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4万6/30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完薛瑜的叙说,李疆已经是浑身无力。 本来只是打算,将桓晨暂时扣押在洛阳当人质,好使朝廷能安心对付鲜卑。可万万没有想到,桓晨偏偏在这个时候意外身亡,虽然是死在郭展的手里。但谁能保证桓帆不会迁怒到皇帝的头上?如此一来,鲜卑起于外,桓帆乱于内,则大充王朝又将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把他们都带上来。”皇帝看着萧刚头上的伤口,又道:“小林子,带萧将军下去包扎伤口。”
此时,萧刚的伤口已经没有流血,但还是谢恩跟着林甫下去。孟娜、薛瑜二人则被禁军,带入殿内。两人大礼参拜之后,都争着道:“陛下,郭展是我所杀……”
“够啦。”李疆喝了一声,打断他二人的说话,道:“朕不管是你们谁杀的,都要受到处罚。孟娜,你是云南公主,又是女儿身,朕可以饶你不死,发回云南,由孟王亲自处置。但薛瑜身为侍卫,护主不力,尔后又妄杀郭展,罪不可恕。来人,拖出去斩首。”
名禁军立刻押着薛瑜,向外就走。
“陛下。”孟娜急忙膝行上前,哀求道:“陛下,郭展真是我所杀,绝不关薛护卫的事。”
李疆根本不顾她的请求,冷冷地道:“朕说了,就算不是他所杀,一样该受到惩罚。”现在李疆满肚子的怒火,若不杀一个两个人,实在是难出心中这口恶气。
孟娜见禁军已经将薛瑜拖出殿外,而皇帝又不为所动。猛然站起身来,冲到薛瑜身边,将两名禁军打翻在地,道:“陛下,薛侍卫只是护主不利,罪不至死。还请陛下开恩,饶他一命。”她常在南蛮族中,对朝廷的规矩礼数,懂的原本就不多。眼看薛瑜要代自己而死,一时情急,便再顾不得什么君臣之礼。
李疆见她居然敢当着自己的面,违抗圣旨不说,还出手伤人。顿时勃然大怒,喝道:“反啦,反啦。来人,把她一起拿下,都推出去斩了。”周围禁军立刻一拥而上,将两人拿下,**殿外。
李疆这才坐回龙椅,兀自“呼呼”喘着粗气。尽管皇帝怒气未消,林甫还是小心翼翼地在旁提醒道:“陛下,今天已经连死了一个公子,一个世子。难道还要再死位公主吗?老奴听说南蛮王孟鸠,素来十分喜爱这位公主。若是知道陛下杀了他女儿,老奴只怕……”
“怕什么?”李疆冷冷地瞟了他一眼,道:“朕难道还会怕区区一个孟鸠么?”
“老奴该死。”林甫急忙在自己嘴巴上,轻轻打了一下,道:“陛下英明神武,岂会怕孟鸠。只是孟鸠麾下兵马虽然不多,但都是异族死士,又在南方偏僻之地,一旦作起乱来,实在难以平定。老奴记得陛下曾说过,当年太祖皇帝南征,都险些兵败丧命。何况陛下还要消灭鲜卑,何必跟个不懂事的丫头,一般见识呢?”
“你说的不错。”李疆赞许地看了看林甫,道:“想不到你也能有这番见解,着实不容易啊。”
林甫急忙下拜道:“老奴只是跟在陛下身边长了,学到了些毛皮而已。其实陛下早能想到这层,只是太过生气,想吓唬吓唬那丫头罢了。”
“你倒是会说话。”李疆勉强笑了笑,道:“好吧,你赶快出去,让他们刀下留人,放了孟娜。”
“老奴遵旨。”林甫领了旨意,急忙追了出来,生怕迟了半步。
再说孟娜和薛瑜被禁军押着,带到午门外。捆绑妥当,验明正身,一人身边配了个刽子手,只等监斩官下令,便同时身首异处。
“谁让你多事的。”孟娜白了薛瑜一眼,道:“现在可好,没有救我,连自己的命也搭上了。”
薛瑜微微一笑,道:“能陪着世子、公主一起上路,也是在下的荣幸。”
“亏你还笑的出来。 ”孟娜叹了口气,道:“我去陪晨哥哥就行了,你赶来干什么?”
