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章深潭斩蛟
时近中午,春日高悬,春风吹抚着少林寺侧的丛林,松涛澎湃,悦耳中听!寺前的广场上,一片静寂,宛如空寂无人。
其实不然,红星教的“黑水飞魔”等人已簇拥着刘耀武,退立在广场的外边。静修及一批少林徒众聚集在寺门这边。
静性大师和“太湖水怪”距离两丈,相对席地而坐,在他的周围,正膝,运功调息。
静玄大师也在右侧跌坐,但他的周围正躺着“关外五太保”的身体,一齐头外脚内,状如梅开五瓣。
再靠右边,便是二三十具灰衣人体。
静性大师的左侧,也有三圈十余人的少林和尚垂头闭目,正在调息,戒刀齐摆在地上,映着太阳闪着银光。
再过去左边,便是东倒西歪的尸体:有的人是和尚,有的是红星教徒,血肉处处,细草变色,惨状骇人。
双方未遭伤害的人都是睁着双眼,注视着静性大师身旁的青衫书生。
书生正是千里驰援少林派的“青天飞龙”应清华。
当少林派危急万分的时候,他即刻长啸跃身,从右侧松树上射落,临空右手数挥,先行制住“关外五太保”的**道。
同时,身挟“大清刚风”,直向静性和水怪中间撞去;身形过处,便将两人逼得倏地一分后退。
跟着冲入少林三代门徒的阵中,震指向“普渡仙姬”一弹,迫得她惊叫一声,疾向阵外跃出。
清华并未追她,仍旧以同样施为,连袭“辣手人魔”和“黑水飞魔”两人,使两处结阵应敌的少林徒众幸免毒手。
不过,这两个魔头,都曾经拚命向清华一击;终被“大清刚气”的反震力和清华的七成功力的震天指一边,吓得上跃数丈,逃往广场外边。
但在清华冲过这两处的刹那,正门入“勾魂尊者”和静修大师的掌风劲力中;左右两股猛烈无比的狂飚,迫得清华连忙加运“浩然刚气”的柔字诀,双掌一接一拨,才化解了这种夹攻的掌力,将他们逼开老远。
至于刘耀武及那些教徒们只经他隔空弹指,使他们吓得面如土灰,跃出场外。这些连贯的动作都是清华以绝快的身法,在眨眼间完成的;所有身历其境的人,除了几位功力高强者尚能够看出是个人影外,其余诸人都只觉得一团青影,从树上疾射而落,晃闪在敌我中间而已。
直到清华停身在静性大师身旁,大家才看清是个年轻的俊美书生,因而惊奇至极,不禁看得发呆。
可是,少林派的人因为不认识清华的来历;所以心中的感觉惊与奇的成份各半。而红星教的徒众们因已知道清华的立场和厉害;故是惊惶占有八分,奇怪只占两分。
他们只是奇怪清华的消息来源何以来得这么快捷?甚至怀疑在红叶山庄时清华便已探得他们的预谋。
这时,清华见全场无声,视线均集中在自己身上,拱手向静修道:“武当应清华,谨代表敝派掌门人向贵派掌门人致候!请大师示知法号,以免小生失礼!”
静修大师被他的话声惊觉,连忙上前一步道:“老衲静修,恭掌少林门户,在此谨谢施主义伸援手的厚情!”
清华接着说道:“小生驰援来迟,请大师原谅!一切详情待小生处理此事以后,再向大师面陈!”
说完又拱手一礼,便翻身向刘耀武走去。
在距离丈多的地方停下道:“诸位如此侵袭少林古刹,实在上干天和,有失道义!小生既然伸手阻挡诸位,即愿承担一切,如果不服,尽可向小生出手,小生决不令诸位失望!”
说完,便负手而立,静视刘耀武等;形态轻松,风度飘然,完全不是场对敌的样子,看得少林门人自静修以下无不钦服赞叹!
刘耀武气得环眼猛睁,冷哼一声道:“小子,你甭得意!老子现在懒得动手;等下次月圆时,可到骊山烽火楼来,再叫你知道厉害!”
他这种色厉内茬的说词,瞒不了少林徒众,也骗不了红星教徒和应清华。
清华不禁哈哈一笑道:“少教主既是不愿显露绝学,小生只得等待下次,再向阁下领教;不过其余诸位,是否有兴趣向小生赐教一二,让小生开开眼界?”
