的人
看了这个贴,想起了一句话,人挪活,树挪死,道理是多么浅显易懂,而现实中,我们是多么的急进,多么的冲动,冲动过后,总会遭受报复的,不管是大自然的,还是其它人为的原因。
对于大树进城,我们真的应该喊停,不管是我们的观念上,还是思维上,十年树木,百年才能树人,如果我们不能思想转变,哪么怎么能与这个自然和协共处?人类怎么能面对这个大自然的恩赐,好好保护我们这个星球吧,毕竟它是我们的共同的家园。
第49条回复:作者:爱美的人
没人顶呀?顶一下,想起了一首儿歌:黄桷树,黄桷丫,黄桷树下我的家。。。。。
第50条回复:作者:我在重庆,我爱重庆
接一下:黄桷树呀,山茶花,美丽的山城,是我们的家;爱清洁,讲卫生,靠你靠我靠大家呀!
儿时,重庆还未直辖的时候,重庆电视台播的一首宣传歌,十几年了,我还记得,你们呢?
第51条回复:作者:我在重庆,我爱重庆
记得小时候,玩捉迷藏,我和三个朋友(应该是小朋友),一共四个人,藏在一棵很大的黄桷树上.....
第52条回复:作者:水中来客
黄桷树的确需要珍惜,它记录了这个城市的历史,是这座城市的代表。然而就我来看,将它视为市树虽然无可争议,但要将它作为市区的行道树,却并不合适,黄桷树根系发达,颜色偏暗,无法保证道路长久的安全,行人的视野也得不到开阔明亮的效果,就我看来,重庆最好还是以落叶类法国梧桐和银杏树作为行道树最为合适。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好象世界上就以重庆最喜欢把市树大量作为行道树种植,东京的市树是银杏,但也不见得满城都是这一类树,相反,银杏只占了东京树木的极小一部分。综上所述,我认为重庆行道树应该多样化,而以法国梧桐和银杏树为主。
第54条回复:作者:阳关
“重庆市北碚区文星场的上场口,牛角庙山门前处,”的两棵黄桷树,如果还在,寿命应该超过百年。
文星场上场口的黄桷树,与下场口的状元碑坊对应,都是历史悠久,值得保留和纪念的文物。可惜碑坊毁于文革,下场口碑坊后是个坝儿,赶场天,就是集市,与碑坊对应,坝子正中是两排杨槐(坝子四周也是杨槐)下的官道。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杨槐还在,春天,槐花飘香,让人心醉。那时人们(小孩)还取槐花吞食。
不出意外,上场口那株老黄桷树还应该在。
最担心地是,长在荒郊野岭牛角庙山门前的那株百年老黄桷树。解放前,此处香火缭绕,曾接待过抗战时期客居山下面北碚东阳镇夏坝的复旦大学学子,乞求平安与和平的顶礼膜拜。在文星场未通公路前,此处是山区人,去北碚的必经大道。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这株老黄桷树还在,后来大树进城,不知能否保下它的薄命。有知道的请告诉我一声,以免挂欠。
有重庆北碚区文星中学的学生吗?麻烦你打听下。因为这个坝儿,就在你们学校附近,不远,包括上场口,那株黄桷树!