薛瑜又道:“属下到下面,还可以继续保护世子和公主。”
“你倒是条汉子。”孟娜马上又想到陆云,不禁道:“比那个叫陆云的,强上百倍。”
“陆先生是读书人,胆子自然要小些。”薛瑜笑了笑,又道:“若是他能来陪我们死了,谁给我们收尸呢?”
孟娜没有想到薛瑜在这个时候,还有心情开玩笑,边问道:“你当真不怕死?”
薛瑜摇摇头,道:“脑袋掉了,碗大个疤而已。难道公主你怕?”
孟娜也摇了摇头,道:“不怕,马上就要见到晨哥哥了,我怕什么?”
两人有说有笑的,倒让身后的两个刽子手开了眼界。刀下杀了那么多人,还是第一人看到,有人这么不把自己的命当回事。
“时辰已到。”监斩官高声喊道:“开斩。”那两名刽子手便开始着手准备,先喝了碗白酒壮胆,然后将鬼头刀高高举起。
“刀下留人。”突然从远处街道跑来一骑骏马,上面的人全副盔甲,旋风般地跑到法场前。一跃而起,跳上刑台,一脚一个,将两个刽子手踢了下去。
“有人劫法场。”监斩官正准备喊人动手,却看清来人的面目,急忙跑了过来,道:“秦将军,怎么是你?”来的正是必胜营都督秦舒,监斩官是名禁军校尉,自然认得。
秦舒记得这名校尉姓周,刚好还是傅羽的属下,便抱拳道:“本将救人心急,还请周校尉行个方便,暂时不要动刑。本将这就入宫请旨放人。”
“这个……”周垣虽然很想卖秦舒个面子,但皇命却不敢违抗,十分为难地道:“将军真是为难下官了。他们都是陛下钦点死刑,下官实在是不敢……”
“就一柱香时间。”秦舒恳求道:“若是一柱香后,本将没有请到旨意,周校尉尽管行刑。”
周垣正犹豫不决,突然又听到有个尖细的声音喊道:“刀下留人。”林甫也气喘吁吁地带着几个小太监,从宫内跑出来。
秦舒见到这个救星,顿时喜出望外,急忙迎上去,道:“公公,可是陛下有旨,放了他二人?”
“啊?”林甫乍见秦舒,不由道:“怎么秦将军也在这?陛下是下旨放人,不过只是孟公主一人。”
秦舒吐口而出:“那我师兄呢?”
“你师兄?”林甫看了看跪在地上的薛瑜,恍然大悟,道:“哎呀,咱家不知道薛护卫,是秦将军的师兄,所以没有向陛下求情,你看这事闹的。”
“没关系。”秦舒立刻道:“就请林公公在这看着,下官马上进宫请旨。”
“好,咱家陪你去。”林甫知道秦舒是皇帝的宠臣,所以刻意结交。反正见了皇帝,还是秦舒一个人开口,顺水人情,他何乐而不为?说完便走到孟娜身边,想要把她搀扶起来,道:“公主殿下,陛下已经饶了你,快快随咱家入宫谢恩吧。”
“不去。”孟娜躲开他的手,道:“除非陛下连薛护卫一起放了,否则本公主就陪他一起受刑。”她听到林甫与秦舒的对话,知道皇帝只饶了她一个人,所以坚决不肯随林甫入宫谢恩。
林甫苦劝片刻,见孟娜态度坚决,只好道:“哎哟我的公主殿下,你这是在威胁陛下。万一再把陛下惹恼,不仅救不了薛护卫,便是你自己的性命也难保。”
薛瑜也在旁边劝道:“林公公说的不错,公主殿下若是想要救我。请去当面向陛下求情,若是在这里抗旨,只怕陛下不会高兴。”
孟娜见他也这么说,便任由林甫将自己扶起来,退到身上的绳索。走到周垣面前,道:“在本公主没回来之前,绝对不可以行刑,否则本公主杀了你全家。”
林甫也跟着说了句:“公主殿下的话,你可听清楚了?”