他这样明着叫阵,气得“黑水飞魔”和“勾魂尊者”、“辣手人魔”三人内心欲炸;但都尝过应清华的厉害,不敢轻妄出应。
明知一经交手,自己定将当众出丑,何苦去自找晦气呢!
所以,他们互看一眼以后,便门声不响。
只有“普渡仙姬”这**被清华的绝俗仪态迷昏了心,竟然忘了厉害,“格格”一笑,飞身耀至清华面前。
扭臀摆胸道:“我说小弟弟呀!你既然是这么好兴趣,就让大姐我来陪你玩个痛快吧!
不过,你不能太狠心,弄痛大姐的肉呵!”
清华早知她不是好东西,现又见她向自己这样轻佻,心中更想惩她一顿。
所以俊目一睁,神光湛湛地瞪着她说道:“小生在此等候,请先出招吧!”
普渡仙姬被她的双眼神光一逼,不禁心灵一震,低头忖道:这小冤家好厉害的内功,如果稍不小心,恐要当场出丑了!还是见机而作罢。
于是,她又抬头荡笑一声,媚眼一飞道:“小弟弟当心!”
并以“太极起势”的架式,突化为“玉女穿梭”,晃身进步,向清华前胸点到。这“太极起势”和“玉女穿梭”的招式都是武当派的;而“普渡仙姬”故意拿来对付应清华,真是一件趣事!
所以,使清华和少林门人都感到奇怪!
当清华向右一闪,欲再观察对方的招式时,“普渡仙姬”已化为“带马归槽”,中途变作“罗汉撞钟”,攻向清华的左右太阳**和耳根**。
这两式使清华和少林门人更为奇异!
因为这两式手法是少林派的招式。
清华展开步法,一面轻巧地闪避,一面观察她还有什么花样。
果然,“普渡仙姬”接演下去,有崆峒派的青燐掌法,有昆仑派的七禽掌法,峨嵋的流星掌,雪山的寒冰掌,华山的雷音掌,各门各派的闻名掌掌手法。
且因她功力甚高,拼凑得法,演得天衣无缝,毫无勉强之病,使在场诸人,都暗赞她聪明不凡,不愧是个闻名的女魔头。
原来,这“普渡仙姬”原名蓝娥,自幼美艳非常,沦入烟花;后来被个不知来历的道人劫住深山,因而学得一身武功和采补之术。
直到那淫道走火入魔死去后,她便重临人世,利用美色勾引各派青年弟子,作她采补的对象,并盗取各派的武技。
卒使她学成各派的许多绝技,使正派人士莫奈她何!
渐渐功力越高,名声越大,终被列入一等的高手,挤进“六魔”名单之内,在武林“二十八宿”的高位上占得一席。
且因她精于采补,驻颜有术,虽然年已近百,望之仍是中年美妇,使一般武林后辈绝不敢怀疑她,就是淫凶久著的女魔头。
正邪第二次决战后,她因怯于正派人士的武功,曾经遁迹边荒,潜心修练“柔元阴功”。
当刘世泽返回中原组教的时候,正值她练成阴功,重现武林;故被刘世泽网罗教内,担任飞凤堂主。
由于她工迷善媚,使教中的魔头们半数以上都与她有暧昧关系,并且形成一股潜势力,支持她地位日高,渐渐超出“赤龙”、“黑虎”二堂之上。
同时,刘世泽和刘耀武二人也是她的入幕之宾。
并且明目张胆,毫无顾忌,更使她俨如教主夫人,指挥如意,造成她在红星教中是教主以外的实权人物。她在飞凤堂内,拥有多名男香主外,尚有女香主多人。
另外有个“姹女队”,共有二三十人,都是美丽动人的少女,经她训练而成,个个身手敏捷,体态迷人。
她自己有两个嫡传弟子作为“姹女队”的正副队长,即是现在跟在她身边的黄衣少女,武功体貌都极出众。
这次,她跟随刘耀武南来,在形式上是以堂主身份,奉命跟少教主来赴约,暗地里,是她自己在传闻中,听到应清华是如何年轻漂亮,武功高强,心欲借机一睹清华的丰采,想办法收为己用。
可是,事情并不如意,到了武昌,还没有见到清华的面,便又奉命偷袭少林寺,赶路北上;所以,她迟迟不愿出手,即是心中失望的缘故。
这时,她一见清华的超人仪表,乃不顾厉害,独自出手纠缠,使刘耀武等私心为她着急叫苦!