第56条回复:作者:世纪风200868
阳关老爷子你所写的黄果树、市树、苦命树,对城市观察得很仔细,透出一股内心对黄果树有着深深的感情。这使我想起70年代在嘉陵小学读书的时候,学校大门口有一颗很大的黄果树,上学时经常看它深深扎入石缝泥土里的根,它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相信很多人都会有同感。
黄果树是当之无愧的市树。
阳关老爷子你热爱黄果树说明你更热爱你们的城市,你的环保意识很强。…
第57条回复:作者:重庆-采姑娘的老蘑菇(2004-10-1420:21:46.0)
我想对现在的城市管理者提个问题:步行街那些种在大花盆里的摆设真的能给人们带来阴凉吗?公路边满眼望去的草坪占用这么大面积的土地,到底算不算绿地?这样的绿地有什么用?能给我们市民什么?能遮阴?这么大的面积却没有一条让人通行的小道?然后又痛斥市民素质低下,践踏草坪。
第58条回复:作者:阳关
炸倒百年古树搬去美化高速路(图文)
----------------------------------------------------------
重庆晚报2004年11月9日6:46:00
核心提示
11月7日下午,正在修建的渝黔高速公路綦江赶水镇路段佛田寺隧道前,一棵栽种于光绪13年(公元1887年)、直径近2米、高10米的百年黄桷树,在高速公路绿化带内竖立起来。该镇麻柳村6社的村民心疼不已:好好一棵古树,就这样被糟蹋了。为了美化渝黔高速,在没有办理合法手续的情况下,重庆高速公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南方建设分公司,派人将这棵百年古树从路边迁移到了高速公路边。
三声炮响大树倒下
6日深夜至7日清晨,“轰—轰—轰—”三声炮响震彻山谷,碎石四溅,大树倒下,两辆60吨的大吊车“叨”住大树,两根操纵杆同时压下,粗壮的大树被生拉硬扯出来……麻柳村6社的村民静静地看着一切,无力阻止。
11月1日,重庆高速公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南方建设分公司开始派人挖树根下的土。“没两天,就说树太大太深了,挖不出来,不要这棵树了。”62岁的许婆婆当时还很欢喜。然而,6日下午,两辆60吨的吊车开到树前,工人们比划了半天,村民熊华才还等着看热闹:“这么棵大树,看你啷个吊起来!”他以为吊车失败,施工队就会放弃。
熊说,没想到施工队最后会选择砍树枝,他看着工人爬上树,将繁茂的枝叶一根根砍下。“当时围着的村民有好几十人,连七八辆小车也不做生意了,跑来看热闹。”但是这么多村民,却没有人阻止工人的行为,“镇里面的领导都在,说是为修高速公路,我们哪有发言权”。
将树“修理”得差不多了,施工队安放了炸药,“先放了两炮,后来又放了一炮,树根下的岩石被震裂。”綦江县公安局林业派出所的所长罗世明称。两部吊车这时将黄桷树吊住,工人再用刀将复杂错综的树根割断,看着泥土在树下翻腾,村民们再也看不下去了。
昨天,记者在现场看到,一棵近乎“秃头”的大树孤零零地站在路中央,全身已伤痕累累。四周还是成堆的烂泥,工地工人正地兴高采烈地比划着:以后这里铺上草,肯定要成为高速公路的一个景点哦!

住在公路边的村民杨大姐与马大姐摸着树的伤口伤感不已:“前天,这棵树还好大哟!”树上仅有三四簇树叶,有两三个如圆盘大的伤口,被涂上了醒目的“红药水”,用塑料纸紧紧包裹;小如碗口的疤痕则有10多个,这些是树干上的树枝被砍掉后留下的痕迹。
树身缠上了一圈圈稻草绳,表明这是一棵新栽种的树。除了粗壮得需要三人合抱的树干,几乎看不出这棵仅三四米高的大树就是村民形容的“大得不得了”的百年古树。
就在高速公路旁的崖边,一个直径约四米的大坑里一片狼藉,散落着被砍下的黄桷树枝叶,以及盘根错节的树根。“我们以前赶场时就在这里乘凉!”坑上还有一大堆被烧焦的枝叶,稍粗一点的树枝则乱七八糟地躺在坑里。“太大了,怕搬不动,他们就把好多树枝砍了。”
昨天刚下过雨,不时有一些小碎石从崖边滚下去。崖壁裸露出来的几乎都是岩石,一些树根硬生生地从岩石里冒出来,拽都拽不动。30岁的杨大姐拨弄着地上的树根叹道:“以后再也没有这道好风景了!”移栽古树未办手续
昨日,重庆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南方建设分公司负责大树搬迁的工作人员刘才承认,他们在搬迁大树时并没有向主管部门报批。
刘才称,该黄桷树位于高速公路征地范围内,他们认为只要是属于征地范围内的树木,他们自己有权处理。经公司相关领导同意后,他们对大树进行了搬迁。同时,该黄桷树位于一高50米左右的崖壁边沿,离大树不远处就是一弃土场。而崖壁下面则是通往贵州的省道,过往行人车辆比较多,此外还有国防光缆。为避免泥土滑移,导致大树和崖壁发生危险,出于安全考虑,他们也决定搬迁大树。
“我们绝不是为了美化,才搬迁大树。”刘承认,未经主管部门同意,就搬迁大树确实欠妥,但他们已向有关部门缴纳了2万元的费用,并准备办理相关手续。
市林业局法规处有关人士表示,国家对林木的保护有明确规定,必须办理相关手续后才能采伐或移植,尤其是百年以上的古树。该人士称,该公司以“大树在其征地范围内,有权处理”为由进行大树移植,属于违法行为,必须予以追究。目前,警方已展开调查。
