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落明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骄阳似火,但到底是松嫩平原,并不显得格外的燥热。
刚从哈尔滨驶出的时候,是一碧如洗的青纱帐,几个小时的路程过去,渐渐地,便见到了寸草不生的荒原,和泛碱的水泡子。
上帝真吝啬,在你脚底下埋藏着黑金的话,那这块土地就打不出什么粮食。
我问我的旅伴,这样,我们该是徜徉在油海上了? 和我一起踏上这次采访途程的,还有张洁,还有叶楠。
人不怎么热,行驶了几百公里的汽车却需要喘口气了。于是停下来小憩一会,于是便有了我这个问题。
张洁扇着扇子,叶楠抽着香烟,对这一切,感到新鲜。同行的朋友告诉我,从地质概念来讲,是这样。不过,他又说,石油在地下,是呈颗粒状地分布在岩层砂砾的空隙中间,将它从距地面数千公尺的下面提取到地面上来,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为此,专程来采访从事这一壮丽事业的人们。
因为倘若没有他们的汗水,这世界也就无法熊熊燃烧,试想,一个失去热力,失去光亮的世界,那还有什么壮丽可言。
于是我们相约而来,远离城市,远离那些喧嚣的噪音,在一个没有叽叽喳喳的宁静环境里,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写自己想写的东西,去结识那些心怀赤诚的朋友,未尝不也是一种愉快。也许脚下是蕴含着热量的原油,身旁是热情的主人,我已经充分感受到一股友情的炽热。
“快到了吧?”
“快了,就在前面!”
我翘首望去,一马平川,别无所见。无论如何,此刻是盛夏,天高云淡,草长树茂,怎么也联想不起那典型的天寒地冻的场面。也许那部电影不知看过多少遍的缘故,成了几乎不可磨灭的印象。狗皮帽子、干打垒、肩挑背扛、眉毛胡子挂满冰霜… …
这一切,随着时代的进展,在油田平坦的公路上,在两行翠绿的白杨树里,是怎么也找不到的了。
正想像着我们要去的这个采油厂,该是个什么样子的时候,忽然间,一座城市像从天上落下来似的,耀眼地出现在我们面前。
确实是座城市,一座真正的不折不扣的城市。在全中国的城市里,它也许是最小的一个。因为面积只有三点六平方公里,实在太小了一点,所以,地图上连一个小圆圈的光荣也不给它。但它却是最新的一个,这个城市最早出生的孩子,现在也才背着书包上小学。
然而,这座城市里的小学生,刚踏进校门,就要上微机课的。好个了得!
如果说,从一滴水可以看到大海,那么,在孩子们身上,所进行的颇具远景眼光的智力投资,便能够设想这个城市的其它一切了。
宽阔的中央大道,高大的百货公司,十字路口的喷泉,红红绿绿的栏杆,平整的草地,修剪过的行道树,一切都是那样赏心悦目。骑在自行车上的姑娘,穿着打扮,并不比上海南京路上的那些时髦女性逊色。在草坪上锻炼身体的老老少少,和北京城公园里打太极拳的人一样的泰然自若。
看得出,这里的人爱他们自己的这座小城,甚至很为之自豪。不久前,这里是人迹罕至的大水泡子,只有几间颓败的马棚。真是眼睛一眨的功夫,那破烂马棚,神话似的变成了一座明珠般漂亮城市。或许,这座城市是由这里的公民亲手创造出来的缘故,更多了一层格外甜蜜的感情。

狗皮帽子、干打垒、肩挑背扛的传统精神,自然是不能忘的。他们就是凭这股劲,在马棚的基础上点点滴滴,日积月累,建起来一座可爱的小城。
别看城小,这里什么都不比那些通都大邑差。挖出一个人工湖,堆起一座山,修建了他们自己的迪斯尼乐园。在高高的钟楼下面,是东三省数一数二的室内游泳馆。那洋葱头顶的俄罗斯式建筑物里,是热闹的农贸市场。还有动物园,花房,还有宫殿式的舞厅,卡拉OK 歌厅,还有自己的电视台,和自己的报纸。包括在这样暑热的天气里,不可缺少的卖冰棍的,也和别的城市一样,吸引着众多的孩子。
于是,我们惊异地看到了旨在服务的生产冰棍冷饮的车间,看到了生产方便面、糕点、馒头烙饼的车间,看到了巨大的、为在冰封万里的日子里,为人们提供廉价蔬菜水果的冷库。直到此刻,我们才终于明白,这座城市即是采油厂,而我们所要访问的采油厂,实际上就是一座袖珍城市。
建造一个采油面积达三百六十平方公里的现代化程度相当高的工厂同时,建造了一个同样是相当现代化的小型城市,不能不钦佩构划这份蓝图和付诸实施的那些创业者们的勇气和力量。否则,很难设想,在这块据说连兔子都不拉屎的地方,能留得住数万人安居乐业?
即使留得住人,也怕是留不住心。如今,人们开玩笑地说,用大棒子轰赶也不舍得走的。
当我们看到工人们清早起来,坐着班车,迎着太阳,到近的、远的井口上班,傍晚的彩霞又陪送着他们回到小城里来时;当我们看到家庭主妇,不必为早餐奔忙,在分布于居民点的各个食堂里,几乎不费几毛钱就可以饱饱吃一顿时;当我们看到单身职工的宿舍基本上公寓化,个人再不用为洗衣服,搞卫生而烦恼时;当我们看到职工住房,不仅公平分配,而且一开始就实现了商品化时;当我们看到有那么多人到夜校去学文化,学技术,但也有不少的人热衷于国标交谊舞比赛时;当我们看到虽然还是赤日炎炎的夏天,但采购员已经为过冬物资在全国各地奔波忙碌时… … 这我们就懂得了那千万吨原油被提取到地面上的动力了。
我问过一位女工程师:“你喜欢这座袖珍城市么?”
“当然!”
“你能告诉我为什么吗?”
她说:“因为这里想着我们每一个人!”
张洁说:“假如所有单位的领导,都能这样想着大家,该多好!”
叶楠也说:“要是全国,像这样的单位,多些,更多些,该多好!”
这座仿佛从天上掉下来的小城,就是我们想深入地写一写的大庆采油七厂。它还有一个美丽的蒙文名字,叫“葡萄花” 。而且简直令人不能置信的,这本是什么也长不好的盐碱地,我们却尝到了才从枝头摘下来的玫瑰香。
你不能不佩服“葡萄花人”的干劲,能造出一座城,还有什么办不到的呢?
因为还不到收获的季节,葡萄稍稍有点酸涩,不过,我们相信,这些果实,将会和这座袖珍小城的未来一样,越来越成熟,越来越甜蜜。
本书首发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