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反腐败:重庆江北区委书记答阳关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反**:重庆江北区委书记答阳关问
重庆江北区委书记史大平在回答新华网重庆江北网友阳关的问题时,谈到了他上任之初和去年十月江北区领导班子出问题的事……
********
[网友阳关]:为什么江北政界经常出事,以后还有吧?!这样的事情在江北是个别现象,但是你知道的事情也不见得多,其实地区老百姓真期望有的事情我们自己解决好,请问在整治部门官员**方面你有什么思考?你在反腐中又将承担何种责任?[2007-1-1615:18:25]
[史大平]:这个问题很有针对性。首先我调来江北,就是当时中纪委在查江北的一个案子。去年十月份左右,江北区委常委班子,有两位同志也出事了,被中纪委,市纪委集中谈话。我曾经在有关的会议上我说了这样一个观点,我说江北是不是周期性的,每到换届前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第二个我说江北是不是因为这个地方经济社会比较活跃,就是有**的温床。[2007-1-1615:18:52]
[史大平]:就是营养程度高一点。但是我深深的思考,这些问题的出现有它的必然性,也有它的偶然性。[2007-1-1615:19:18]
[史大平]:我只是说在反腐倡廉这个问题上,我作为中国**一个地方的主要的负责人任重道远,首先把自己管好自己,把自己管好,叫做自己身要正。[2007-1-1615:20:06]
[史大平]:第二还是要制度。第三我觉得咱们**的官员特别要注意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自身的修炼。江北就我刚才说的去年十月份出的这两个同志的事,还是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自己没有把握好,出了事。[2007-1-1615:20:40]
[史大平]:应该说是他们自理方面的问题,就制度方面,我们的管理应该还是有效的。他们两个没有对我们,因为他们职务的原因,利用这个职务之便,把我们政府的资源和政府的财富化公为私。[2007-1-1615:20:56]
[史大平]:我们制度管理还是相对比较成功的。我觉得还是胡锦*书记说得好,干部要多教育,监督,还有一个制度,另外一个就是要打击。两手,一手抓监督教育,另外一手要抓打击。[2007-1-1615:21:10]
资料来源:http://www.xiaoshuodaquan.com**.com/2007/sdp/
*******
后语:
尽管史大平书记作了上述回答,但离公务人员、百姓的期望远远不够,对自己或者对同事或者对**者欠缺点火候,威慑作用不大。
怎讲?如果说一般老百姓对江北区政府高层再次出现**现象,只能扼腕叹息,怪其不争的话?
这种**现象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震动最大的却是那些老老实实干事的公务人员。因为这些人(贪腐者)在他们的心目中,可以说今天不见明日见,抬头不见低头见,太熟识不过了。当他们在台上正襟围坐的时候,谈论起反腐倡廉来,头头是道,有板有眼、引经据典,口若悬河。面纱揭开,原来不是那么一回事?一切都是假的,是做给上级、同事、下级看的(主动行贿者,感觉不一样,当别论)。
至于史书记谈到的两点:“……周期性的,每到换届前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第二个我说江北是不是因为这个地方经济社会比较活跃,就是有**的温床。”
“……去年十月份出的这两个同志的事,还是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自己没有把握好,出了事。”
前者认为每到换届就会出现这种周期性的现象,是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自己没有把握好,出了事。如果仅这点认识,可以想见远远不够。因为每到换届,组织部长起作用,最终还是要一把手点头啊!其一。
其二,现在的行贿受贿方式,可以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你上有政策,我下有对策。做起来天衣无缝,滴水不漏,如果不是行贿者有朝一日败露检举,多数案子,都是查无实据,只能归入“不明收入来源”,反正不明收入再多,判刑又不高,只要坚持一下,不牵扯现职领导,加上缓期执行,不进监狱,照样能过上好日子(上级机关的某人受贿谁会签字?留下蛛丝马迹!?事发前他们都可以拍着胸口、指天发誓地说:你拿证据来)。
对**温床的认识,不要只看到地方经济社会活跃,产生**有其必然性。如果连平时的公私不分,公车私用;公款吃喝玩乐;特别是节假日、生病住院时、婚嫁忌日时,下属、关系户的送礼,收受红包,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话,我想这种非冰冻三尺的蛻变也不可能一朝一夕发生,这能用书本上写的价值观,人生观解释得了的么?
