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三通,还等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通,还等什么?
两岸的宪法都承认一个中国,两岸的人民都是同文同种,黄皮肤、黑眼珠的华夏子孙,亲情相依,血比水浓,要和平,不要战争,要统一,不要分裂。但统一的脚步为何这样艰难?即使箭在弦上的两岸三通,也仅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娘盼儿归哭干了双眼,子盼父回望断了肠。当大陆政府不再以四个坚持为三通条件的时候,当承认一个中国,不涉及其政治函义,堂而皇之,见诸报端的时候,我在想,是什么让陈水-先生举棋不定,忧柔寡断。
为了说明此问题,笔者根据个人的浅见和一些道听途说,就其中的究里,作一番分析,以求教于大家。
国、共两党,经历过数次的合作、分裂。合作之初,都抱着同一个目的、理想,就是让国强民富,让中华民族摆脱贫穷、落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经过推翻清帝,建立民国,直到后来国民党兵败台湾,作为政治家的两党和政府领导,都在为自己的目标和理想,暗自较劲。
兵败台湾之初,经济没有腾飞之前,政通人和的新生共和国,欣欣向荣,那个时候,大陆领导对台湾领导的看法是,败军之将岂敢言勇,我们的目的,是解放台湾。
并为此作了解放海南岛和一江山岛,大陈岛的尝试。当军事活动,因美国的介入,以及大陆尚没有强大的海军,不能顺利开展渡海作战的时候,台湾海峡作为一道天然屏障,活生生地将两岸的交往隔断,阻绝了一切的经济联系和亲情往来。
以此为契机,两岸在各自管辖范围,各自进行着自己的经济和政治改革,以推动体制的完善和经济的发展。
这段时间,台湾社会基本稳定,没有人为的折腾,特别是在六十年代,经济取得了腾飞,而政治上也进行了全面有效的改革,最终步入了政府民选的阶段。
而反观大陆,不是充分利用这段大好时机,不失时机地发展大陆经济,完善自己的政治体制,而是对苏联出现的赫鲁晓夫现象视为内部的劲敌,在自己内部,开展了无休止的阶级斗争。在地、富、反、坏、右,都不是自己的斗争目标后,唯一的选择就是自己斗自己。
这一斗,连共和国主席、党的总书记都不能幸免,时间光文化大革命就是十余年,加上此前的反右、大跃进,反右倾,那就更长、更长。
拨乱反正,睡梦中醒来,世界已经大变样。这个时候两岸的统一、三通重新提上日程。居高临下的大陆政府对形势的变化认识还停留在此前,于是有了四个坚持的三通条件,这时能说大话的确是蒋经国先生。他始终没有忘记国强民富的初衷,怀念着曾经生他养他的大陆土地和同胞,对大陆的兵败始终耿耿于怀,作为一个政治家,他认为一个中国,就应该是中华民国。
但他注意到了自己所处的现实,他意识到要统一中国,首先要三通,在此基础上,创造条件,实现祖国的统一。
在不赞成四个坚持,也就是维护了他政治体制的独立性后,他提出了一个更为大胆地设想:就是未来的中国政府的组成,应该象台湾一样,过渡到民选。他讲:如果大陆将福建让他管理三到五年,然后全中国人民进行公民投票,选举未来的国家领导人和政治体制。
很显然在当时(包括现在)大陆政府不可能接受他的主张,因为在他们的眼里,你始终是败兵之将!但其勇气、胆识、魄力却让人尊敬。因为他深信在三到五年的时间内他能够让福建的经济有一个翻天复地的变化,让福建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一个极大的提高。
同时,他告诉人们未来的中国政府领导人和体制,应该由是否给老百姓带来切身的利益,实现国家的强盛和人民的福裕来判断和选择。
可以说对祖国的统一有如此明确思路的,就经国先生其人。遗憾壮志未酬,故人已逝。在这一系列的想法中,你看不到一丝一毫台湾要独立的迹象,更多地是看到蒋先生报国以鸣其志的壮怀激烈。
与蒋先生相比,后继者尽管继承了政府的领导,但在胆识、魄力、勇气方面较蒋先生逊色。在没有大志后,选择就只有缩头缩脑的管不了大陆,我只管台湾。让台-独立一说,有了生存的空间,但作为政府领导又不敢轻举妄动,冒然行事,干出违背宪法,为天下人不耻的分裂祖国的坏事来。

一个中国,不涉及政治,照说已经没有了任何付加条件,那么陈水-先生还在等什么?