经过近百招的交手,清华仍是轻松安详,在她的杂锦式中游走;使“普渡仙姬”开始感到奇怪和不耐。
因而一面攻击清华,一面**道:“唉呀!小弟弟!你怎么只是躲着我?再这样下去,他们要笑话我俩不够亲热啦!”
清华没有理她,只是冷哼一声,仍是巧妙地晃闪在她的四周,使“普渡仙姬”无法挨到他的衣襟。
“普渡仙姬”突然计上心来,口中喊道:“小弟弟!你真坏!姐姐不来啦!”话后即向后一掠,一式“金鲤倒穿波”退出丈外,停身荡笑不已!
清华也只得停身而立,静瞧她的举动;使旁观的人都怀疑满腹,不知他俩为什么忽然停下来。
“普渡仙姬”一见清华停身不动,即刻又扭动蛇腰,走回清华面前数尺处道:“小弟弟!我知道你不愿伤害姐姐,所以不肯还手!来罢!让我们真的亲热一番!”
说完,即一扑向前,双手齐挥;同时一阵叮当铃响,挟着一蓬丈宽铁粉红物,直向清华头上罩来。
她这猝然施袭,使少林门人都骇然一惊。
有的竟惊叫出声。
同场中也是一声尖叫,已看见“普渡仙姬”倒在地上。
清华反而立在她背后数尺,形色庄严地朗声道:“你如此淫凶,本应即处死!但小生不愿不告而诛,故给你自新机会!以后若再无耻害人,一定……”
话未说完,即刻猛喝一声,转身向后出掌;一掌轰天价响恍如雨中春雷;震得众人耳鼓齐鸣,山林嗡嗡作响。
并夹着几句哼声和一阵怒喝,声势似是十分紧急,似又发生拚搏,但一阵之后,仍旧又归寂然!
只见应清华面色微红,静立依然;在“普渡仙姬”的身体不远多出了静修大师和十多个门徒。
在清华对面的两丈外,“黑水飞魔”、“勾魂者”。“辣手人魔”三人,正在面色苍白,闭目静立。
似乎是身受内伤,各自运功调息。
原来,当“普渡仙姬”无法挨着清华之时,她知道要凭武功擒住清华已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借故停下来,欲用“飞云迷香网”来达成目的。
要知这“飞云迷香网”实在是件厉害的东西;网宽成丈,全部用天蚕线织成,任何宝剑利刃,均无法将它割破;柔软轻薄,收起来只有盈握。
“普渡仙姬”遁迹边荒时,得自一所古洞中;后经她细心设计,在网脚上安上许多缅铁打造的小钩。
网身上系上许多豆粒般的小钢珠,珠内中空,装有特制的**粉;只要用车一抖网身,钢珠便会一开两半。
不论人畜一入网中,即将被钩住不得脱身,迷例如死,必须服用“普渡仙姬”的独门解药才能醒转复原。
“普渡仙姬”制成此同以后,极少使用,这次用来对付清华,以为万无一失,心愿可偿的。
其实,清华自独闯江湖以来,已渐老练,故对“普渡仙姬”突然停手不攻之事,心中已起怀疑。
继见她款步而来,更认为另有阴谋。
所以,表面上虽然不动声色,暗地里实已提防。
在“普渡仙姬”直扑而来的刹那,他已一晃身形,闪在她的背后,同时右手一挥,已将“普渡仙姬”的“入洞”、“凤眼”二**封住。
左手一抓,即将“飞云迷香网”收入袖中。
但因动作太快,使旁人无法看清。
只听得尖叫一声,便看见“普渡仙姬”倒在地上。
这时,清华正朗声说话,教训被点哑**的“普渡仙姬”;背后两大的“黑水飞魔”等人认为有机可乘,竟然三人一齐出掌,同时劈向清华的背部。
狂飚气劲,疾卷如潮,劲力万钧,急锐而来。
幸得清华一闻背后风声,情知不妙,即刻念动身随,一振“浩然刚气”回身出掌,式演“天地交泰”,挥出九成功力,硬接敌人掌风。
故听得一声“轰”响,震耳欲聋,尘沙飞扬,哼声几句。
吓得静修等人飞跃而来。
本来,以“黑魔”等三人的合力一击,确是武林少有人能敌的;如果清华不用“浩然刚气”护身的话,纵令用出十成功力也要被震退老远的。
何况只用了九成功力,更要受伤无疑!
