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精忠武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相府外灯火通明,两只大红灯笼高挂檐下,上镂一锈金大字“秦”,两只齐人高的汉白玉石狮子狰狞地立在门口,门外二字排开八名劲装大汉。
三丈高的围墙哪能难住钟仪,轻轻一窜,就已跃进了相府里。钟仪躲在黑暗里仔细观察着,表面上相府院内宁静安详寂寥无声,但他明白这里的凶险不异于龙潭虎**。且不说相府建筑里包含的繁复无比巧夺天工的阵法,就是那遍布各处的明岗暗哨,要悄无声息的避开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此时钟仪的武功说不上天下无敌但也是世上罕有敌手,以他的绝世身手也足足用了三天才将相府的阵法查探清楚,要不是他因机缘巧合救了晁峻风,并学得晁峻风举世无双的建筑机关奇门八卦心得,即便没有明岗暗哨,要摸清相府也不异于痴人说梦。
小心翼翼地避开所有岗哨,钟仪用了半个时辰才摸到关押岳飞的地牢边。地牢建筑在“芙蓉楼”院内的一座假山下,钟仪是根据九宫八卦阵法推算出此地必有囚人之处,因此上次来的时候十分留意,才让他发现了此地牢。
钟仪悄无声息地贴在假山上,他不能硬闯,只能等待机会。
过了半晌,假山的两块石壁轻轻地分开,一名汉子提着食篮走上来,原来的是送饭的看守出来了。钟仪鬼魅般地闪进了假山里,那看守只能感到一阵几不可察的风吹过,回头看时哪有人影?看守在一块石头上左转一圈,假山的石壁就完整地合上了,哪里有半点曾经打开过的样子。
地牢里并没有任何看守,想来没人会料到这么隐秘的所在也有人能找到吧。
岳飞闭目靠在石壁上,神情愈发憔悴,两鬓已微见白发。
钟仪轻轻走上前。
岳飞紧闭的眼睛忽然睁开,眸子神光电射,一瞬间那曾经纵横沙场的不败将军似乎又回来了。片刻这神光就已敛去,眼神里更多的是无奈和黯然。岳飞说道:“钟仪兄弟,你怎么又回来了?”
钟仪不答,两指在粗大的铜锁上一捏,铜锁立刻就四分五裂。推开牢门,俯下身来,扯住锁着岳飞的链子轻轻一分,链子马上也就四分五裂了。
岳飞动也不动,说道:“无论如何,我都不会逃的。”
钟仪有些生气,说道:“不管怎样,我都要将你救出去。”
岳飞苦笑道:“是不是黄老教头等人遇害了?”岳飞和黄松年等人并肩作战数年,彼此惺惺相惜,了解甚深,当然知道黄松年等人肯定会违背朝廷的指令前来营救。此时钟仪二次前来时还是独自一人,那么黄松年等人肯定已经遇害,而且在临终前一定托付钟仪要救自己出去,不然钟仪明知自己不会出去,怎还会甘冒奇险再次前来?
钟仪极佩服岳飞的智慧,黯然道:“不仅黄老教头,黄戬兄弟和周文智都已经遇害了。”当下原原本本将所知道的情况都告诉了岳飞。
岳飞长叹一声,半晌没有任何言语,脸上落寞之色尽现。
囚笼里寂静得落针可闻。
岳飞忽然问道:“你知道我为什么不愿意出去吗?”
钟仪摇头。
岳飞继续问:“那你觉得我为什么会被关在这儿?”
钟仪原本想说是秦桧要置岳飞与死地,可忽然觉得里面有蹊跷,思考了一会,说道:“是当今皇上。”
岳飞赞许地看着钟仪,想不到钟仪这么快就想到事情的关键,“那你知道皇上为什么要杀我吗?”
钟仪不答,也不知道答案,但他明白岳飞肯定会说出来的。
岳飞又叹了一口气,顿了半晌才说道:“因为我是当今圣上的亲哥哥。”
钟仪大惊,但很快就恢复常色。
岳飞赞许之色更浓,此时居然微微露出一丝笑容,也许是在笑世事弄人吧,继续道:“六年前,家母去世,临终前我才赶到母亲身边。母亲在我的耳边亲口告诉了我这个消息,并把当年徽宗皇帝信物交给了我。原来我母亲曾经是当年皇宫里的宫女。”
正如秦桧调查后推测的一样,岳飞的母亲正是当年从宫内逃出的宫女姚氏。

钟仪不由问道:“那你母亲怎么会流落到汤阴?”
