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我也是博学鸿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过朋友们的不懈努力,顽石的书目前已经从新人榜的第250多位上升至180多位,一天之内上升70位,顽石冲进前100大有可为啊,目前100名总点击:2283总推荐:83大家再加把劲也许今晚就冲过去啦。谢谢,谢谢。求票,求票!!!)
郑海天一瞪眼,哼了一声道:“不买正好,咱们来时老帮主吩咐了,这些粮食是要交给方孝孺方大人的,我是看在胡掌柜的面子上,这才自作主张卖给你们,倒没想到一张热脸竟是贴上了冷**。”袖子一甩,招来两个属下,吩咐他们前去布政使衙门,请方孝儒来卸粮。
胡金山一听郑海天要将粮食交给方孝儒立时心急如焚,急忙拉住郑海天的衣袖,呵斥古田二人道:“狗嘴里吐不出象牙,郑舵主一片好心岂是你等小肚鸡肠的庸人所能猜度的。”转而对郑海天道:“郑舵主,我这两个朋友太不晓事,你大人大量不要和他们一般见识。这买粮的事情事关重大,总要给我们一些商量的时间,烦请你稍待片刻。”
胡金山拉过古田二人到一旁窃窃私语。郑海天偷眼看着,只见胡金山一脸焦急不停的说些什么,古田二人却是不言不语,胡金山的眼色越来越阴沉,一阵疾言厉色,也不知他说了什么,就见古田二人的脸上渗出了斗大的汗珠,连连点头。胡金山又渐渐缓和了脸色,在古田二人的肩上拍了几计,转身朝郑海天走来。
“郑舵主,这些粮食咱们买了,只是还望舵主在价格上再相让一步,你也不愿意看着兄弟们血本无归不是?”胡金山有些无奈又有些希冀的说道。
郑海天笑道:“胡掌柜这还像句人话,咱们是老交情了,价格上只要帮主那里交代得过去也就行了。”沉吟一下说道:“那便再降半两,四两一石如何?”
胡金山咬碎牙齿,从牙缝里蹦出一个字:“行。”
当下郑海天叫来账房,计算了一下,三十船粮食刚好十五万两,双方在契约上签字画押。郑海天收过胡金山递来的银票,握着胡金山的手呵呵笑道:“胡掌柜,生意做完了,咱们的交情可又深了一步,今日都不许走,老郑在船上摆下酒宴,请诸位喝酒。”
胡金山等人此时哪里还有精神吃吃喝喝,托词告别郑海天自去找人前来卸货。
三十船的粮食足足卸了一整天,胡金山等人的粮库已经堆得满满当当。江惠如守在粮库看着一车车运来的粮食,笑得两眼眯成了一条线。胡金山见了自然是满心的不爽,暗想自己攀上汉王这条线不知是福是祸,这次的屯粮抬价之举处处透着邪门,可是现在已经是骑虎难下,也只有一条道走到黑了。
回到家中,又给汉王写了一封信,细述了自己面临的情况,希望汉王能给自己吃上一颗定心丸。
两天后,汉王回信到了,信里告诉胡金山,方孝孺的征粮之举处处受挫,到目前为止朝廷没有向杭州发出一粒粮食,在未来几个月,也不会有粒粮进入杭州,只要胡金山守住目前的粮价,成事之日已经不远。
胡金山放下心来,四处派出了人手盯着,果然接连多天都没有运粮的车辆和船只进入杭州。接着从杭州知府衙门又传出消息,官仓里的粮食已经快要见底了,方孝孺已经急得病卧在床。好消息接连传来,胡金山仿佛三伏天吃了冰冻的西瓜,每个毛孔都透着舒爽。
方孝孺已经卧床两天了,并且拒绝见任何人,一应政务都交给了按察使潘有年处理。可是若有人此刻见到方孝孺的话定会大吃一惊,因为这位重病不起的布政使大人满面红光,正在津津有味的吃着莲子羹。
方孝孺接过夫人递来的手巾揩了揩嘴,笑道:“紫瑶的手艺日渐长进,这莲子羹做得也有了几分你的水准了。”
方夫人坐在床边凳上,微微笑着说道:“这丫头最近迷上了厨艺,说是抓住了男人的胃就是抓住了男人的心,也不知从哪里听来的奇谈怪论。”说着眼睛朝坐在一边的苏翔瞅了一眼,瞧得苏翔连连干咳不已。
方孝孺道:“这个鬼丫头,就她的心眼儿多。”对苏翔笑道:“我这个女儿自小娇惯坏了,没有个女孩儿的样子,苏先生莫要见怪。”

苏翔连道:“不会,不会,小姐乃真性情使然,可比那些矫揉造作的女孩儿强得多啦。”
方夫人笑着对方孝孺道:“你瞧,人家苏先生也是饱读书的,可不像你这样死板。苏先生在海外多年什么没有见过?我听尧儿回来说,那西方国度的女儿家,才不讲什么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呢,女子多有做国王的,也不讲究什么男女授受不亲,见面的礼节都是手拉手,脸碰脸,男人女人还抱在一起跳舞呢。”说到这里停了一下,略带羞赧的反问苏翔道:“苏先生,这些可是真的么?”