可是,他用上“浩然刚气”护身,情形又完全不同了:“黑魔”三人功力受到清华九成功力的掌风一挡,再受“浩然刚气”的先柔后刚妙用,一收一弹;反震得他们后退丈余,跌倒在地;五内受伤,血气汹涌,强忍着一口鲜血勉强爬起调息。
清华也被震退两步,血气翻腾不已!
不过,这是因为他在仓促中应敌,对“浩然刚气”的玄妙作用,不能发挥极致的缘故。
刘耀武和那两个少女,也在一声暴响之际,吓得一跃两丈,后退到广场边缘,面色铁青,呆立无声。
这时见静修等已立在清华身后,也连忙跃回“黑水飞魔”等人的身边。
那两位少女瞥见“普渡仙姬”仍旧躺在清华身侧的地上,便想跃出抢回;但被刘耀武挥手止住,急得热泪夺眶,惶恐至极!
静性等坐于地下调息的已在此时复原起身,各自围拢上来。
场中经过一阵短短沉寂,清华才对刘耀武等开口说道:“想不到武林成名人物亦效无耻小人,实行偷袭!如此行为,真令人齿冷!
“但小生不为已甚,不究已往,你们可率领徒众,速即离开此地;否则,便莫怪小生无情!”
刘耀武看了“黑水飞魔”等人一眼,冷哼一声道:“好!少爷认裁!小子,你将我们的人弄醒,本少爷即刻离开!”
清华哈哈一笑道:“堂堂少教主之尊,连解**亦未学过吗?好!让小生请几位大师帮忙,还你一活人!”
接着,又回头向静修大师微笑道:“可否请掌门人转请几位大师往那边树下将该批教徒‘巨骨’**上之松针拔出!”
静修合掌当胸答道:“施主悲天们人德及邪恶,老衲理应共襄善举!”
同时转向静玄、静性道:“请两位师弟与明心等同往,按照应施主之言行事!”清华向静修说了一声“谢谢”,便向身侧地上的“普渡仙姬”一挥右手,隔空震开她的**道。
等她跃回刘耀武身边后,才朗声道:“诸位如有不服,尽可在下次见面时,向小生再显绝学;若再无端偷袭各门派,小生决不旁观!亦不再与诸位客气!”
刘耀武气得眼露凶光,还欲动手再斗。
但右后一触怪刃的握把,即又恢复铁青的脸孔,冷森森地说道:“好,今日之事,咱们留到骊山一并清结好了!”
同时,又转向刚被解**放回的徒众和刚从地上跃起的“黑魔”等人喝道:“咱们走!”
声起身飞,直向山外而去。
这批穷凶恶极的教徒眨眼便走得一干二净;只剩下静修等少林门徒高兴地围着清华,不断寒暄道谢。
午刻已逝,静性突有所感地向静修道:“掌门人,时已不早,该请应施主进寺用膳才是!”
静修连忙口喧佛号道:“啊!老衲却忘了,失礼之至!施主,请!”
清华也连忙作揖恭让道:“大师请进!小生随后!”
静修大师见清华如此,只得告罪先行引路;其他门人除了被静性留下一部分清理广场外,都相继跟随进寺,返回各人修练的院所。
进入寺门以后,清华向静修问道:“请问大师,静悟大师何故不见?是否仍未返寺?”
静修又是一声“阿弥陀佛”过后,才皱着眉头道:“二师弟早已返来,但因与‘黑水飞魔’对掌受伤,现在卧床不起;四师弟亦已卫道损身,圆寂西归!老衲德薄才庸,导致师门遭劫,说来真是惭愧!”
清华接口说道:“大师毋须自责,红星教为害人间有目共睹;并非大师失职之过!敝师门亦曾同遭侵扰,幸未酿成大害!