昨日,綦江赶水镇委副书记王周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自己在现场“督办”大树搬迁,是县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李主任打的招呼,他是按领导指示办事,有没有手续并不清楚。
“完全是为了美化才移植的!”电话一头的李主任向记者强调,由于高速公路年底要通车,政府部门有责任为尽快完成这一工程尽力。李称,尽管搬迁大树之前没有向林业主管部门报批,但他们现在已决定补办手续。
生态学家:搬迁大树破坏生态
“我个人对大树搬迁持否定态度。”知名生态专家、重庆大学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袁兴中教授指出,大树搬迁弊大于利。
首先,大树搬迁严重破坏了原生地的生态系统。一株百岁以上的古树,与周围的环境形成了协同共生的状态,而且在它上面或周围形成了很多生物群。将它连根挖掘移走,必然对周围生态与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使与之有关的生物群生长不良甚至死亡。比如,有的热带雨林的大树上就有成千上万种生物群,这些大树被砍伐后,生长其上的这些生物就死亡。显而易见,移植大树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势必对协同共生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其次,古树是自然历史的记载,反映了其所在区域的自然、历史变迁,对科学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因此,移植百年以上的古树,是在破坏有生命的历史文物,是极其不文明的行为。同时,古树属于自然遗产,对其保护的原则是原真性,而移植大树则违背了这一保护原则。
第三,大树搬迁后,树体被破坏,起不到预期的美化效果。移植大树为保成活,需要大抹头、强修剪,原来的枝繁叶茂不复存在,无法起到预期的效果。另外,树也象人一样,年纪大的古树再生能力弱,可塑性较差,一旦移植,树体加速老化。由于被移植大树的根系和树冠创伤难于恢复,树体逐渐衰弱,大多在几年至十几年内变成缺乏生机的树木,逐步丧失环境与生态功能,即使不死亡,也最终成为“弱势群体”。
百年以上的大树,一般都形成了非常发达的根系系统,这对保持水土起到了重要作用。而该单位通过用炸药炸岩石来搬迁大树的做法,极其危险。这势必成为水土流失、滑坡、塌方等自然灾害的隐患。
环保组织:大树搬迁应叫停
昨日,市绿色志愿者联合会吴登明会长义愤填膺地指出:大树搬迁的行为应予叫停。
吴登明说,大树搬迁之类的“速成”美化既不经济,也不科学,严重违背了树木生长的自然规律。尽管是就地搬迁,但移入地的环境因素与原生地还是有着很大差别,树木未必适应在“新家”里健康成长。加之对大树的保养、护理不当,树木很可能死亡,既浪费了人力、物力,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退一步说,即便移树的成活率较高,虽然公路变美了,可山上的树木被挖掉了,谁去填补这些窟窿?
吴一针见血地指出,速成美化完全是饮鸩止渴的做法,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这种以牺牲大树生命为代价,使局部速成绿化,极有可能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而且,这种自扫“门前雪”,把大树移栽到自家门口,却不管别人的“瓦上霜”的行为,既是形式主义的短视行为,也是利己主义、本位主义的表现,实在要不得。与其浪费了钱、毁坏了树,倒不如直接从城市里移栽树苗。
吴分析,速成美化在一些地方受青睐主要源于错误的政绩观作祟。不管采取什么方法,“绿”了就是功劳,自己脸上就有了光彩,于是便投机取巧走捷径——搬迁大树。这样做既牺牲了生态,又浪费了大量钱财。因此,这种做法应叫停。
法律专家:“先上车后买票”欠妥
西南政法大学环境法专家曹明德教授认为,“先上车后买票”搬迁古树行为欠妥。
曹教授指出,该公司以“古树处于征地范围内,可以处置”的说法不能成立,因为所有的森林资源都要依法受到保护。一方面,现在国家强调依法行政,政府行为必须在法律法规范围内进行,行使权力时不得超越自己的职权。另一方面,公民、法人的行为也必须在国家的法律法规内行事,如果未取得许可,擅自行事肯定属违法行为,应予追究。
百户人家:我们以后到哪里乘凉
这棵有着117年历史的黄桷树,是麻柳村64岁村民许泽林的曾祖父许德柱所栽。在许德柱的墓碑上刻有种树的记录:光绪13年。“听上一辈讲,那时曾祖父给自己挖了坟,觉得崖边太空旷了,就栽了一棵树。并说后辈子孙也有个休息的地方,取其‘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之意。”现在,只有许泽林知道这棵百年黄桷树的准确来历。
许家祖籍福建,“湖广填四川”时,来到麻柳村,从此就在现在高速公路旁崖边安家,住过13代人,而第8代人许德柱将树栽在许家厨房边。“我小的时候,树还比现在瘦一圈,也矮一截,爬上爬下,就是这60年,长了恁个大!我亲眼看见它长起来的!”
