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达•;芬奇是我小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晚上勉强涨了几票,看来效果不太理想啊,虽然如此还是把这一章发上来,我的字数已经很多了,马上就要从新人榜上掉下来了,因此每多发一章,距离那一摔就近了一步。怪只怪开始的时候不懂得宣传,拉票,导致了如今的局面。各位书友们,如果你在看这部书的话,不论你对本书的感觉如何,顽石恳请你高抬贵手,在投推荐票上点击一下吧,拜托,拜托。)
别了方孝儒出来,苏翔又偷偷溜到方紫瑶的绣楼,这段时间忙于粮食的事情,不免冷落了美人,正好趁机弥补一下嫌隙,其中自有风光旖旎也不必细说。
直至傍晚,苏翔才带着深深的回味和满手余香出了布政使衙门。一出门早有三轮车迎了上来,苏翔说了个地址,正是胡金山粮库所在的巷子。
到了巷口,苏翔下车,付了车钱便踅进了巷子。到了粮库门前却过门不入,一直走到与粮库隔了好几户的一处院子,敲了敲门,一个脑袋探出头来,却是苏翔的弟子戴卫。见了师父,戴卫也不多话,把门打开一道缝隙,让了苏翔进去••••••
当晚清点完粮食,江惠如做东在城里一家酒楼邀请了胡金山派来仓库的账房们吃酒,一直吃到三更时分,这才扶醉而去。
也在这个深夜,苏翔所去的那个巷子里悄无声息的聚集了大批马车,马儿全部包上了蹄子,罩上了笼头,一个个的大袋子从苏翔进去的那个宅子里运出装到了车上。装满一车走一车,一直忙到了第二天凌晨。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杭州灾民彷徨无助的心逐渐稳定下来,城内城外的施粥场每天定时供应米粥,虽然吃不饱,但总算饿不死人。官府售粮处的粮食供应似乎也越来越充足,早先那些挤在前面买粮的大汉现在也不见了踪影,城里的百姓随时都可以买到粮食。官府也开始在灾民中招募人手加固钱塘江江堤,一切都预示着,这次的水灾将会平稳的度过。
这一切开始令胡金山坐立不安,官府的内线送来的消息依然是官仓已经无粮,可是官府的售粮处每天都有粮食卖出,胡金山开始怀疑方孝孺另有存粮的仓库,可是派出人马跟踪查找却一无所获。
这时市面上开始传言,说布政使方大人从海外弄来了粮食,运粮的船只现在还停靠在杭州湾,有人亲眼见到运粮的车队从船上搬下了一袋袋的粮食。胡金山将信将疑,派了人去杭州湾查看,送回来的消息就仿佛在胡金山的头上打了个霹雳,杭州湾确实停靠着几艘大船,那船有三十多丈长,确有人见到从船上运下粮食。
和胡金山一样坐立不安的还有杭州各大钱庄的老板,他们借贷了大量银两给胡金山他们收粮,然而现在市面上粮价虽然虚高,但是官府一直不停的平价售粮,这虚高的粮价肯定保不住了。眼看胡金山他们的粮食就要砸在手里,这些钱庄老板开始暗中通气,准备提前收回借款。
此时苏翔的宅子里却是热闹非凡,杭州湾大船给苏翔带来的并不是粮食,而是另外一些东西。苏翔拉着马和兄弟的手,亲热无比,不住的询问他们出海的见闻。
马和笑道:“这一次出海,马和不负兄弟的托付,招了一百多个教师和工匠,那些外文的书,我也不大懂,因此凡是见到的都一股脑儿给弄来了。”
苏翔听马和竟然招收了这么多人手,大喜过望,连问人在哪里,马和道:“他们的样子过于有碍视听,我怕惊动了杭州城里的百姓,因此没有让他们上岸,此刻都在船上候着呢。”
苏翔暗赞马和心细如发,当下大摆宴席给马和兄弟接风,又约了第二天一起去杭州湾接那些远道而来的西洋教师和工匠。
到了杭州湾的船上,苏翔见到了那些马和从海外带来的人才。看到这些金发碧眼的洋人,苏翔仿佛有了一种时空错位的感觉。
细细甄别之下,令苏翔喜不自胜,原来这些人中不但有数学、化学、医学等方面的教师,有冶金、钟表等各种各样的工匠,还有几个竟然是海员,一个家伙还曾经做过船长。这一发现让苏翔心中燃起了熊熊烈火,一个庞大的计划开始在心中酝酿,那就是海军。

自明以降,中国朝廷甚至下过“片帆不许出海”的禁令,几百年的禁海历史,导致了闭关锁国、落后挨打的结局,也导致了中国海洋权力的急剧丧失,最后堂堂朝廷的海军竟然打不过海盗。有了这批船员,有了马和这样的航海高手,有了自己制造出来的大炮,苏翔仿佛已经看见插着中国国旗的军舰横行在世界各大洋。
找来一批马车,苏翔把这些洋人装上,运到了星火学院。按照这些外教所学的不同给他们安排了不同的课程,苏翔又安排刘伯温选出一批身体好懂水性的学生,开设航海班,交由马和和那几个海员教授航海知识。
一切安顿好了之后,一个年纪很轻的洋人用英语问道:“先生,我们已经来到的中国,您给我们安排的工作也令我们非常满意,但是我想知道的是,我们的薪水将会是多少?”