眼前的三个人,一个是皇帝的宠臣,一个整天伺候在皇帝身边,另外一个又贵为公主。无论是谁,周垣也得罪不起,只能点头哈腰地道:“下官明白,下官一定谨遵公主的吩咐。”秦舒等三人才放下心来,又向宫里走去。

到了勤政殿外,林甫是皇帝的贴身内侍,便先行入内通报。得到皇帝许可,秦舒和孟娜才一起入殿行礼。
皇帝瞟了二人一眼,问道:“孟公主,你还想要朕放了薛瑜?”
“是的。”孟娜立刻道:“陛下圣明,郭展确实是臣所杀,不关薛瑜的事。”
李疆却道:“这只是你的一面之词,朕凭什么相信?”
秦舒马上接口道:“回禀陛下,微臣的师兄素来行事小心谨慎,绝不可能杀死郭展。而且素来忠义,倒是有八分可能,是想代公主殿下顶罪。”
“师兄?”李疆瞟了林甫一眼,林甫立刻凑上前,小声地道:“秦将军的师兄,就是薛瑜。”
“哦,难怪你也掺和进来。”李疆现在对秦舒的宠信正隆,倒不忍驳他的面子。只是薛瑜究竟杀没杀郭展,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如果薛瑜当真是凶手,就算是为主报仇,李疆也必须治他的罪,否则不能向雍国公郭**代。但如果薛瑜之是想代人受过,皇帝倒是可以放他一马。于是道:“朕不能只听你们的一面之词,此事还要仔细调查。若郭展真不是薛瑜所杀,朕可以饶他不死。”
“多谢陛下。”孟娜大喜过望,对着皇帝连连磕头,道:“那么臣现在是不是,可以去让他们把薛护卫放了?”
李疆点了点头,道:“你们且先回府,等候朕的发落。”
“谢陛下隆恩。”孟娜再次向皇帝叩头行礼,才起身告退。
孟娜离开以后,李疆示意秦舒起身,道:“你有个师兄在蜀国公府中效力,怎么以前没听你听过?”
蜀国公和皇帝之间,表面上看起来,君臣和睦,但其实暗潮汹涌。李疆听到秦舒有个师兄在蜀中,难免心中会起些疑心。秦舒急忙解释道:“当年微臣与师兄一起下山,都并不知道将来的路如何走。微臣根本就不知道师兄在蜀中,正如师兄也不知道微臣在京城一样。若非这次为给家师祝寿,微臣根本就不知道师兄身在何方。”
李疆对这个解释还算勉强满意,点了点头,问道:“他的才干如何?”
秦舒答道:“微臣和师兄从小都由师尊教导,无论武艺,还是才学,都不相上下。”
“哦?”李疆吸了口气,又问道:“那朕若是留他在京城为官,他会同意吗?”
“这……”秦舒知道皇帝动了招揽之心,可是按薛瑜的计划,是绝对不可能答应留下的。便帮着推脱道:“以微臣对师兄的了解,他为人极讲信义,既然在蜀国公府中当差,便要有始有终。”
“当真?”李疆眼中突然寒光一闪,显然是动了杀机。若薛瑜真与秦舒不相上下,李疆当然不愿意让蜀国公,得到如此强有力的助手。
秦舒顿时心中狂喜,对于他来说,师兄薛瑜无疑也是个强大的对手。不过秦舒很快就压抑住这种冲动,知道现在绝对不会是杀掉薛瑜的时候。于是道:“陛下,微臣的师兄最看重恩义。陛下这次若能饶他不死,说不定日后能对陛下大有裨益。”
“也好。”李疆知道自己刚才失态,急忙笑着掩饰,道:“不过此事还要调查,朕打算让……”他本是打算让楚王负责调查,转念又想李昌与秦舒私交甚厚,极有可能不会秉公办理,于是改口道:“朕打算让晋王调查此事,等真相出来,再绝对如何处置他。”
“多谢陛下。”秦舒再拜道:“微臣代师兄谢过陛下隆恩。”
“好啦。”李疆摆了摆手,道:“暂时先不说他。现在桓晨和郭展,同时死在京城,你给朕说说,该如何度过这次难关?”
秦舒想了想,才道:“陛下不必过于担心,其实这也未必全是坏事。”
“哦?”李疆疑惑地看着他,道:“难道还是什么好事不成?”