阳关2007.1.2222:44
1、制度、法律上要严惩行贿者。
对主动行贿,讨好上级的公务人员,不仅来者要拒,公示后,永不提拨重用。
而对承接项目的开发商,主动行贿者,公示后,让他信誉扫地,不能再接任何项目。如*书记所言,让他倾家荡产。
2、对高级别的公务员,不明收入来源,视同贪污,受贿,加大惩处的法律力度。
第153条回复:作者:对话尼采于2007-01-2917:10:27.0发表
阳关大哥,小弟有几点建议:
1.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凡事不能太绝对——水至清则无鱼!你讲的很多都是现今社会上的一些潜规则(既是潜规则,那么各地如此,江北应该也不会例外)。史书记本人能在网上做这样的表态,已经显示出了很大的决心和勇气(我可不是帮他讲话哈!)。很多问题还有待深入了解和研究,这里面既有大环境的问题,也有江北小环境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哈!关键是要通过区委、区政府的不懈努力,不断改进工作,努力营造一个更好的发展环境!

2.善于抓住主要矛盾。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看主流和大势。江北政界出事,也只是少数几个人的问题,不能说大多数人出了问题,不能够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哈!(还请阳关大哥口下留情!)我做为一个普通的公务人员,我看得最多的还是大多数公务人员在领导核心的团结下认认真真地开展工作,为江北谋求更好更快的发展,我认为这才是主流!
3.关键在于实事求是。我个人认为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人”的实际,特别是在几千年的儒家文化的影响下,我们中国人越来越不会思考了,已经惯于崇尚感性直观的顿悟和灵感的独断型思维,而缺乏思辨性和怀疑型思维,因此更多地表现为党同伐异式的武断和紧步“大人”、“圣人”、“洋人”后的无思维。这就是我们中国最大的“实际”。想要改变这一点该有多难?!因此才有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道德、发展、公平、民主和自由上的若干困难。欣喜于看到史书记本人已经意识到了“人的实际”的问题并率先提出了“创意江北”的思想,这里面包含了“人的能动性”改造和为江北塑造一个更加干净的政务环境的初衷,仅这一点我真还有点对史书记本人肃然起敬——因为你真还是抓住了我们退后的根子:思想!
希望籍此引起更多朋友的讨论。谢谢!
第154条回复:作者:阳关于2007-01-3019:09:24.0发表来自:第154条回复:第154条回复:
第153条回复:作者:对话尼采于2007-01-2917:10:27.0发表
阳关大哥,小弟有几点建议:
---
阳关答正如附贴所说:
如果连平时的公私不分,公车私用;公款吃喝玩乐;特别是节假日、生病住院时、婚嫁忌日时,下属、关系户的送礼,收受红包,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话,我想这种非冰冻三尺的蛻变也不可能一朝一夕发生,这能用书本上写的价值观,人生观解释得了的么?
阳关2007.1.2222:44
1、制度、法律上要严惩行贿者。
对主动行贿,讨好上级的公务人员,不仅来者要拒,公示后,永不提拨重用。
而对承接项目的开发商,主动行贿者,公示后,让他信誉扫地,不能再接任何项目。如*书记所言,让他倾家荡产。
2、对高级别的公务员,不明收入来源,视同贪污,受贿,加大惩处的法律力度。
前面说的是防微杜渐,打破你所说的潜规则,后者的两点建议也是从制度上保证反腐的力度,且落到实处。
第155条回复:作者:对话尼采于2007-01-3114:49:36.0发表来自:
阳关大哥,你的建议本来很好,但具体操作起来我个人觉得缺乏一个大环境,理由如下:
一是行贿与人情往来的界限有时不好截然区别开来。
二是商业运作比较复杂,作为商人能有一个规范、宽松的经营环境固然很好,但是如果在接触过程中连融洽关系的一些普通环节都不要了,恐怕也会让投资者主观上认为该地方领导对该项目重视不足。
三是对于高级别公务员的掌控问题,恐怕这和当下我们党内高级干部的管理有关。这主要是由纪委来做,但据我所知,恐怕只有上一级的纪委才会对下一级的官员进行掌控(同级纪委对同级官员进行监督那不是没事往自己头上扣屎盆子吗?)
四是根据历年来对于改革的一些初浅认识:凡是从既得利益者内部开始的改革都以失败告终!这可以说是历史总结出的一个重要经验。因此,改革的路径问题应当值得高度重视!可能会因为好心办成了坏事!因为我面对的是一个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
××××××××
结论:
改革最好还是从外部环境入手并循序渐进而进行,而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假手外部力量,从内部环境整治入手逐步进行。
阳关大哥,同时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们所有的谈论的内容已经引起了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正着手研究相关的解决办法,到时会给广大关心江北的网民朋友一个满意的回答!
引用龙湖集团的一句广告词:我们正在路上…………………
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一种外部力量,以舆论监督的方式提醒权力的执行者们约束权力督促他们以更好的方式运用手中的权力来更好地为大众服务。
因此,我们只能“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可能有点傻吧?!但我认为这是我们的责任!!!
---
本帖内容源自新华网论坛文章:
<ahref=http://forum.xin**.com/detail.jsp?id=38609162&pg=2>重庆江北区区委书记史大平将做客新华网,提问征集中!</a>
作者:新华网重庆频道于2007-01-1013:24:06.0发表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