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大话假话谎话是对政党“诚信”的考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话、假话、谎话是对政党“诚信”的考验-评重庆主城居民人平月收入2700元
1、一句话,为何引起轩然大波
2、大话、假话、谎话,是对执政党“诚信”的考验
3、网民评说
4、走近真象
1、一句话,为何引起轩然大波
今年3月在首都北京召开了庄严肃穆的两会(即全国人大、政协会议),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先生,在记者招待会上,特别是接受杨澜‘东方时空’的独家专访时,他讲:重庆主城居民人平月收入2700元,此话一出,在国内外的网络媒体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多数网络媒体反映出的民意:重庆主城居民人平月收入2700元远未达到,此话不实,与实际情况差距较大。尤以重庆晚报报导此消息的附言为甚(http://www.xiaoshuodaquan.com/webnews/htm/2007/3/4/234278.shtml)。
重庆主城居民人平月收入2700元如果不实的话,那么黄先生随后所说的重庆人购房比上海人、北京人都幸福的所谓幸福指数也将大打折扣。因为黄先生身居要职,他的发言,至少涉及政府官员言行和品德的诚信,也就是说涉及政府和执政党的诚信,不可掉以轻心。
实际上,主城居民人平月收入,不只是购房的幸福指数,从广义讲,应该代表该城市老百姓的幸福指数。他说的话如果属实,不只重庆人购房比上海人、北京人幸福,而生活水平和质量同样比上海人、北京人幸福。
众所周知,老百姓购房至少在解决了温饱之后,有闲钱、余钱的作为。很难想象,有人会把温饱置之度外,饿着肚皮去享受什么购房的幸福指数。
那么重庆主城居民人平月收入是否如黄奇帆先生所说,达到了人平月收入2700元呢?
2、大话、假话、谎话,是对执政党“诚信”的考验
重庆凤凰网友3月17日发帖称:
重庆人有句俗话:吹牛不怕犯死罪,对于高官尤其如此。除了他这样吹外,请问重庆市,有哪位领导会如此不负责任的吹牛!!市长如此说过吗?书记如此说过吗?财政局这样说过吗?劳动保障部门这样说过吗?
重庆主城居民的人平月收入,是否有2700元,请看重庆晚报原文和市民评论
网址:http://www.xiaoshuodaquan.com/webnews/htm/2007/3/4/234278.shtml
根据这位重庆网民的观察,重庆市委书记没这样说过,市长先生也没这样说过,包括重庆市财政局、劳动保障部门也没有这样说过。
这就奇了?
书记、市长为何不如此说,有两种可能。一是默认,另一种就是按眼下的潜规则,不好说,也不便说,不公开表态支持,沉默就是潜规则下的表态,不赞同。
同样,重庆市财政局、劳动保障部门不如此说,亦是两种可能。一种是默认,另一种沉默表示不赞同。
笔者分析,情愿相信后者。因为拍马屁,只会受益,不会伤身。怕就怕这些人党性还在,良心未灭。
让我们走进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先生说这话的场景,回顾他说这句话的时间、地点、心情。
据重庆晚报北京报道:
昨中午,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在京西宾馆出席了重庆代表团首场记者见面会,并就民众关心的问题作了解答。
房价与人均月收入对称
黄奇帆透露,5年前,主城区商品房均价在每平方米1800元左右,现在虽然上涨,但与主城区居民人均收入上涨幅度大致相当。他说,主城区居民5年前人均月收入在1700元左右,现在人均月收入在2700元左右,一月工资刚好够买一平方米(注1,所有注解作为附贴将全文转发)
随后,黄奇帆先生接受了‘东方时空’杨澜的专访,话题仍涉及全世界、全中国都关心、注目的重庆市主城居民人均月收入的问题。
杨澜(问):刚才谈到收入房价比的问题,我想起了最近经常说到的一个名词,叫住房痛苦指数,它等于商品房每平方米的平均售价除以人均收入。有人算了一笔账,说北京和上海地区的痛苦指数在5左右。请问重庆是多少?
