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时,水势继续上涨。
只见那蛟龙一缩牛首,没入波内,跟着向上一伸,冲破而出:“轰隆”一响,水花四射,直达五六丈高;蛟首也冲出水面甚高。
看样子,它的身子又从洞中拖出一大段,水势也随着猛涨。
清华在树上一见这种情形,心中也不禁一震!
但他已下定决心,义无反顾。
虽然明知危险至极,也仍旧要冒险斩此恶物。
所以,他趁着较身尚有一半在洞中的时候,即刻念动身随,功行全体,一晃白芒伸缩的“银钩”剑,朗啸一声,身形冲天而起。
在十余丈高的空中俯身缩腿,跟着双足向后一蹬,身手足成一直线,挺剑向蛟龙俯冲而去。
一式“钩光掠影”,剑化满空银虹,挟着风雷之声直向蛟首罩落。
真有雷霆万钧之势,惊心动魄,恍似银龙回空之妙,精劲绝伦!
蛟龙自清华朗啸的时候起,即已引起注意,侧首睨着他的行动,今见银虹万缕罩来,也知道敌人厉害非常,不可力敌。
即刻一沉牛首,没入水中;等清华一冲而过的刹那,突从水中拥浪冲起,用独角猛撞清华的后背。
挟着骇浪凶涛,真的惊入至极!
幸得清华反应快速,机智有素;一见蛟首缩入水中,即刻昂头煞势,化作“云龙三现”
中的盘空身法,从左侧回旋而过。
等蛟首从水中冲出时,他已绕过右侧,正面相对。
同时,右手一挥“银钩”,用两丈长的芒尾,向蛟首一削一带;左手向下一拍上冲的水浪,藉这反震之力,又跃起**丈高。
半空中“细腰翻云”又变作头下脚上,随着下落的水花,再向蛟头攻到。
蛟龙被他手中的剑芒吓得“咕噜”一声,又缩入水中。
清华只得重施故技,向右绕飞四五丈。
且因真气已消,迫得直落水面;双足向水上一滑,冲出一两丈外;乘这刹那的时间,换气再起。
当他刚从水面跃起两三丈高的时候,蛟龙已从水中拥浪再出。
口中一股猛烈的水箭,也似银虹经天,速即射到。
如果清华稍迟刹那未曾跃起,即将遭受灭顶之灾。
接着,清华又从空中攻击蛟龙,时起时落。
蛟龙也倏没倏现,狠斗不已。酉初已届,大雨如旧。
如果战况拖延下去,清华的行动受到黑夜的限制,成功更是无望。
幸得蛟龙的一双大眼已开始发亮,宛似一对蓝色的灯笼,光芒照射数支以外。
这时,他在这里斩蛟尚未成功,却等急了少林寺内的和尚们。
静性大师和十七个二代弟子早已奉得静修大师的旨令,备着风灯,在树林内寻找他的行踪。
原来,静修大师自清华出房以后,以为携取坐骑是件易事,不久即可回转;出与静玄、静性二人仍在云房中静坐以待。
不料,一个时辰过去,仍未见他回来;三人心中开始感到奇怪!
他们都深信清华是个武林罕见的人物,为人笃守信义,绝不会无缘无故不辞而别的。
所以,即刻叫明心和尚去探问,本派门人有谁知道清华的去向。
但探问的结果,毫无所获,只有三代弟子几人说在清华出去后,不久即发现右侧树林内惊的人啸声传来。
时起时停,震撼山林;由近渐远,终告不见;依照啸声的强弱音调,极似清华降落打斗场中时所发的一样。
因此,静修大师三人认定是清华因爱马逃走,发声呼唤无疑;并且令三代弟子二十余人入林帮助清华找寻失马。
直到大雨淋漓,找遍附近十里以内,在无可奈何之下,才返寺报告经过。
静修三人研判一阵,觉得清华一定仍在附近;或因特殊事故耽搁了时间,抑或迷失方向,一时找不着路回来。
故此,静性大师便奉命率领二代弟子冒风雨往附近的树林内再行找寻。
因为大雨滂泪,一切迹印均被冲洗干净;所以,搜遍林内各方,仍旧毫无所获。但已发现山洪暴涨,泛滥成灾。
故即逆流而上,意欲探个明白。
当他们到削壁侧面时,正是清华朗啸一声,开始向蛟龙攻击的时候。
所以一闻声,便齐集寻来,看着这场惊心动魄的人蛟相斗,真使一个个心胆俱惊!