我想,他想得多的是,因为已经没有蒋先生的底气,冒然承诺,有很多事情难以予料。同意三通,无外乎认可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部问题(尽管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没有像蒋先生那样,对统一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思路的情况下,台海问题是中国人的内部问题,那么外国干涉就不再有任何理由,当失去美国不管是武力或者是舆论方面的强大支持后,面对武力强大的大陆,台湾将失去外部的保护屏障。
一下子地位就跌了下来。如果大陆再翻脸,陈先生就别无他法,求助无门了。所以陈先生,他不可能将三通问题,只看成一个通通飞机、轮船和邮政通信往来的问题。
笔者认为三通谈判,应该有一个关于祖国统一的备忘录。认定,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两岸实现三通。只要台湾不独立、不闹分裂,大陆没有任何理由和借口,对台湾实行武力威胁和动用武力。彻底消除两岸间的战争阴云和两岸同胞间的自相杀戮。
为此笔者曾建议成立以国家利益至上,以保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为己任的联合舰队。我们既然都先后参与过联合国的维和活动,为什么不能靠自己的智慧,解决自己的问题,维护海峡两岸的和平,而非要让美国来当什么所谓的中间人呢?
据说在美国的所谓对中国的战略目标中,就假定大陆的第一个目标是台湾,下一个目标钓鱼台岛,再下一个是南海诸岛。要知道,在台湾的中国人也是把后者视为中国的领土誓死捍卫的,可见,其战略构思,不是简单地对准大陆,而是对准所有的中国人。我们自己的问题让他来插手插足,你能放心?
回顾过去,蒋先生的构想事过境迁,大陆也不可能让你替他管一个省,眼睁睁看着他变好起来,自甘管理国家的能力落伍。但现在的情况远较蒋先生在世时好过百倍。因为,大陆的发展,台湾(包括香港的、澳门的)的中国人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曾经提醒陈水-先生,全力支持台湾的经济界,商业界、科技界、金融界、农业界等等,全面介入大陆的发展,让台湾各行各业的天才、智才、干才们,用自己的能力、本事,以及在国际竞争中摔打的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意志,和在台湾那种制度下接受的教育、训练、及素质来影响大陆人。
我讲,当一个统一、康师傅的方便面,占领了70%大陆市场的时候,当统一的鲜橙多在百事可乐,可口可乐等国际巨人的虎口拨牙,闯出一片天地的时候,对大陆的这种统一,不是就鲜活和明快得多么?
哪一个中国人不为此感到高兴和自豪?与此对照,当大陆的百年老店冠生园,濒临倒闭,渡日如年的时候,两相比较。大陆的政府如果再不努力,再不愤发,再不自强,他还能心安理得的过下去么?
备忘录,还应该展望两岸的统一,两岸的统一最终是遵从人民意愿的制度融合。从法制社会,市场经济等与国际接轨的项目来看,大陆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多。比如,一个义务教育,说是义务,实则收费,其中还没有包括高中,只限初中;一个医疗,好多人都看不起病,吃不起药,住不起医院;至于为官者行为的规范、制约,更是差距惊人。
当上海公务员走进香港政府机构,领略香港政府的工作机制和效率的时候,一个尖底的一次性茶杯,令大陆自认高效率的上海公务员也自叹弗如,为自己办公桌上司空见惯的各种高级茶杯,竟相争妍感到羞愧。(这就是比较,这就是融合。)
我认为,人为的制定统一期限不可取。只有当国家富强不是私人谋取财富的阶梯,而是公务员应尽的职责,深入人心,见诸行动的时候,当中国大陆外出的学子,像当初台湾外出的学子,纷纷回国创业,开创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新时代的时候,由于融合,已经分不出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或者是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而成了国民认同的为国强民富带来实效的民族的资本主义的时候,通过民选统一将水到渠成。
02-07-20P11:36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