苏翔听了这略带口音的英语,笑着用英语说道:“你们觉得多少比较合适?”
那个洋人说道:“在我们的国家,一个教师的薪水每年应该不低于一百两白银。”其实在他的国家教师的生活也是很清苦的,根本赚不到这么多钱,不过他们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就是为了淘金来的,不多说一些,怎么对得起自己。
苏翔也知道他在狮子大开口,但是这个洋人所提出的价钱在苏翔看来并不高,他笑眯眯的说道:“我们学校采取的是多劳多得的制度,每个教师都按照所付出的劳动来获取报酬,一般说来,一个教师每教一节课都会有一钱银子的报酬,也就是说,如果你每天可以教五节课的话,那么你一个月可以有十五两银子的报酬。你觉得这样满意吗?”
“哦,那太好了先生。这样的薪水我们很满意。”苏翔的回答令所有的洋人都露出了欣喜的表情,那个年轻的洋人继续说道:“不过先生,我们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您是否应该考虑一下在薪水之外给予一定的津贴呢?”
苏翔心想这些外国人都是这样贪得无厌,不可以毫无条件的答应他们,助长他们的索求无度,但是也要给他们一些想头,好让他们真正的尽心尽力,微微一笑说道:“这样是不可以的,作为教师你们应该和中国的教师一样,享受一样的待遇,我不能有所偏颇,这样中国的教师会不满意的。要知道我这所学校里的中国教师都是非常优秀的,而你们虽然知道一些他们所不了解的知识,但是就知识本身来说,你们不一定是这个领域里的佼佼者。”
苏翔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当然,如果你们在自己的领域里面有所建树,比如说有了什么新的非常实用的发现和发明,经过我的认定之后,你们将可以从我这里领取一笔非常可观的专利费用。而且如果你们的发明生产出了产品,获得了利润之后,你们将会在这些利润中占有一定比例。”
所有的洋人都欣喜若狂,眼中冒出的光芒都是金灿灿的,因为在他们看来,西方的很多发明自己都可以移植过来,做为自己的发明来领取专利费。
那个年轻的洋人也很高兴,问道:“那艺术作品算不算?”
苏翔想了一下,虽然艺术品对于自己的用处不大,但是作为西学的一部分,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一种冲击,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便点点头说道:“艺术品也可以,你会画画?还是雕塑?”苏翔委托马和招人的时候没有要招艺术家,因此马和多数招的是一些实用性质的人才,苏翔记得这个家伙是因为通晓数学知识而被招入的,没想到他竟然还懂艺术,因此好奇的问上一问。
年轻洋人说道:“我的绘画可是师从伟大的画家韦罗基奥。”
“哦?”苏翔记不起韦罗基奥是个什么样的艺术大师,随口问道:“那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莱昂纳多•达•芬奇。”
(是不是有点意思?接下来的几章都会很精彩,把票票拿来吧,你们就是俺写下去的动力啊。)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