此际,天色渐黑,视线渐渐不清,在黄白色的水波上,只能看到一条庞然大物伸缩摇摆,和一个时起时落的人影,挟着数丈银虹,飞舞缠斗。
水声哗啦暴响,浪花四射冲激;使人如置身大海旁边,面对着惊涛掠岸。
清华因为施展全身功力专心一意地对付恶蛟,故未发现静修等人已经寻来高坡顶端。
又经一阵时间后,视线更是模糊,只能看到蛟龙的双眼蓝光,晃闪隐现,情势也显得更危险。
清华在战斗中暗自想道:现在已拼斗多时,仍无法得手,若长此下去,总不是办法!何况,藉着脚下的薄板,虽然可以换气换力,却无法调息。
假如长斗不竭,真气损耗过甚,便将身遭惨祸了。
哼!看这恶物的情形,最怕我手中的“银钩”剑芒,我何不如此试试,也许别有奇效。
他这样边斗边想的时候,静性也针对当时的情况,想得一个办法;欲试验一下,看看是否能对清华有所帮助。
所以,即令二代弟子们点亮避风灯,齐站在一堆,灯光集中射向蛟龙头上,上下左右跟随着蛟龙转动。
就在他们用灯光相照之际,正好清华从水上跃起空中,俯身向蛟龙冲下。
恶蛟正感突然失却了明显的目标,不断摆首寻找清华的身影;恰被左侧坡顶的灯光引得一呆,忘了清华的威胁。
就在这一刹那,清华的身影已疾冲到他的上面两三丈处;把握良机,忽然一挥右手,银虹暴长,疾如闪电,向蛟颈卷来。
同时,左手向下后方一拍一拨,身形如平沙落雁,越过蛟头,向左边冲出三四丈远;双足又在水上一滑一点,再度腾空而起。
蛟龙在一呆之间,突觉后上方劲风压体,银光耀眼,连忙转头缩颈,急欲没入水中躲避,可是,为时已晚,欲避不及。
当它刚缩下颈部,仅余头部的一刹那,便被如钩的银虹划脑而过;一个庞大的牛头,中分为二,伤及脑髓。
一时剧痛侵身,灵智骤失,只知拼用全身力量作临死的挣扎;上下左右翻扭腾转,带得山摇地动,水浪冲天,石壁纷纷碎落,血花飞洒如雨。
犹幸清华在水上借势再起以后,心知蛟龙已受重伤,不死也难久活;但它的临死挣扎一定更为凶猛,必须暂时避开,乘机休息一下为妙。
所以,即刻向左边横掠十余丈,跃回露出水面的树顶。
回身一瞥恶蛟的情形,知已不出所料。
故又一跃上坡,并在高处高呼道:“那位高人帮助小生,谨此致谢!此地危险,请速向左边远避!”
声急身随,话落人至,使静性等不及答话,他已掠至面前,认出这批和尚道:“呵!原来是大师们在此!好!请速向左后方上山,此处可能有崩塌之险!
说完,即向岩洞中取出存物,招呼静性等人一齐向那小山上跃去。
当他们刚离开的刹那,即听得“沙隆沙隆”的一阵急响,水势也急剧上涨;接着,“轰隆”一声暴响,山崩地裂。
但片刻之后,雨势渐小,水势也退。
清华才略告经过,并向静性大师说道:“大师等为找寻小生辛苦半天,现在请先返寺休息;小生仍拟在此等待天晴水退,以便取下蛟角等物;同时,一双马匹,也不知逃往何处,必须找回以后才能回寺。”
静性大师哈哈一笑道:“应施主对敝派恩重如山,老衲等不敢言谢!像如此淋点雨水之事,岂足言谢?老衲等亦拟在此等候施主办完诸事才一起回去!免得你一人行动,缺人提拿东西!”
清华也给他说得一笑道:“如此,又得先向诸位致谢啦!
话到中途,抬头一看天色。
又接着道:“雨停了,我等走前去看看!”
说完,便一跃先行,向下面的斜坡驰去。
静性等也跟着起身,飞跃下来。
他们到了原来驻足的地点一看,都暗叫一声“好险”!
原来那驻足的地方已经塌陷。
诸人静立那里,看着水势。
直到洪水已退到斜坡底下,开始现出了树根的时候,静性大师才开口问道:“水已退出甚远,施主欲如何进行?”
清华道:“还要等些时间,让水退得更远更好!小生欲在取得蛟角蛟珠之后,再剥点蛟皮回去;但不知蛟身是否被崩下之山石压住,无法剥取!”
说到此处一顿,接着向静性大师问道:“据说蛟皮经过练制以后,可以缝成衣眼,能避刀剑暗器及火伤;大师对此事如何?有无高见?”
静性也闻言笑道:“施主乃武林奇材!所言定是事实!老衲等孤陋寡闻,恕难作此证论。”
清华被静性大师赞许得内心不安,连忙接口道:“小生年轻识浅,岂足以当盛誉?蛟皮之功用,武林皆知,不过是机缘难遇而已。”
他刚说到此处时,少林二代弟子中已有人叫道:“呵!水已退到岸去啦!那蛟龙怎么不见呢?”