6社一百多户人家都在这里乘过凉。“这里过去是赶场的必经之路,过路人最喜欢坐在树底下歇会,我以前跟许家兄弟经常在树下面喝酒,现在到哪儿去喝呢?”看着地上的大坑,熊华才惆怅不已。
(记者李心成余彦姝)
第59条回复:作者:wolfliu
好贴!!!!!
第60条回复:作者:重庆好心情-112
阳关学长,你好?久闻大名,深为你关心时政、热爱家乡的精神感动。敬佩!文中读到兼善中学食堂外的两排梧桐树,倍感亲切。阳关原来是我的校友。深感荣幸。不知是否同期。
第61条回复:作者:阳关
中秋节前(9月23日),……市政当局,不惜用人民的钱,干着遭踏人民利益的事。哪怕砍下枝干的是市树!
*********
上述主贴中的一段话,当我昨日路过此地的时候,已是另一番模样。也就是说,这砍掉枝丫的树,仍不能将究施工的需要,最终这些树,没有逃脱消失的命运。除市机械局门口,人行道后排尚存的三颗黄桷树外,整个这一段路,已经没有一颗行道树,一不做,三不休,还是干净的除去省事。
至于明年的亚太峰会么?反正人民币有的是,栽上新的不就成。外国的市长们,出行都是乘车,只要花花绿绿就行,谁也不会认真去分辨,此树是新栽,或是原来固有。照这样下去,重庆城,除移栽的装点门面的大树外,我敢说市长认为的主城区难觅大树的现实,将永远存在,不会因为他的一句话,有所改观。因为谁也不把现有的大树当成一回事!!!
第62条回复:作者:阳关(2004-11-1615:14:06.0)
同是人民政府,同是重视生态和绿化,上海市政府和重庆市政府却大不一样,因为他们不只是说说,议议,而是让市民和官员从内心深处养成对绿树的珍重。
所以愚园路,那叫不出名字且“累累的疙瘩,不仅挤占人行道,也挤占车行道,但就因为它是有生命的、能给人带来绿荫、且能改善空气环境的树,懂得珍惜的上海人就保留了它,尽管它是那么貌不惊人,按今人的看法,甚至多少有些丑陋。事实上,丑陋是它周身的疙瘩,留下它却是留下上海百年的历史,我估计这树至少寿命不低于七十年。”得以保存。
上海的绿化面积增大是实实在在的,因为他既保留了原有的树,又新栽了不少树。尽管重庆市政府说得多的是绿地面积如何如何,但老百姓看来,树的减少却是有目共睹,也实实在在,不以媒体和官方的报导为转移。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当前人栽的树,都不能保存的时候,后人能躺在前人栽下的树下乘凉么?
绿色与梧桐共舞--重庆人:上海打望(六)(略)
第63条回复:作者:圆天盖着大海
细心人!
第64条回复:作者:从不飞叉叉
乱砍树确实恼火,黄桷树是越老越好看。现在进城多了是美化了城市,但是也死了不少,比如南滨路的。还好那株大肚子树还活下来了。
太可惜了,像这种古树移栽,我觉得应该要有100%的成活把握才动手!!
另外,园林局对政府行为没什么实权,这也是他们难管理的原因
第65条回复:作者:秘密的庭院
其实所有城市都有这样的遗憾发生,而且还在继续
强烈建议------------立法保护市区树龄在十年以上的所有树木!!!!
希望这篇好贴能被路过的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看到并提案》》》》》
第66条回复:作者:重庆好心情-112
在保护古树上,荣昌县还是作得很好的,县政府内有几棵上百年的黄桷树,保护的很好。特别是前几年修政府大楼时,非常注意没有伤及古树。这些古树现树繁叶茂、郁郁葱葱。成为县里的一道风景。
第67条回复:作者:铜梁龙(2005-01-2016:54:28.0)
说道保护古树,还是铜梁做的好啊!看上面就有几张是铜梁的照片“黄桷树门”是最出名的一棵,另外铜梁古树全有档案资料,谁敢动,谁就的问责!