岳飞苦笑道:“我也不知道,家母还没有说就已经去世了。”
钟仪当然明白了当今皇帝赵构为什么要置岳飞与死地了,赵构原本就不受徽宗的喜欢,所以当年才会被送到金国做人质,要不是“靖康之难”时所有的皇亲国戚都被掳去,而赵构刚好从金国逃回,成了大宋境内唯一的皇子,那这个皇位怎么也轮不到赵构来坐。现在赵构知道岳飞是他哥哥,而且才干远比他强,有怎会不处心积虑置岳飞于死地呢?如果不这样,钟仪才会感到奇怪。可这更应该促使岳飞逃走啊?
岳飞当然清楚钟仪心中的疑惑,说道:“钟仪兄弟肯定觉得我更应该逃走,是吗?”
钟仪默然。
岳飞问道:“钟仪兄弟觉得男人最难消受的恩情是什么?”
钟仪原本想说,“最难消受美人恩”。自古以来,不知道有多少王侯将相、英雄豪杰拜倒在美人脚下,为美人亡国亡家的例子比比皆是,有道是“美人窝里英雄冢”。但细一想,实情定非如此。
岳飞笑道:“美人情、知遇恩竞使英雄堪折腰。”
钟仪当然知道岳飞所指的是什么。
当初岳飞由一名默默无闻的士兵被提拔成手握重兵的一方诸侯,从绍兴三年秋授镇南军承宣使到江南西路沿江制置使、神武后军都统制,绍兴四年皇帝亲授“岳”字旗和“精忠”旗,绍兴五年授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进封武昌郡开国侯、检校少保、公,并封岳飞母为国夫人,到绍兴九年的授开府仪同三司,掌握京城防务,短短几年,岳飞加官进爵,享尽人臣殊荣,里面少不了当今皇帝的信任与提拔,虽然赵构只是为了让岳飞更尽心抵抗金兵,但这已足以让岳飞感激涕零。在岳飞知道自己是皇帝的亲哥哥后,曾经三次上书要求辞官,但每次赵构都不答应,还不断提拔,这让岳飞怎能挥兵面对自己的亲弟弟呢?
钟仪道:“现在赵构明明已经知道了真相,要置你与死地,你就准备束手待毙吗?难道你忍心看抗金事业前功尽弃吗?天下苍生、黎民百姓的疾苦就没有你个人的荣辱重要吗?”钟仪的语气激动起来,仍在作最后尝试,试图说服岳飞。
岳飞惨然一笑:“你觉得我逃出去了就能完成抗金大业了吗?”
钟仪默然,赵构绝对不会允许和自己同样有皇家血统的岳飞势力壮大起来,岳飞如果逃走那必然会逼迫朝廷和金人联手,金人肯定会坐收渔翁之利,那时南宋就会陷入内战之中,哪里还有力量抵抗外辱?几年前,武林各派受人挑拨,联合讨伐“铁血门”,已经让抗金之力大为削弱,如果再陷入内战之中,那只有等着亡国了。
此时,钟仪才体会到岳飞的苦心,不计较个人得失,为了大局宁愿牺牲,那才是真正的大仁大义,大智大勇。钟仪总认为自己称得上一个"侠"字,但和岳飞比起却相差甚远,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岳飞才能真正称之为"侠".
钟仪不再劝说岳飞,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这是代表大宋百姓为岳飞自我牺牲而磕的三个头。岳飞本待不受,但以钟仪的身手岳飞又如何阻止得了?
岳飞被钟仪袖子一拂,就全身僵硬无法动弹,只得受了钟仪三个响头。三个响头磕完,也不见钟仪如何作势,岳飞只觉得全身一热,又恢复了自由,不由暗暗佩服钟仪的本领。岳飞苦笑到:“拜托钟仪兄弟一件事。”
钟仪道:“岳元帅尽管吩咐,我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岳飞淡淡道:“我将自己行军打仗的一点心得写成一本书,放在汤阴老家,望钟仪兄弟能传给有缘之人。”语气充满庳睨天下的豪情和壮志未酬的无奈。岳飞生平亲自指挥大小126仗,未尝一败,称得上百战百胜,这兵书定然非同小可。眼看就能克复故都,但却被招回囚禁,不日即会被处死,怎能不无奈?
钟仪明白肩上的责任,点头答应,转身而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