清华和静性大师也给他这么一叫,引得停止说话,转头往河中观察。
果然,洪水虽然已退至河岸边,却看不见死蛟的尸体。
只有无数崩下来的大石头,堆满了原来的水潭;积如山坡,渐渐向河口方向伸展,瀑布已经消失,只听到乱石中“荷荷”的水声。
这一来,使清华沉吟一会,才向静性大师说道:“莫非已被乱石完全压住?如此,又要多花时间啦!”
同时,又向河中掠了一眼,接着笑道:“这种洪水来得快,也退得快!就趁这雨停水退之际,到乱石上去罢!”
说完,即将手中提着的衣物,请一位少林门人暂管;只捧着“银钩”宝剑向静性大师说了一声“请!”便一齐向河中纵去。
本来,这里到河中石上的距离,仅有四十余丈,清华可以一纵到达的;但因知静性大师无此功力,不愿使他为难。
所以,他装成落后一步,跟在大师左后方,分成三个起落跃去。
这里的十七罗汉僧因未奉到静性大师的吩咐,不敢离开;仍旧齐立原地,互相谈论刚才人较搏斗的情形。
他们除了对清华佩服得满口赞叹外,最可怪清华手中的短剑!
他们不知道这是什么宝剑?会在清华手中幻出如钩的长虹!
互相谈论结果,有的认为一定是清华的功力太高,才能震出这种凌厉的剑芒;有些却以为是宝剑神奇所致。
他们在这边谈得兴趣正浓,忽听得静性大师喊道:“明心!你领九位师弟来,其余仍在原地休息!”
明心应声动作,选出九人,各携避风灯,飞跃过去。
只见静性大师静立在大石上,要他们将灯光集中一处,照射在清华工作的地方。同时,他们又看得一呆,心中起了无限的感慨和敬仰!
因为,清华正在临水的乱石堆上,左手抱着“银钩”剑,仅用右手掌力,隔空挥动那些大石。
只见他右手轻松地左推右拨,那些磨盘般大的石块,应手向两边飞出近丈:只一瞬间,便给他开出了一条两丈长的深沟。
在沟内的水中,现出一段蛟龙的尸体。
他这么轻快地,随意挥动那些千百斤的大石,真不是一般武林人士所能轻易办到的!何况是隔空挥掌,得心应手,毫无一些勉强的状态!
这种念动力到,随意挥耍的表现,显示出清华的功力,真是高得骇世绝俗,武林仅见的地步!
难怪明心等人一见又生敬意!
就是功力深厚的静性大师也不禁为这年轻俊美的奇侠,赞佩不已!
但清华却丝毫未存炫耀功力的心理,只是一心一意欲取蛟龙身上的奇宝而已。
所以,他一见蛟身已经出现,便喜孜孜地跃回静性大师身旁道:“蛟身就在水中,请大师们用戒刀试试,以证明蛟皮是否能避刀剑!”
静性大师接着笑道:“老衲年近八十,仅是闻而未见,此次真得托施主之福,见识一番啦!”
话落身动,全体飞落深沟的周围,由明心和尚去实行砍较的工作。
蛟身粗有合抱,色呈灰白,仅有两三寸厚的皮肉,露出水面上;灯光照处,似乎有一层碗大的软鳞。
大家怀着好奇的心意,注视着明心和尚动手。
只见他右手握着尺多长的精钢戒刀,站在临水的石上,凝神一志,两脚分立;先用刀口在蛟身上一比,表示落刀的地方。
然后,右手一扬即落,大喝一声。
戒刀挟着劲风,已砍在蛟身上,发出“劈啪”一响;全体人士也同时“咦”的一声,惊异地睁大了双眼。
明心一刀无功,不禁一呆!
接着,又猛力连劈数下,似乎是以他少林高弟的身份因无能砍破蛟皮而自愧,意欲藉此发泄一下胸中的怒气。
然而,他发怒连劈数刀以后,他只在蛟皮上留下几道刀痕而已。
迫得他红脸一叹,跃回岸上道:“这东西真厉害!恐怕只有用应大侠的宝剑才有办法!”
清华接声笑道:“好!现在水已完全退去,还是由小生来处理吧!免得大师们身沾腥气,不过,这两三丈长的蛟皮剥下以后,只能缝制六七件上装,无法使诸位每人一件为憾?”
静性大师接口道:“此乃施主应得之物,老衲等不敢作此妄想!”
清华又笑道:“大师不用客气!小生有角、珠两项,即已过分,蛟皮实应归诸位所有!”
说完便一跃下河,用“银钩”剑砍下蛟角,挖出蛟眼藏珠。
蛟珠纳入囊中,蛟角携回岸上。
再回头将蛟身用剑砍断,从背脊上一剑到头,划破蛟皮,向两边分剥下去。
经过一阵颇长的时间,靠着银钩剑的不凡,总算完成了剥皮的工作。
他笑嘻嘻地卷起蛟皮,跃回岸上道:“蛟皮未经练制之前,颇不洁净,还是小生携着的好!”
