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大江东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写书辛苦,肯定比看书辛苦,对本书不感兴趣的肯定看不到这一章,坚持看到这一章的说明对本书还有点兴趣,既然这样,看在咱们都在坚持的份上,您就不吝投票、收藏吧。)
这下大家都来了精神,毕竟是皇上赐的贡品,若是得了回去,便是作为传家之宝也无不可。就连解缙也跃跃欲试,只有苏翔微微一笑不很在意。唐伯虎看到了苏翔微笑,不由得多看了他几眼,苏翔感觉到了,也便装模作样低头沉思起来,其实他的眼睛一直在盯着朱琪,反正他又不准备吟诗填词,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好好的看看朱琪。
和前时比,朱琪明显的消瘦了,此刻坐在桌边只是默然的望着远处的长江,眼神既让人看着空洞,却又似乎藏着无限的忧伤。
苏翔看着心疼不已,在心里思索着怎样才能偷偷见上朱琪一面,当然是以范羽的身份。可是左思右想也没有好办法,只得在心里哀叹:“封建社会害死人啊。”
这时史宵晨已经作出了一首诗,只见他摇头晃脑的吟道:“紫髯碧眼号英雄,清凉山上筑干城。二十四年兴大业,龙盘虎踞在江东。”
这首诗说的是孙权,虽然不见出奇,但是既有历史又结合了眼下的情景,更难得的是这么快就成诗,也算难得了。
大家都给史宵晨叫好,此人看来最是喜欢被奉承,立刻又飘飘然起来,拿眼瞟着唐寅,口中说道:“唐探花,可有诗了?大家都等着你的佳作呢。”
唐寅却不理会他,突地从地上站起,一直走到崖边,倒背双手,一任山风吹拂,过了片刻回身吟道:“西晋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旗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此诗刘禹锡原作)
唐寅的诗以磅礴之势起,意境深沉,由情入景,又由景入情,其中况味细加琢磨更是令人回味无穷,可谓深得七律之精髓。
解缙带头叫好,说道:“唐大人此诗可以传世矣。”赵王等人也是连声赞好,说道:“探花郎作诗一向跳脱,真是难得深沉一回。”命人立刻将诗记录了下来,史宵晨方才的诗没有如此待遇,此刻站在一旁脸色铁青。
其他人一见这个场面,都心知自己做不出更好的了,也便不再拿出来献丑。唐寅显然也对自己的这首诗很满意,走到桌边一连干了三杯,赵王已经拿起玉佩正要递给他给他,唐寅却拦住了,呵呵笑道:“王爷,解、苏二位仁兄的佳作未出,伯虎可不敢收下这玉佩。”转身对苏翔、解缙说道:“伯虎已经献丑了,二位仁兄可不要藏私,你们有了好诗快快拿出来吧。”
解缙其实也已经作了一首诗,但是唐伯虎的诗一出,他就知道自己所做与唐伯虎的比起来稍稍落了下乘,他本是心高气傲的人,既然不如人家,哪里还肯拿出来献丑,连声推辞。
别人见解缙坚决不肯拿出作品也就罢了,可是史宵晨却不住的连声催促。他被唐伯虎压了一头,正想找回点面子,此刻见解缙不肯拿出自己的诗作,只道解缙的诗作也是败笔,便想拉一个垫背的。解缙可是名满天下的神童,如果他的诗作和自己的也不过是一个档次,那就说明自己的水平也还是不错的。有了这个想法,史宵晨便不住的以言语相逼,说得话也越来越难听。
赵王朱高燧举办这次诗会本来就是为了解缙,此刻见他抵死不肯拿出作品来,也不免有些不满,虽然没有说出来,可是脸色却变得不太好看了。
苏翔见解缙被史宵晨逼得脸色通红,又见朱高燧也拉下了脸子,心里暗叹解缙有些过于爱惜面子。此时若不给他解围,真惹得朱高燧拂袖而去,解缙日后在京城里还怎么混?想到这里苏翔不得不出手了,在肚子里搜刮了一下,说道:“王爷,解兄或许真的没有佳作,咱们就不必再逼他了吧。”
唐伯虎见自己随口一句话给解缙惹来这么大麻烦,也很是过意不去,附和道:“不错,不错,咱们作诗讲究的就是心情,解兄初到京城,水土未服,没有佳作也是难免。”
朱高燧微微点头,脸色稍有缓和,史宵晨见拿解缙没办法了,便将矛头指向了苏翔,瞪着通红的两眼问道:“那么苏兄必有佳作了。听说苏兄作诗常常不假思索,一挥而就,才思如泉涌,不知肯不肯让咱们见识一番?”