黄奇帆:如果商品房的建筑面积的平均单价等于这个城市职工的月收入,也就是一比一的话,那痛苦指数就应该叫幸福指数。这个指数如果变成一比二或者一比三,甚至你说的一比四、一比五,那的确是非常痛苦的。
我来重庆的时候就说过,最幸福的买房者是重庆的老百姓。去年重庆主城区商品房平均价格为2700元每平方米,主城区居民月均收入也在2700元左右,基本实现了一比一(注2)。
显然,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先生在提到重庆市主城居民的人均月收入时,作为负责任的高官,心情愉快,言谈清晰、准确明白,是作为他来重庆后,执政的政绩公诸于世的。
好在,对媒体受众老百姓肩负责任的名记杨澜接着对黄先生这段话提出质疑。
杨澜:有报道说重庆人月均收入只有900元,这和你说的2700元差别比较大。
黄奇帆:这里边有一种是按照人均GDP算的,包括老人小孩。职业人群的月收入相对较高,是2600多元。
黄奇帆先生的上述解释,正好说明他所说的重庆市主城居民人平月收入2700元,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道不明白。
有网民讲,应该追究向黄先生提供数据的重庆市统计局,如果任他这样无遮无栏,随心所欲地说大话、假话、谎话,再要追究从未提供这种虚幻数据的重庆市统计局的责任话,真是天大冤枉、天理难容,作为统计局只得用时下的潜规则,沉默表示他们的意愿,就不足为奇了。
黄先生谈及城市主城居民是一个不容混淆,准确清晰的概念。比如主城对上海,就指黄浦区、芦湾区……;对北京,就指朝阳区、宣武区……、对重庆,就指解放后成立的渝中区、江北区、南岸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北碚区、南桐矿区,双桥区;和直辖后新增的巴南区、渝北区;最近新增加的合川区,江津区、南川区、长寿区……。
而居民呢?政府和老百姓都有一种共识。即主城区居民,属地段管辖的都有居民户口簿,此前还有居民购糧证。何来老人、小孩不在此列的道理(字典中亦对城市居民有准确的解释)。
按黄奇帆先生的回答,如果不包括老人、小孩,只计算“职业人群”,你干脆就用“职业人群”得了,既准确,又不会产生疑义。这样一来,他含混其词编造说“重庆市主城居民人平月收入2700元”,按他自己的解释也不能自圆其说。
据重庆人观察,重庆市的书记、市长都没有说过主城居民已达到人平月收入2700元的水平,但有一个负责任官员如此说过。
那就是此后做客新华网的重庆市发改委主任杨庆育先生,他既是重庆市的高官,也具有博士的高学历。做客新华网,难免网民不会提出重庆市主城居民人均月收入达到2700元所言是否确凿的问题。
[网友香米妙脆角]:前段时间黄奇帆市长做客某媒体时曾说重庆人均工资有2700元,网上就这一说法是争论不小啊,那么杨主任,咱们重庆人均收入到底有多少?[2007-3-2215:38:30]
[杨庆育]:这位网友可能记错了,首先奇帆市长说的是主城区的收入,主城区的职工的收入,这是第一个概念,不是全市的概念。……[2007-3-2215:39:01](注3)
[杨庆育]:我记得2005年重庆主城区的职工工资大致在2500元,去年大致在2700元左右,但是我们职工除了工资收入以外,还有一些非工资的收入,比如他得到的奖励,还有他其他的一些出租性的收入,那么这种收入叫非工资性的收入,把这一部分加进来,奇帆市长的2700块钱也是差不多的。[2007-3-2215:39:18]
[杨庆育]:所以重庆主城区的职工收入2700块钱,我觉得奇帆市长的这个判断是正确的。我刚才说了一个事,就是我们城市居民的收入是11000多块钱,这个和这个差别就很大了,所以职工的收入和城市居民人均的收入和农民的人均纯收入的概念是不一样的。[2007-3-2215:39:38]
[杨庆育]:所以这里指的是职工,不能放在人均上面去,所以网民对这个指标一定要理解。……[2007-3-2215:41:45]
笔者看到重庆市高学历,并且任职高官的杨庆育先生如此回答,第一感觉是他到底看没有看过黄奇帆先生的上述回答和解释。他话题一转,又从黄先生所说的主城居民人平月收入一个准确、清晰的概念,转换成他认定的是指主城职工,此其一。
其二,杨庆育先生不愧博士的高学历,将黄奇帆先生以政府发言人的身份,向全世界,全中国宣告的重庆市主城居民人平月收入2700元这言之确凿,掷地有声的讲话,改成了黄奇帆的判断。不是真实经统计得出的能推敲的数据,只是个人的判断。高官也忽悠,真是重庆一怪,且大开世人眼界。
按博士、重庆高官杨庆育先生的解释:我记得2005年重庆主城区的职工工资大致在2500元,去年大致在2700元左右,但是我们职工除了工资收入以外,还有一些非工资的收入,比如他得到的奖励,还有他其他的一些出租性的收入,那么这种收入叫非工资性的收入,把这一部分加进来,奇帆市长的2700块钱也是差不多的。
这段话用了数个大致,一个左右(也就是估计。不讳言难道这就是重庆市高官的工作方式?),还有就是他的推断,比如去年主城区职工工资收入大致在2700元左右,还有非工资收入,比如奖励,出租性的收入,大致加推断,最终落脚点证明奇帆市长所说“2700块钱也是差不多的。”
这段话对公务员和国有垄断企业而言,笔者相信(注4),但对更多靠职工的劳动付出与企业效益增加挂钩的其它企业而言,绝大多数职工不可能。至于他讲的出租收入也只对公务员、垄断企业职工,拥有第2、3套住房的人才适用。一般百姓你尽管有住房出租,因面积有限,租金也不值几何。何况,杨庆育先生只是一种推断。按他的说法和想法,如果让百姓推断的话,那么黄奇帆先生的月收入,岂止他告诉杨澜的八、九千元,按照时下的潜规则,他亲手扶持的嫡系部队,十大垄断国有企业的老总年收入数十万,月平均3、4万,投桃报李,请问杨庆育先生,按如今的潜规则,其收入该怎样计算(包括你)?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说错了,不可怕,以后注意不要再口无遮栏的四处说大话、假话、谎话就行。非要硬撑着,把不存在的事实,重复千遍,把谎话变成真话,无疑是对执政党“诚信”的考验!