“今后若能团结同道,一举便可将他们消灭!请让小生先看静悟大师之伤势,再与大师作详谈如何?”
静修大师忙向清华称谢,并着明性和尚引路,一齐拥向静悟的卧室。
静悟大师自被“黑魔”击伤后,虽然眼过少林伤药,仍旧昏迷不醒,气若游丝。所以,静修等一进房中,即看出伤势严重,正在生死边缘挣扎;同时感到束手无策,悲愤万分!
清华略为诊视一下伤处,即刻从三瓶中倒出两粒“百草还魂丹”,喂人静悟口中,再以本身真气助静悟疗伤。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才见静悟呼吸慢慢的转顺,两眼微微地睁了一下又闭了下来。
清华口在静悟耳旁道:“大师,小生已帮你治过伤,再休息几天必可好了。”清华走出卧室,举步照正厅走去。
晚膳上清华便向静修等人说明红星教的野心及要如何联合各派,消灭红星教等等,均得到静修等人的赞同。
用餐后,清华便回房休息了。
一宿无语。
早晨,忽然“津津”连声,清华忽被此声吵醒、倾听之下知是马叫的声音,连忙飘身出外,直入林中马声的方向。
他看见白龙旁边有一黑马,他细看黑马之后,觉得又是一匹难得的龙驹,堪与“白龙”
媲美!便向黑马频招左手道:“来!不要怕!”
黑马也灵慧异常,见清华向它招呼,似乎了解其中意思;不断“津津”发声,扬鬃摆脑,走前数尺,又退后踢蹄。
清华见它如此作态,感到非常有趣!
即刻笑着向它走去,口中又呼唤道:“乖马儿,别怕!我很喜欢你啊!”
当他离马数尺的时候,黑马忽然急嘶一声,向后门退丈余,再回首对着他踢蹄。他只得到回白龙身旁,天真地一拍它道:“你们再玩一会,我等会再来找你!”同时一拔身形,沿岸疾向水潭边驰去。
眨眼间,水潭前侧的岩石上,便出现了他的身影。
他负手而立,静静地观察这股水帘,仰望俯视;似是别有一种情调,使他陶然沉醉!
忽然,他捡起一个拳大的石头,用二成功力的手劲,向水帘中央投去:“啪”的一声,水花四射,石块已被水力冲落潭中。
他蓦地一呆,暗自想道:“水力果然不小,这样用力投射的石头纵使遇着大树,也要洞穿而进;真没有想到,竟透不过一幕水帘!哼!我非达到目的不可!
于是,他又捡一个石头,用三四成劲力投去:“雪”的一响,石头钻入水帘不见。
他静观一会儿,既看不见石头下潭,也没有一点其他的反应;不禁心中一气,捡起一个比前更大的石块,用六七成功力掷去。
石块挟着无比的劲风直穿水帘而过;一阵雪白的水花溅得满空如雨。
他敏锐的眼光跟着石块前进。
一瞥之间,觉得水帘后面黑沉沉地,颇具神秘性。
因此,他又来一次,用更大的石块,更猛的劲力,使水帘穿个更大的洞。
这一次,使他感到非常奇怪!
因为,他觉得石块虽然穿过水帘而去,但没有打在石壁上;似乎投入一个山洞中,旁无一些声息。
他静立一会,思索了一遍,决心要设法探究真象。因而沿着潭边走向左侧的石壁,从侧面去观察水帘内面。
一看之下,果然不出所料;水帘是竹简形的,帘边和石壁间尚有四五尺的距离;半壁间,可以看见一个洞口,正对着水帘。
洞口以下,苔藓处处,无法着足;纵令轻功再好,也无法跃上洞一口。
除非是陆地神仙一流人物,练就蹑空踏虚和御风飞行的本领,才可从这狭长的空隙中直上其间。
所以,清华看了以后,感到有点失望!