说着,便左手挟着蛟皮,右手抱着银钩和蛟角,首先向山坡上飞掠而去。
等静性大师等人追到时,他已将“银钩”和蛟角放在长衫内,和“绿芒”、玉箭等物包在一起。
抱在右手道:“大师!小生之两匹劣骑,如未被洪水冲跑,则明日亦可找到;现在,就请大师引路回去如何?”
静性大师见他改变主意,知是为了自己师徒们因他而淋雨捱夜的事,使他内心不安!所以放弃寻马的念头,即刻就想回去。
因此,静性大师笑谓他道:“正如施主所说,尊骑如无意外,则明日再找亦可;不过,施主不用为老衲等出来找你之事不安!”
说着,又向左侧方一指道:“走吧,老衲为施主引路!”
说完,见清华已挟起地上的蛟皮,即刻便向左边林内先行奔驰。
丛林刚经一场大雨的冲洗,到处都是泥泞路滑,积水未干;微风过处,枝叶上又洒下一阵阵的水滴。
“沙沙”的声音,不绝于耳。
他们穿林而过,一路无话。
因为都是身怀绝技的人,所以未在这不良于行的丛林中遭受其他困难。
约在戌时初刻,他们便到了少林寺的下面林中。
突然两声马嘶传来,使清华高兴得忘形朗啸一声。
接着笑道:“它们果然听话回来啦!”
说着,便听得一阵蹄声,挟着两声轻嘶,从侧面林中传来;不禁使清华童心顿起,又发出一声朗啸。
果然,啸声刚停,回音未竭,两匹骏马已寻声来到;一齐冲到清华跟前扬蹄摆首,状极愉快!
使静性大师等也回身伫观,啧啧称奇!
清华高兴得笑嘻嘻地向前将蛟皮和包裹挂在白龙身上。
并且摸摸这头,拍拍那匹,人马亲热一番,才跟着静性回寺。
临走又向白龙招呼道:“你们跟着来,不许再走开!”
他们回到寺前,清华便从白龙身上取下衣物。
并请和尚找来马粮,安顿两马。
然后,又到客房中换过油纸包裹中的干净衣服,恢复原来的装束,才去会晤静修等人,食用晚餐。
第二天,清华便依照古铜藏书中的秘方秘法,开始购寻药物,练制蛟皮蛟角。
得暇便训练黑马,使它习惯各种动作。
并用给它起名为“墨骗”。
因此,一连十余天,他在少林寺内,生活得非常忙碌愉快!终于在少林门人的敬仰爱戴和热诚帮助之下,完成了他的三项工作:“原来长约尺余,粗如海碗的蛟角已被他利用药物和深奥的功力,捻制成一柄扁形微弯,淡红钝口的骨刀。
但又威力未损,不惧宝刀利剑,触石成粉,毫不费劲。
蛟皮也给他练成像匹绸缎,又软又轻,非常光滑;经过他一番考虑,才分制成八件无袖的紧身背心。
但当他将这些背心交给静修大师时,却受到对方坚决的辞谢!迫得他采用折衷办法,花了许多口舌,才使静修大师收下四件。
余下的四件,除了他自己穿上一件外,都收在包裹里。
黑马“墨骊”,不愧是匹良驹,只这短短的十余天内,便训练成和白龙一样;不但脚程快速,堪与白龙并驾齐驱;就是灵慧的程度,也和白龙无分轩轻!
清华办完这些工作后,接着又在嵩山畅游两天,才束装就道,辞别静修大师等人,向西出发。
他默计日数,离约期尚有十天。
所以一人双骑,行程非常轻松!
由嵩山渡伊水,沿官道出芦灵关。
五天后,他便经过华山南麓。
因为时间的充裕,使他满怀喜悦,欲上华山去探望了尘师太和白如霜。
他在山下的小镇住宿一宵,才独上华山,去找寻何仙岩的清灵庵。
华山,为我国五岳中的西岳,属于秦岭山脉的一部分。
何仙岩在华山落雁峰的南面,林木深郁,泉壑清幽。
清灵庵占地不大,尼僧甚多。
清华花了半天工夫,才找到这寥寂的小庵。
喜洋洋地敲门以后,便退在门侧静立,等候庵中人开门出来。
好一会儿,才听得“吱呀”一声,庵门中分一缝,伸出一个苍老的面容,带着惊奇的眼光,向清华问道:“施主是谁?来小庵有何贵干?”
清华连忙踏前一步,拱手笑道:“小生应清华是了尘师太之师侄,请师太劳神通报一声,以便进内晋谒。”
老尼闻言说道:“呵!施主来得不巧!庵主已于五日前下山云游,未知何时得返?施主还是过些时候再来吧!”