书记、市长和各级政府部门对此事的沉默,折射出执政党内的民主空气淡漠,这才是让人担心和揪心,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一个一般人都能一眼看穿的大话、假话、谎话能大行其道(一直说到北京、说到全世界)就充分说明问题的严重性。
3、网民评说
黄奇帆先生这句惊世骇俗的大话、假话、谎话一出,与其共呜的人有之,此前对他称赞有加,但对此次的说法不认可,怪其不争的人也有之,更多地是真实生活在重庆市的百姓在说法上的反谈。
笔者认为此前在所写文章中附贴的以下两位重庆新华网民,颇具代表性。
第64条回复:作者:巴渝公社(2004-09-1615:59:53.0)
说实在的,
huang作为一个资本运作的行家,
去证卷市场确实他应当去的地方,
在那里更能发挥他的所长
但其在重庆这几年只顾所谓大手笔,
过份重视GDP,
随意捏造注水数据的情况时有发生
漠视对民生的关注
须知作为常务副市长,
他的作为不应当只在宏观经济与资本动作!
重庆的市情也决定了不可能在方方面面一下就赶上上海
反而在市政等公共行业通过资本动作
让与市民息息相关的行业垄断行为进一步加大
生活不断成本上升
这些都是我们这些普通市民所感受到的
王的情况不了解,不敢乱作评判!
第82条回复:作者:.黎君`(2004-09-1712:41:44.0)
我不想在新华网上讨论重庆的内政问题,
也不想讨论如何辩证地看重庆的发展和重庆需要付出的代价问题,
更不想讨论重庆人的意识问题,
我只想说,如果黄奇帆走了,就靠剩下的这帮重庆农民,
恐怕我们今后要上访重庆内政的地方不是新华网,
而是四川热线.("欣"闻重庆物价喜获全国冠军阳关发新华网文)
还有更多新华网重庆网民的附贴:
第6条回复:作者:江山爱重庆于2007-03-1414:55:59.0发表
黄奇帆是中国首屈一指的经济人物
第9条回复:作者:宁好于2007-03-1416:12:23.0发表
得民心的好市长.
第10条回复:作者:西部未来于2007-03-1416:15:34.0发表
重庆需要这样的领导!
第35条回复:作者:b3lyp于2007-03-1710:56:07.0发表
黄应该是市长人选,他和汪洋搭配是重庆当前的最佳选择.
阳关之所以罗列许多与黄奇帆先生共鸣的附贴,而忽略更多反对者的声音。一是因为笔者已给出有代表性的重庆晚报网址,其二,眼下不是时兴妙作吗?尽管那些吹捧者不知他们的来路(也不愿了解他们的来路),笔者深信,至少他是黄奇帆先生给他带来实惠的既得利益者。
注4:重庆如何打造百万富翁
重庆人,比上海、北京同类型的人幸福指数高得多
重庆如何打造百万富翁
今年春节期间,重庆同学聚会,不好意思作为低收入群体一员,阳关只好陪坐末席。因月收入尚未过千(0.8千),只有听闹热的份。
节前上海有位从教的同学(重庆人)打电话来向重庆同学拜年,据接电话的同学讲,说到高兴处,上海同学称:因上海市房价上涨,带动自住房的升值,加上其可观的收入,已经是百万富翁了。
说到此处,众重庆同学,加上成都来渝的两位同学,不免好笑。因上海同学的百万富翁,加上他现在居住的住房不动产(价值6~70万),不可能变现或者套现,实际上这百万富翁有点虚。
就象房价上涨,以前买成千元1平米的住房,现在要卖4千多一样。如果你就只有这套住房,不管它涨价如何,表面上增值,要自住,这几十万富翁也好,百万富翁也罢,空有其名,实际上不值几文(更何况,你按增值后的价格卖掉了,用同样的价格,你不可能再买回来)。
接电话的这位重庆同学就不一样,尽管他并未号称百万富翁,其含金量远远超过上海的同类同学。
因系重点中学,除政府发放的定额退休金不到1500元外,学校因教育收费还每个月另发数百,全年各种名目,比如升学奖,这奖,那奖,另收入累计不低于1万。
因住房宽绰,另有数间房(一套住房的单间)出租收入再加800元。阳关只是运用重庆市发改委主任杨庆育的分析和推断方法,准确率八、九不离十。因重庆其它同学,大抵收入拮据,一般不好问,主人家也不便说(怕伤及同学的自尊)。
此次春节聚会,让人感怀的是,他们即将再分两套新的集资房。这种作法重庆市的公务员,垄断企业员工,早已司空见惯,不足为奇,对这位同学而言,与其它学校比还嫌迟到了点(见笔者本帖发的照片,介绍重庆市另一重点中学,见人分一套集资住房,转瞬就成百万富翁的例子)(两套集资房今年交款:1200元平米,面积150平米左右。08.09.23注)
让成都同学异外的是,分新房,不退旧房。成都同学称:成都做不到。
考虑到房价最低4千多元平米,另分的两套住房,总值逼近百万,这样一来,重庆城就自然产生出不少百万级的富翁,不是因为这些百万富翁有多大的贡献,也不因为他们为国家、社会创造了惊天财富。
照现在的习惯说法,他们命好,落到了福窝窝:比如说公务员、垄断企业职工,包括医院和市重点学校。并且还要生长在重庆,这个动用国家和社会资源,着力打造百万富翁的厚土。
套用黄奇帆常务副市长对杨澜说的一句话:我来重庆的时候就说过,最幸福的买房者是重庆的老百姓(?阳关加)。
对照上述公务员、垄断企业职工购买数套廉价集资房的事,对这些人来说咋个会不感到幸福!
