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预知——娟儿的故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个故事是我上小学的时候听姨姥姥讲的,姨姥姥吃斋念佛一辈子,一直忠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平时也是个极有爱心并愿意帮助别人的人,嘴边常常念叨着一句话:施比受有福!可能越是这样的人,老天越是眷顾吧。
姨姥姥年轻的时候,常常叫同村的年轻姑娘来家里坐,一起绣绣花,聊聊天,这个故事,就是同村的姑娘讲的,讲的是她哥哥的事情。
姨姥姥的闺中密友也都是信佛之人,家中都有香案摆设,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大抵就是这个道理吧。
姨姥姥最好的朋友姓刘,刘姑娘心灵手巧,没出阁前就常常来姨姥姥家做客,姨姥姥的家人也非常喜欢她。
有一次,刘姑娘的亲哥哥要出远门,去很远的南方做布匹买卖,那时还没有便捷的火车线路,就是走水路也要很多天。早上,姨姥姥早早地就同家人一起去了刘姑娘家,平日里大家常常来往,这一走,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去送送是应该的。
可姨姥姥他们刚进院门,就听见里面尖尖的女孩子的喊叫声,大家都吓了一跳,这一大早的,本是饯行,怎么出了这样的声音。
再往里走,一看,正是刘姑娘,披头散发甚是狼狈的模样,正死死地抓着一个人的衣袖,那个人正是她哥哥。她哥哥好像已经忍无可忍的样子,狠狠一甩,把刘姑娘摔到地上,刘姑娘不服,起身,再次死死抓住她哥哥的衣袖,院子里围了些人,大家劝也劝不动,拉也拉不开,说刘姑娘一早便这样,像是吃了迷药一样,任谁说也不听,就是这样死不松手。
刘先生一看她妹妹最好的朋友来了,像看到了救命稻草一样,赶忙让姨姥姥帮忙,姨姥姥知道刘姑娘和哥哥的感情一直很好,她上前撸了撸刘姑娘掉下来的长长的刘海儿,扶着她的肩说,我知道你舍不得你哥哥,你们俩从小像朋友一样长大,可他要出去做买卖,挣了钱就回来,你就放手吧。
原先刘姑娘好像一直都没有看到姨姥姥来了,猛一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回过头来,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确定是她最好的朋友后,哇地一声就哭出来了,边哭边说,你来了,你要帮我,你不能让他走,他走了就再也回不来了……然后一直重复着这句话。
大家都好言相劝,她就是不听,最后没有办法,她哥哥做出了让步——第二天再走。
当她哥哥决定不走,把租来的马车上的行李包裹让下人都运回院子去的时候,她马上就不闹了,眼睛眨呀眨呀的,问别人,刚才怎么了?我怎么站在这里?

大家都面面相觑。
打发了车夫,大家都各自散去,姨姥姥陪了刘姑娘一整天,问她到底怎么了,她只是说,睡着睡着,朦朦胧胧的,不知道是谁,告诉她,让她一定不能让她哥哥走,否则就再也见不到他了,然后她就一直想努力地醒过来,可怎么也醒不过来,再醒来的时候,就发现自己正站在院子里了。
那天晚上,大家怕刘姑娘再闹事,就让姨姥姥陪着她,姨姥姥就睡在了她家里。晚上,趁刘姑娘去火房拿些小点心的空,姨姥姥把香案的香点了起来,拜了拜佛,求让刘姑娘心安,让她哥哥一路顺风,把香插在香炉中后,这时,刘姑娘也端着小食盒回来了,两个姑娘说笑了一阵后,就睡下了。
白天刘姑娘闹了半天,许是累了,不一会儿就传出了均匀的呼吸声。姨姥姥睡不着,就躺在那想白天的事,突然,她感觉屋里有什么动静,她眯着眼,借着外面大大的月光扫了屋里一眼,这一看不要紧,真是吓了一大跳,她躺的位置正好能看到香案,她看到香炉里有三个小红点,还有袅袅的青烟,那分明就是三根刚刚插进去的香。
没错,她刚刚是上过香,可是,一柱香才需要多大会儿工夫,何况两个姑娘还有说有笑地吃了会儿点心,按理说那香早就该燃尽了,怎么这会儿又蹦出三根来?
她当时只是觉得惊奇,那香的青烟映得上面的佛像影影绰绰,好像活了一样。因为一直信佛,倒也不怕,她好像想起了什么,赶忙起身上前,轻轻地许愿,愿佛能保佑刘姑娘一家。
第二天,他哥哥准备出发了,刘姑娘正常得很,虽然百般不舍,可也没再闹,大家都稍稍松了口气。
还是头天的那个马车夫,他一边帮着把行李包裹运到车上,一边打趣地说:您真是吉人天相啊,亏得昨天您家小姐闹,让您没能去得了渡口,我听说,昨天晌午渡口出了条船,没走多远就翻了,人全没了。他说者无意,刘姑娘一家听者有心,全都吓出一身冷汗。
姨姥姥说,这可能和刘姑娘一直吃斋念佛有关吧,不久后她也嫁了个有钱的好人家,衣食无忧一辈子,结婚后她们姐儿俩也常常见面,要不是姨姥姥后来同姨姥爷来了北京,她们也不会分离。
我问姨姥姥,刘姑娘的哥哥后来怎么着了呢?
姨姥姥说,刘先生在南方的生意做得非常好,赚了很多钱,最后就留在南方没再回来,自从姨姥姥走后便再没了消息。有句话叫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