清华又笑着接口道:“庵主不在,就请向庵主高徒白如霜姑娘说一声,亦是一样!”
那老尼低喧佛号一声,才接着道:“施主来得真不巧!白姑娘也已在十日前下山;究竟去何处?何日回来,均不知晓!庵中只剩老尼两人看守,实在无法招待,还请原谅!”
这一来,清华不禁一呆,满怀高兴,顿换成一腔惘怅!
只得向老尼道谢一声,转身循路下山。
他一面飞驰下山,一面忖道:了尘师伯已多年不莅红尘,何以会突然下山呢?霜妹原约好中秋在此见面的,又何故提前下山呢?难道发生什么特殊事故,迫得她们师徒两人如此?
同时,他自己又心中自答道:不会的!除了红星教的恶徒们,极少人会来骚扰迫害佛门中人的!
何况,红星教徒也不知道师太清修的地方,看刚才老尼的形态,也不像经过外人侵袭的样子!
可是,她们究竟为了什么?这问题使清华非常不安!直到他返回旅舍的时候,仍是怀疑满腹,无法消除。
清华因为太关心她们,所以弄得满怀不乐,穷猜一顿,甚至兴趣索然,懒得出门,终于又在镇上住下。
次日,他又继续西进,缓马徐行,晚上宿于渭南县城。
当他梳洗完毕,正欲出房晚餐的时候;忽在门外发现一个面熟的老人,率领五个中年大汉经过;使他自然地退回房中。
这老者身材矮瘦,穿着黑色长衫,脸型上丰下锐,色泽红润,疏眉角眼,高鼻小口,留着两撇八字胡,形态颇为特别!
也许是心中有事的原因,或是自傲自尊的习性所致,他领着五人经过清华身前,并未向清华掠视一眼。
只是袖手徐步,昂然走过回廊而去。
清华在房中默想一会,一时无法记起这老者是谁?只得出外用膳,边吃边想。
直到他饭后回房喝茶的时候,才猛然忆起是狐尾帮人,曾经在争夺“万里追风”的玉马时见过。
但因当时去迟一刻,没有听见他报出名号;因此,清华暗忖道:狐尾帮盛行在西南各地,何故跑来此处呢?此事值得探索一下,或者又和红星教有什么秘密的阴谋,何况……。
他刚想到此处,即听得门口有人谈着走过道:“谭兄,少教主叫你来找司徒堂主,可有什么指示?”
清华连忙凝神闭目,跟着他们的足音侦听下去。
一个沙沉的嗓音已接着道:“只是要他在明天夜里,往分堂见面;实在的原因我不知道!喂!老方,你们在那边的情形好吗?不要给他们识破底细就糟啦!”
“你放心!我们发展得很快!做得很秘密!只要再有一年时间,他们分帮的帮主们,也许有人要倒过来啦!”
这人说完以后,便听得开门进房,彼此寒暄问好的声音;似乎是故旧重逢,非常愉快的样子。
清华从这些谈话中发现一种阴谋;但不知红星教要对付的是什么帮?究竟已有多少人前去卧底?他心中一转,正欲起身出房,实地去看个明白;却听得一阵欢笑送客的声音,又从回廊那边传来。
只得等着他们经过门口以后,才开门探首,从他们背影上看去。
果然,那个瘦矮的老者正送着一个身穿灰衣的人,慢慢地走向店门口。
他关好房门,又坐回床上想道:原来红星教要和孤尾帮在表面上和平结盟,暗地里却派出许多人去卧底,准备吞并狐尾帮;这真是一项狠毒的阴谋!
狐尾帮也是野心勃勃,行为欠佳的帮会;否则,我便要伸手处理这件事,粉碎红星教的阴谋了。
他想到此处,猛然忆起一件旧事,接着忖道:这面熟的矮老人,既是狐尾帮的堂主,又姓司徒;莫非就是峨嵋悠游子前辈所说的司徒印?对!我得探个明白!
也许借着这种阴谋的揭穿,可使狐尾帮觉悟过来;武林各派也得到例证;知道和红星教谈友好盟约的事,正如与虎谋皮一样!
