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节 信仰缺失,不腐败才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信仰缺失,不**才怪
**年北京的学潮波及重庆,和大多数人一样我关注着事态的发展。
眼见为实,我不放过亲自目睹的机会,在上清寺观看游行队伍,也去重庆人民大礼堂看集会,还给北京大学的学生寄过微不足道的几十元钱。
要了解学生运动的本质,关键在于了解学生的行动是为了什么?有人说,学生无知,受了坏人的蒙骗,又有人说,几个坏头头想夺权云云。我认为都不是,学生的目的是为了中国的前途,最直接的原因是反**。
事情过去十多年了,当时学生提出的问题,至今没有得到好的解决,有些还越演越烈。
一个民族当失去信仰的时候,是十分危险的。延续了几千年的孔孟之道,尽管里面蕴藏着中国的许多优秀传统文化,到今天都还影响着台湾、朝鲜、韩国、新加坡等地意识形态的发展,但在大陆,因批判的年月太久,至今又无人提及,离今人逐渐远去,淡出社会;**思想,也因**晚年的错误,事实上也退出了历史舞台;后来的能形成思想体系的基本没有,若大一个中国,什么是民族的精神支柱,混沌的人,整天沉溺于麻将不屑一顾,尚有良知的人,当良知高于党性的时候,也深感个人力量的无奈。

我想这和学潮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一个执政党,只相信自己的问题能够靠自己来解决,缺乏有效监督不无关系。
在这场学运中,身为重庆市市长的兼善中学校友肖秧,表现了一个政治家的风采。
学生出生的他深知党内这种斗争的厉害,他作了如下三件事:动员各级领导劝说大学生不要上街;作为党的领导不回避,敢于直面学生的挑战,哪儿需要便去那儿回答学生的问题;当中央已经表态这是一场动乱时,他灰谐地说,大学生不是动乱,而是乱动。
两字的颠倒,使矛盾性质有了质的变化,当形势急转直下对学生不利时,至少在重庆保护了一大批人,在整个中国,这样敢作敢为的领导少见。
我不愿为肖秧的全部行为担保,但在这件事情上,他却是地地道道的大好人,就这么一件事,竟还有人上书中央,反映肖秧和中央唱对台戏。
可见,在党内要有自己独立的看法,即使这个看法是正确的,能经受时间的检验,但行使起来很难很难,连一个堂堂的重庆市市长也不例外。
有关这段学潮的反思,党内要求每一个党员表态,在小结中我更多地谈了党内自身的问题,作为历史附录于后(见附录1)。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