第68条回复:作者:阳关
难得上网一次,有重庆朋友如此关心大树、古树,阳关很心慰。呈如“第64条回复:作者:从不飞叉叉(2004-11-1616:13:31.0)乱砍树确实恼火,黄桷树是越老越好看。现在进城多了是美化了城市,但是也死了不少,比如南滨路的。还好那株大肚子树还活下来了。太可惜了,像这种古树移栽,我觉得应该要有100%的成活把握才动手!!
另外,园林局对政府行为没什么实权,这也是他们难管理的原因”所言。
事实上,大树特别是古树,移栽进城是对树的另一场破坏。有人不是常道他如何正确么,如何高瞻远瞩么?他就有那么大的能耐,上知天文地理,下知农田耕作!如果一颗树,它生长了数十上百年,它的根系十分发达,盘根错节,应该是数十立方米。一移栽,根系遭受严重破坏,如同肢残的人,齐楚楚被斩断。它重生的只能是维系生命的须根,再长五十年或者一百年,也不可能达到它此前的盛况。从多次移栽的黄桷树的生长状态可见一般,这还是易生存树种。对于那些娇贵树种,其生存更难。所以移栽树死了不少,绝不是空**来风。
第70条回复:作者:阳关
以下是阳关两年前发新华网的文章:
不是国策,胜似国策
-祸起大树进城(略)
第75条回复:作者:ldyxjf
顶!
看上面照片,很漂亮啊。成都说是蓉城,现在芙蓉都看不到了,更是。
支持环保!
第77条回复:作者:大红大紫
为我们的黄桷树扼腕叹息,更为被砍地只剩下躯干“进城”的大树哭泣。
第78条回复:作者:崔江涛(2005-03-2909:51:16.0)
支持重庆朋友,希望重庆更美好!成都前一阵子准备对人民南路进行改造,征求成都市民的意见,全成都市民的最后结论是:你咋个修都可以,但不能砍人民南路上的一棵树!
第79条回复:作者:阳关
第78条回复:作者:崔江涛
支持重庆朋友,希望重庆更美好!…
--
求教:记得数年前,成都网友成都的海曾在新华网上发文,说砍了成都南路的法国梧桐树。为表关注曾以“情系梧桐”文回应。
按网友的说法,应该是再次改造该路,或者是另一段路的改造,“全成都市民的最后结论是:你咋个修都可以,但不能砍人民南路上的一棵树!”的精神,值得称道和敬佩。
话说回来,这应该是全中国老百姓的心声,那又是谁(疯子在外),动不动就砍树呢?(包括大树进城?)
第80条回复:作者:阳关
中秋节前(9月23日),……哪怕砍下枝干的是市树!
要知道,这是一条重庆市政府着力打造的迎宾大道,----
主贴和附贴中,多次提到的这段路已经焕然一新,因为是亚太市长峰会的迎宾大道,只要舍得花钱,对亚太峰会这类事,不愁城市不靓丽!
那么对这一拨又一拨用人民币堆就的靓丽,我们应该说它好,为它唱赞歌呢?或者是提醒当权者,要懂得珍惜与节约呢?这是阳关与少数同城人的区别。
第81条回复:作者:楚格娃娃(2005-03-2911:06:57.0)
我也是兼善的哦~
是北碚哪个13中撒?
第82条回复:作者:渝西最好
接一下:黄桷树呀,山茶花,美丽的山城,是我们的家;爱清洁,讲卫生,靠你靠我靠大家呀!
儿时,重庆还未直辖的时候,重庆电视台播的一首宣传歌,十几年了,我还记得,你们呢?
---------------------
小时候听过的
印象蛮深
第83条回复:作者:清城又飘雨
我认为黄桷树不错哈
第85条回复:作者:阳关(2005-04-1212:53:25.0)
连续两天,重庆电视台天天630报导了这样一条消息,就是热心市民举报,重庆标志性建筑重庆人民大礼堂的珍稀古树,黄桷树,被人修剪得不象话,碗大的枝条被无情锯下。接报后,电视作了跟踪报导,有关部门即时进行了制止。
可叹的是,连大礼堂管理处的人,也不知道古树的枝桠动不得,可想而知,这重庆的市树,古树的生存环境是多么的恶劣,阳关说它是苦命树,是否言过其实。
第86条回复:作者:重庆笔客
楼主的话引起儿时的回忆,发展的同时我们不能忘本啊!