主意既定,他便开始例行的晚课;一会儿,即进入人我俱忘的境界;一层似有若无的气质包围在他的体外两尺,轻轻旋转。
次日傍晚,他到了西安城。
西安,原为长安,是我国五大古都之一,周、秦、西汉、隋、唐各代,均曾建都于此,工商兴盛,交通发达。
附近古迹甚多,仍可供人凭吊。
清华在旅店中向店伙探问一番以后,才知道阿房宫旧址是在城西,骊山却座落在城东;要到骊山烽火楼赴约,已经走过了头。
同时,他又感到非常奇怪!刘耀武亲口的约会是在骊山烽火按旧址;吕梁传来的消息,是在骊山阿房宫故地。
既然骊山和阿房宫不相干,吕梁为什么要拉在一块呢?按照定例来说,刘耀武亲口说的是对的,吕梁可能听错了。
可是,吕梁是红星教中的香主,内情一定知道得很多;自他改邪归正以后,已经表现得很好!对这种约会的地点,绝不会经易弄错的。
所以,清华在晚饭之后,曾经在房中推猜了许久,仍未得出合理的结论;只得放弃推测,意欲进行晚课。一墓地里,一个灵感掠过他的心头,使他低声自语道:“有此可能!正好先探个明白。”
于是,他熄灯穿窗而出;身似一缕轻烟,越房向城西疾奔驰去。
三更初响,阿房宫旧址上出现一个踏月凭吊的旅客。
只见他时而昂首,时而俯吟,负手踽踽,行止不定;好像对这久经传闻的前朝古迹别有怀抱。
即缅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的盛况;又慨叹独夫无道,害民伤国太甚!
他在旧址上静游一会,忽似鬼魅飘风,眨眼便消失在右侧不远的一座大庭院里。这庭院颇为宽大富丽,显然是极有财势的后人所建。这时,院内灯光如昼,人声嘈杂。
一群酒意正浓的灰衣人分据在五枱酒席上高谈阔论。
其中一席,一坐着两位中年男女和六位老者;个个长相特别,目光如电,一望而知是武林健者。
应清华在旅店中遇见的矮瘦老者,即是其中的一个。
他正在哈哈一笑,对那中年男人道:“少教主放心!我司徒印既敢奉教主之命前往,自有办法叫狐尾帮低头;只要再有一年半载的时间,准叫他们变成本教的门人!”
那中年人阴沉地一笑,举杯向他道:“好!先贺你一杯!成功的时候,教主一定当有重奖!”
说完便一饮干杯,并转头向右侧的一位老者道:“罗老前辈,关于这次对付那武当小子的事,除了既定的计划外,还需要准备些什么?那小子很辣手,如果这次再制不了他,可就危险了!”
遇右侧的老人,吨笑一阵,声音非常难听!
笑后又冷哼一声,才阴沉沉地说道:“只要我们按照计划进行,记住老夫的暗号发动,那小子非死不可!”坐在下首的瘦矮老人也接口说道:“少教主,鄙职此次北来,对‘万里追风’的踪迹却没有查出;反而听到盛传什么‘青天飞龙”的事,莫非少教主要除去的武当小子就是他!其实,有这么多老前辈出手,还不是易如反掌!”
坐在左侧的一位老道接着嘿嘿两声冷笑道:“没有那么容易!你记得湘西凌家堡的事吗?那个救护凌老头的青衣小子就是他!咱们都早已见过啦!你说是好容易的吗?”
瘦矮老人挨了一顿官腔,才恍然而语道:“呵!原来是他!那只有集合各位前辈的大力,像我在十年前除去峨嵋小子白清一样;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用以大吃小的方法,方可成功了!”
右侧姓罗的老人又阴沉沉地说道:“司徒传令,你只要将本身的任务做好就行啦!其他的事,自有少教主和咱们会安排!你甭管啦!”
瘦老人又挨了一顿训示,除了连声应“是”外,只得安静下来,细听他们说话。可是,他这一顿饶舌,却给了暗中人许多宝贵的启示和资料;一时童心又起,意欲戏弄他们一番。
只见他在藏身的屋角上,右手微扬,即有两缕劲风,挟着两团黑影,射向那对中年男女面前的酒杯。
同时身形一闪,疾如掠眼轻烟,一去四五十丈。
两个起落,便消失在美妙的月色里。
但在他右手一扬之后,却听得一声怒喝,院内灯火顿灭,人影四射,越房而出。他们以极快的身法,在庭院四周往来细查。
经过一阵紧张和骚动后,才见他们安静如前。
一个难听的声音,忽然粲笑一声道:“甭查了!一定又是那武当小子捣鬼,别人没有这种能耐,有逃过咱们耳目的!”
这正给他猜中了。这个藏在屋檐下,使他们浑无所觉的人,正是乘夜前来求证怀疑的应清华。
这时,他已回到旅舍中,正在房内思考所得的敌情,暗拟对策。
他暗忖道:依照刚才的情形来看,红星教又多来一个怪老头;而且有狠毒的阴谋和发动群殴的可能;我得多小心,以免坠入他们的圈套!
哼!如果长沙分堂的事,真是“辣手人魔”所为的话,正好藉这机会,替梅姐先出一口气,再去找何强仁父子算账!
那个狐尾帮的堂主果然是司徒印;他不但是红星教潜伏狐尾帮的奸细,而且是杀害白清的凶手。
好!待我将“绿芒”剑送回峨嵋掌门时,要他们自己去了断;如果他们无法报仇,我再替悠游子前辈了断这杀徒之恨!