笔者在发新华网的文章(评重庆主城居民人平月收入2700元
http://forum.xin**.com/detail.jsp?id=42465813
大话、假话、谎话是对政党“诚信”的考验
--评重庆主城居民人平月收入2700元,
http://forum.xin**.com/detail.jsp?id=42465222)
中认定重庆市主城居民人均月收入2700元
“这段话对公务员和国有垄断企业而言,笔者相信(注4),但对更多靠职工的劳动付出与企业效益增加挂钩的其它企业而言,绝大多数职工不可能。至于他讲的出租收入也只对公务员、垄断企业职工,拥有第2、3套住房的人才适用。一般百姓你尽管有住房出租,因面积有限,租金也不值几何。何况,杨庆育先生只是一种推断。按他的说法和想法,如果让百姓推断的话,那么黄奇帆先生的月收入,岂止他告诉杨澜的八、九千元,按照时下的潜规则,他亲手扶持的嫡系部队,十大垄断国有企业的老总年收入数十万,月平均3、4万,投桃报李,请问杨庆育先生,按如今的潜规则,其收入该怎样计算(包括你)?”
说到此,可以明显感到重庆主城的公务员、垄断企业员工,也包括市重点中学的教职工,哪个不比北京、上海的同类人员幸福!
其幸福指数比上海、北京同类型的人高许多,只要认真,不是敷衍的调查就什么都明白了。
阳关2007.05.0314:35
而其它人呢?占人口99%的老百姓呢?(包括其它教师)
北京、上海对教师实行的普惠制,即教师你只要达到某一级别,由区政府发放工资待遇和退休工资待遇。而重庆则不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说真的,这些生活在福窝窝中的人,其生活质量和生活指数远远超过北京、上海中的同类人,唱赞歌就不足为奇了。
上海这位同学,2年前,当黄奇帆先生说重庆主城居民人平月收入2400元时,曾向他请教。回答称:上海主城居民人平月收入都未达到2400元,但他家做到了。他中学教师退休,退休工资2600元(或更高);其妻医生,其女上海银行工作。
照片内容:
……1996年,杨小康考上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成为重庆一中的语文教师。杨小康的爱人和他是同事,两人每月工资5000元左右,一年能净6万多元。
由于单位集资房比较便宜,杨小康和爱人各买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房子,其中一套用来出租,另一套自己住。夫妻俩还没有要孩子,双方老人也无需他们负担。今年,杨小康还买了一部4万多元的轿车。……(内容来自重庆时报)
对教师和公务员、垄断企业职工的工资、福利收入此处不作过多评论。
问题是为何两个人要各买一套集资房呢?要知道,国情就是人多地少。每套100多平米,远远超过人平35平米的小康标准,半买半送,这就是重庆市购房的幸福指数远远高于其它城市,包括北京、上海的精明和过人之处。但它仅限极少数人享有。
第1条回复:作者:oldyang66于2007-05-0112:43:33.0发表来自:
不必再发了。已经知道重庆官员乱说的“主城居民人平月收入2700元”是吹牛皮的谎话。楼主且请息怒,现在的官员不吹牛皮的有多少?不吹,政绩从何而来?不吹,怎么能升官?
―――
第11条回复:作者:是不是哦?于2007-05-0416:06:14.0发表
其实有了这句话:
杨澜:有报道说重庆人月均收入只有900元,这和你说的2700元差别比较大。
黄奇帆:这里边有一种是按照人均GDP算的,包括老人小孩。职业人群的月收入相对较高,是2600多元。
楼主都完全没得必要发后面的帖子质疑了。
既然黄市长当场就指出了这个2700的范围是“职业人群”,又何来楼主后面批评杨育新的转换,硬撑一说?
希望楼主和某些网友搞清楚“主城在职职工人均月收入”的概念:
主城:我不必多讲了吧?
在职职工:要是你现在工作的单位还没有和你签由市劳动局认可的劳动合同,还没有为你缴纳“五险一金”,那你逗还算不上“在职”,因为统计局在统计这个“在职职工人均月收入”的时候,你这个人就没有被纳入统计的范围,因为“在职职工”数字来自于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提供的有具可查的数字,而你,只能算是打黑工。
人均月收入:要是你符合上面“在职职工”的条件,那上面说的“五险一金”,就包含在“人均月收入”里面,“五险一金”加起来不说多了,基本相当于你工资单收入的30%,虽然你每个月没有直接拿到手,但为此受益的人只有你,而且其中有些今后还可以退还。同时这个“人均月收入”,还包括交通费补助,电话费补助,误餐补助,加班费,逢年过节单位发的红包和福利等等,各人闷到算一下,应该是好多?