第87条回复:作者:奇香居茶客
是呀!特别是看着峨岭公园车站的大片绿树,被低矮的草坪取代,真是令人叹息.
重庆需要树,而不是草坪.
每次看见中四路石壁上郁郁葱葱的黄桷树,都不的不叹服它的顽强与生机.
第89条回复:作者:阳关
也许说来有人不会相信,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商圈的大十字交叉大道,除当时在建的建新北路以外,阳关曾对建新东路到万州宾馆,建新南路到嘉陵江大桥头,建新西路到家乐福路段,用自己的双眼观察和计数,用自己携带的竹竿、卷尺度量,这些通衢大街上,有多少棵尚存的树,这路段不栽树是否路幅太窄?
我不知道那些吃这碗饭的公务员,象不象阳关这样关心和过问自己所在的城市!
第90条回复:作者:阳关
行道树从有到无的繁华通衢(略)
第91条回复:作者:阳关
看绿化,陪记者逛街---写在官员答复之后(略)
第92条回复:作者:阳关
重庆:主城区绿树急骤减少-----行道树调查(略)
第94条回复:作者:宁好
我喜欢黄桷树,对那些在重庆道路旁作了很多年的行道树的黄桷树,有时园林的人一下把它砍得光秃秃的,让人看了实在是不舒服。我老在想,为啥在修枝时不能就尽量的考虑让他长得又高又大?
道路旁高大的行道树,是一个城市发展的见证,也是城市历史的沉淀。
可在重庆,很少看见有一条街的行道树有点历史的痕迹,让重庆看起来就像一个新兴城市。真的不喜欢所有的街道都是些新载的小树。
但是有段时间重庆的街道一窝疯全栽黄桷树,同时也让人不解,难道重庆就只有黄桷树吗?
黄桷树值得尊重,但是一个城市还是要考虑植物的多样性。
第95条回复:作者:不爱汉堡西餐只爱烤红苕
阳关大叔:
小辈向你致敬,若不是看了时代信报对你的报道我根本无法想象你是一个75岁的一直关心着我们城市边缘地带的老人,我为我最初一直把你当成成都红苕马甲而道歉,说实话我看了那些步行街中枝叶全无的百年老树也颇感心痛,为一个政绩工程就可以毁掉一棵老树的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根基而把它搬迁到那原本不属于它的城市中央只为博得路人一笑,虽然它们活下来了,可谁可以保证这样的环境他们又还有多久的存活时间呢??
悲哀,时代的悲哀,政治的悲哀,规划和商业利益与自然和谐之间的悲哀,而更悲哀的是,将来的我也即将成为这些悲哀的制造者,但这也许真的无法避免
第96条回复:作者:风卷斜阳
第16条回复:作者:恍而惚兮
黄桷树就是这个吧
代表的是生命的顽强
帖子附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母校哟——涪陵五中,现在已经搬走了!!
第97条回复:作者:阳关(2005-04-2212:50:26.0)
第93条回复:作者:中年人smeta
┅┅
阳关答中年人smeta,我认真看了您的文章,对您的热诚感动,此贴必回的了。
您对黄桷树的关心和热爱与阳关同出一辙,除个别观点有不同看法外,基本相似。
黄桷树作为重庆市树已经19年了,但对待它我们少有尊重,更谈不上珍惜。所以笔者写了“黄桷树、市树、苦命树”。
作为城市绿化单一树种都不可取,都存在弊端。这可以在今后的植树和绿化中逐步解决。之所以写这篇文章,重点在针对此前,前届政府、乃至更前届政府,也就是说上一辈,乃至上两辈人,给我们留下的绿化财产,已经长大的黄桷树,今人应该抱什么态度!