他想好主意后,便静心端坐,又开始他例行的演练。
第二天,即是约会日子;白天,他足不出户地休息在房中,连三餐吃用都是叫店小二送进房的。
直到皓月初上的时候,才开始行动。
他知道今晚有一场好斗,自己虽然不惧,亦要特别留意,才能应付这么多老魔的联攻;所以在动身之前,连蛟角刀也带在身上。
又将“绿芒”剑和剩余衣物寄存在账房里。
丢下一大锭银子,嘱咐他们留心照管马匹。
然后,步行出城,向东疾驰。
以他快捷无伦的身法,只需不久的时间,便到了目的地。
烽火楼在骊山的北面和山麓的坑儒谷始皇陵成品字形;地僻人稀,确是武林人解决过节的好地方。
他先在附近搜索一遍,以防敌人暗算;然后,挺立楼后的广场上,发出一声精劲的长啸,意在告诉刘耀武等自己已如期前来赴约。
这时,皓月耀照,万里无云,轻风徐拂,夜色如银;山上树影幢幢,岩壑凄迷;到处虫声卿卿。
啸声刚竭,即听得一声粲笑,从四周闪出十四个人影,分成内外两圈,迅速地围住应清华,五个老人和一个妇人在内,七个壮汉在外;相隔两支,手握兵器静立。
清华环视他们一眼,知道他们是准备群殴的局面。
他虽然心有成竹,也不敢大意;连忙以“大清刚气”护住全身;口中哈哈大笑,笑声暗隐真力,精劲高昂,震撼敌人的心弦。
宛似疾矢强弩,挟风雷之势,猛烈打击;使他们脑耳轰然,血脉暴涨,胸似千斤重压,神志渐渐被笑声所夺。
只一会儿,便见外围的刘耀武等颓然倒地;显然是内腑震伤,已暂时失去作战能力。
但在内围的五老一妇毕究是修为深厚,久著盛名的老魔头;虽然被清华的笑声所迫,各自闭目静立,运功抵抗;却能夷然无伤,挺立不动。
清华见自己以“浩然刚气”蕴入笑声中的尝试已经成功,即刻止笑向“黑水飞魔”问道:“大护法,应某远来赴约,能够再向诸位讨教,实感荣幸!不论单打群斗,应某自当奉陪。但在未动手之前,欲向尊驾探问数事,未知尊架可否为应某稍作解答?”
“黑魔”冷哼一声,一扬手中的骷髅鞭冷冷一笑,道:“好,你问罢!”
清华微笑地指着左侧的一位老人再问道:“这位是何方高人?应某觉得非常眼生,请护法先为我介绍一番如何?”
“黑魔”接声喝道:“小子,你站稳点!这位是本教新任护法,长白双尊中的二尊者潘前辈,你该听说过吧!”
清华轻笑一声,恍如初悟地说道:“呵!原来是长白派之左尊者,难怪是右耳不见,长相特别!应某……”
他的话未说完,已觉得左侧劲风如箭,直射而来。
只得语势一顿,左掌信手一挥,以六成功力,挥出一股声势不猛,而压力万钧的掌风,迫得来敌闷哼一声,急忙向后侧闪避。
但他又毫不经意地接着道:“左尊者别忙!在应某话未说完之前,且请安静些!今夜时间尽多,等会再领教贵派绝学!”
说到此处,又向“黑水飞魔”道:“请大护法再告诉应某三件事:“第一,贵教窃去敝派之祖师法像,现在存于何处?“第二,贵教成立长沙分堂时,杀害郑员外全家之事,是由谁人主持?“第三,贵教杀害太湖王一道全家,又是何人所为?”
长白“左尊者”因清华笑他右耳不见而含愤出手,被清华一迫,迫回原地发呆心寒。
这时见清华对“黑魔”的态度,好像法官审案一样,隐含命令;使他又升起怒火,忘了所受的难堪,大声叫道:“副座!莫理这小子,咱们放手干他!”
但“黑水飞魔”却粲粲一笑,向清华阴沉沉地说道:“酸小子,这些事本来不告诉你的;但在你离开人世之前,为了使你死后心安,本护法特别开恩一次。
“武当的法像现在存于本教总坛;只要武当派归顺本教,即刻归还,否则,如果你阴魂不散,可以到白于山总坛去瞻仰。
“关于长沙分堂的事,是由林堂主主持;但有一双郑家儿女在逃,咱们还觉得不够彻底!
“太湖工一道的事,是由本护法主持的,怎么样?你安心了吧?即刻就可以和他见面啦!”