“至少微臣能看出两点好处。”秦舒恭恭敬敬地答道:“其一,桓晨是蜀国公独子。身死之后,蜀国公固然悲痛,但也绝了后。蜀国公如今也是年过半百之人,半截身子都入了土。若说以前有心谋反,不过是为了子孙后代。现在他孤家寡人一个,就算侥幸能谋反成功,也是一代而终,他何必再行险谋反?”
“你呀,还是小看了他的野心。”李疆摇了摇头,道:“他若有心谋反,又岂会在乎无后?更何况,以他的身份,难道还怕不能过继到子嗣么?而且他弟弟桓延家里,不是还有两个儿子么?说说其二吧。”
舒便又道:“这其二就是,桓晨乃是郭展所杀,而郭展又是孟娜所杀。孟娜是桓晨的未婚妻,也算是蜀国公府的人。如此一来,蜀国公与雍国公的关系,必然势同水火,再不可能联手谋反。反正桓晨不死,蜀国公要反;桓晨死,蜀国公也要反。倒不如借着桓晨之死,让蜀国公将满腔的怒火,都发泄到雍国公的身上。而雍国公也会将爱子之仇,算在蜀国公的头上。若是蜀国公胆敢起兵谋反,雍国公必会尽心竭力,为陛下阻拦他出川之路。这总比以前,两人关系暧昧,对陛下更为有利吧?”
“这倒是分析的不错。”李疆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秦舒的见解。如今四姓国公的实力,以蜀国公桓帆最强,雍国公郭援次之。若两家联手,则足以撼动整个大充王朝;但如果郭援能忠心朝廷,紧紧扼守住桓帆的咽喉,不使其出川,则对朝廷相当有利。
三年前,李疆让郭援之女,代替安宁公主远嫁塞外,使郭援心怀不满。这些年来,桓帆也致力于结交郭援,很让李疆感到担忧。如今郭展杀了桓晨,而孟娜又杀了郭展,两家从此结成死敌,李疆就可高枕无忧了。
“可是……”李疆想了想,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担忧,道:“虽然郭援不会投向桓帆,但朕想来年就与鲜卑决战。若是桓帆在此时,为了替儿子报仇,起兵反叛,岂不是误了朕的大事。而且就算桓帆此时不反,等朕与鲜卑开战之后,突然起兵,朝廷也不得不陷入两线作战的危险中。蜀中可是有十万精兵,朕实在不能掉以轻心啊。”
“事已至此,再无他途。”秦舒也没有办法去阻止桓帆造反,只得道:“为今之计,只能释放桓晨随从,命他们扶棺返回成都。再派遣朝廷重臣,携陛下圣旨前往成都,以重赏好言安抚蜀国公。然后一面令雍国公派大军,驻守陈仓要道;一面令镇西将军文烈,收凉、秦二州之兵,随时准备南下,以协助雍国公。”
“也只能如此了。”李疆叹了口气,道:“朕本打算平定鲜卑之后,再着手对付桓帆,现在看来不得不提前准备了。呃,朕想将孟娜留在京城,使南蛮王孟鸠有所顾及,不敢参与桓帆反叛。你看如何?”虽然秦舒的职位不高,但这几年来,李疆凡有重大之事,均要找他商议,可谓恩宠至极。
秦舒又想了想,道:“臣闻当初太祖皇帝南征之时,曾说过‘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以恩德仁义示于诸蛮,使得南中各族头领,心悦诚服,至今仍感念太祖皇帝厚德。南蛮王孟鸠,乃是刚烈血性之人,若陛下能送还公主,厚加赏赐。孟鸠必会感恩戴德,不敢造次。如果陛下想要扣留孟公主,一旦激怒孟鸠,他膝下女儿成群,又岂会惜此一女?”
李疆虽然觉得秦舒说的有理,但又担心放走孟娜后,孟鸠更无所顾忌。犹豫再三,还是点头道:“就依你的。”顿了顿又道:“如果郭展真不是你师兄所杀,你最好能劝他说出实情。否则朕有心饶他,也无能为力。”
舒立刻道:“微臣告退。”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