光拿到工资单收入说事的人,我只能说你理解能力有问题,要是这样解释以后还想不明白的,我就只有说你的心态有问题了
PS:为了避免你们费口舌问我,我先自觉说明:我的收入超过这个人均线,而且还有能力拉几个不到人均线的人上来~~~
第13条回复:作者:是不是哦?于2007-05-0416:43:45.0发表
补充一个数据,关于北京市“五险一金”的缴纳比例(公司人事培训的笔记找不到了,但重庆和北京执行的标准基本一致)
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缴费基数×20%
医疗保险单位缴费比例:缴费基数×10%
失业保险单位缴费比例:缴费基数×1.5%
工伤保险单位缴费比例:缴费基数×0.5%
生育保险单位缴费比例:缴费基数×0.8%
住房公积金单位缴费比例:缴费基数×8%
合计40.8%,我以40%计(个人缴纳比例约为18%,但因为是在工资中直接扣除,此处不计)
2006年重庆城镇单位职工平均工资为1601元,加上40%的“五险一金”,是2241元,这仅仅还是没有包括奖金、福利、补助等非工资性收入的数字......,大家现在认为这个2700还很难实现吗?
第14条回复:作者:阳关于2007-05-0511:01:41.0发表
第15条回复、第17条回复:是不是哦?
内容略
---
阳关答:要回答黄奇帆先生所说,重庆主城居民人平月收入是否有2700元,简单说,就看下列等式成不成立。
主城区居民5年前人均月收入在1700元左右,现在人均月收入在2700元左右,一月工资刚好够买一平方米(黄奇帆答杨澜)=这里边有一种是按照人均GDP算的,包括老人小孩。职业人群的月收入相对较高,是2600多元(黄奇帆答杨澜)。
主城区居民5年前人均月收入在1700元左右,现在人均月收入在2700元左右,一月工资刚好够买一平方米(黄奇帆答杨澜)=这里边有一种是按照人均GDP算的,包括老人小孩。职业人群的月收入相对较高,是2600多元(黄奇帆答杨澜)。=在职职工(签由市劳动局认可的劳动合同,……为你缴纳加上工资收入40%“五险一金”,……)(是不是哦?的解释)
去除两等式的多余文字,取其核心内容,则成:
主城区居民=职业人群
主城区居民=职业人群=在职职工(……加上工资收入40%“五险一金”,……)
如果阳关没有猜错的话,“黄先生”、“是不是哦?先生”至少上过中学。如果上述等式成立,全民认可,为什么受过教育的网民还会拿它当个问题论事呢?
显然,这两个等式,不能这样在它们中间,简单、轻率加上等号。
这就不是“是不是哦?先生”说阳关的“我就只有说你的心态有问题了”
涉及做人的基本道德,即诚信、良心、党性这类做人,做事、为官的起码准则了。
它们的关系不是等同,而是包含。即主城居民包含职业人群,职业人群包含在职职工,在职职工包含劳动部门认可,除工资收入外另加40%“五险一金”非打黑工者。
你可以说主城居民中有职业人群,职业人群中有在职职工,在职职工中有非打黑工者。但你绝对不可以说。主城居民就是职业人群,主城居民就是在职职工,更不能说主城居民就是非打黑工者。
非要坚持己见,以偏概全,以少数代替多数,说严重点,是会误党、误国、误事的,失去的将是民心!!
当然,你硬要如此说,老百姓也拿你没有办法,唯一可说的话:这世上诚信何在?天理何在?良心何在?党性何在?
第15条回复:作者:阳关于2007-05-0511:09:06.0发表
第15条回复、第17条回复:是不是哦?
内容略
---
阳关继续答:【因为“在职职工”数字来自于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提供的有具可查的数字,而你,只能算是打黑工。】,看来这位“是不是哦?”网民对统计数据的来源烂熟于胸。
他提出的打黑工概念,让阳关耳目一新,倍感亲切。也就是说不能上重庆市统计资料的人叫打黑工,他们不可能享受这比正常工资收入多40%“五险一金”。
我想这打黑工一族,对私企老板而言,只能怪老板心黑手辣,敢于执国家法律不顾,残酷剥削打工仔的合法收入。
想来,这与市政府市政委环卫系统签订劳动合同,由市财政拨款的政府部门一定不会象前者那样心狠手辣。让这些来自农村的合法打工仔蒙受打黑工的不白之冤。白白少收入占工资总额40%“五险一金”,另外一笔合法的应得收入。
以市政府认可的主城九区为例:估计每个区的环卫一线工人,不会低于1千人,九区约9千人。他们工作在环卫保洁的第一线。据阳关所知,去年九月开始实行的重庆市最低工资580元月,有些今年才兑现,凭白无故,被人硬吃了一节。到目前为止,他们仍然没有享受到网民“是不是哦?先生”所说的比正常工资收入多40%“五险一金”。仍然是不入册的打黑工者。
这可是为政府部门打工啊!难道政府部门的人也象某些私人那样心黑,手也黑,难道政府部门没有按法律、法规的要求,下拨“五险一金”?