朱高燧也道:“苏兄,咱们既是以文会友就不讲高低,但有所得不妨拿出来大家品评一下。”唐伯虎、解缙也极像见识一下苏翔的才华,也拿眼充满希冀的看着苏翔。
苏翔胸有成竹,微微一笑说道:“如此,那就让各位见笑了。”顿了一下吟道:“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文盛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这首词乃是南宋辛弃疾的名作,苏翔只是将其中的北固楼换做了文盛楼,来的路上苏翔听梁槐说起清凉山的景物,说道山上有一书院,院内有一楼名为文盛,因此便替换上了,平仄倒也合适。
苏翔吟罢,唐伯虎率先叫好,朱高燧也是两眼放光,连声催促下人将词记下,连道:“好好,今次诗会得一好诗,又得一好词,俱是传世之作,真快事也。”
史宵晨的脸色此刻却是要多难看有多难看了。
苏翔冷冷看了他一眼,心想要打击你,就把你打击得从此不敢作诗填词才算本事。说道:“在下方才还有一首词,却是没有这一首做的好,王爷不怕有污尊耳,在下便再献丑一次。”
朱高燧听说还有一词,乐得合不拢嘴,连连催促:“快快,既有好词还不快快吟来。”
苏翔吟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首词的风格、意境与上一首却是不同,虽然文采稍逊,但也可以称的上是上乘佳作了。众人又是击节叫好。就连唐伯虎、解缙这等桀骜不驯的人,看向苏翔的眼光也充满了敬佩。这样的两首词,一般人一生能作出一首,已经足慰平生了,可是苏翔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连作两首,怎不令人叫绝?
可是苏翔还没有罢休,他下面的一句话让在场的诸人差点晕倒:“今日时间仓促,不及细想,这两首词略显粗糙。这三国怀古的诗词,在下以前也曾作过几首,其中一首《赤壁怀古》在下觉得似乎比今日的两首还要好一些。”
此言一出,不但朱高燧、解缙、唐伯虎等人都瞪大了眼睛,就连一直心不在焉的朱琪也惊异的看着苏翔,史宵晨更是气得差点吐血:“这还是人吗?”
苏翔微微一笑,拿出了他的杀手锏,朗声吟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翔念完这首词,全场鸦雀无声。半晌之后,唐伯虎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说道:“苏兄,你这首词还是莫要做出来的好。你的这首《赤壁怀古》一出,天下还有谁敢再写三国?”
解缙也是长长的叹息一声,说道:“就凭这首词,从此天下文人在诗词一道无人敢再与苏兄比肩啦。”他心里又是失落,又是庆幸,失落的是自己一直引以为傲的诗词从此上面永远压着一个人,庆幸的是自己还好没有把作品拿出来,要不然这人可就丢大发了。
朱琪也被场内的情景吸引了注意,品味着苏翔这首词,心里却在想:“当初他也是那般雄姿英发,可是现在却在哪里呢,如何才能得到他的消息?莫非他怨恨我出尔反尔么?可是他知不知道,回京之后我便和父皇大吵了一架,只道如今还不理他。这不都是为了他么?”
清凉山诗会以苏翔的无比风光而告终,下山之后,唐伯虎死活赖着要跟苏翔去客栈,说是要跟苏翔抵足而眠,彻夜长谈,切磋诗词。苏翔听了心里巨寒无比,心道古人真***古怪,动不动就要抵足而眠,两个大男人睡在一张床上,不是玻璃也是玻璃了。心中打定主意,打死自己也不能跟唐伯虎睡在一张床上。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