记得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我来到南京,其时南京正在展开一场法国梧桐的讨论。法国梧桐花絮影响人的正常生活,容易患气管毛病,当时的一种意见就是砍。
南京政府没有下手,因为如果砍掉这些民国初年栽植的梧桐树,整个南京城将变成光秃秃的。原则是今后植树考虑其它树种。
前几年,当传出南京四万大树进城的时候,我感觉当地现任政府仍然没有处理好这个问题,曾说过政府市长不如爱惜树木的农民。如果让爱树如命的农民来规划,远比这大市长强。
在广西偏远的县城召平,我看见了一株千年黄桷树,当地保护得很好,成为县城老人休闲的好去处。
前年我去了上海,在寓居的寓园路,让我感慨万千。就是终于看到了能够懂得尊重和珍惜大树的政府、城市、人民。
寓园路双向一车道,棋圣幼儿园那幅人行道,也就2米宽,人行道上我看见了树龄70年、高达20-30米的不知名老树。
“上海市教委门前的愚园路,路不宽,双向一车道.人行道与其它地方比,更窄.细看这行道树,挺有意思,也绝.等间距的梧桐树间,间或有一、两株我叫不出名来的古朴苍劲的老树,此树高约三十米,离地一米左右的根部疙瘩累累,如果让其它地方的官们看来肯定不顺眼,早该属于淘汰之列。但在此处却保留了下来。
要知道这累累的疙瘩,不仅挤占人行道,也挤占车行道,但就因为它是有生命的、能给人带来绿荫、且能改善空气环境的树,懂得珍惜的上海人就保留了它,尽管它是那么貌不惊人,按今人的看法,甚至多少有些丑陋。事实上,丑陋是它周身的疙瘩,留下它却是留下上海百年的历史,我估计这树至少寿命不低于七十年。”
这大树树身多半在人行道上,两个人在人行道上交错,还得错身而过,而树的另一半,则占据不宽的车行道,上海市政府和人民就没有谁动这样的脑筋,干脆将它砍掉,为车、人让道。
“得闲去了趟静安公园,这静安公园近三万平米的绿地,以中央大道三十二株百年大树悬铃木(梧桐)为中心分布(公园介绍如此说)。新近与此大道相连,紧邻门口补栽的六株悬铃木,尽管也是移栽,却是同样大小胸径的悬钤木,也就是说应该是愈百年的大树。
以拥有三十二颗百年以上悬铃木(法国梧桐)为荣,静安公园独此一家。”
回想重庆,就70年以上树龄的法国梧桐,在北碚我就知道有三处,一是北碚体育场足球场边的绿荫大道,二是重庆兼善中学校园内原食堂外的绿荫道,三是东阳镇夏坝原上海复旦大学外的绿荫大道。这些绿荫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故事。前者为卢作孚先生倡导,后者是复旦大学抗日迁校的明证。这些树还在吗?至今都没有人给我一个准信,包括那些北碚的家乡人。
同样,我列举的黄桷树,也是在解放后栽下的。都有4、50年树龄的历史。
对您如下看法,阳关不太赞成“作为行道树,本就要求树身直立并不可太高,树冠不能过于浓密,不能有大的污染(如花粉扬絮),更不能影响路面等多方面的安全,因此,黄桷树的确不是行道树的最佳选择。”
如果您去市文化局门口看看,您的担心有点多余。事实上,这段路,除车行道外,人行道都不宽,文化局门口,不到2米,那间隔有序的黄桷树,树冠已超越车行道的中线,是重庆市少有的绿荫车行道。原因就是原来栽下的树,少有破坏。
不安全吗?您可以问一问此处行车的司机,如果您问路人,他们一定会告诉您,绿荫让行人爽,当官的乘车才没有这种亲民的感觉(不包括您)。
类似路段,重庆至少还能找出一些。
现在栽的树就那么完美么?柳树、棕榈树,稀稀拉拉的树叶、树冠,既不遮荫,又不蔽日,就从改善空气质量的将二氧化碳气转换成氧气的功能看,少有树叶的这些柳树、棕榈树,远远不如黄桷树,小叶榕。何况柳树还会飘飞柳絮。
大型立交不栽阔叶树,只栽草坪是对绿地的最大浪费。如果绿地中有上十株的阔叶树相伴,待树长大后,这树下的花呀、草呀,光浇灌的水都要少用好多(原江北区华新街市人才交流中心门口的绿荫就是这个感觉,可惜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了)。
司机过立交只关心自己走的路,对其它立交路段,只要有间隙打望就行,用不着让立交一眼望穿,让他东张西望,还会少引发事故。
想写的太多了,暂时打住,也算向网友讨教了。
请互相切磋,让我们的城市建设少走点弯路。
阳关2005年4月21日P1:05
王鸿举市长讲,重庆难觅大树。我讲原因在于重庆人不懂得尊重、珍惜绿树。更不懂得尊重、珍惜大树、老树、古树。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