与其象“是不是哦?先生”表白:我的收入超过这个人均线,而且还有能力拉几个不到人均线的人上来~~~
倒不如为这些该享受而没有享受到的环卫工人,讨个公道,阳关盛情邀清你一道,为这些打黑工的,与市政府环卫部门签订劳动合同来自农村的进城工讨回他们应得的这另加40%“五险一金”如何?
记得,也是在今年春节,阳关遇到一位企业老总级的人士,阳关介绍在新华网的作为,我告诉他,阳关今后关注的对象两个,1、为重庆市的低收入群体说话,为他们鼓与呼(阳关尽管是低收入群体一员,在他们中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了);2、关注城市的生态、环境及发展。
阳关用自己的言行实践着自己给自己定下的承诺(包括建立的博客)。
第21条回复、第22条回复:作者:是不是哦?于2007-05-0515:08:48.0发表
第18条回复:参与讨论推荐收藏
作者:阳关于2007-05-0511:01:41.0发表来自:
————————————————————————————————
回楼主,本人上过中学,但是我肯定你没有上过学~~~
我5楼的帖子已经说在那里了,如果你上过学,应该会看得懂,也就不会继续在18楼说“阳关答:要回答黄奇帆先生所说,重庆主城居民人平月收入是否有2700元,......”
黄市长在采访过程中当场就已经指出了2700收入所指的范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楼主要坚持歪曲理解说这2700是指的全部主城居民???
至于楼主后面提及的环卫工,如果仅仅只是单位聘请的临时工,的确不可能享受到养老医疗等保障,这是国家劳动保障法的立法缺失,全国皆然,非重庆特有,如果楼主能证实他们是环卫部门签订了劳动合同的合同工,那他们不能享受社保就是环卫部门违反了劳动法。
至于说重庆有那些单位建立并实行了完善的劳动人事制度,我就只能说楼主孤陋寡闻了,虽然重庆企业相比较北京上海等城市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好,但是你说的八达,三山等企业,一样为员工办理了社保,当然,对于人员流动率大的IT企业来说,这种企业福利不可能进去就能享受,所以也只有中层以上的员工有此福利。
对新闻展开评论,最首要最基本的要求是:不误读新闻表达的内容。对于其他人来说,误读只能换来我的讪笑,但楼主向来以严谨、实事求是为言论宗旨,因此我不得不再次进来纠正你关于这个新闻的误读之处。
楼主为低收入人群说话,这是好事,但是这其中会涉及到很多关于社会保障方面的话题,我建议你能抽点时间补充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第24条回复:作者:阳关于2007-05-0616:29:04.0发表来自:
第15条回复:作者:是不是哦?于2007-05-0416:06:14.0发表
既然黄市长当场就指出了这个2700的范围是“职业人群”,又何来楼主后面批评杨育新的转换,硬撑一说?
希望楼主和某些网友搞清楚“主城在职职工人均月收入”的概念:
第25条回复:作者:是不是哦?于2007-05-0515:08:48.0发表
第18条回复:作者:阳关于2007-05-0511:01:41.0发表
————————————————————————————————
回楼主,本人上过中学,但是我肯定你没有上过学~~~
我5楼的帖子已经说在那里了,如果你上过学,应该会看得懂,也就不会继续在18楼说“阳关答:要回答黄奇帆先生所说,重庆主城居民人平月收入是否有2700元,......”
黄市长在采访过程中当场就已经指出了2700收入所指的范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楼主要坚持歪曲理解说这2700是指的全部主城居民???
---
阳关答:
两条回复无非证明一点,黄奇帆先生,此前回答杨澜提问所说的话“黄奇帆:如果商品房的建筑面积的平均单价等于这个城市职工的月收入,也就是一比一的话,那痛苦指数就应该叫幸福指数。这个指数如果变成一比二或者一比三,甚至你说的一比四、一比五,那的确是非常痛苦的。
我来重庆的时候就说过,最幸福的买房者是重庆的老百姓。去年重庆主城区商品房平均价格为2700元每平方米,主城区居民月均收入也在2700元左右,基本实现了一比一”。
写在白纸黑字的那句“主城区居民月均收入也在2700元左右,基本实现了一比一”好象没有说过?如果杨澜对此回答不质疑发问,作为杨澜也好,任何一个认得中国汉字的人也好。总不会把写在白纸黑字的那句“主城区居民月均收入也在2700元左右,基本实现了一比一”坚持歪曲理解说成是“主城在职职工人均月收入”
也就是说,网民是不是哦?认为阳关把
“主城区居民月均收入也在2700元左右,基本实现了一比一”(黄奇帆先生的原话)=说这2700是指的全部主城居民???划等号是坚持歪曲理解
而他坚持把“主城区居民月均收入也在2700元左右,基本实现了一比一”(黄奇帆先生的原话)=指“主城在职职工人均月收入”才是真理。
请问,黄副市长在回答杨澜问题之初,为何不直接了当就说重庆主城职业人群(仍不完善),在加上网民是不是哦?的补充有40%“五险一金”“主城在职职工人均月收入”而要用让人产生误解的主城区居民月均收入呢?
