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新世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到过泰山吗? 你曾经在山顶披着棉大衣,伫立在浸骨的寒气中等待日出吗? 当太阳喷薄欲出的那一刻,总是先会看到一抹跃动的亮色,像利剑一样,挑开黑沉沉的像帘幕似的暗夜,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曙光。
赞美曙光,因为,这是最激动人心的一刹那。它的出现,意味着黎明的到来,也意味着新的一天的开始,随着它的这一瞥,才有火烧似的漫展开来的云霞,才有跳跃似的涌出海平面的红日。一切由它的诞生而诞生,然后,才是守候了整夜的登顶者,为不虚此行而发出的欢呼,和情不自禁的跳跃。
现在,当我们跨入了本世纪的最后一年,1999 这四个字浮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这就是世纪的曙光,联想到紧接着而来的21 世纪,毫无疑义,与登山者眼巴巴望着茫茫东方,期盼旭日东升的心情一样,兴奋而又热烈,怀挑战精神而又含希望之情地迎接下一个新世纪,为曙光唱出心底的赞歌。
进入1999 年,21 世纪的身影,已经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如果那是一列时代的快车,轰隆轰隆的声音,早就在耳际回响。人们之热烈盼着21 世纪,因为这是中国人的一次彻底翻身,进入世界强国之林的机遇。所以,能够赶上世纪交替的日子,是一种难得的机遇。站在世纪之交的分界线上,你可以回首往事,展望未来;你可以新旧对比,抚今叹昔。因为20 世纪,历史对于中国,不是很大方的,给了我们许多的苦难,许多的不幸。尤其作为一个中国人,若是翻开本世纪开头的几页日历,就更加感叹系之了。
那时,生活在气数已尽的大清王朝下的中国人,就不如今天的华夏儿女那样幸运和幸福了。上一个世纪的1898 和1899年,那个世纪末可真正是世纪末,看不见前景,找不到出路。外边是列强组成的八国联军,兵临城下,内部是失控的义和团,制造动乱,不得安宁,那时候的中国老百姓不知道明天是个什么样子。其实,本世纪末的1998 和1999 年,也同样面临着内外的压力,外有东南亚金融危机,内有长江,嫩江的水灾,但仍能保持8 % 的经济增长和人民币的坚挺,这实在是令人为之振奋的。而且,中国人对于下一个世纪,称得上是方向明确,信心百倍。找不出任何世纪末的衰微颓废之感,尽管还存在着若干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举国上下,抖擞精神,大踏步地走向未来,这一点,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上,都是少见的。

上一个世纪末的北京城,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先是义和拳的烧香拜佛,乌烟瘴气,设坛传道,迷信盛行,练武习拳,横行霸道,扶清灭洋,滥杀无辜。后是哈德门的抢掠,东交民巷的射击,紫禁城的搜括,圆明园的大火,那些自以为刀枪不入的团民,一时间竟成了洋枪洋炮的靶子,**烧杀,无恶不作,北京人陷于空前的痛苦之中。作为一个国家的首都,数百年来,首次被外国占领军洗劫一空,连联军统帅瓦德西给德皇的报告也承认:“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
透顶的满清政府,除了签订一系列的卖国条约以求苟延残喘外,别无他能。可怜哪,神州大地,蒙尘受辱,炎黄子孙,民不聊生。20 世纪开头的曙光所带给中国人的,除了没齿难忘的国耻外,便是北京城被毁灭这样黑色的一页。
但中华民族经过半个世纪来艰苦卓绝的奋斗,终于从灾难深重,哀鸿遍野的昨天,进入充满生气,欣欣向荣的今天。而站在1999 年和随后的2000 年的分水岭上,已经看到那个美好憧憬,灿烂前程的明天,正展现在我们面前,谁不为这明天会更好的前景,欢欣鼓舞呢!
当年,上个世纪末,外国人是坚船利甲,全副武装而来,现在,外国人是做生意,谈买卖,讲友谊,作交流而来。时代变了,中国人不但在政治上,而且在经济上也站起来了。如果那位统帅瓦德西透过时空隧道,再回到北京城来做客,我想他会在扩大到四环、五环的大北京城里迷路,找不到他落脚的地方,而不得不惊讶于中国所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
同是曙光,但两个世纪两重天,挺直了腰的中国人,能不张开臂膀,为迎接新世纪的到来,献心献力,以更昂扬的姿态,走向未来吗!
?

.pp a{color:#f00;text-decoration:underline;}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