但是,他又想及紫盖峰后的奇遇,正是人迹不到的地方;古今来的仙快之流都是喜欢在这种地方潜修的。
故又撩起他的希望,细心地研究附近的情形;在无法可想的情况下,终于退到原来的石上,望着石壁出神。
经过一阵冗长的呆望凝思,才向石壁走去。
并且施展绝顶的轻功,从壁根直跃而起,一式“平地拔葱”,身形直上七八丈;同时,用脚尖一点壁间的藤萝枝叶,又拔起五六丈。
如此三四次借力,一口气给他跃上二三十丈,停身在一根石松上;临风摇摆,轻松自然,好像这种罕见的身法仍未用出他的全力。
石松侧面数尺,有一丛不知名的藤树,枝叶盘结,横宽近丈,从石缝中倒挂而下,垂着低檐。
藤下覆有一洞,宽有七尺,刚才春风吹动藤树,使他发觉藤下有洞;认为此洞与水帘中的石洞必有关连,所以跃登石松上面,作一次实地观察。
他在松树上细看一会,觉得洞口虽然不很大,确是经过人工修整的;不然,洞口岩石不会这样整齐平坦。
因此,他即刻闪身入洞,并且摘下玄音玉箫,以防不测。
他在洞口静立一阵,感到洞内空气无异,不可能有毒物存在。
故即小心举步缓缓进内。
洞内渐进渐黑,宽度也渐小;等他走完洞口光线可以照射的一段时,洞径已变成四五尺宽,必须躬身才能前进。
并且,洞成右弯,洞底渐潮湿,洞径又逐渐扩大;渐渐地,他又可以直身而行。这一段路约有十多丈长,中间有几处石缝透光进来,尚可依稀辨认事物。
不久,他到了洞径的尽头;一扇小小的石门出现在他面前。
瀑布的响声也较前更为响亮。
他在门口小立一会;挂好玉箫;开始轻轻推动石门。
石门紧密异常,经他用了五成劲力推移,才慢慢向内启开;眼前一亮,出现一个两丈宽的石室。
室内四壁箫条,只有右墙角上凿有石盆一个,宽有两尺,承接石缝中流出的清泉,汩汩溢渗入墙根;看样子是半属人工的厨房。
室右又有小门,光线即从此处射来,清华在室内略一观察,便向右侧门进去。门内是个更大的石室,顶上有明珠一个,光芒四射,照得全室明亮,微红的石质,特别显得美丽!
室内清爽干燥,石质光滑,似是全用人工开辟的;石桌、石凳。石床等物俱备齐全;石床上有骷髅一具,旁有宝剑一把和盈尺的玉盒一个。
清华知是武林前辈的遗骨,即刻向前默祷行礼。
然后捡起宝剑,拔出察看,“铮”然一声,剑泛绿光,尺寸适中,确是一支难得的宝剑。
但是,他因为掂了“银钩”在身,故对这支宝剑的不凡,只有赞赏的意思,无占有的心理。所以,他只将宝剑拿在手中挥动一下。
便用剑尖往石床一抵,像是测验剑锋锐利的程度。
同时,他又自语道:“果然不错!就用它来挖坑罢!”
并且转头四顾,欲找一块妥当的地方,埋葬床上的骨骸,以安死者的心。
可是,全体光滑的石室,无法找到适合的地方。
只得就在石床的侧边,蹲身用剑挖掘。
只一会儿,便给他挖出个两三尺宽的深坑。
他葬埋好骨骸以后,才将宝剑归鞘,坐在床上密看玉盒。
这五盒制造很精美,费了他一阵思索,才在盒底找到启开的关钮,将它打开。盒内有素绢一幅和手录两本,折叠整齐,但手录的皮面破损,字迹模糊,录内的朱红圈要已显露在外,证明是年代久远的古物。
他带着满怀喜悦,将素绢摊在石床上,细心地看下去。
绢上是写道:“余峨嵋悠游子,喜山水之乐,故携剑遨游天下,浪迹多年,历遍名山大泽;后因发现此洞甚佳,遂定居潜修焉。
“历时十载,余又游兴勃发,远走西南各地,尝尽蛮风瘴雨,终在罗浮之岿发现三盒所盛之(乾坤通化真解》秘本,喜欲携返此处,再作潜修。
“孰料,途间不慎,邛崃派人士发现,剧斗之后,余刃其二,从其一,据云乃司徒印也。
“余返此详细研阅,始悉‘乾坤真解’,乃罗浮双仙所留,全是夫妇合修之道。第因好奇心重,试依诀练之,一载之后,突飞猛进,精进惊人。
“不幸走火入魔,终遭全毁,故于易席之前,书此以待有缘,愿来者依吾言行之,必有后福。
“来人可葬余于此,将‘绿芒’剑携交敝派掌门;‘真解’即以相赠,以酬厚德。
“如来者为吾佛道中人,则请将‘真解’探交劣徒白清夫妇亦可;切忌以寡居之身试习其中秘要;否则,速将蹈余覆辙,后悔不及矣!”