如果杨澜不质疑追问,告诉世人的信息,就不是你后来更正后的认定,而是重庆主城居民人平已经达到2700元的事实了。
阳关收集了黄先生此前的讲话,仍就用的重庆主城居民人平月收入的概念,因为一直没有哪位记者,哪位上级较真,任他如此胡吹一气,你说重庆百姓咋想?
我想最好的办法,就是请黄奇帆先生注意,今后不要滥用重庆主城居民人平月收入的概念,要说就说明白点,说准确点,说清楚点。这才是最要紧的。
事实上,在杨澜质疑后,改口的黄先生不能划等号的两句话,后者是对前者说大话、假话、谎话,即说错话的更正。只不过包括黄奇帆先生,是不是哦先生,输不起这个面子而矣。
至于网民是不是哦?对新闻展开评论,最首要最基本的要求是:不误读新闻表达的内容。阳关不仅赞同,之所以不厌其烦的回答提问,原因就在于此。
黄奇帆先生用重庆主城居民人平月收入,不是一时的误用,而是习以为常。
下面转发笔者的以下文章部分:
重庆:百姓的安居梦和官员的房地产观
一、百姓的安居梦
二、官员的房地产观
三、所谓市场化的住房改革,变成地方政府、企业倒腾土地,有钱人、或既得利益者拥有三套以上住房,不是用来自住,而是用来炒房,买不起房的人永远买不起房,或成为房奴。
四、几句后话
二、官员的房地产观
……
从这位黄副市长善于编造收入谎言可见一斑,同一报告中他讲:【2001年,重庆主城老百姓月收入平均在1700元左右。去年我们主城老百姓人均月收入约2500元(注:2004年),平均房价也是2500元左右。今年主城房价平均2600元(注:2005年),也与主城老百姓的月收入水平基本持平。
(阳关今日注:这段话中主城老百姓月收入,仍然清晰、准确,绝不含糊。老百姓、记者、官员都不会产生误解和岐义。如果会出现岐义的话,只不过说此大话、假话、谎话的人狡辩不认帐而矣)
我市房价的增长与老百姓的月收入的增长基本同步、基本匹配,说明重庆房地产市场控制得比较好,房价没有出现脱离实际的、脱离消费能力的、快速的炒作性增长。......】(注2)
为了证明他的论点,重庆主城老百姓月收入平均从2001年→2004年→2005年经历了三大跳1700元左右→约2500元→2600元。
主城居民人平收入的增加,是劳动效率的提高老板对你提高效率的回报,或者是地方政府大发慈悲,对所有在册居民恩宠有佳?
显然,前者系对所有在私企上班的人的必然要求,说明一点任何人要增加收入绝不会(象公务员,垄断企业的职工那样)凭白无故;至于地方政府也绝不会大发慈悲,对所有在册居民恩宠有佳。因为其时重庆市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收入人平月534元(2004年),全国倒数第4。而重庆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报酬仅仅是刚够活命的月400元钱。
笔者在重庆晚报留言版上看到有关重庆收入的上述报导,上百条留言一句话:放屁!!
为了证明其说法的可信度,询问过上海、北京的同学答:上海、北京也没有做到!
而这位鼓吹房价不跌该涨的重庆市常务副市长用他的一张咀,把重庆市主城老百姓的人均收入,硬生生的吹了上去!
……
注2:重庆市常务副市长、分管房地产开发的黄奇帆先生在2005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研讨会上的讲话景观网http://www.xiaoshuodaquan.com/Html/2005101712493-1.Html(阳关下载了网页)
……
第46条回复、第47条回复:作者:是不是哦?于2007-05-1022:30:44.0发表
突然发现楼主也会玩避实就虚...
我说的你刻意回避的问题,你仍然选择回避:
———————————————————————
楼主28楼的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
———————————————————————
如果杨澜对此回答不质疑发问,作为杨澜也好,任何一个认得中国汉字的人也好。总不会把写在白纸黑字的那句“主城区居民月均收入也在2700元左右,基本实现了一比一”坚持歪曲理解说成是“主城在职职工人均月收入”
——————————————————————
可现在的问题是:既然杨澜已经做出了质疑发问,而且黄市长也因此修正了自己的说法,为什么楼主都还要坚持歪曲理解???都还要一再的说这2700指的就是“主城区居民月均收入”???
这也正是我质疑楼主学历的原因:既然你28楼问的这个问题都已经把这个事情的逻辑关系理顺了,为什么就不能再进一步,承认你在这个帖子的坚持歪曲理解是极端的是片面的????
楼主到底是想用这个帖子剥夺黄市长补充修正他发言的权力?还是想剥夺自己冷静客观看问题的素质?
————————————————————————
为什么???