说完便大喝一声,右手骷髅鞭咕啦一响,自右至左划个半圈;跟着一晃鞭头的骷髅“咕啦”又响,一式“魁星点斗”直向清华的头部点到;劲风直逼鞭外数尺。
他的骷髅鞭很特别,通体用缅纤合金打造,鞭分三节,平时可以缩为两尺,用劲力一抖,即可长达四尺,鞭头是个骷髅形的钢球,中空外刺,稍一挥动,便因风而啸,可以扰乱敌人的心神!
他对这根怪鞭很是爱惜,极少使用。
此番因清华功力太高,才用此鞭对敌。
当他扬鞭大喝的刹那,其余四男一女也配合行动,各自进步出手,齐向清华的四周袭击。
一时劲风呼呼,情势惊人!“普渡仙姬”的**青纱带疾卷如龙:“辣手人魔”的尖锋狼牙棒晃闪似电。
“勾魂尊者”的金丝拂尘、“太湖水怪”的蛾眉水刺,以及长白左尊者的淬毒金光铗,各擅其妙,凌厉无比的齐逼而至。
像这样以六个久著盛名的一等魔头联手围攻一个年轻书生的事,真是前所未有,武林难见。
以他们各擅其妙的绝学,加上深厚的功力,假如应清华在下山后,即遇上这样的情形;也定为这种声势所摄,必将落得一败涂地,身死当场。
可是,今日的应清华就不同了;下山至今的数月中,大小战况都已经历不少,实地经验使他渐趋老练。
且因他晨昏勤习所学,已将“浩然刚气”和“大清刚气”练至“由虚而实”,“分合随心”的阶段。
其他招式身法等等也悟出许多神奇的运用;依他现在的成就来说,真已到了武林第一流顶尖高手的地步。
故使红星教的魔头们屡次败北,恼羞成怒,才这样不顾身份,不讲羞耻,实行联手群攻,意欲将他致于死地。
但清华自从探悉他们的意图后,即已筹思对策;虽因面对这么多高手联攻,感到颇难应付,却也镇静无畏,自信必可获胜!
因此,他被“黑魔”等围在中间,仍能轻松如旧,神情泰然。
不过,他也特别小心,随时准备应敌。
所以,当“黑水飞魔”说明三件事情的真象时,他已怒从心起,手捧玉箫以待;拟在“黑魔”说完的刹那,先以极快的手法,除去辣手人魔再说。
不料,“黑魔”也想在同一时间内,杀他一个措手不及,以致话声甫落,即刻展开廖战。
在“黑水飞魔”一鞭点来的刹那,清华已把握“敌动我先动”的要诀,身形问右一倾,玉箫化作一缕寒光,直奔右侧的“辣手人魔”。
同时,左手五指一弹,迫出五股劲风,斜袭左前侧的“勾魂尊者”前胸诸**。
“辣手人魔”正因响应“黑水飞魔”的暗号,一挺手中狼牙棒,攻向清华右侧之际;忽觉人影一闪,寒光乍现,一股寒劲已当面迫来。
只得向左横闪,收右腕,挥左掌,拍出猛烈掌风,斜接清华的箫劲。
“勾魂尊者”也在刚一动身之时,被五股指劲迫得一顿;连忙一摇拂尘,用“瑞气临门”一式,去化解清华的指风。
但在这刹那之间,“黑魔”因“魁星点斗”一式失效,随即化作“骷髅追魂”,一震鞭头,带着“咕啦”的怪声,向清华背后“命门”**点来。
其余的“普渡仙姬”、“太湖水怪”和长白“左尊者”也各展手中的带、刺、铗三种兵器,向清华身后的中、下、三盘,一齐出手。
迫得清华速即沉腕回身,箫随身转;一式“长虹绕日”先求自保;左手反向一挥,再以强烈的掌劲,攻向左闪的“辣手人魔”。
随即展开“迷神幻影”身法,在鞭光铁影和带劲拂丝中,迅速抢攻。
这些一连串的动作,仅是“黑水飞魔”大喝一声后的眨眼时间内形成的;双方动作的快捷,招式的变化,实是罕见之事。
只看到白光如练晃闪其中,身影交织,劲风外溢;而且“咕啦”连声,“咝咝”碎响,夹着呼呼的风声,闹成一片。
这种猛烈的打牛场面,真是使人惊心动魄!
被清华笑声震伤的外转七人,有刘耀武等三个功力较高的教徒已因伤势渐愈起立旁观,正在圆睁双眼,呆如木鸡。
似乎是在欣赏一幕奇绝的表演,心神全被所夺!
除了惊奇赞叹外,已忘了双方的敌我关系。
像清华这样独斗六个大魔头,犹能往来驰骋,毫无败象,确是骇人听闻的武林大事;不仅刘耀武等看得忘形发呆,就是打斗中的六个魔头本身,也越斗越惊,大感意外。
另有几位被清华长啸引来,藏在附近暗中观斗的武林人士也都喜饱眼福,惊赞不已!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