苏翔老老实实答道:“是,西方人的风俗习惯与咱们中原是大不相同。”把长舌的方均尧恨之入骨,暗暗发誓回去定要大加惩戒。
方孝孺听了夫人的话紧紧皱起了眉头,摇头叹息说道:“这些蛮夷不晓诗书,不服礼教,行为当真龌龊的紧。”
“这是人家的风俗,苏先生曾对尧儿说过,在西方的国家若是见了别人家的夫人小姐不去亲她们的手反而是失礼呢。”方夫人反驳了一句丈夫,却突然问道:“苏先生会跳什么舞?”
好在苏翔听得方夫人说道西方国家的事情时便一直全神贯注,以防方夫人骤起发难,是以方夫人这突然的问话并没有让他入彀,稳了稳心神,笑道:“这个学生是不会的。”
方夫人似乎并不相信,还待追问,方孝孺却道:“我请苏先生来是有要事相询,你莫要再婆婆妈妈的问这些事了。”
“好,你们的大事重要。”方夫人莞尔一笑,告辞出去。苏翔偷偷抹了把冷汗,这个方夫人可比她女儿难对付多了。
待方夫人走后,方孝孺道:“苏先生,如今府库里的粮食即将告罄,外出征粮又处处被人制肘,若是再没有新粮的话,剩下的粮食可撑不过三天了。”
苏翔笑道:“这事学生一直在做呢,大概明天就可以见分晓了。”
方孝儒精神一振,道:“那胡金山将粮库看得紧紧的,先生还有法子弄粮出来么?”
苏翔道:“百密尚有一疏,何况胡金山不过是派了几个帐房在那里看着,想要弄出粮来总有办法的。”
“那就好,那就好。”方孝儒放下心来,说道:“虽然这次行事颇有违背仁人君子之风的地方,不过对付这些奸商也只得如此了。倘若此事成功,先生功在社稷,活人无数啊。今秋皇上要开博学宏词科,各地举贤,老夫将向皇上推荐先生,若能得中,先生一身经世致用之才就可以一展抱负了。”
苏翔心中对于八股文章实在抵触,因此学了这么久依然没有上手,对于科考入仕已经不像开始那么热衷了,淡淡的说道:“劳大人费心,学生感激不尽。可是学生对于八股文实在是没什么兴趣,这科考嘛,不考也罢。”
方孝儒呵呵笑道:“凡天下读书人没有不对八股深恶痛绝的,可是这几百年来,也实在找不出有什么比这八股取士更好的法子,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不过先生可以放心,这博学宏词科考的可不是八股文,也没有题目,所试无论诗词歌赋,只要写得好,就得以录取。”
“哦?”苏翔来了兴趣,暗道:“别的不敢说,这诗词一道是老子的强项,说不定真能弄个官儿当当。”又问了一些细节,这才知道,原来朱棣得位不正,为了拉拢天下士子之心,这才在科考之外另设博学宏词科,让各地举荐在野名士,进京考试。这些人很多都是儒学名家、文坛泰斗,若是这些人都做了朱棣的官儿,谁还能说朱棣这个皇帝是假冒伪劣?这些人既然做了官儿就要维护朝廷的脸面,若是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这些人一起口诛笔伐,又有谁能挡得住?想到这些,苏翔不禁对朱棣的帝王心术佩服不已。
(下一章将出现一个大家意想不到的人物,猜猜他是谁?到了十一点,票票超过100,就把下一章发来。嘿嘿,投票就告诉你。)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