第48条回复:作者:阳关于2007-05-1311:25:59.0发表
第46条回复、第47条回复:作者:是不是哦?
可现在的问题是:既然杨澜已经做出了质疑发问,而且黄市长也因此修正了自己的说法,为什么楼主都还要坚持歪曲理解???都还要一再的说这2700指的就是“主城区居民月均收入”???
楼主到底是想用这个帖子剥夺黄市长补充修正他发言的权力?还是想剥夺自己冷静客观看问题的素质?
—————————————————————————
为什么???
***
阳关答:正如笔者帖子所说,黄奇帆副市长如此说大话、假话、谎话不是今日始,而是早在2年前。
重庆市常务副市长、分管房地产开发的黄奇帆先生在2005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研讨会上的讲话景观网http://www.xiaoshuodaquan.com/Html/2005101712493-1.Html。根据记忆,发景观网的文章是根据录音记录整理。
他是这样说的,【2001年,重庆主城老百姓月收入平均在1700元左右。去年我们主城老百姓人均月收入约2500元(注:2004年),平均房价也是2500元左右。今年主城房价平均2600元(注:2005年),也与主城老百姓的月收入水平基本持平。】
2005年中央七部委来渝了解房市有否泡沫时,他的说法,与上述毫无区别。
上述说法,在2005年全国多家新闻媒体来渝访问时,他仍是这样说的。
显然,主城老百姓月收入平均数,说得清楚明白,毫不含糊,不会有任何疑义。中央七部委,和外地记者都无人质疑,也无人怀疑。
记得当时新华网上曾出现一网友的文章,对此提出质疑,阳关看了那篇文章,有重庆网民回应说,黄奇帆先生是与记者开玩笑,居然傻记者信以为真。可惜阳关没有想得更远,下载这篇文章和附贴。
按黄奇帆先生的说法,如果重庆主城老百姓真的达到他所说的收入,无疑是重庆老百姓的大幸,反之,则是欺骗,只好骂娘。受伤害的是执政党的诚信。
黄先生的这种大话、假话、谎话一直持续到今年3月的两会,在北京,在京西宾馆会见记者时,作为重庆市地方官员的发言人,他是如此说的。
据重庆晚报北京报道:
昨中午,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在京西宾馆出席了重庆代表团首场记者见面会,并就民众关心的问题作了解答。
房价与人均月收入对称
黄奇帆透露,5年前,主城区商品房均价在每平方米1800元左右,现在虽然上涨,但与主城区居民人均收入上涨幅度大致相当。他说,主城区居民5年前人均月收入在1700元左右,现在人均月收入在2700元左右,一月工资刚好够买一平方米
外地记者和本地媒体只有相信的份,仍旧无一人提出质疑。
此前阳关写了多篇文章对黄先生的说法和作法表达了不同看法,并对他为何要编造不存在的事实进行了剖析。就是本帖所附的几个注解。
注4:重庆如何打造百万富翁
重庆人,比上海、北京同类型的人幸福指数高得多
重庆如何打造百万富翁
阳关2007.05.0314:35
注5
政企不分,或是神奇的股改“第四种模式”?
阳关2005年10月6日P6:6日初稿8日发
注7:
重庆:百姓的安居梦和官员的房地产观
一、百姓的安居梦
二、官员的房地产观
三、所谓市场化的住房改革,变成地方政府、企业倒腾土地,有钱人、或既得利益者拥有三套以上住房,不是用来自住,而是用来炒房,买不起房的人永远买不起房,或成为房奴。
四、几句后话
阳关2006.10.13P8:30
毕竟平民百姓(或者网民是不是哦?称之为的升斗市民),尽管代表民声,位卑言轻,无足轻重。之所以选择和长期坚持在新华网上发帖,就是希望能让党中央了解重庆的实情。
网民是不是哦?对黄奇帆先生所谈“重庆主城居民人平月收入2700元”的解读,比黄先生本人要准确得多,有市统计局的资料支撑,也经得起考证。
正如前贴所说,网民是不是哦?毕竟不是黄奇帆先生,如果是不是哦?能代表黄先生的话“楼主到底是想用这个帖子剥夺黄市长补充修正他发言的权力?”这句话,阳关回答如下:
阳关在新华网城市论坛城市风采再发一帖:
标题就是:【重庆市黄奇帆先生所说“重庆主城居民人平月收入2700元”是指“重庆主城签有市劳动局认可,且享受五险一金待遇的在职人员”】
内容简单介绍此帖的争辩,最后重庆网民达成共识:【重庆市黄奇帆先生所说“重庆主城居民人平月收入2700元”是指“重庆主城签有市劳动局认可,且享受五险一金待遇的在职人员”】
既然网民是不是哦?声称:“楼主到底是想用这个帖子剥夺黄市长补充修正他发言的权力?”我想新帖,也应该达到为黄先生正名的目的,你看如何?
评黄先生口无遮拦,说大话、假话、谎话的阳关文章还有下贴未发
注6:阳关发新华网文章:重庆:这句话,有点欺世盗名,作践国人
**********
此文出现干扰贴,被新华网版主删去,出现引贴中出现的差异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