清华看完以后,才知道是峨嵋前辈的自述及遗嘱,不禁自忖道:悠游子的道号极少听见,不知是峨嵋第几代传人?只有待探听明白后,方可依言行事。
接着,他将悠游子的遗嘱放在“乾坤真解”盒内,揣入怀中;重新拿起宝剑,便欲沿原路出来。
走了两步,忽又想道:水帘下的洞口,难道和这石室是不通的!不!一定是相通的,我要探个明白!
于是,他捧着宝剑,细细察看石室的上下左右,稍自怀疑的地方,即用剑柄敲打,侧听回响。
直到找遍全室,仍无一点发现的时候,才呆立忖道:奇怪!真的不相通呵!悠游子老前辈也许像我一样,为了要到那大洞去,才发现这石室的!
对!他一定也曾经找过,而没有达到目的的。
他思潮一转,接着又想道:也许是我不该到的地方,所以找不出通路;纵使勉强达成目的,也不会有好结果的。
正如悠游子老前辈一样,贪练了不该练的内功,反弄得埋骨古洞,了却道基;其实,我能够到达此地,已经是人生奇缘,何苦再生贪念说?还是早点出去,找白龙回少林寺去才是道理。
他想通了这段人生哲理,即刻向悠游子的埋骨处恭行一礼,转头远出石室外,运功关闭石门。
可是,当他关好门的刹那,即觉得洞径震动,沙尘纷落;底下“隆咯隆咯”地作响,好像有极大的东西在转动;使他心神一震,连忙向洞外走出。
刚走到洞口,便听得自黑二马的紧急嘶鸣,似是受着侵击争斗而发。
他连忙跃在洞侧的石松上,见黑白二马正在潭外不远的地方和两条体形似猫,全身斑花的野兽拼斗得危急非常。
且觉得,崖壁震摇,潭水突涨,石壁上的脱石崩块齐向下落,好像要发生山崩地陷的样子。
他心知不妙,必须迅速救出两马,赶快离开此地。
所以,他即时一声朗啸,身形向外斜起,一式“鸥鸟斜飞”冲上崖外四五丈高;跟着缩腿俯身,化成“苍鹰搏兔”之式,直向两马身边扑去。
这时,那黑马最为危险!后蹄一扬,没将那野兽打倒,反被它一闪一扑,跳上黑马的背上,两爪抱住黑马颈子,张开血口利牙便咬。
黑马虽是龙种良驹,威力不凡,但因缠战过久,动作已不如那花兽灵活;所以被它藉机跃上背上,陷入险境。
反观白龙却好些,身体虽不如野兽的灵活;却因身有鞍垫等物裹着,一时不惧对方咬啃;只要防卫头尾两端,感到轻松一点。
但身上已留有几处血痕。
清华在空中看见黑马的情形,连忙在四五丈高的地方,将手中的“绿芒”宝剑当作暗器使用,连鞘一掷,直向马背上的野兽打去。
他这样含愤出手,不自觉地用出四五成功力;使宝剑飞如闪电,直穿兽的颈间而过。
只听得一声惨嗥,野兽的体已随剑风余劲从马背上飞出丈外,追迫白龙的另一条野兽打得一滚,缓下了攻势。
清华自宝剑出手以后,跟着疾落白龙这边;刚好那野兽从地上一滚而起,又欲扑向白龙;被他怒极出掌,一下便拍得尸飞两丈,头破而死。
他打发了两头野兽,心中已平静下来;知道两马都带有几处伤痕,必须速予医治,所以倒出两料“百草还魂丹”,放在手中磨成粉末。
先将白龙前后股的伤处,用手指沾着药粉摩擦一遍。
然后,又托着剩余的药粉,慢慢向黑马走去。
黑马的伤处较多,有几处已鲜血淋漓,触目惊心!
自从清华临空飞剑将野兽击毙以后,马便停在原处,用两眼盯着清华动作。
白龙经过主人治伤后,也许是感到非常高兴!连声嘶鸣,随着清华走向黑马而来。
本来,清华仍恐黑马又会转头跑开的;但这次却出乎意外。
它除了连嘶几声,以应白龙外,仍旧站着不动。静等清华走上前去,好像懂得是清华救了它,从此感恩图报一样。
清华喜出望外地走近黑马身旁,轻声地说道:“不要动,好好地让我给你治伤!”接着,便按照前法,逐处给它擦药。
直到药粉不够,又再用一粒“百草还魂丹”。
此际,日近申末,满天黑云,风强林啸,大雨欲来;河水涨涌出岸,四处横流;云中电光频闪,轻雷初响,情势已非常恶劣。
但是,清华仍旧全神注意在马身,毫未发觉。
直到他治完马伤,轻对黑马道:“好了!乖乖地跟着白龙后来,我们要回去啦!”说完,便走向白龙身边,意欲上马回少林寺去。
他正在攀附鞍头的刹那,突然一声“隆隆”暴响,潭水直喷十余丈高;山崩地裂,急雷骤雨,河水暴涨。
他见势态惊险,不容许再骑马出走。
所以速即一拍白龙的后股,大声喝道:“赶跑!”
同时,跃至黑马后面,同样一拍一喝,使两马四蹄如飞,直穿丛林而去。
自己稍一顾盼地形,顺手从花豹身上拔出“绿芒”宝剑,向腰带上一插,施展绝顶轻功,横向左侧的大树上掠去。
他的身形尚未落地,又一声惊天动地的暴响,同时,雷雨更猛,河水骤高数丈,一种特殊的感觉使他自然地向潭边一瞥。
他不禁一声惊叫,真气顿泄,身形落在一根参天古树上,手握“银钩”剑把,睁大眼睛,凝目而视。
原来,此地瀑布下面的水潭已经水涨数丈,淹没了整个河岸树木;且还继续上涨,淹到他足下大树的半腰;下游的树海,已只剩一些树梢,成了汪洋的泽国,在滔天的骇浪之中正隐现出一庞然大物。
清华隐身材上,用目一看,在波涛之中,一条庞大的怪物,牛首蛇身,独角隐鳞;眼大如铃,亮似一对明珠。
角弯如弓,红若海底珊瑚。
颈下一道白纹,圆身粗足合抱;从水中伸首而上,露出头颈成丈,左右睨视;形态凶恶,样子似很得意!清华停下身形,内心暗自忖道:“原来是出蛟!难怪会如此狂风暴雨,突然涨水;这种恶物出世,又要伤害无数人畜生物了,我必须想法子将它除去。否则,便枉自崇侠尚义了。”
他看了一下继续上涨的洪水,接着又想道:看它的样子,还有一半身体在深洞内,此时正是它转动不灵,最易下手的好时机!
但是,在这波涛翻滚的水上,不如陆地方便;自己虽然轻功足恃,也无法在水上久战的,怎么办呢!
他在急切间想不出妥善法子来,又不肯轻易冒险行动;只是在大雨滂沱的树上空自焦急不已!
清华在这危急的关头,仍是如此慎重的原因,正是他思虑周到,处事逐渐老练的表现。
这时,他正在想不出好法子的刹那,突被水上漂浮着枯枝,引得灵机一闪;连忙一纵十余丈,跃上坡顶的大石上。
拔出“绿芒”宝剑,砍下一根碗口粗细的树枝,截成丈余长的小段,劈为两块薄板,用腰带缚在鞋底下面。
然后,脱下长衫,将玉盒、革囊、玉箭等物一齐包在衫里,放在一个小岩洞内;上面用“绿芒”宝剑压住,再用树叶遮住洞口。
即刻手提“银钩”,翻身一掠而下,回到水中的树顶。
树顶离开水潭,约有二十余丈,中间的树木已全被水浪涌没,毫无着足之处。
蛟头右侧,也要十余支外才有凸出水面的树枝。
河口方向,是只见汹涌的波涛滚滚而去。
在这样广大的波浪上,要和恶蛟相斗,实在危险!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